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7247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表径流监测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图书馆前也有积水,这可能是排水管道较小的缘故。

二:

监测目的

了解目前城市地表径流的水污染情况,分析水污染来源。

三:

监测项目

必 测 项 目

选 测 项 目

地表径流

PH,氨氮,COD,SS。

色度、臭和味

四:

采样时间和频率

•采样时间:

6月9号上午

•采样频率:

上午采1次

五:

采样方法和布点

•直接采样法:

塑料瓶采样法

•布点:

布设四个点,分别为篮球场旁,体育馆前,图书馆侧和机械楼前。

六:

项目监测方法

PH的测定

1、实验原理:

PH计是用电位法测量溶液PH值的仪器,由PH复合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后,复合电极的电位随氢离子溶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符合能斯特方程,与复合的参比电极一起形成电极电位,这一变化可以用输入阻抗高的毫伏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再由仪器转换为相对应的PH值。

• 三、仪器与试剂:

250ml容量瓶3只,塑料洗瓶1只,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磷酸盐,四硼酸钠,蒸馏水。

• 1、按标准缓冲液配制方法配制各250ml缓冲溶液。

 配制PH标准缓冲液的试剂为市售定量药品,用时剪开装有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磷酸盐,四硼酸钠的塑料袋,将粉末倒入250ml容量瓶中,以少量无CO2蒸馏水冲洗塑料袋内壁数次,转入容量瓶,试剂完全溶解后,容量瓶加蒸馏水并稀释到刻度,摇匀,贴上写有缓冲液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标签,备用。

•  2、先用PH试纸粗略测定一下被测污水的酸碱性,然后按仪器使用方法用酸性或碱性缓冲溶液校正仪器。

•  3、测5个废水样液,记录显示PH值,取平均值。

•三、注意事项

•  由于水样的PH值常常随空气中CO2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水样分析要及时。

•  1、含油脂的水样必须滤去油脂后才能使用复合电极。

•  2、若样液为强碱溶液,应控制温度在15℃以上,迅速测量后立即将电极冲洗干净

水中悬浮固体的测定

(一)、原理

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

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渣)。

(二)、仪器

1.烘箱。

2.分析天平。

3.干燥器。

4.孔径为0.45μm滤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

5.玻璃漏斗。

6.内径为30—50mm称量瓶。

(三)、测定步骤

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烘干2h,取出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

2.去除漂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

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

如样品中含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烘箱中,打开瓶盖烘2h,冷却后盖好盖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四)、计算

式中:

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

B——滤膜及称量瓶重(g);

V——水样体积(mL)。

(五)、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先从水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

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一、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映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二、仪器

分光光度计

三、试剂

(1)无氨水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

蒸馏法:

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按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2)纳氏试剂:

称取16g氢氧化纳,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纳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3)酒石酸钾纳溶液:

称取50g酒石酸钾纳KNaC4H4O6·

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4)铵标准贮备溶液:

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

(5)铵标准使用溶液:

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

四、测定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50,1.00,3.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分别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2)水样的测定:

分取适量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纳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同标准曲线步骤测量吸光度.

(3)空白实验:

以无氨水代替水样,做全程序空白测定.

五、计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量(mg)后,

按下式计算:

氨氮(N,mg/L)=m/V×

1000

式中:

m——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

V——水样体积,mL.

六、注意事项

(1)纳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

(1)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玷污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K2Cr2O7)

一、原理

COD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之一,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强氧化剂(如K2Cr2O7)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

在强酸条件下,大多数有机物都能被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氧化。

在强酸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K2Cr2O7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以试亚铁灵做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剩余的K2Cr2O7,根据所消耗的K2Cr2O7标准溶液计算水中的COD。

二、主要仪器

250ml磨口锥形瓶,300mm直形套管冷凝器,电炉等

三、试剂

1、K2Cr2O7标准溶液0.2500mol/l

称取12.579gK2Cr2O7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2、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0.1mol/l

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搅拌下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L,摇匀。

3、试亚铁灵指示剂

1.458g邻菲啰啉(C12H8N2.H2O)及0.695g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置于棕色瓶中。

4、硫酸—硫酸银溶液

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标定

取10ml0.25mol/lK2Cr2O7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

加入3滴试亚铁灵。

用待标定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颜色变化为:

橙色-蓝绿色-蓝色-立即转为棕红色,极为终点。

记录V。

计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准确浓度。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准确浓度=0.25(K2Cr2O7溶液浓度)×

10(K2Cr2O7溶液用量)÷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2、水样COD的测定

(1)取20ml水样置于250ml磨口锥形瓶中,加入10ml0.25mol/lK2Cr2O7溶液,加入数粒洗净的玻璃珠,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加热回流2小时(自开始沸腾计时)

(2)加热回流结束后,静置冷却。

用90ml水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

(3)再度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

橙黄色-蓝绿色-蓝色-立即转为棕红色,极为终点。

记录V1。

(4)测定水样同时用20ml蒸馏水做空白实验,记录V0。

(5)计算水样COD

COD=(V0-V1)×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准确浓度×

1000×

水样的体积

七:

数据记录与处理

水质监测实验数据记录表

记录:

1

采样报告

日期:

2012-6-9

采样点位置:

篮球场,体育馆前,机械楼侧,图书馆

采样点特征:

雨后积水

采样时间:

下雨后10min;

采样方法:

塑料瓶装

水颜色:

浊;

臭味:

无;

水生植物:

漂浮物:

有;

记录人:

2

测定:

记录人:

实验室测定记录表

采样点

pH

SSmg/L

COD

氨氮

篮球场啊A

6.64

45

14.784

4.61

体育馆前B

6.57

74

7.3920

4.70

机械楼侧C

6.63

63

22.176

3.40

图书馆D

6.60

58

11.088

3.51

记录;

3

八:

评价与分析

1、评价标准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

mg/L

•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颁布的水质标准有:

地表水环境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

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校园水质属于第五类。

参照上表对校园水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

2、分析

由上述校园水质属于第五类,根据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可知;

PH范围6-9之间,化学需氧量(COD)小于等于40,氨氮含量小于等于2.0.根据本组监测结果可知PH和COD的范围在标准范围内。

氨氮含量明显超标可能是因为水样防放置了好几天水中有机物分解的缘故。

九:

实验分工

1.PH测定:

2.SS测定:

3.COD测定:

4.氨氮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