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822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体征基本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

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

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

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

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

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二)体温的异常

1.体温升高:

37.4~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流感以及外伤感染等。

2.体温低于正常:

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机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四大生命体征——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

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

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

(一)呼吸正常值

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二)呼吸计数法

呼吸的计数可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

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三)两种呼吸方式

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

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频率的改变

1.呼吸增快(>24次/分):

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

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2.呼吸减慢(<10次/分):

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五)呼吸深度的改变

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

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

(六)呼吸节律的改变

1.潮式呼吸:

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病人。

2.点头样呼吸:

见于濒死状态。

3.间停呼吸:

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4.叹气样呼吸:

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谨忧郁症的病人。

四大生命体征——脉搏

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

检查脉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

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

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

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一)常见的异常脉搏

1.脉搏增快(≥100次/分):

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炎热、饭后、酒后等。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2.脉搏减慢(≤60次/分0:

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3.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

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二)脉搏的计数法

1.直接测法:

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

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

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

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

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肱动脉—位于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股动脉—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

2.间接测法:

用脉搏描记仪和血压脉搏监护仪等测量。

具体使用方法看仪器说明书。

四大生命体征——血压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一)血压的产生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

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碻的压力称为收缩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二)血压的正常值

  正常成人收缩压为12~18.7kPa(90~140mmH),舒张压8~12kPa(60~90mmHg)。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新生儿收缩压为6.7~8.0kPa(50~60mmHg),舒张压4~5.3kPa(30~40mmHg.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39岁以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40~49岁<20kPa(150mmHg),50~59岁<21kPa(160mmHg),60岁以上<22.6kPa(170mmHg)。

  (三)血压测量法

  一般选用上臂肱动脉为测量处,病人取坐位,暴露并伸直肘部,手掌心向上,打开血压计,平放,使病人心脏的位置与被测量的动脉和血压计上的水银柱的零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放尽袖带内的气体,将袖带缚于上臂铁过紧或过松,并塞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袖带末端,戴上听诊器,在肘窝内摸到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的头放在该处,并用手按住稍加压力。

打开水银槽开关,手握所球,关闭气门后打气,一般使水银柱升到21~24kPa(160~180mmHg)即可。

然后微开气门,慢慢放出袖带中气体,当听到第一个微弱声音时,水银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缩压。

继续放气,当声音突然变弱或或水银柱上的刻度为舒张压。

如未听清,将袖带内气体放完,使水银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测量。

  (四)血压异常

  1.高血压:

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而言的。

正常血压高值为:

收缩压<18.6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一旦超过以上数值就可以列为高血压,称高血压。

如出现高血压,但其他脏器无症状,属原发性高血压病;

如由肾血管疾病、肾炎、肾上腺皮质肿瘤、颅内压增高、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高钠血症、饮酒、吸烟等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病。

  2.临界性高血压:

是指收缩压18.6~21kPa(140~160mmHg)舒张压12~12.6kPa(90~95mmHg)而言的。

  3.低血压:

是指收缩压≤18.6kPa(90mmHg),舒张太≤8kPa(60mmHg),多见于休克、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严重脱水、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