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157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4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学Word格式.docx

机床的选择10

夹具的选择10

三>

刀具、量具的选择10

五、加工工序设计11

工序4粗铣Φ22端面A11

切削深a=4mm11

进给量的确定11

切削速度的确定11

基本时间的确定12

工序5加工36mm下端面12

(1)粗铣36mm下端面12

(2)半精铣36mm下底面C13

工序6钻Φ11通孔13

(1)切削深度13

(2)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确定14

(3)基本时间的确定14

四>

工序7粗铣Φ26前端面I,粗——半精铣Φ28前端面F14

(1)工步一粗铣Φ28前端面F14

(2)工步二粗铣Φ26前端面I15

工步三半精铣Φ28前端面F15

五>

工序8铣Φ26前端面J,粗——半精铣Φ28前端面G16

(1)工步一粗铣Φ28面G16

(2)工步二粗铣Φ26面J17

(3)工步三半精铣Φ28前端面G17

六>

工序9钻—扩—粗铰—精铰Φ18的孔18

(1)工步一钻Φ17的通孔18

(2)工步二扩至Φ17.8519

(3)工步三粗铰至Φ17.9419

(4)工步四精铰至Φ18H920

七>

工序10钻—扩—粗铰—精铰Φ16的孔20

(1)工步一钻Φ15的通孔20

(2)工步二扩至Φ15.8521

(3)工步三粗铰至Φ15.9521

(4)工步四精铰至Φ16H922

八>

工序11钻Φ3偏10度内孔22

(1)切削深度22

(2)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确定22

(3)基本时间的确定23

六、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23

、确定夹具的的结构方案23

(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23

、夹具体三视图25

七、总结27

一、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本次设计的零件气门摇臂之座是柴油机的重要零件之一。

该零件是1105柴油机中气门摇臂座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Φ18mm孔装摇臂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排气门摇臂,Φ16mm孔内装一减压轴,用于降低气缸内压力,便于起动柴油机,两孔间距为56mm可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该零件通过Φ11mm孔用M10螺杆与气缸盖相连,直径Φ3的孔用来排油。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书本图得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该零件主要加工面为Φ18mm,Φ16mm两圆柱孔,Φ18mm孔的平等度为0.05直接影响摇臂轴的接触精度及密封,Φ16mm孔的平行度为0.05,粗糙度都为1.6,所以对轴与孔的接触精度及密封还是比较高的。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确定毛坯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

由参考文献知,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如表所示。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各加工面总余量

加工表面

零件尺寸

加工等级

总余量

说明

底面

36

H

4

底面双侧加工

顶面

Φ22mm

2.5

顶面降1级,双侧加工

Φ28mm两侧面

Φ28mm

侧面单测加工

Φ26mm两侧面

Φ26mm

3.6

侧面单侧加工

主要面尺寸

尺寸偏差

±

0.5

顶面距底面

39

2+2.5

Φ28mm两侧面间距

37

2+2

0.1

Φ26m两侧面间距

16

1.8+1.8

Φ28mmΦ26mm两孔间距

56

0.05

三、工艺规程设计

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分为精基准和初基准,用于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成为粗基准。

使用经过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在制定工艺规程设计时,先进行精基准的选择,保证各加工表面按图纸加工出来,再考虑用什么样的粗基准来加工精基准。

根据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图纸,该零件加工时带有孔,如Φ18、Φ16和Φ11均为零件的设计基准,而Φ18、Φ16的孔设计精度要求高,所以:

选择先加工Φ11的孔,和36mm的下底面作为精基准定位,

选择Φ28的圆端面及未加工的36mm下端面为粗基准。

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号

工序内容

1

铸造

2

凊砂,检验

3

效处理HT一200

以36mm的C面和Φ28的G和F面定位,粗铣Φ22端面A

5

以粗铣的Φ22孔端面A和Φ28的G和F面定位,粗铣36mm的下底面C,精铣36mm底面C。

6

以加工后的36mm下端面C、B面Φ28的G和F面定位钻Φ11的通孔

7

以加工后的H面、36mm下端面C及Φ28的后端面G定位,粗铣Φ26前端面I,粗——半精铣Φ28前端面F

8

以加工后的H面、36mm下端面C及Φ28的后端面G定位,粗铣Φ26前端面J,粗——半精铣Φ28前端面G

9

以加工后的H面、36mm下端面C及Φ28的G和F面定位,钻→扩→粗扩→精铰Φ18的孔并倒角

10

以加工后的H面、36mm下端面C及Φ28的G和F面定位,钻→扩→粗扩→精铰Φ16的孔并倒角

11

以Φ22上端面A偏10度以及Φ28的G和F面定位,定位钻Φ3偏10度的孔

12

钳工去毛刺、清洗

13

终检

四、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机床的选择

卧式铣床、立式钻床、卧式镗床、

夹具的选择

本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用的夹具都为专用夹具

刀具、量具的选择

工序序号

刀具

量具

1铸

_________________

游标卡尺

2热处理

3铣

硬质合金端铣刀

4铣

5钻

麻花钻Φ11

卡尺、塞规

6铣

7铣

8钻

麻花钻扩钻铰刀

内径千分尺、塞规

9钻

10钻

麻花钻Φ3

塞规

五、加工工序设计

工序4粗铣Φ22端面A

切削深a=4mm

进给量的确定

此工序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可得端铣刀的刀具参数如下:

D=80mm,D1=70mm,d=27mm,L=36mm,L1=30mm,齿数Z=10,根据所选择的的卧式铣床功率为4kw,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可得:

fz=0.20-0.09mm/z取fz=0.20mm/r,f=0.02*10=2mm/r。

切削速度的确定

根据所知的工件材料为HT200,硬度HBS187-220,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可得:

切削速度Vc=65m/min,计算主轴转速n=

=258r/min,查表可得n=255r/min,所以Vc=64m/min

铣削常用符号如下:

Z—————铣刀齿数

fz————-铣刀每齿进给量,mm/z

fz————工作台的水平进给量,mm/min

fm—————工作台的进给量,fm=fznz

ae————铣削宽度,mm

ap————铣刀深度,mm

d————铣刀直径,mm

基本时间的确定

根据铣床的数据,主轴转速n=255r/min,工作台进给量fm=fz*z*n=510mm/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fm=480mm/min;

切削加工面L=22mm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数据可计算出Tf=0.06min

工序5加工36mm下端面

(1)粗铣36mm下端面

a)切削深度ap=3mm

b)进给量的确定

此工序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可得刀具的参数如下:

D=80mm、D1=70mm、d=27mm、L=36mm,L1=30mm,齿数Z=10,f=2mm/r

c)切削速度的确定

d)基本时间的确定

根据铣床的数据,主轴转速n=255r/min,工作台进给量fm=fz*z*n=510mm/min根据机床说明书取fm=480mm/min,查得Tf=0.08min

(2)半精铣36mm下底面C

a)切削深度

ap=1mm

D=80mm、D1=70mm、d=27mm、L=36mm,L1=30mm,齿数Z=10,f=1mm/r

切削速度Vc=124m/min,计算主轴转速n=

=495r/min,查表可得n=255r/min,所以Vc=123m/min

根据铣床的数据,主轴转速n=495r/min,工作台进给量fm=fz*z*n=495mm/min根据机床说明书取fm=480mm/min,查得Tf=0.08min

工序6钻Φ11通孔

(1)切削深度

ap=11mm

(2)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确定

选择硬质合金麻花钻头,钻头参数如下:

d=11mm,L=142mm,L1=94mm,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可得f=0.08-0.16mm/r,取f=0.1mm/r,Vc=50-70mm/min,取Vc=60m/min,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主轴转速n=1737r/min,查表可知,取n=1360r/min,Vc=47m/min

(3)基本时间的确定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可得Tf=0.34,钻孔深度39mm

工序7粗铣Φ26前端面I,粗——半精铣Φ28前端面F

(1)工步一粗铣Φ28前端面F

a)切削深度

ap=3mm

此工序采用硬质合金端铣刀,查表可得刀具的具体参数如下:

D=70mm,d=27mm,L=36mm,L1=30mm,齿数Z=10,根据机床参数可得:

fz=0.2mm/r,f=2mm/r

根据工件材料HT200及机床的参数选择切削速度Vc=65m/min,从而可计算出n=258r/min,查表可得n=255r/min,从而可计算出实际Vc=64m/min

查表可计算出:

fm=480mm/minTf=0.07min

(2)工步二粗铣Φ26前端面I

e)切削深度

ap=4mm

f)进给量的确定

g)切削速度的确定

h)基本时间的确定

工步三半精铣Φ28前端面F

工序8铣Φ26前端面J,粗——半精铣Φ28前端面G

(1)工步一粗铣Φ28面G

(2)工步二粗铣Φ26面J

(3)工步三半精铣Φ28前端面G

工序9钻—扩—粗铰—精铰Φ18的孔

(1)工步一钻Φ17的通孔

ap=17mm

b)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确定

根据此孔最终要求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钻头为硬质合金直柄麻花钻,查表可得刀具参数如下:

d=17mm,L=184,L1=125mm,f=0.08—0.16mm/r,取f=0.1mm/r,Vc=50—70m/min,取Vc=60m/min,可计算出主轴转速n=1124r/min,根据机械手册取n=1000r/min,从而计算切削速度Vc=53m/min

c)基本时间的确定

查表可计算出Tf=0.33min

(2)工步二扩至Φ17.85

ap=0.85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确定扩孔钻为硬质合金直柄麻花钻,刀具参数d=17.75mm,L=191mm,L1=130mm,进给速度f=0.9——1.1mm/r,取f=1mm/r,Vc=59m/min,主轴转速n=1052r/min,查表,取n=1000r/min,从而可计算Vc=56m/min

查表可得Tf=0.44min

(3)工步三粗铰至Φ17.94

ap=0.09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确定扩孔钻为硬质合金直柄铰刀,刀具参数d=18mm,L=182mm,L1=56mm,进给速度f=0.2—0.4mm/r,取f=0.2mm/r,Vc=60m/min,主轴转速n=1061r/min,查表,取n=1000r/min,从而可计算实际Vc=56m/min

查表可得Tf=0.43min

(4)工步四精铰至Φ18H9

ap=0.06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确定扩孔钻为硬质合金直柄铰刀,刀具参数d=18mm,L=182mm,L1=56mm,进给速度f=0.2—0.4mm/r,取f=0.2mm/r,Vc=6m/min,主轴转速n=106.2r/min,查表,取n=80r/min,从而可计算Vc=4.5m/min

查表可得Tf=5.5min

工序10钻—扩—粗铰—精铰Φ16的孔

(1)工步一钻Φ15的通孔

ap=15mm

d=15mm,L=169,L1=114mm,f=0.08—0.16mm/r,取f=0.1mm/r,Vc=50—70m/min,取Vc=60m/min,可计算出主轴转速n=1273r/min,根据机械手册取n=1000r/min,从而计算切削速度Vc=47m/min

查表可计算出Tf=0.17min

(2)工步二扩至Φ15.85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确定扩孔钻为硬质合金直柄麻花钻,刀具参数d=17.75mm,L=178mm,L1=120mm,进给速度f=0.9—1.1mm/r,取f=0.9mm/r,Vc=52m/min,主轴转速n=1051r/min,查表,取n=1000r/min,从而可计算Vc=49m/min

查表可得Tf=0.23min

(3)工步三粗铰至Φ15.95

ap=0.1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确定扩孔钻为硬质合金直柄铰刀,刀具参数d=16mm,L=170mm,L1=52mm,进给速度f=0.2—0.4mm/r,取f=0.2mm/r,Vc=60m/min,主轴转速n=1194r/min,查表,取n=1000r/min,从而可计算实际Vc=50m/min

查表可得Tf=0.22min

(4)工步四精铰至Φ16H9

d)切削深度

ap=0.05mm

e)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确定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确定扩孔钻为硬质合金直柄铰刀,刀具参数d=16mm,L=195mm,L1=60mm,进给速度f=0.2—0.4mm/r,取f=0.2mm/r,Vc=6m/min,主轴转速n=119.2r/min,查表,取n=80r/min,从而可计算Vc=6.28m/min

f)基本时间的确定

查表可得Tf=1.04min

工序11钻Φ3偏10度内孔

根据此孔最终要求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确定钻头为硬质合金直柄麻花钻,查表可得刀具的具体参数如下:

d=3mm,L=61mm,L1=33mm,f=0.04—0.08mm/r,取f=0.05mm/r,查表Vc=40—60m/min,取Vc=40m/min,可计算出主轴转速n=4146r/min查表可得n取1360r/min,从而实际切削速度Vc=12.8m/min

查表可见Tf=0.33min

六、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经过分析并与指导老师协商,决定设计加工Φ16通孔专用夹具,刀具为直柄麻花钻、扩钻、机用铰刀。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确定夹具的的结构方案

(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根据零件图纸,加工Φ16的孔,工序要求保证的位置精度主要是56mm

,49

mm,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择Φ11孔与底面为主要定位基准。

定位元件:

长定心轴,定心轴与定位孔配合尺寸为Φ11

,定心轴下端部分为螺杆,用六角螺母夹紧。

定位结构图

(2)确定导向装置

本工序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采用一次装夹完成钻—扩—粗铰—精铰4个工步来完成,所以夹具采用与孔尺寸相对应的快换钻套做导向元件。

(3)确定夹紧机构

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中,已经确定气门摇臂轴支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在此工序夹具中选择螺旋夹紧机构夹紧工件,上端用螺母压垫圈压紧工件。

(4)确定辅助定位装置

为了减少加工时工件的变形,保证加工时工艺系统的刚度,Φ26后端面处增加辅助支撑部件。

、夹具体三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右视图

七、总结

到此为止,在自己两周的努力后顺利完成了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从刚开始对上课机械制造技术只有一点感性认识到现在已了解制造工艺的步骤,下面阐述下我这次课设心得。

我对机械工艺规程设计理论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对没有在实际生产中接触过生产,对于考虑零件的结构,精度和余量,难免会有我现在没有考虑周全的内容。

对零件热处理方式及夹具的设计把握不准。

夹具设计是本次设计中最大的拦路虎,虽然课题要求我们只要选择其中之一工序进行夹具设计,但是夹具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最多的,特别是对各机构的选用,既要达到局部要求,又要配合整体要求。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相关机械设计类的知识,关注前沿的科学技术,拓宽知识面,尽量进行实践,以便设计时能够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较好地利用其本身、

八、参考文献

1.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孙丽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5.郭克希主编.机械制图.机械类、近机类[M].北京:

6.徐学林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7.吴宗泽罗圣国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余光国马俊主编.机床夹具设计[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9.程绪琦主编.AutoCAD2008中文标准教程[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

10.杨叔子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11.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上册[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下册[M].北京:

13.李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