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723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二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7文档格式.docx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B.新任董事长上任后,团结、带领一班人,深化内部改革,惨淡经营,终于使集团扭亏为盈、焕发生机。

C.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

D.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

B.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C.实践证明,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珍贵的物种资源、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和减缓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

D.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到人们青睐。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6~9题。

现代西方美学,一反过去传统的哲学方法,而走向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

心理学美学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审美心理,偏重于主体;

科学美学则用科学方法分析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偏重于客体。

但不管哪种方法,他们都认为对美的本质(美的定义)问题作无穷无尽的哲学上的思辨性的探讨,没有什么意义。

瑞恰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考察了十六种传统美学对于美所作的哲学思考,他认为除了证明美的多义性和歧义性之外,再没有什么了,因而认为传统美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应当抛弃。

他采取了语言分析的方法,从美这个词的具体运用中,来探讨美的意义。

这样,美就不再是一个玄学的幻影,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词。

现代西方美学这一股否定美的浪潮,无疑有其时代的背景和世界性的影响。

它使本来属于哲学范围的美学,向着科学靠近了一步。

对于这一发展的倾向,哈·

奥斯本曾经这样加以评价:

它那审慎、实证、分析的作风标志着一种更为严密的研究趋势;

它不愿作总的概括,却更为重视各门艺术如音乐、绘画、诗、戏剧等等的独特个性。

它把兴趣集中在对各门艺术批评所用的概念结构,分别从逻辑上加以澄清;

并把所用的不同的评价标准弄清楚。

与此相对照,建立一致性的东西,不是被视为不成熟的,就是被视为是危险的蒙昧主义。

这种深入的研究,对于阐明一些特殊的问题,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分辨真假的争论中,也取得了某些进展。

但是,从整个领域来看,它除了分解的方法外,在结论上并没有取得与之相称的结果。

美学问题不仅是一个细节的分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感情价值的问题。

对于感情价值,单靠语义和结构的分析,单靠信息和符号,单靠解剖刀,是无济于事的。

它归根到底,要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之上,诉之于哲学的玄想和沉思,诉之于人类的心灵。

人类的心灵,包括已知和未知、局部和整体、现在和未来。

科学所面对的,是已知、局部和现在的部分;

哲学所面对的,则主要是未知、整体和未来的部分。

人类的感情世界,其中主要是美和艺术的世界,是人类心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抛弃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这是不可能的。

6.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美学认为,传统美学的哲学思考没有意义,方法也不科学。

B.心理学美学研究人的审美心理,侧重于对审美对象主题及内容的研究。

C.科学美学侧重研究审美客体,即对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科学分析。

D.用语言分析的方法研究美学就会发现,美并非高不可攀,是通俗易懂的。

7.对第二段中加线词语“否定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否定玄妙高雅的美,崇尚通俗自然的美

B.否定用哲学方法研究美,主张用科学方法研究美

C.否定传统美学提倡的美,崇尚富于科学精神的美

D.否定思辨性的哲学美,主张语言学的形象美

8.对哈·

奥斯本的评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美学注重实证分析,其作风是审慎的,研究较以往更为严密。

B.西方现代美学重视审美对象的个性,并对各门类艺术批评分别加以澄清。

C.西方现代美学反对研究的笼统与模糊,拒绝对各门艺术做出概括性论断。

D.西方现代美学对艺术美一致性的研究是深入的,并在某些方面做出了贡献。

9.下列依据文本信息作出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现代美学强调了人类审美情感的一个侧面,其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对美学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B.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在反传统的层面上态度相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大体相同,但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C.作者同意哈·

奥斯本对西方现代美学的评价,引用他的话,既表明了已意,又为下文推出自己的结论作了铺垫。

D.美和艺术的世界是人类心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哲学才能解决人类心灵中未知、整体和未来的问题,所以只能用哲学的方法研究美的本质。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

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

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

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

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

“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

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

和议将成,游又以书白二府曰:

“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

驻跸①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海道逼近,凛然意外之忧。

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

今当与之约,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临安,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

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

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

游请以玠子拱代挺。

炎曰:

“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

”游曰:

“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

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

朱熹尝言:

“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盖有先见之明焉。

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陆游》)

注:

①驻跸:

帝王出行沿途暂住。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除:

授职

B.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

嘉:

赞许。

C.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

屏:

屏风。

D.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

B.驻跸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

C.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

D.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陆游在政治上有高远识见的一项是()

①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②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  ③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  ④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⑤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  ⑥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年少时就擅长诗文,后来和秦桧、孙埙等人一起参加科举,陆游被锁厅推荐为第一名,这遭到了秦桧的嫉妒,秦桧很是愤怒,以至而惩办了当时的主考官。

B.宋金议和将成之时,陆游认为从三国时起,江左就一直建都建康,南宋建都临安只是权宜之计,这里有诸多不利条件,易受变故威胁。

C.陆游向王炎建议要囤粮练兵,并请王炎撤换骄慢放肆的吴璘的儿子吴挺,因为陆游认为吴挺有了功劳后,就更加无法控制。

后来吴挺儿子吴曦叛乱,这证明陆游的建议是正确的。

D.陆游才气超逸,尤其擅长写诗,后来为韩侂胄写了《南园阅古泉记》,为此他受到当时舆论的批评;

朱熹也曾说过他会晚节不保。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翻译下面两句文言文。

(6分)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16.默写(6分)

(1)《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表现在结句上,该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赤壁景色的句子是:

————————,———————,———————————。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蒋捷:

字胜欲,号竹山,宋末词人。

主要生活在宋、元两朝换代之时。

咸淳十年(1274)成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一生饱经战乱。

这首词以“听雨”为题,写了一生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听雨的情味。

请任选一个阶段,结合作品这部分的内容说说作者此时听雨的感受;

并结合整首作品说说这一部分内容对表现全词意境所起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纽约鸽子

一夜雨疏风骤,把纽约积蓄了一年的金黄,从树梢刮到地上。

那遍地的落叶,如同碎落的金黄旗子,插满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让这个城市的色调与季节同步。

漫步在中央公园的小径上,恍若与周围这个世界之都的喧嚣隔着一个时代,宁静是公园鲜明的主题,一望无边的寂寞,让我的思路也飘上了一层清凉的露水。

热闹着的,是那没有季节的鸽子,她们是公园活动的标本。

奔跑,飞翔,安坐,追逐,是如此的无忧,如此的安详。

我的脚步播向哪里,鸽子的快乐就洒向哪里。

鸽子是公园真正的阳光,她透过思乡的云层,照亮我的孤独。

她让世界在沉寂的时分,披上一层灿烂的音乐。

中央公园很大,它几乎占曼哈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曼哈顿是纽约的五个区之一,也是最繁华,最重要的地区。

联合国、世贸中心、帝国大厦……一些最重要的建筑和机构都在这里。

如果说纽约是寸金之地的话,曼哈顿则是寸金之中的寸金。

美国人却在寸金之地的正中央,开了这么大的一个公园。

有了公园,就有了鸽子的天堂。

有了公园,就有了我的迷茫。

潮湿的草地,不能留下我的脚印。

厚厚的草层,托住了我对土地的印盖。

脚印只留在坚实的土地上。

就是沙地也不行。

不信,步入海边,那无际的沙滩上,就是多么容易盖上的脚印,也不会长久。

海浪会轻轻擦去你不大深刻的印痕。

只有鸽子的脚印例外。

她的脚印,播在风里,播在目光里,播在人们的心里。

一只鸽子停在了我的肩上。

我想赶走,却又不忍。

我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阳光,却因惧怕承受不起而轻易失去。

鸽子全然不顾我的恍惚,她在与伙伴们进行着快乐的对话或咏唱。

数分钟之后,她才轻描淡写地飞离了我的肩头。

一阵轻风刮来,我纷乱的头发开始有了形状。

中央公园的宁静,让我逐渐激动起来,我真想躺在地上打滚,染一身潮湿回家。

潮湿不是宁静亲密的朋友吗?

走进喧嚣的大街,徜徉在百老汇、第五大道、时代广场,人流如潮。

各种广告,各种叫卖声、车流声,让这个城市沸腾。

抬眼望去,公园以外的城市没有一丝丝多余的空间。

令我惊异的是,我的两肩各站上了一只鸽子。

她们全然不顾周围的忙碌奔波景象,独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

我俯首看看脚边,我的惊喜更是难以控制。

成群成群的鸽子,散布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她们昂首阔步,同人类竞争着空间。

人流在让着她们,车流在绕着她们。

她们的悠闲,同世界的纷乱形成强烈的反差。

我清醒地意识到,奔走在纽约的人们在照顾着脚边的鸽子。

我想到了两名留法学生因烹吃两只鸽子而吃官司的事。

我想到的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反差,而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关联。

一片金黄的叶子飘到了我的面前,轻轻地提醒了我的情绪。

我知道,我不能深陷这与主旋律不大协调的情调之中。

一群一群鸽子欢乐地飞起。

她们是一组一组欢乐的音符,跳动在世界这架巨大的钢琴上。

18.第5段写潮湿的草地留不下自己的脚印,海边的沙地也很难留下脚印。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6段,作者写道,“一只鸽子停在了我的肩上,我想赶走,却又不忍”。

(1)为什么想“赶走”?

(2)为什么又“不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全文看,

(1)“我不能深陷这与主旋律不大协调的情调之中”的“主旋律”指什么?

(2)“与主旋律不大协调的情调”是什么情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边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鸽子给宁静的公园带来热闹,给喧闹的街市带来宁静,它是大自然的使者。

人们对鸽子的照顾,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情感。

B.“有了公园,就有了鸽子的天堂。

有了公园,就有了我的迷茫”。

这是因为,公园是宁静的,但这种宁静只属于鸽子,不属于我。

C.“我想到的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反差,而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关联”这一句含蓄地批判了东方文化不注重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弱点。

D.公园的宁静、鸽子的悠闲,与“喧嚣的大街”、奔走在纽约大街小巷中的人们形成对比,表现出作者对“纷乱”的世界的不满。

E.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手法,鲜明生动地刻画了鸽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

六(8分)

22.下面是有关爱因斯坦的情况,请筛选最重要的材料,用简明的语句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文字。

(最重要的材料不能遗漏,不超过100字)(5分)

①爱因斯坦1921年发现了光电效应,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②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相对论。

③爱因斯坦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

④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⑤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1955年去世。

⑥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⑦爱因斯坦是一位可以和牛顿媲美的科学家。

⑧普朗克发现了量子论,量子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构成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23.将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语义用一个意义相当的成语表示出来(4分)

①做为一任厂长,应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着想,不要做出只图眼前一点点好处,却损害了长远利益的蠢事。

②在商海中游泳,必须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否则往往会造成只差最后一点而未完成的遗憾。

③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中国革命建树的伟大功勋,所有的人都称颂,载入史册。

④有了错误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不要用虚假的漂亮的话掩饰自己的过错。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4.请将下面这些语句重新组合,使之成为一段流畅清晰的话。

(3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溪头的越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撒向扁舟,撒向村落,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依次填入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大海,烟波浩渺,广阔无垠,蕴藏着伟大的力量,人们常赞叹“海是江河的母亲”。

而在一次作文大赛中,一位中学生的妙喻“大海的母亲是小溪”,却让一位老作家赞不绝口。

很多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会有迥然不同的认识。

请以“换一个角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综合测试

(1)参考答案

一、(15分)

1.D(咥xì

其笑矣攒射cuá

n自牧归kuì

荑长歌当dà

ng哭)

2.C(A事→是,使→始;

B揠→偃,繁→烦;

D出→初)

3.D

4.B

5.C(A“十分”和“悬殊”语义部分重复,可删“十分”B“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主客关系颠倒,可改为:

“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使中外游人倾倒”D“实现”与“兑现”语意重复)

二、(12分)

6.C(A、“传统美学的哲学思考没有意义”,偷换概念,否定对象扩大化。

原文只是说“对美的本质问题作无穷无尽的哲学上的思辨性的探讨,没有什么意义”。

B“心理学美学侧重于对审美对象主题及内容的研究”在文中没有依据,原文说“偏重于主体”,指的是审美者——人。

D、原文的意思是:

在哲学的层面上概括地给“美”下一个定义,是很难准确、全面的;

而在“美”这个词的具体运用中,“美”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

文意说的是如何界定美的意义。

7.B(从上下文看,是在论说美学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泛谈西方审美风气。

8.D(错解指代对象。

原文中“这种深入的研究”指的是前文的分解性研究,D项理解为“本方现代美学对艺术美一致性的研究是深入的”,与文意不符。

9.D(哲学所面对的也只是部分问题,不能推出“只能……”的结论。

三、(15分)

10.C11.D12.C13.B14.A

15.(6分)

(1)后代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

(2)被大义所激励(激昂于大义),踏上死地而不回头(冒着生命的危险而不顾),又是什么原因呢?

16.(6分)

(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乱石穿空,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

17.(6分)

①少年听雨,地点是“歌楼上”,当时的情境是“红烛”照耀、“罗帐”轻舞。

这是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意境,浪漫,温馨,逍遥。

(4分)作者回味意气风发的少年生活,是为下文表现人生乐少恨多,表现老境孤寂凄凉作反衬。

(2分)

②壮年听雨,地点是“客舟中”,这便寓有漂泊他乡、人生无定的意味;

当时的情境是“江阔云低”、“断雁哀鸣”,在这悠悠的天地中,词人抑郁难平,饱受颠沛流离、寂寞难耐之苦。

(4分)作者回味壮年听雨的苍凉,既是与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较,呈现出青春好梦的破碎,又是为下文写老年苦涩的境遇作铺垫。

③老年听雨,反映了作者写这首词时的真实处境和心境,听雨的地点是“僧庐下”,鬓已斑白。

词人已不再描绘周边的境貌,而是用一生的感慨来抒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句,正是作者饱经沧桑后的感叹;

而“一任”二字则表现了作者看破红尘、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绝望情绪。

(4分)老年听雨这一部分,是这首词的重心,它回顾了作者的一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评分标准:

本题共两问,任选角度作答;

第一问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感受,4分,第二问结合全词分析这一部分的作用,2分;

答题要切合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并遵循“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局部抒写与整体意境相关联并为整体意境服务”这两个原则,其中第一问只有结论没有具体分析,不得分。

]

18.衬托鸽子(2分),突出鸽子的脚印能“播在人们的心里”。

19.

(1)对于鸽子的这份安详无忧、愉悦开朗,我惧怕自己因承受不起而轻易失去。

(2分)

(2)鸽子是公园的阳光,它给我思乡的寂寞迷茫的心灵播上了一层亮色,我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阳光。

20.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带来的宁静、快乐(2分)

(2)迷茫(为“世界的纷乱”、为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孤独(为自己的思乡)(2分)

21.A、E(B项中对“我的迷茫”理解错误;

C项中“批判了东方文化不注重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弱点”这一层意思在文中没有;

D项中“与奔走在纽约大街小巷中的人们形成对比”,“对‘纷乱’的世界的不满”这些说法不准确)

六、(12分)

22.(5分)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相对论。

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1921年他因发现光电效应,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表述不求一致,主要信息不能少)

23.(4分)①杀鸡取卵涸泽而渔②功亏一篑功败垂成③有口皆碑④文过饰非

24.(3分)⑤②④①③

25.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