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17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5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docx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秒表》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业:

级:

名:

通信工程

09通信3班

贾俊杰

指导教师:

李明媚

2011年

9月

13

1课程设计目的……………………………………………………1

2课程设计题目的描述和要求……………………………………1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1

4总结………………………………………………………………6

1

1.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计时器主体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悉集成电路及有关电子元器件的使用。

(3)学习数字电路中基本555定时器、计数器、数码显示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

2.课程设计题目的描述和要求

设计一个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秒表,具体指标如下:

(1).准确计时,计数分辨率为0.01S。

(2).秒表由4位数码管显示,计时周期为60S,显示满刻度为59.99S。

(3).具有清零、启动计时和停止计时的控制功能。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总体设计方案及方框图

(1)总体设计方案: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作为秒脉冲发生器,74LS161作为计数器,74LS112作为闸门控制电路,再与数码管连接来显示

(2)总体框图:

2

图1总体框图

3.2单元电路设计

(1)脉冲电路

集成电路555定时器与电阻电容(100nF和10nF各一个)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3

图2多谐振荡器

(2)闸门控制电路

闸门电路通过控制脉冲的通过来启动和停止计时,可利用SN74LS112芯片中的两个JK触发器来实现第一个JK触发器的J、K、CP都接高电平,即为一个RS触发器,置0置1信号诶低电平有效。

电路图如图3所示

4

图3闸门控制电路

(3)计数器与数码管

用4片SN74LS161组成1个小数位为100进制、个、十位为60进制的计数器,再连接至数码管。

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计数器与数码管

5

3.3系统总体电路图

系统总体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5系统总体电路

3.4选用的器件

74LS112触发器芯片1个片

74LS161计数器4片

74LS00与非门1片

74LS08N与门1片

74LS30D8输入与非门1片

滑动变阻器2个(10K、100K)

直流稳压电源1台

示波器1台

数码管4个

100nf、10nf电容各1个

导线若干

3.5调试步骤及方法

6

(1)先按图2所示电路连接电路,再用示波器测试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脉冲周期为0.01s。

(2)按图3所示连接好电路,再将1步骤中产生的信号与图3中的第二个与非门相连,用示波器测试与非门输出端口是否有信号,确定电路连接正确。

(3)按照图4先连接出1个计数器与数码管,再接入2步骤中的脉冲信号,检查计数器是否计数,再依次连接其余3个计数器与数码管。

3.6最终测试结果

通过调试滑动变阻器,使得脉冲信号的周期为0.01s。

如图6,图7所示

图6接地基准信号

7

图7脉冲信号周期

最终数码管显示的数范围为00.00s~59.99s。

3.7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调试过程中发现与非门使用过多,连线繁琐复杂,导致与非门不够。

解决方法:

通过观察电路,发现在可将SN74LS30芯片后面的与非门、非门

换成一个与门连接,可以使74LS00与非门处电路清晰简明一些。

4.总结

本次实验中电路连线比较繁琐,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应该从脉冲产生电路开始到74LS161计数器、数码管一级一级搭建,每搭建一级电路需测试是否搭建正确,不然,等到全部搭建完成,如果出现错误,将不知从何下手修改。

实验前,应该做好面包板的布局,这样可以是繁琐的电路看起来清晰些。

实验中,用到很多芯片,需要熟悉各种芯片及其管脚的功能,如果有一个

管脚接错,就不会产生正确的实验现象。

让我认识到要认真熟记数字逻辑电路中的各个芯片。

最后,感谢李明媚老师的悉心指导。

8

参考书目:

[1]刘常澍,数字逻辑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2008.2

[2]数字逻辑电实验,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