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7091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上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

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

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

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还发现什么?

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 ,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

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

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

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

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出示春天的画面

春天是怎样的景象?

(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

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

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

(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第一步,朗读谚语并展示对谚语的理解。

师小结:

这两句谚语中虽然没有多但是也体现出了多的涵义。

师生、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让学生通过折单根筷子和一把筷子体会: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对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解教师出示图片加深理解。

  第三步,出示学过的四句谚语齐读。

  教师进行小结:

人多——团结力量大(板书)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

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比一比,说说下面每组字有什么特点,然后为它们组词:

  蜂()铺()沙()

  峰()蒲()纱()

书写中“绞丝”的书写(线、绳)指导:

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

折,要写成“提”;

第二个撇折稍大;

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板书设计

识字5

人多——团结力量大

我将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我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趣味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

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

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谚语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

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快乐列车”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步通过“蚂蚁运食忙”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3.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

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8课备课人:

18称赞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力图体现“以读代讲,读写结合”。

读,逐层深入,想象品味,体会情感;

写,以写为主,写内心真实的感受。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

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

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

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 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

 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

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

)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

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

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

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

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

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

看图片

点击这两个生字:

“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

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我能记

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

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会写

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他们为什么而称赞对方呢?

今天我们去大树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课件)你瞧,这是一座美丽的大树林,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小刺猬和小獾在欢迎我们呢,他们身上背着五个生字,原来他们也爱学习呀。

我们来读读字,跟他们比比看。

(点击身上的字)

  二、学习课文

  

(一) 师:

这篇课文老师自己也很喜欢,我在这读一读,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记:

哪句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

哪句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他对小獾说: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

“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

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

(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

(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

)(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

(师生配合读)

  

(二)那这样的称赞会起到怎样的神奇效果呢?

请同学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

(口头交流两句称赞作用的句子

  (三)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我们来看看小獾是怎样说的?

(出示小獾的话)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

“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

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理解“泄气”,给“泄气”找一个近义词来说说它的意思。

(灰心)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再齐读。

  (四)请同学快速读读1-7小节,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出示课件和有关句子。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

板凳做得很粗糙。

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理解生字“粗糙”(看图理解:

粗糙的小板凳会是怎样的呢?

)(出示三个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乱顺序给学生看,先让学生直观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排列一下,哪个是他做的第一个板凳,哪个是第二、第三个,引导学生从刺猬的话中“一个比一个好”体会)。

小组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然后齐读。

  (五)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是啊!

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

  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

所以小刺猬——————

  (六)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样做呢?

出示课件,想想再说。

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

  (七)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出示课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

(出示)

  因为    称赞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是啊!

称赞多有魅力啊!

综合刚才小朋友说的,我们一起来听记这样一句话:

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

  齐读这句话。

  三、组内分角色读,在分角色表演读。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

  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练习说话:

  1、举例:

 ***最近写字写得很端正,我想对他说:

“你进步可真大啊!

  学生说话训练、交流。

  2、做心情卡

  (      )月(      )日,(           )夸我(             ),我心里觉得(                )。

从课题入手,引发学生质疑,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阅读探究课文的兴趣。

重点指导:

“采”“背”

消:

右下的“月”,第一画是竖。

抓重点语句品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感悟的能力。

 理解生字“粗糙”(看图理解: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称赞给双方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体会不深或不全面时,老师适当引导。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

          18称赞  

小刺猬小獾

在课伊始,我对学生每一个积极的表现都给予真诚的称赞,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如:

课始,我对学生积极准备上课的状态进行了称赞(你坐的真端正,你们的学习用品摆放得多整齐啊等)。

这样,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到轻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两句相互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

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教学中,我以情感为纽带,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重点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展开想象,感悟称赞的真诚和因此带来的神奇效果。

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并在评价中不时地称赞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好心情。

理解“一个比一个好”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

进而抓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

理解“粗糙”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小板凳,通过亲自摸桌面,自己感受粗糙是什么样子的。

接着,让学生想一想:

小刺猬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

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

假如小刺猬当时没有称赞小獾,而是嘲笑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结果可能会怎样?

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中,深入地走进了课堂中营造的称赞氛围。

 

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0课备课人:

19课《蓝色的树叶》

这课言简意丰,在阅读对话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扩充认识的视野,能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学习中引领学生多元解读读文本,使其获得言语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目标

1、 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CAI课件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

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有的可能问:

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

还有的更惊奇地问:

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

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

“这幅图还缺什么呢?

”(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

"

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

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

小声说"

、"

吞吞吐吐"

没画完"

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

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

园园说: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说:

我小心一点儿。

   ."

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

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

林园园讲了三个"

不要"

,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

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

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

和"

连忙"

只画"

("

,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

还画小草吗?

太多了!

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

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

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

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

用心"

不由得"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

”,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

(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看图导入更容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

抓住中心词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辨翘舌音:

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

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理解"

只好"

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

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

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

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描红

  3.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李丽         林园园

小声借        吞吞吐吐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

只画         皱着眉头 还要

 用心画        看(脸红了)

   (应该相互帮助)

本课教学,识字环节较扎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如:

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学生掌握较好。

不仅读准字音,了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时,注意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也存在了许多不足之处:

1、导入新课时,老师问: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

”学生说见过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树叶,此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季节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春天有绿色的树叶,秋天有黄色的树叶,半绿半黄的树叶。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2、整节课之中,让学生自由读文过多,要在读书的形式方面多变化。

低年级的孩子,不太适合这种集体的自由读文,教师也不便于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

3、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教师的引导要进一步细化。

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其原因。

“小声的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是训练低年级的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机会,可先让学生议一议,然后再读。

通过分角色读或者教师范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

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0课备课人:

20《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故事动人之处在于。

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

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