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10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制构件制作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在钢筋加工区附近,原材料及半成品必须挂标识牌,以防错用。

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优化下料,经项目工程师对钢筋下料单审核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应按钢筋下料单加工,钢筋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规范验收要求。

(2)钢筋绑扎

绑扎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及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前搁置好保护层垫块。

1.箍筋应封闭,末端应做成135°

弯钩,弯钩平直部分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现场绑扎,钢筋接头要错开,箍筋尺寸要准确。

3.钢筋接头位置及搭接长度应符合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

4.上弦主筋如需要搭接时,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6d且不小于300mm.在同一截面内接头面积不超过25%接头中心之间距离不小于48d,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为5d(d为主筋最大直径)且不大于100mm.下弦非预应力筋如需接头时,必须采用焊接接头,其要求同上弦主筋.

二>

.模板工程

底模采用砖胎模,侧模采用木模,重叠制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降耗节能且吊装方便,用短夹木做支撑。

砖胎模是指用砖等材料砌筑成型的底模,它能大量节约模板,就地取材,清理方便,进度快。

砖胎模采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其配合比为:

水泥:

砂=1:

2。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地胎模,重叠3次,制作满足叠层高的规范要求。

屋架的堆放应呈垂直状态,并应设置临时支撑以防倾倒、弯曲.

重叠施工的弊端是第二层、第三层施工时容易跑模,构件制成后会出现菱形,因此,在制作前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可在模板制成后,混凝土浇筑前派专人进行复检,达到浇筑时无差错,方法可采取木桩加斜撑于钢管架配合的方法。

模板采用采用木模,按图集G415-1第63-70中18m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架配板图在现场木工棚加工。

支模前按图纸弹位置线,校正钢筋的位置,模板上口用拉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

缝均凹进15mm,外侧用脚手板贴100mm×

50mm方木支护,用2φ16螺栓加固。

模板拼缝处夹3mm海绵条,防止漏浆。

模板的重复利用性较大。

注意事项:

(1)砖胎模与屋架同时起拱,根据G415-1图集起拱高度为1‰。

(2)砖胎模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抄平、测量。

要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

(3)砖胎模现场的位置确定应满足吊车起吊的充足空间。

(4)地胎模的基础必须坚固可靠,在施工时要用夯机反复夯实。

(5)吊车洞口的预留位置、屋架的布置方向应于吊装专业人员协商确定。

(6)砖胎模现场的位置确定后报请公司工程部审批。

(7)脱模时先将构件与胎模分离,然后起吊,防止胎模被构件粘结而同时吊起。

(8)为了既利用场地,又节省构件底模,将构件平卧重叠浇捣,作为短木夹支撑的螺栓不宜拧的过紧,以免在混凝土浇捣完毕后侧模因临时撑头去掉后向内挤压,使构件断面缩小。

构件在叠合面的预留孔洞采用钢制波纹管,两头应封好防止他物进入。

场地平整夯实

砖胎模制作

刷隔离剂

钢筋复试、绑轧钢筋、固定埋件

固定波纹管

模板制作支模板

水泥复试浇灌混凝土制作试块

拆模板

铺塑料薄膜

绑扎第二榀钢筋

预应力筋制作穿预应力筋

浇筑的最后一榀屋架强度达100%预应力筋张拉

灌浆

起吊

质量要求:

(1)模板、支撑结构的材料支拆必须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不得产生不允许的变形。

(2)砖胎模不得发生下沉和起鼓。

(3)模板接缝应严密不漏浆。

(4)预埋件要做到模板上,以确保牢固。

2.混凝土工程

屋架所用的混凝土,不得采用矾土水泥配制,也不得掺有氧化物等对混凝土有腐蚀作用的添加剂。

搅拌混凝土的装料顺序为:

石子、水泥、砂。

搅拌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塌落度和搅拌时间,搅拌第一盘时因其桶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按配合比减半。

后盘要有专人司磅,盘盘有记录,严格按实验室的配比进行级配,要求误差控制在0.3%之内。

对于配合比的设计,根据图纸混凝土强度C40的要求,提前报实验室提供最佳配合比。

为了取得C40配合比,我们委托在业内有较高声望的郑州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

在实验室出具正式配比后,为了取得施工配合比,由工地计量员根据现场测试的塔落度来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控制在0.41左右,塌落度要盘盘测试。

砂、石含水率天天测试,塌落度控制在45mm,当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水灰比,确保达到C40的基础上再进行屋架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均在现场搅拌站集中搅拌,用1t三轮车运至浇筑地点,即拌即运。

浇筑时应倒在拌板上人工入模,混凝土分层浇筑振实。

2.混凝土的浇捣

⑴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振动棒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屋架浇筑采用平卧重叠法,每榀屋架从一端开始沿上下弦包括腹杆齐头并向另一端推进,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拆模,70%后方可浇筑上层屋架。

浇筑砼时须留有预应力筋孔,孔道与上下弦起拱位置保持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孔道留设采用钢制波纹管内穿塑料管抽芯法,芯管两端伸出构件50cm左右。

待混凝土浇筑完毕,把波纹管内的塑料管从一端抽出。

施工时设置固定波纹管的井字形钢丝架,间距1米,以防止浇捣过程中管子产生挠曲或位移。

抽管后用手电筒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如果堵塞应进行通管。

(1)浇筑前应检查,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混凝土搅拌后应尽力浇筑完毕,以免操作困难。

(3)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注意保持埋件,予留孔位置的准确。

(4)浇筑完毕,须将混凝土表面用铁板抹平压光,不足之处用同样材料填补,不可用补砂浆的方法来修整构件。

(5)为保证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采用覆盖浇水养护7天。

(6)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张拉,应先上层后下层逐层进行张拉,张拉力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7)屋架端部锚具下的预埋板,其位置和垂直度应准确、板面应平整。

施工工艺:

穿入预应力钢丝束,安装张拉设备,张拉前进行交底,张拉时做到孔道、锚具、千斤顶三对中。

每榀构件张拉完毕,检查端部和其它部位是否有裂缝,做好张拉记录。

3.钢丝束制作及穿束

(1)下料

本方案采用锥形锚具,当采用一端张拉钢丝时,下料长度为:

Lo=L1+L2+2H+a0+a1

当采用两端张拉时,拉钢丝下料长度为:

L0=L=L1+2(L1+H+a0)

式中:

L1----屋架孔道长度;

L2----千斤顶分丝头端面至卡盘外边缘的距离;

H----锚环高度;

a0----钢丝露出卡盘长度,150-200mm;

a1----锚固端钢丝露出锚环外预留长度,一般为500mm。

钢丝下料时,采用锥形锚具,不要求等长下料,下料方法采用钢管限位法或保持钢丝拉紧状态下下料。

(2)编束

采用钢质锥形锚具时钢丝编束方法;

在工作台或平整地面上将钢丝平行排列整齐,用22号铁线编制成帘状,然后将铁丝帘卷捆用铁线扎紧即成。

(3)穿束

将已编好束的钢丝一端用20号铁线扎紧,人力可顺利穿入孔道。

(4)张拉

①张拉采用应力控制方法,校核张拉伸长值。

30m屋架一端张拉,张拉顺序为分批对称张拉。

张拉程序0→1.03σcon。

②张拉值:

根据千斤顶校验数据,计算各束相应张拉力的油压表压力值读数。

超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钢丝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

分批张拉时,应考虑后批钢丝束张拉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先批张拉的钢丝束的预应力损失,而将先批张拉的钢丝束的张拉力增加,其增加值ΔF按下列公式计算:

后批张拉的钢丝束的有效预应力σpe:

σpe=σcon-σLI

由预加应力在先批张拉的钢丝束作用点产生的混凝法向应力内σpc:

σpc=σpeAp2/An+(σpeAp1epn/In)*yn

当每批2束同时对称张拉时,σpe计算式第二项为零。

先批张拉的钢丝束应增加张拉力:

ΔF=aEσpcApI,式中:

σcon----后批张拉的钢丝束的张拉控制应力;

σLI----预应力损失值;

Ap2----后批张拉钢丝束的截面面积;

Ap1----先批张拉钢丝束的截面面积;

An----屋架下弦净截面面积;

In----净截面惯性矩;

epn----净截面重心至后批张拉钢丝束作用点之距离;

yn----净截面重心至先批张拉钢丝束作用点之距离;

aE----碳素钢丝弹性模量Es与混凝土弹性模量Ec之比值。

叠层浇筑的屋架,自上而下逐层张拉。

当采用钢质锥形锚具时,按逐层增加1.5%-2.0%σcon计算下层张拉力(σcon为顶层屋架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但其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钢丝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

当采用墩头式锚具时,自上而下反复张拉,逐层补足张拉控制应力。

(3)张拉伸长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ΔL=σconL/Es,式中:

σcon----钢丝束的张拉控制应力;

L----钢丝束长度;

Es----碳素钢丝弹性模量。

实际的张拉伸长值,取初应力为0.1σcon时开始测量,测量值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值,并扣除屋架张拉过程中下弦弹性压缩值,作为张拉实测值。

④开始张拉时,注意调整千斤顶位置,使锚环(或锚杯螺母)对准承压钢板上画的标记,以保持千斤顶、钢丝束与孔道对中良好。

采用一端张拉时,每批张拉的两束其张拉端分别设置在屋架两端。

两端张拉时,对于墩头式锚具,每批张拉两束,张拉端分别设置在屋架两端,张拉锚固后,再分别张拉另一端,补足张拉值后锚固。

两端张拉采用锥形锚具时,每批张拉一束(两台千斤顶分置于该束的两端),这种情况需计算出各束的张拉力。

张拉过程中,屋架两端操作人员用对讲机联系,始终保持两台千斤顶同步。

采用锥形锚具的钢丝束,在张拉锚固过程中如遇断丝、滑丝等情况。

需要更换钢丝或锚塞时,千斤顶应缓慢回油,同时用钢丝钎棍拔住锚塞,以免钱塞被钢丝带入锚环孔中。

4.屋架孔道灌浆施工方法

钢丝张拉后应立即灌浆。

灌浆前先检查灌浆是否通畅,然后进行管道冲洗。

灌浆采用从一端穿入另一端推出,以便排出管道内空气和水。

灌浆顺序为先下层后上层,每个构件的全部孔道宜一次灌浆完成。

预应钢筋的孔道灌浆:

孔道灌浆应采用不低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的水泥浆,其水灰比宜控制在0.38—0.42之间(重量比)。

灌浆顺序为应先灌下层孔道,后灌上层孔道,每个构件的孔道要一次灌完。

灌浆时注意观察是否堵塞,如出现问题及时除理。

水泥浆自调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为45分钟,灌浆后注意养护。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8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