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818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实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文档格式.docx

(节选自《文史知识·

依诗立论》2016年第7期)

1.下列关于“意境”基本内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意境,首先是一个诗学术语,而且是以唐诗为论述对象的。

所以,意境内涵与诗歌的艺术成就息息相关。

B.意境传达的是思索,侧重在事理,要求真实不虚。

此处的意境约等于物境、情境之外的意识活动。

C.意境重体验,具有模糊性,可延展性,在传递式的继承中,比物境、情境能够包容的内涵更深广。

D.意境是重要的审美术语,意境进入了当代艺术批评的操作层面,平常人也能掌握它的内在含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阐明意境的发展演变过程,最后阐明意境理论在当今的价值与意义。

B.文章首先论述了意境在中国艺术批评和评论中地位的变化,并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

C.第三段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论述了物境、情境、意境的不同,意在表达意境在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和评论中的地位并不优越。

D.第四、五、六段分别阐述了“意”的审美包容量及其在诗中的重要性,以及后人对其的继承和发扬。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意境”这一术语在唐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唐代佛经翻译事业的发达、各类艺术的

繁荣兴盛以及唐诗的辉煌等,再加上这些内容为理解术语“意境”提供了材料。

B.若把现代社会中对意境系统中使用的词汇认定为外延语境,是意、境的合理延伸和发挥后的归类的话,就必须以王昌龄“三境说”中的“意境”为核心语境。

C.因为“意”、“境”两个汉字的含义特别丰富,所以术语“意境”的审美包容量也大于王昌龄所下的定义,客观上也使术语“意境”的内涵超越了其原来的规范。

D.王昌龄所说的“三境”各自侧重点不同,物境偏重于山水的描写,情境偏重于情和

情绪的抒发,意境偏重于事理的传达。

(2)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天与一年

侯发山

正月初六一大早,土豆和槐花便悄悄起床了,待一切收拾停当,天还不是十分的透亮,看了看熟睡中的女儿甜甜,槐花犹豫了一下:

“要不要叫醒给她说一声?

”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

槐花见状,不舍地看了甜甜一眼,转身跟了出去。

等走出院门,槐花看着土豆的后背,一边走一边说:

“甜甜都六岁了,懂事了,咋着也得给她说一声。

“她哭死哭活,走得了?

”土豆头也没回,没好气地说。

槐花不吭声了。

也是,每年他们出门,甜甜都要死死缠着槐花的腿,哭得稀里哗啦。

土豆说:

“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才回来。

槐花还是不吭声。

“一年时间太短……一来一回光车票就得三千多,如果不回来,省下车票不说,还能多挣几百。

土豆说得倒是实情,他们村里的福全,三年都没回来了。

跟家里人联系,都是通过电话。

去年福全的手机上了网,通过村长的微信给老爹老娘拜了年呢。

村长说,当时老两口都激动得哭了。

土豆和槐花走到村口,三轮车还没来。

土豆随口问槐花:

“东西都带齐了没?

身份证也带了吗?

槐花闻听,摸了摸口袋,说了声“糟了,身份证没带”,然后撒腿往家跑。

“回来!

”土豆叫道。

槐花停下脚步,扭头看了看土豆。

“你瞧着行李。

”土豆说罢,像头受惊的骡子,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路跑走了。

土豆跑到家,已是汗水淋漓,呼吸不匀。

这时,老娘已经起床了,正在刷洗碗筷。

老娘问道:

“咋又回来了?

”“身份证忘带了。

”土豆说着,便翻箱子倒柜子地找开了。

怕惊醒甜甜,也是悄没声息的。

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找到。

土豆给槐花打手机,让她赶快滚回来。

槐花回到家,直奔床头的箱子。

土豆瞪了槐花一眼:

“我都翻几遍了,影儿也没有。

“我记得回来就放那里了。

”槐花小声说着,把手伸了回来,却又没地方放,一会儿拉衣袖,一会儿拽拽围巾。

这时候,甜甜已经醒了,躺在被窝里瞪大眼睛,眼珠子滚过来滚过去。

看到甜甜安静的样子,土豆想起什么似的,问甜甜:

“身份证是不是你拿了?

”他记得年三十回来那天收拾身份证的时候,甜甜曾经问过他,问身份证是干啥用的,他说没有身份证就不能坐车,不能出门。

槐花忙过去把甜甜的被角掖了掖,抚摸着她的头发:

“乖,好孩子不能说瞎话,是不是你拿了?

甜甜不吭声。

土豆瞪着甜甜,恶声恶气地说:

“是不是你拿了?

甜甜哇地哭了。

“有话不会好好说?

瞧你那样子,跟个门神似的,就不怕吓着孩子?

”老娘赶过来数落土豆。

“好女儿,不哭啊,不哭啊。

”槐花哄着甜甜。

“我们不打工,你吃啥喝啥啊?

你不穿花衣裳啦?

你不吃火腿肠啦?

”土豆的声音明显低下来。

“我不穿花衣裳,我不吃火腿肠……我不想让你们打工。

”甜甜哭得更厉害了。

显然,甜甜把身份证藏起来了。

老娘也过来劝甜甜:

“甜甜,你不是想上学吗?

你爸你妈不出去打工,你就上不了学,你就背不上新书包……”

嗨,你别说,奶奶的话就是管用,甜甜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哽咽着说:

“妈妈,你们啥时候回来?

“两……一年时间。

乖,听话。

”槐花看了土豆一眼,边说边给甜甜擦眼泪。

“一年时间有多长啊?

”土豆盯着槐花的脸,好像那上面有好看的花似的。

“不长……你看,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就这么长,多快?

”土豆一边说一边掰着自己的手指比划。

甜甜看了槐花一眼。

槐花点了点头。

甜甜这才从枕头下摸出两张身份证。

等到土豆和槐花风风火火地坐三轮到镇上,然后搭乘公共汽车赶到火车站,不料外出的人太多,接连几天的票都没有了。

真是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

两个人只好失望而归。

晚上八点回到家,甜甜见到他们,跑步迎上前去:

“爸爸,妈妈,不是说一年吗?

咋现在才回来?

我都数了好几年了……”

话没说完,甜甜眼里的泪已经流了出来。

(选自《天池》2016年4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槐花想叫醒甜甜,但是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土豆是担心甜甜醒来哭闹,耽误了他们的行程。

B.“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才回来。

”听到土豆这句话,槐花没有吭声,说明槐花是反对这个主张的。

C.“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路跑走了”,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形象地说明土豆急切的心情,希望赶紧回家找到身份证。

D.甜甜藏起了父母的身份证,反映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作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5.文中插叙福全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分)

6.本文的题目“一天与一年”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作为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承载起学生对于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和分众化的需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课外辅导行业已经成长为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规模700万至850万人。

民办教育培训行业风生水起,不仅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重视。

(摘编自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辅导教育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课外辅导家长调研》)

材料三: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中国教育部26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决定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治理“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反响强烈。

为此,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此次专项治理行动。

除治理安全隐患、无证无照等问题外,此次行动还将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行为。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同时,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对于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有关方面将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对于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摘自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部决定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不仅为民办教育的培训提供了法律保障,还维护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B.近年来,民办教育承载了学生对教育多样化、个性化越来越多的需求,对校内教学作了有益的补充。

C.据材料二图表可知,多数家长认可中小学课外辅导的重要性,且对课外辅导费用的支出有强烈意愿。

D.民众对违背教育规律、以“应试”为导向的各种校外培训行为反响强烈,教育部决定展开专项治理活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材料一揭示了民办教育培训所存在的优劣现象及其成因,材料三阐述了政府对其弊端进行整治的措施。

B.资本市场的青睐让民办教育风生水起,教育部的专项整治行动对民办教育培训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民办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应试”“超纲”等不健康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不仅需要顶层制度高位协调,也需要基层单位认真实施。

E.教育部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现实针对性强,整治措施具体明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9.结合全文,概括专项治理行动所涉及的众多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渊,字伯源,性温雅寡欲,敦尚学业。

袭侯爵,拜主客令,典属国。

迁散骑常侍。

是时,高祖将立冯后,先谓渊曰:

“卿意以为何如?

”对曰:

“此自古所慎,如臣愚意,宜更简选。

”高祖曰:

“乃先后之侄,朕意已定。

”渊曰:

“虽奉敕如此,然于臣心实有未尽。

”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

是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徐行而进。

未经三旬,贼众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

未几,拜仪曹尚书。

高祖考课在位,降渊以王师守常侍,夺常侍禄一年。

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

会雍州刺史曹虎遣使请降,乃以渊为安南将军,督前锋诸军径赴樊邓。

渊面辞曰:

“臣本儒生,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惟陛下裁之。

”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①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诏渊进取南阳。

渊以兵少粮乏,表求先攻赭阳,以近叶仓故也。

高祖许焉,乃进攻赭阳。

萧鸾遣将垣历生来救,渊素无将略,为贼所败,坐免官爵为民。

寻遭母忧,高祖遣谒者诣宅宣慰。

服阕,兼太尉长史。

寻为徐州京兆王元愉长史。

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

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

南徐州剌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

屡有表闻,朝廷不纳。

陵果杀将佐,勒宿豫之众逃叛。

滨淮诸戍,由备得全。

陵在边历年,阴结既广,二州人情,咸相扇惑。

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景明初,除秘书监。

二年卒官,年四十八。

赠安北将军,谥曰懿。

(节选自《魏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有删改)

注:

①周鲂:

三国时期名将,足智多谋,曾断发诈降诱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期己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

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B.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C.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

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D.军期己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属国:

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

来源于秦汉,北魏时复置,主管外交事务。

B.旬:

有多种含义。

十年为一旬,如“年满七旬”;

十天为一旬,如文中的“三旬”。

“旬月”为一个月或十个月。

C.考课:

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

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迁奖励。

D.服阕:

指穿丧服守丧。

在古代,在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为官者须离职守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渊一介儒生,不谙军事。

高祖命他带兵前往樊邓受降,他因未学军事而推辞;

他进攻赭阳,因为没有为将的谋略,被敌人打败。

B.卢渊性格刚直,坚持己见。

高祖想立已逝太后的侄女为后,就此事事先询问他的意见,他表示反对;

在群臣商议时,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

C.卢渊为官仁厚,宽以待人。

泾州的羌人发动叛乱,待叛乱平定后,卢渊只将首犯悬头示众,而宽恕了其余的叛贼。

D.卢渊恪尽职守,颇得民心。

担任徐州京兆王元愉长史时,府中事不论大小,大多由他决定。

他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5分,共10分)

(1)对曰:

(2)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2)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小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②连山:

就着山势。

③北庭:

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4.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联两句都是实写,表现眼前的实景,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

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

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的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

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15.本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

,。

(3)《兵车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亲人离别时哭声震天的场面的是,

(4)高适《燕歌行》中用,揭露将士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待遇。

(5)杨炯《从军行》中用景物描写烘托战斗场面激烈悲壮、有声有色的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B.中国画独特表现方式中“书画同源”的要求决定了写意画的表现方式是用“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治春秋笔法,把深邃的意境呈现出来。

C.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有序进步,民生不断改善,就必须反对坐而论道和力戒浮躁冒进,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传统。

E.高盛认为,银行业对民间资本的潜在开发对行业利好,因为此举意味着对中小企业、消费者、民营企业的服务将有所改善,长此以往,将有助于促进行业竞争。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经过两年来在证监会和其他金融主管部门持续从严的监管下,并购重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更加突出。

B.瑞典学院关于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创作母题归纳

为“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称其“揭露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虚幻之下的深渊。

C.由于对征得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的方式、行为是否获利的认定等缺乏细致的规定,《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仍显得有些简单。

D.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更明确的思路、超常规的力度完成精准扶贫的任务。

19.以下实用文体,表达规范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欢迎广大读者为“今日话题”“文化茶座”等栏目惠寄文章,投稿者应保证其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征稿启事)

B.春节过后,天价机票让回程游客望而却步,大雾天气又让已经严重“超载”的海南岛陷入了大规模的路面拥堵……滞留游客可望明日离开海岛。

(电台广播稿)

C.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

(会议请柬)

D.高二31班李晓明同学昨日在学校多功能厅拾到一黑色钱包,里面有健身卡、饭卡和人民币125元整,请失主在课间操时间到广播室认领。

(招领启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3个字。

(6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

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

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21.下面文段有三个语句存在逻辑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回答另外两处问题。

就承诺而言,即使千金一诺最为沉重,但空口无凭又最为虚泛,观其行径还要等待漫漫时间的印证,所以“信”在外化体现方面,就产生了一种加固信任的仪式。

信誉建立,比城池建造更难,信诺百事才可能筑造起一道信任的高墙,而且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

国之信,建之无形,毁之无影,易毁难建,去即无存。

一国对外要维护信用,对内要建立信誉,政府的公信力就能形成。

①假设关系不成立,应当修改为:

虽然千金一诺最为沉重。

②______________,应当修改为:

但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

③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应当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

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

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阅读材料后,你对“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3分。

D项答非所问,说的是外延,是应用,不是内涵)

2.D(3分。

“后人对其的继承和发扬”错,原文第六段阐述的是后人对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扬。

3.C(3分。

“客观上也使术语‘意境’的内涵超越了其原来的规范”错误,由原文“又因为他本人以及后人对‘意’的广泛运用,客观上使得‘意境’内涵超越了其原本的规范”可以看出,“意境”内涵超越原本的规范是因为王昌龄本人和后来人对“意”的广泛运用,而不是意、境两个词语含义的丰富。

4.B(3分。

“说明槐花是反对这个主张的”于文无据。

5.①插入福全的故事说明的确有农民工不回家过年的情况,照应了前文土豆说的话(2分);

②使情节更加全面,引出空巢老人的问题,突出说明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并不是个别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