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835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力学第一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4)颗粒形状为针状。

3.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

(1)土粒比表面积越大;

(2)土粒吸附能力越强;

(3)土的可塑范围越大;

(4)粘粒、胶粒、粘土矿物含量越多。

4.下列矿物,亲水性最强的是。

(1)伊利石;

(2)高岭石;

(3)云母;

(4)蒙脱石。

5.对土骨架产生浮力作用的水是。

(1)重力水;

(2)毛细水;

(3)强结合水;

(4)弱结合水。

6.不同状态下同一种土的重度由大到下排列顺序是。

(1)γsat≥γ≥γd>

γ’;

(2)γsat≥γ’≥γ>

γd;

(3)γd≥γ≥γsat>

(4)γd≥γ’≥γsat>

γ。

7.不均匀系数的表达式为。

(1)Cu=

(2)Cu=

(3)Cu=

(4)Cu=

8.已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为e=0.303,最大孔隙比emax=0.762,最小孔隙比emin=0.114,则该砂土处于状态。

(1)密实;

(2)中密;

(3)松散;

(4)稍密。

9.已知某种土的密度ρ=1.8g/cm³

,土粒相对密度dS=2.70,土的含水量W=18.0%,则每立方米土体中气相体积为。

(1)0.16m³

(2)0.25m³

(3)0.44m³

(4)0.1lm³

10.如上题,每立方米土体中水的质量为。

(1)275kg;

(2)444kg;

(3)225kg;

(4)552kg。

11.有一完全饱和土样切满环刀内,称得总重量为72.49g,经105~C烘干至恒重为61.28g,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土粒相对密度为2.74。

则该土样的天然孔隙比为。

(1)1.069;

(2)1.058;

(3)1.088;

(4)1.002。

12.某原状土样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测得含水量W=32.45%,土粒相对密度ds=2.65,液限WL=36.4%,塑限Wp=18.9%,则该土样的名称及物理状态是。

(1)粘土,软塑;

(2)粉质粘土,可塑;

(3)粉质粘土,硬塑;

(4)粘土,硬塑。

13.已知A和B两个土样的物理性质试验结果如表1—1—1所示。

裹1-1—1两土样物理性质试验结果

土样

WL

Wp

W

ds

Sr

A

30

12.5

28

2.75

1.0

B

14

6.3

26

2.60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1)A土样比B土样的粘粒含量多;

(2)A土样的天然孔隙比小于B土样;

(3)A土样的天然密度比B土样大;

(4)A土样的干密度大于B土样。

14.某砂土试样的天然密度ρ=1.74g/㎝³

,含水量W=20%,土粒相对密度ds=2.65,最大干密度ρdmax=1.67g/㎝³

,最小干密度ρdmin=1.39g/㎝³

,则该试样的相对密实度及密实程度为。

(1)Dr=0.25,松散状态;

(2)Dr=0.68,密实状态;

(3)Dr=0.35,中密状态;

(4)Dr=0.28,松散状态。

15.某试样重度γ=17kN/m³

,含水量W=22.0%,土粒相对密度ds=2.72,则该土样的孔隙比为。

(1)0.952;

(2)0.867;

(3)0.98;

(4)0.794。

16·

上题中,土样的浮重度为。

(1)18.81kN/m³

(2)8.81kN/m³

(3)8.18kN/m³

(4)18.18kN/m³

17·

无粘性土随着孔隙比的增大,它的密实状态是趋向于。

(2)松散;

(3)不变;

(4)不能确定。

18·

处于天然状态的砂土的密实度一般用来测定。

(1)三轴试验;

(2)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

(3)标准贯人试验;

(4)荷载试验。

19·

属于自由水的土中水是。

20.土的结构有。

(1)单粒结构;

(2)絮状结构;

(3)蜂窝结构;

(4)柱状结构。

21·

下列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反映土的密实程度的是。

(1)土的重度;

(3)干重度;

(4)土粒比重。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2)液性指数是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

(3)液限是粘性土由可塑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4)缩限是粘性土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23.TN叙述正确的是_____。

(1)当IL≤0时,粘性土处于坚硬状态;

(2)当IL>

1.0时,粘性土处于流塑状态;

(3)当IL=0.2时,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

(4)当IL=一0.72时,粘性土处于硬塑状态。

24.下面有关粘性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1)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

(2)粘性土的工程性质与粘粒含量和粘土矿物的亲水性有关;

(3)粘性土的性质也与土的成因类型及沉积环境等因素有关;

(4)粘性土又称为粘土。

2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由砂粒或更粗土粒组成的土常具有单粒结构;

(2)单粒结构土颗粒之间几乎没有联结,可以是疏松的,也可以是紧密的;

(3)蜂窝结构主要是由较细的土粒(如粉粒)组成的土的结构形式,其孔隙体积很小;

(4)絮状结构土体的孔隙体积较大。

答案:

1.

(2)(4);

2.

(1);

3.

(1)

(2)(3)(4);

4.(4);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2);

17.

(2);

18.(3);

19.

(1)

(2);

20.

(1)

(2)(3);

21.

(1)

(2)(3);

22.

(1)

(2)(3);

23.

(1)

(2);

24.

(2)(3);

25.

(1)

(2)(3)(4)。

第二章土的渗流

1.渗流2.渗透性3.渗透变形4.水力坡降5.水头6.层流7.渗透系数8.流网9.渗透力10.流土11.临界水力坡降12.管涌

1.饱和土体中发生从A点向B点的渗流,其原因是由于两点之间存在——。

2.按照伯努里方程,水流中一点的总水头可用_____、压力水头和流速水头之和表示。

3.达西定律说明,在_____条件下,渗透速度与水力坡降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

4.渗透系数是一个代表土的_____强弱的定量指标。

5.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从试验原理上大体可分为_____和变水头法两种。

6.现场测定渗透系数值时,常用现场井孔_____试验或井孔注水试验的方法。

7.抽水试验时,抽水形成一个以井孔为轴心的_____形状的地下水面。

8.不透水岩基上有三层土,土层层面水平,每层土厚度1m,三层土的渗透系数分别为k1=lm/天,k2=2m/天,k3=6m/天,则三层土水平方向等效(平均)渗透系数等于_____,垂直方向等效(平均)渗透系数等于_____。

9.对于稳定渗流场中的土单元体,单位时间内流人的水量q,与流出的水量q。

二者间的关系是_____。

10.满足拉普拉斯渗流微分方程的是两个共轭调和函数,该函数描绘出两族相互正交的曲线即等势线和_____。

11.对单一土层来说,渗透变形主要是流土和_____两种基本型式。

1.水头差;

2.位置水头;

3.层流;

4.渗透性;

5.常水头法;

6.抽水;

7.降落漏斗;

8.3m/天,1.8m/天;

9.q1—q2;

10.流线;

11.管涌。

1.土体渗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_____。

(1)渗流量问题;

(2)渗透变形问题;

(3)渗流控制问题;

(4)地基承载力问题。

2.若土体中A点的水压力“n,渗流流速u,则A点的压力水头等于。

(1)

(2)

(3)

(4)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位置水头只能是相对黄海海面的高度;

(2)土中渗流阻力大,流速在一般情况下都很小,因而流速水头一般可以忽略;

(3)土体中两点是否出现渗流,完全是由两点间的位置水头差决定的;

(4)土体中两点是否出现渗流,完全是由两点间的压力水头差决定的。

4.根据达西定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且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

(2)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无关,但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

(3)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但与土的透水性质无关;

(4)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成反比,且随土透水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5.确定层流进入紊流的界限时,目前可采用的指标有_____。

(1)临界雷诺数;

(2)临界流速;

(3)灵敏度;

(4)矿化度。

6.对于粘性土中的渗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达西定律不能用来描述粘性土中的渗流;

(2)渗流只有在较大的水力坡降作用下,挤开土颗粒外围结合水膜的堵塞才能发生;

(3)起始水力坡度是用以克服结合水膜的阻力所消耗的能量;

(4)只要存在水力坡降,就有渗流发生。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常水头试验适用于测定透水性大的砂性土的渗透系数;

(2)粘性土渗透系数采用常水头试验不易准确测定,须改用变水头试验;

(3)变水头试验法在试验过程中水头差一直在随时间而变化;

(4)常水头试验法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头差保持为一常数。

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哈臣公式建立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土中孔隙直径的平均值大小一般由细颗粒所控制;

(2)当粘土中含有可交换的钠离子越多时,其渗透性将越大;

(3)测定渗透参数时,以10℃作为标准温度,不是10℃时要作温度校正;

(4)土中封闭气泡可使土的有效渗透面积减少。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绘制流网的方法是求解拉普拉斯方程近似解的图解法;

(2)绘制流网的方法能用于建筑物边界轮廓较复杂的情况;

(3)在稳定渗流场中,流线表示水质点的运动路线;

(4)等势线是渗流场中势能的等值线。

10.绘制流网时必满足的条件包括_____。

(1)流线与等势线构成的各个网格必须是梯形网格;

(2)流线与等势线必须正交;

(3)流线与等势线构成的各个网格的长宽比应为常数;

(4)必须满足流场的边界条件,以保证解的惟一性。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流网中网格越密处,其水力坡降越小;

(2)位于同一根等势线上的两点,其孔隙水压力总是相同的;

(3)同一流网中,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势能差相等;

(4)渗透流速的方向为流线的法线方向。

12.取土柱作为对象研究渗透力的大小和性质时,下列取法正确的是_____。

(1)取土柱中土一水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2)取土柱中土骨架作为研究对象;

(3)取土柱中的孑L隙水作为研究对象;

(4)前三种取法都可以。

13.下列关于渗透力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渗透力是一种体积力,其量纲与重度的量纲相同;

(2)渗透力的大小和水力坡降成正比,其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3)流网中等势线越密区域,其渗透力也越大;

(4)渗透力的存在对土体稳定是不利的。

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管涌破坏一般有个时间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质的破坏;

(2)管涌发生在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只发生在渗流溢出处,不会出现在土体内部;

(3)管涌破坏通常是一种突变性质的破坏;

(4)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与土的物理性质无关。

15.对于一般正常粘性土,渗透破坏的型式只有流土而无管涌,原因有_____。

(1)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其孔隙直径通常小于团粒或颗粒的直径;

(2)粒间有粘聚力,限制了团粒或颗粒移动的缘故;

(3)土的浮重度小;

(4)水力坡降小。

1.

(1)

(2)(3);

2.(4);

3.

(2);

4.

(1);

5.

(1)

(2);

6.

(2)(3);

7.

(1)

(2)(3)(4);

8.

(1)(3)(4);

9.

(1)

(2)(3)(4);

10.

(2)(3)(4);

11.(3);

12.

(2)(3);

13.

(1)

(2)(3);

14.

(1);

15.

(1)

(2)。

第三章土体中的应力

1.自重应力2.基底压力3.基底附加应力4.附加应力5.有效应力

1.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地下水位升高则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_____,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_____。

2.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上的重度应取_____。

3.为了简化计算,基底压力常近似按_____分布考虑。

4.根据布辛奈斯克解,竖向集中力的作用下的集中力作用点处的附加应力等于_____。

5.某均质地基,已知其重度γ=17.6kN/m³

,则地面下深度为3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_____kPa。

6.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于地表,矩形荷载中心和角点的附加应力分别为σo和σ1,则σo和σ1的关系是_____。

7.相比较而言,在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比横向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_____。

8.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5m×

5.0m,埋深d=2m,由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F=4500kN,则基底压力为_____kPa。

1.减小,增加;

2.有效重度(浮重度);

3.直线;

4.无穷大;

5.52.8;

6.>

4al;

7.大;

8.297。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1)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影响;

(2)若不透水土层在地下水位之下时,该层土的自重应力应取有效重度来计算;

(3)当地下水位下有砂土层存在时,砂土层中的静水压力为零;

(4)地下水位下降会使土中的自重应力增大。

2.在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利用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可求得_____。

(1)矩形均布荷载角点下的附加应力;

(2)矩形均布荷载范围外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3)矩形均布荷载范围内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4)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

3.有面积相同的柔性矩形基础和正方形基础,其基底附加压力均布且相同,地基为均质土,在基础中点下同一深度d(d>

0)处,二者中产生较大附加应力的是_____。

(1)可能是正方形基础,也可能是矩形基础;

(2)正方形基础;

(3)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

(4)矩形基础。

4.自重应力在均匀土层中呈_____分布。

(1)折线;

(2)曲线;

(3)直线;

(4)均匀。

5.地下水位升高会引起自重应力_____。

(1)增大;

(2)减小;

6.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

第一层粉土,厚3m,重度γ为18kN/m。

第二层粘土,厚5m,重度为18.4kN/m。

,饱和重度kN/m。

,地下水位距地表5m,则地表下6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等于_____。

(1)99.8kPa;

(2)109.8kPa(3)lllkPa;

(4)109.2kPa。

7.某柱下方形基础边长2m,埋深d=1.5m,柱传给基础的竖向力F=800kN,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m处,则基底压力等于_____。

(1)220kPa;

(2)230kPa;

(3)210kPa;

(4)215kPa。

8.某均质地基土,重度γ=16.7kN/m。

,则深度1.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等于_____。

(1)25.05kPa;

(2)21.5kPa;

(3)32.65kPa;

(4)24.9kPa。

9.对基底压力公式p=

参数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

(1)Y为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

(2)d为基础埋深;

(3)Y为基础的重度;

(4)A为基础底面积。

10.在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关于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正确的说法是_____。

(1)附加应力沿深度成直线分布;

(2)在同一深度的水平面上,不可能存在附加应力相同的两个点;

(3)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任意点沿铅垂线的竖向附加应力值,随深度越向下越小;

(4)在荷载分布范围外任意点沿铅垂线的竖向附加应力值,随深度越向下越小。

11.应用弹性理论计算地基中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_____。

(1)均匀的;

(2)连续的;

(3)各向同性的;

(4)各向异性的。

1.

(2)(3);

2.

(1)

(2)(3)(4);

4.(3);

8。

(1);

9.

(1)

(2)(4);

10.(3);

11.

(1)

(2))(3)。

第四、五章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一、名词释义

1.角点沉降系数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3.压缩性4.固结5.压缩曲线6.压缩系数7.压缩指数8.压缩模量9.变形模量10.地基最终沉降量11.应力比法12.平均附加应力系数13.变形比法14.前期固结压力15.正常固结土16.超固结土17.欠固结土18.超固结比19.原始压缩曲线20.有效压力21.固结度22.次固结23.瞬时沉降24.固结沉降25.次固结沉降26.次固结系数

1.在地基沉降计算的弹性力学公式中,沉降影响系数主要按____、基础底面形状及计算点的位置确定。

2.从其含义是否相同来说,角点沉降系数和角点沉降影响系数是____。

3.计算地基沉降的分层总和法分为线性变形分层总和法与——两大类。

4.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饱和粘性土压缩稳定所需时间t1与饱和砂土压缩稳定所需时间t2的关系是_____。

5.侧限压缩试验时,先用_____切取保持天然结构的原状土样,然后置于刚性护环内进行实验。

6.压缩曲线可按两种方式绘制,一种是采用普通直角坐标绘制的e—p曲线,另一种是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绘制的_____曲线。

7.实际工程中,土的压缩系数根据土原有的自重应力增加到——这一压力变化区间来确定。

8.评判土的压缩性类别时,采用的指标是____。

9.若土的初始孔隙比为0.8,某应力增量下的压缩系数为0.3MPaˉ1。

,则土在该应力增量下的压缩模量等于____。

10.某薄压缩层天然地基,其压缩层土厚度2m,土的天然孔隙比为0.9,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为.8,则该建筑物最终沉降量等于____。

11.采用变形比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时,需由基底下初步拟定计算深度处向上取规范规定的计算厚度进行验算,计算厚度根据_____确定。

12.按照土体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自重应力的关系,可将土分为正常固结土、____和____三大类。

13.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通常根据室内压缩试验曲线确定压缩性指标,若考虑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则应根据_____确定压缩性指标。

14.从应力转化的观点出发,可以认为饱和土的渗透固结无非是:

在有效应力原理控制下,土中孔隙压力消散和_____相应增长的过程。

15.已知土单元体体积为dxdydz,土的初始孔隙比为e,则土单元孔隙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为____。

16.根据饱和土固结渗流的连续条件,土单元体在某时t的水量变化应等于同一时间t该单元体中_____的变化量。

17.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采用的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是______条件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

18.对于同一饱和均质土层的双面排水一维固结情况,若起始孔隙水压力沿土层厚度方向成梯形分布,经历时间布的t时的固结度为Uz1;

若起始孔隙水压力沿土层厚度方向是均布的,经历时间t时的固结度为Uz2。

,则在土透水系数和压缩系数取为恒值情况下Uz1和Uz2的关系是____。

1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结系数增大,则土体完成固结所需时间的变化是____。

20.饱和土地基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总沉降包括_____、____和次固结沉降三个分量。

答案

1.基础的刚度;

2.不同的;

3.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

4.tl>

t2;

5.环刀;

6.e—logp;

7.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

8.压缩系数a1-29.6MPa;

10.10.5cm;

11.基础宽度;

12.超固结土,欠固结土;

13.原始压缩曲线;

14.有效应力;

15.

16.孔隙体积;

17.侧限;

18.Uz1=Uz2;

19.变短;

20.瞬时沉降、固结沉降。

1.根据弹性公式计算柔性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

(1)基础宽度越大,沉降量越大;

(2)地基土的变形模量越大,沉降量越大;

(3)矩形荷载中点沉降为角点沉降的两倍;

(4)柔性荷载下地面沉降仅限于荷载范围内。

2.对计算地基沉降(含基础倾斜)的弹性力学公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是以集中力作用于均质弹性半空间表面的竖向位移解答为基础得出的;

(2)能考虑基底压力在地基中引起的三维应力状态;

(3)可用于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4)可用于计算地基的瞬时沉降量。

3.根据弹性力学公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

(1)对于同一均布矩形荷载,刚性基础的沉降量与柔性基础平均沉降量是相近的;

(2)考虑有限深度范围内土的变形的刚性基础沉降影响系数与土的泊松比无关;

(3)利用沉降影响系数无法计算出刚性基础下层状地基的沉降量;

(4)矩形刚性基础倾斜影响系数几乎不随矩形基础长宽比的变化而变化。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

(1)在一般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