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7537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位制Word文档格式.docx

a=L/t2;

面积:

A=L2;

体积:

V=L3;

密度:

ρ=m/L3;

力:

f=m·

a=m·

L/t2;

力矩、能量、热量、焓等:

e=f·

L=m·

L2/t2;

压力、应力、弹性模量等:

p=f/A=m/(t2·

L);

热流量、功率:

ψ=e/t=m·

L2/t3;

导热率:

k=ψ/(L·

T)=m·

L/(t3·

T);

比热:

c=e/(m·

T)=L2/(t2·

热交换系数:

Cv=e/(L2·

t)=m/(t3·

T)

粘性系数:

Kv=p·

t=m/(t·

熵:

S=e/T=m·

l2/(t2·

质量熵、比熵:

s=S/m=l2/(t2·

在选定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后,可导出其余物理量的单位,可以选用的单位制很多,下面举两个常用的例子。

1基本物理量采用如下单位制:

质量m–kg;

长度L–mm;

时间–S;

温度–K(温度K与C等价)。

各导出物理量的单位可推导如下,同时还列出了与kg-m-S 

单位制或一些常用单位的关系:

v=L/t=mm/S=10-3m/S;

a=L/t2=mm/S2=10-3m/S2;

A=L2 

=mm2=10-6m2;

V=L3 

=mm3=10-9m3;

ρ=m/L3 

=kg/mm3=10-9kg/m3=10-6g/cm3;

L/t2 

=kg·

mm/S2 

=10–3kg·

m/S 

2=mN(牛);

e=m·

L2/t2=kg·

mm2/S2 

=10–6kg·

m2/S2 

J(焦耳);

p=m/(t2·

L)=kg/(S2·

mm)= 

103kg/(S2·

m)= 

kPa(帕);

ψ=m·

L2/t3=kg·

mm2/S3 

=10–6 

kg·

m2/S3 

(瓦);

k=m·

T)=kg·

mm/(S3·

K) 

=10 

–3kg·

m/(S3·

K);

c=L2/(t2·

T)=mm2/(S2·

=10–6m2/ 

(S2·

K);

Cv=m/(t3·

T)=kg/(S3·

Kv=m/(t·

L)=kg/(S·

mm) 

=103kg/(S·

mm);

S=m·

L2/(t2·

mm2/(S2·

K) 

-6kg·

m2/ 

K);

s=L2/(t2·

=10-6 

m2/(S2·

2基本物理量采用如下单位制:

质量m–g;

长度L–µ

m(106m);

时间–mS(10–3S);

温度–K(K与C等价)。

v=L/t=µ

m/mS=10-3m/S;

a=L/t2=µ

m/mS2=m/S2;

m2=10-12m2;

m3=10-18m3;

=g/µ

m3=10-21kg/m3=10-12g 

/cm3;

=g·

µ

m/mS2=10–3kg·

/S2=mN(牛);

L2/t2=g·

m2/ 

mS2=10–9kg·

m2/S2= 

10–9J(焦耳);

p=m/(t2·

L)=g/(mS2·

µ

m)=109kg/(S2·

109Pa(帕)=GPa;

L2/t3=g·

m2/mS3 

–6kg·

–6w(瓦);

T)=g·

m/(mS3·

T)=µ

m2/(mS2·

Cv=m/(t3·

T)=g/(mS3·

K)=103kg/ 

(S3·

Kv=m/(t·

L)=g/(mS·

m) 

=106kg 

/(S·

mm);

S=m·

=10-9kg·

s=L2/(t2·

=10-6m2/(S2·

);

由此可见,掌握了单位之间变换的方法,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单位制。

更多的例子见表1。

表2给出了几种单位制与 

kg-m-S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因子

不同单位制的物理量单位

序号参数名单位量纲Kg-m-s

单位制Kg-mm-s

单位制T-mm-s

单位制g-mm-s

单位制

1长度LLmMm

(10-3m)Mm

(10-3m)

2质量MMKgKgT

(103Kg)g

(10-3Kg)

3时间ttssss

4温度TTKKKK

5面积AL2m2mm2

(10-6m2)mm2

(10-6m2)

6体积VL3m3mm3

(10-9m3)mm3

(10-9m3)

7力FM·

L/t2N(牛)=Kg·

m/s2Kg·

mm/s2

(10-3N)T·

(N)g·

(10-6N)

8密度rM/L3Kg/m3

(10-3g/cm3)Kg/mm3

(106g/cm3)T/mm3

(109g/cm3)g/mm3

(103g/cm3)

9能量、焓、

热量M·

L2/t2J(焦耳)=N·

m

=Kg·

m2/S2Kg·

mm2/S2

(10-6J)T·

(10-3J)g·

(10-9J)

10功率、热流量m·

L2/t3w(瓦)=J/S

m2/S3kg·

mm2/S3

(10–6w)T·

(10–3w)g·

(10–9w)

11压力、应力、模量M/(t2·

L)Pa=N/m2

=Kg/(s2·

m)Kg/(s2·

mm)

(kPa)T/(s2·

(MPa)g/(s2·

(Pa)

12导热率kM·

L/ 

(t3·

K)J/(m·

K)=

(Kg·

m/(s3·

K))Kg·

mm/(s3·

K)

(10-3Kg·

m/

(s3·

K))T·

K))g·

(10-6Kg·

K))

13比热cL2/(t2·

K)J/(Kg·

(m2/(s2·

K))mm2/(s2·

K)

(10-6m2/(s2·

K))mm2/(s2·

K))

14体热源hM/(t2·

L)J/m3=

(Kg/(s2·

m))Kg/(s2·

(103Kg/(s2·

m))T/(s2·

(106Kg/(s2·

m))g/(s2·

(1.0Kg/(s2·

m))

15换热系数

CvM/(t3·

K)J/(m2·

(Kg/(s3·

K))Kg/(s3·

K))T/(s3·

(103Kg/(s3·

K))g/(s3·

(10-3Kg/(s3·

16粘性系数

KvM/(L·

t)Kg/(m·

s)Kg/(mm·

s)

(103Kg/(m·

s))T/(mm·

(106g/(m·

s))g/(mm·

(1.0g/(m·

s))

17熵SM·

L2/ 

(t2·

K)J/K 

=(Kg·

m2/S2·

K)Kg·

mm2/S2·

K

m2

/S2·

K)T·

K)g·

mm2/S2·

(10-9Kg·

18比熵s

质量熵L2/(t2·

=(m2/S2·

K)mm2/S2·

(10-6m2/S2·

表2 

不同单位制的物理量与Kg-m-s单位制的换算因子[注]

序号参数名公制单位

(Kg-m-s单位)其它单位转换到Kg-m-s 

单位制kg-m-s单位转换到Kg-mm-s单位制kg-m-s单位转换到T-mm-s单位制kg-m-s单位转换到g-mm-s单位制

1长度L

mKg-mm-s数值

·

10-3Kg-m-s数值

103Kg-m-s数值

103

2质量M

Kgg-cm-s数值

1.0Kg-m-s数值

3时间t

sKg-mm-s数值

1.0

4温度T

KKg-mm-s数值

5面积L2

m2Kg-mm-s数值

10-6Kg-m-s数值

106Kg-m-s数值

106

6体积L3

m3Kg-mm-s数值

10-9Kg-m-s数值

109Kg-m-s数值

109

7力M·

L/t2

N=Kg·

m/s2Kg-mm-s数值

8密度M/L3

Kg/m3g-cm-s数值

103g-cm-s数值

10-6g-cm-s数值

10-9g-cm-s数值

10-3

9能量、焓

热流M·

L2/t2

J=Kg·

m2/s2Kg-mm-s数值

L2/t3

w=kg·

m2/S3Kg-mm-s数值

L) 

a=Kg/(s2·

m)Kg-mm-s数值

12导热率M·

Kg·

m/(s3·

K)Kg-m-s数值

1.0Kg-m-s数值

13比热L2/(t2·

m2/(s2·

K)Kg-mm-s数值

14体热源M/(t2·

L)

Kg/(s2·

15换热

系数M/(t3·

16粘性

系数M/(L·

t)

Kg/(m·

s)Kg-mm-s数值

17熵M·

L2/(K·

t2)

Kg·

m2/(K·

s2)Kg-mm-s数值

18比熵、

m2/(s2·

注:

后三列中给出的是将kg-m-S单位制中的数值转换到其它单位制时 

(在准备输入数据时)所乘的因子;

如果需要将其它单位制中的数值转换到kg-m-S单位制 

(在分析计算结果时),则应该除以该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