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872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6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Word文档格式.docx

4.1.5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墙/柱须在墙/柱高约15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A”,如:

“A

”。

4.1.6示例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

4.2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4.2.1指标宗旨:

控制层高范围内剪力墙表面平整程度。

4.2.2合格标准:

[0,8]mm

4.2.3测量工具:

靠尺、楔形塞尺

4.2.4选点规则:

A.户内单面墙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内墙正反2面须分别作为不同墙面的计算点,外墙仅测内墙面。

B.遇到洞口时,洞口两侧墙体可视为2面墙参与实测评定。

C.墙净空长度在1.5米及以下可以不参与表面平整度实测评定。

4.2.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当墙净空长度在1.5-3米之间(包含3米)时,在墙高度及长度居中位置按对角线方向交叉斜放靠尺,测2次表面平整度。

选取这2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该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B.当墙净空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顶板阴角下500mm处和右下贴地面阴角。

按对角线方向斜放靠尺,测2次平整度,再在墙净空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选取这3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2.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墙须在墙高约15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如:

“/

4.2.7示例:

墙体平整度测量示意(墙长在1.5-3米之间)

墙体平整度测量示意(墙长≥3米)

4.3垂直度(砼结构)

4.3.1指标宗旨:

控制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4.3.2合格标准:

4.3.3测量工具:

靠尺

4.3.4选点规则:

A.户内单面墙/柱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内墙正反2面分别作为不同墙面计算点,外墙仅测内墙面。

B.遇到洞口时,洞口两侧墙体可视为2面墙参与实测评定。

4.3.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剪力墙:

当墙净空长度在1米及以下时,在墙正中部位测一次垂直度,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B.当墙净空长度在1-3米之间时(包含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竖向阴阳角约300m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左侧靠尺顶端离砼顶板200mm位置测1次垂直度,右侧靠尺底端离地面200mm位置测1次垂直度。

选取这2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C.当墙净空长度大于3米时,再在墙长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选取这3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D.砼柱:

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相邻面,分别将靠尺顶端离上部砼顶板200mm和下部地面200mm位置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3.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墙/柱须在墙/柱高约15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如:

“⊥

4.3.7示例:

墙垂直度测量示意柱垂直度测量示意

4.4净高极差(砼结构)

4.4.1指标宗旨:

控制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4.4.2合格标准:

[0,15]mm

4.4.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激光测距仪、钢卷尺

4.4.4选点原则:

户内的每一个房间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卫生间、厨房等吊顶区间可不参与实测评定。

4.4.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房间内,距墙体两侧500m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和对角线交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计算5个实测值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4.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房间须在房间墙正中位置高约1500mm处标注,标注记号为“H”,如:

“H

 

4.4.7示例:

净高极差测量示意

4.5飘窗顶棚高差(砼结构)

4.5.1指标宗旨:

控制飘窗顶棚水平及平整程度。

4.5.2合格标准:

1.5米(含1.5米)以下飘窗[0,6]mm;

1.5-2.0米飘窗[0,8]mm;

2.0米(不含2.0米)以上飘窗[0,10]mm。

4.5.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钢卷尺

4.5.4选点原则:

户内的每一个飘窗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5.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使用激光扫平仪,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测量飘窗顶棚四角(多边形飘窗时,测各个角点)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垂直距离,计算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5.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飘窗须在飘窗侧墙正中位置处标注,标注记号为“PH”,如:

“PH

4.6一次成型入户门/户内门洞口宽度(砼结构)

4.6.1指标宗旨:

控制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

4.6.2合格标准:

[-10,+20]mm

4.6.3测量工具:

4.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门洞口,从地面向上300mm、1500mm处分别测量门洞宽度,取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门洞口宽度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6.5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门洞口宽度须在门侧墙高约1500mm位置处标注,标注记号为“W”,如:

“W

4.6.6实例:

门洞口宽度测量示意

4.7一次成型铝合金门/窗洞口宽度(砼结构)

4.7.1指标宗旨:

控制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防止窗框渗水。

4.7.2合格标准:

[-10,+10]mm

4.7.3测量工具:

4.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铝合金门/窗洞口,从地面向上300mm、1500mm处分别测量洞口宽度(普窗在1200mm、2000mm处测量;

飘窗在800mm、1500mm处测量),取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洞口宽度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7.5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门/窗宽度须在门侧墙高约1500mm位置处标注,标注记号为“LW”,如:

“LW

4.8房间阴角方正(砼结构)

4.8.1指标宗旨:

控制砼结构房间的阴角方正程度。

4.8.2合格标准:

≤5mm

4.8.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4.8.4选点规则:

每个可测墙面阴角为1个计算点,阳角可不参与实测评定。

4.8.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每一阴角从地面向上1500mm处测量阴角方正,实测值即为判断阴角方正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4.8.6不合格标注:

不阴角方正须在侧墙高约1500mm位置处标注,标注记号为“∟”,如:

“∟

5、砌筑工程

5.1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5.1.1指标宗旨:

控制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5.1.2合格标准:

5.1.3测量工具:

5.1.4选点规则:

A.户内单面墙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仅检查正手墙。

C.墙面净空长度在1.5米及以下可以不参与表面平整度实测评定。

5.1.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当墙面净空长度在1.5-3米之间(包含3米)时,在墙高度及长度居中位置按对角线方向交叉斜放靠尺,测2次表面平整度。

选取这2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该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测量方法同砼结构墙面)。

B.当墙面净空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中,在左上顶板阴角下500mm处和右下角贴地面处,按对角线方向斜放靠尺,测2次平整度,再在墙净空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取3次测量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1.6不合格标注:

”(砌体墙上标注)。

5.1.7示例:

遇洞口墙面平整度测量示意(墙长≥3米)

5.2垂直度(砌筑工程)

5.2.1指标宗旨:

控制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5.2.2合格标准:

[0,6]mm

5.2.3测量工具:

5.2.4选点规则:

B.遇到门洞口时,洞口两侧墙体可视为2面墙参与实测评定。

5.2.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当墙面净空长度在1米及以下时,在墙正中部位测一次垂直度,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B.当墙面净空长度在1-3米之间(包含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C.当墙面净空长度大于3米时,再在墙长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当墙面窗洞口相对居中时,此尺可不测)。

选取这3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2.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墙须在墙高约15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如:

5.2.7示例:

墙面有门洞口垂直度测量示意

5.3房间开间尺寸(砌筑工程)

5.3.1指标宗旨:

控制房间施工尺寸偏差及房间方正。

5.3.2合格标准:

[0,20]mm

5.3.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

5.3.4选点规则:

A.户内的每一个房间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B.客厅以阳台门方向为进深方向,房间和餐厅以入户门和户内门方向为进深方向。

C.设计砼墙与砖墙厚度不一致时,记录数据时,应注意错台影响。

5.3.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在离墙角300mm、高300mm处测量房间的开间尺寸,取2次实测值偏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3.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房间须在所测墙面高3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K”,如:

“K

5.3.7示例:

房间开间尺寸测量示意

5.4房间进深尺寸(砌筑工程)

5.4.1指标宗旨:

5.4.2合格标准:

5.4.3测量工具:

5.4.4选点规则:

A.户内的每一个房间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D.遇洞口或走道处无墙体,难以测量时,可采用靠尺引线,测距仪以靠尺边为基点检测。

5.4.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在离墙角300mm、高300mm处测量房间的进深尺寸,取2次实测值偏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4.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房间须在所测墙面高3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J”,如:

“J

5.4.7示例:

房间进深尺寸测量示意

5.5门洞口宽度和高度(砌筑工程)

5.5.1指标宗旨:

控制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

5.5.2合格标准:

[-10,+20]mm,当洞口预留抹灰层时,测量时须计算抹灰层厚度30mm。

5.5.3测量工具:

5.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门洞口,从地面向上300mm、1500mm处分别测量门洞宽度;

高度自一米线处分别测量两侧洞口高度,取4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门洞口宽度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5.5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门宽度须在门侧墙高约1500mm位置处标注,标注记号为“M”,如:

“M

5.5.6示例:

5.6铝合金门/窗洞口宽度和高度(砌筑工程)

5.6.1指标宗旨:

5.6.2合格标准:

[-10,+10]mm

5.6.3测量工具:

5.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铝合金门从地面向上300mm、1500mm处分别测量门洞宽度,飘窗从地面向上800mm、1500mm分别测量飘窗宽度,普窗从地面向上1200mm、2000mm处分别测量窗洞口宽度;

高度自一米线处分别测量两侧洞口高度,取4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洞口宽度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6.5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门/窗宽度须在门侧墙高约1500mm位置处标注,标注记号为“C”,如:

“C

5.7降板高度(砌筑工程)

5.7.1指标宗旨:

控制降板高度与图纸设计的偏差,防止后期地砖铺贴泛水不足。

5.7.2合格标准:

[-15,+10]mm

5.7.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钢卷尺

5.7.4选点规则:

户内每一处厨房(设计无降板要求除外)、阳台、卫生间(沉箱卫生间除外)作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7.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使用激光扫平仪,引出1米基准线。

根据1米基准线测量降板部位四个角点的实际降板高度与设计值的偏差,选取其中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7.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降板高度须在最大偏差点墙高约500mm位置处标注,标注记号为“H”,如:

6.抹灰工程

6.1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6.1.1指标宗旨:

控制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6.1.2合格标准:

[0,4]mm

6.1.3测量工具:

6.1.4选点规则:

A.户内单面墙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内墙正反2面分别作为不同墙面计算点,外墙仅测内墙面。

B.墙长净空尺寸在1.5米及以下的墙体可不参与表面平整度实测评定。

C.墙面包含客厅阳台、飘窗、厨房移门等大于1.2米宽度洞口时,墙面须单独参与评测。

6.1.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当墙面净空长度在1.5-3米之间(包含3米)时,在墙高度及长度居中位置按对角线方向交叉斜放靠尺,测2次表面平整度,取2次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B.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靠尺顶端紧贴阴角距天花500mm处和地面100mm处,按对角线方向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再在墙净空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取3次测量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C.当墙面有洞口(洞口宽度≤1.2米)时,测量方法如下:

a.门洞一侧墙体小于1.5米时,以长边墙门边线为墙阴角,除按6.1.5测量方法A和B进行测量外(小于1.5米墙体不参与评测),还须在洞口一米线处水平测一尺,靠尺靠短边墙200mm(短边墙不足200mm时,靠尺须紧贴短边墙面阴角)。

取4次测量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b.门洞两侧墙体均大于1.5米时,整面墙体按6.1.5测量方法A进行测量,且洞口一米线处水平测一尺,靠尺靠左侧墙200mm。

D.墙面有客厅阳台门、飘窗、厨房移门等大于1.2米宽度洞口时,靠尺分别按45°

方向紧贴墙面和天花阴角,测量2次(厨房移门墙面测客/餐厅面),2次测量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E.当墙面有普窗洞口时,在窗洞两侧高度中心和宽度中心位置分别用靠尺居中进行交叉尺测量(墙净空长度超过3米时,还须在窗台下500mm处横向测一尺),取实测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6.1.6不合格标注:

6.1.7示例:

墙面有洞口(洞口宽度≤1.2米),且一侧墙体长度≤1.5米测量示意

墙面有洞口(洞口宽度≤1.2米),两侧墙体长度均>1.5米测量示意

墙面有洞口(洞口宽度>1.2米)测量示意

墙面有窗洞表面平整度测量示意

6.2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

6.2.1指标宗旨:

控制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6.2.2合格标准:

6.2.3测量工具:

6.2.4选点规则:

A.户内单面墙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内墙正反2面分别作为不同墙面计算点,外墙仅测内墙面。

B.墙面遇门洞口时,洞口两侧墙体可视为2面墙参与实测评定。

6.2.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B.当墙面净空长度在1-3米之间(包含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竖向阴阳角约300m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左侧靠尺顶端离砼顶板100mm位置测1次垂直度,右侧靠尺底端离地面100mm位置测1次垂直度。

C.当墙面净空长度大于3米时,再在墙长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遇窗洞口相对居中时,此尺可不测)。

6.2.6不合格标注

6.2.7示例:

6.3房间开间尺寸(抹灰工程)

6.3.1指标宗旨:

6.3.2合格标准:

[0,12]mm

6.3.3测量工具:

6.3.4选点规则

客厅以阳台门方向为进深方向,房间和餐厅以入户门和户内门方向为进深方向。

6.3.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在离墙角300mm、高300mm处测量房间的开间尺寸,取4次实测值偏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6.3.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房间须在所测墙面高3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K”,如:

6.4房间进深尺寸(抹灰工程)

6.4.1指标宗旨:

6.4.2合格标准:

6.4.3测量工具:

6.4.4选点规则:

A.客厅以阳台门方向为进深方向,房间和餐厅以入户门和户内门方向为进深方向。

B.遇洞口或走道处无墙体,难以测量时,可采用靠尺引线,测距仪以靠尺边为基点检测。

6.4.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6.4.6不合格标注:

6.5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

6.5.1指标宗旨:

控制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6.5.2合格标准:

≤4mm

6.5.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6.5.4选点规则:

A.飘窗侧墙阴/阳角作为单独实测点。

B.每个边长超过130mm的阴/阳角,均需参与实测评定。

6.5.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个阴/阳角,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飘窗阴/阳角从地面向上800mm、1500mm处分别测量1次),取2次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6.5.6不合格标注:

阴/阳角不合格时,须在阴/阳角侧墙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如:

6.6墙面贴石膏线部位平直度(抹灰工程)

6.6.1指标宗旨:

控制该部位墙面平直程度。

6.6.2合格标准:

[0,4]mm

6.6.3测量工具:

6.6.4选点规则:

每户测客厅贴石膏线长边墙一处,测天花墙角100mm处墙面平直度,作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每户为一个计算点)。

6.6.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墙体长度在2.0-3.5米(包含2米)时,测量不得少于2尺;

墙体长度在3.5-4.5米(包含4.5米)时,测量不得少于3尺;

墙体长度在4.5米以上时,测量不得少于4尺;

取测量偏差极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6.6.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房间须在测量墙面高约15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P”,如:

“P

6.7墙面踢脚线部位平直度(抹灰工程)

6.7.1指标宗旨:

6.7.2合格标准:

6.7.3测量工具:

6.7.4选点规则:

每户按房间选定贴踢脚线的一处长边墙,测地面墙角150mm处墙面平直度,作为实测质量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每个房间为一个计算点)。

6.7.5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6.7.6不合格标注:

不合格房间须在测量墙面高约300mm处原位标注,标注记号为“P”,如:

6.8入户门、户内门、阳台门洞口侧墙厚度(抹灰工程)

6.8.1指标宗旨:

控制门洞口墙体抹灰厚度尺寸偏差,防止门套线安装后与墙体间缝隙过大或不均匀一致。

6.8.2合格标准:

[0,5]mm

6.8.3测量工具:

6.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