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898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4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Word下载.docx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下列关于数字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得到2个电子

B.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

C.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D.2

2O3中化学式上方的“+3”表示2个铝的化合价为+3价

8.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9.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B.铁粉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体产生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酚酞分子运动速率比氨分子运动速率快,所以氨水遇酚酞变红色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aCl2、KNO3、NaClB.NaOH、CuCl2、HCl

C.AgNO3、KNO3、HClD.H2SO4、NaCl、Na2CO3

11.市面上时有不法商贩使用颜色和外形与黄金十分相似的假黄金(铜锌合金)来蒙骗消费者.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方案不能区分真假黄金的是(  )

A.放在稀硫酸中B.在空气中灼烧C.测密度D.认真观察外观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Ca(OH)2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

1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燃烧着的木条伸进盛有某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立即熄灭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C

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离子

D

把质量相同的镁条与锌分别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和硫酸中

 镁条与盐酸

产生气体更快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A.AB.BC.CD.D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变化过程的是(  )

A.图①表示实验室用KClO3与MnO2共热制O2

B.图②表示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图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图④表示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铜固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9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5.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价.图中A为周期表中锂元素的信息,其余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编号);

(3)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两个锂原子:

______;

②氢氧化锂:

______.

16.

(1)请写出如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

(2)请写出图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广东盛产荔枝,其部分营养成分如右表.请回答:

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

糖类16.60g蛋白质0.90g脂肪0.20g维生素A2.00ug

维生素C41.00ug钙2.00mg鉀151.00mg铁0.40mg硒0.14ug…

(1)荔枝中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种.

(2)每200g荔枝中含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______ug,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______病.

18.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硫酸钾

硫酸钙

硫酸钠

硫酸镁

硫酸铝

硫酸锌

硫酸亚铁

K2SO4

CaSO4

Na2SO4

MgSO4

Al2(SO4)3

ZnSO4

FeSO4

(1)上述盐的排列是依据_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上述盐因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与______反应而生成沉淀.

(3)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如图,请将如图补充完整

a______.

(4)乙同学提出可用右图指导进行物质的制备:

请写出1个有硫酸铁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

19.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7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g.

(2)将60℃两者的200克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KNO3______NH4Cl(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KNO3中含有少量的NH4Cl,提纯KNO3的方法是______(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恒温蒸发结晶”).

(4)40℃时,将30克NH4Cl放入6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比为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3)若H是蓝色沉淀.则B→G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

(4)若H为红褐色沉淀,写出F+G→H的化学方程式:

(5)上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21.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中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

(1)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______(填字母).调整后净化的盐水仍含可溶性杂质,他设计了下面的除杂流程:

(2)步骤④需要进行______操作.

(3)已知试剂X是碱溶液,则下列碱溶液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氢氧化钙溶液D.氢氧化钾溶液

(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步骤③中发生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若X为NaOH溶液,则溶液Ⅱ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2.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选择发生装置B可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能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选填字母).若选用G装置代替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导管口通入.

23.如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为避免CO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

24.小红和小明同学在药品柜取用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盖附近“长”满白色物质.他们决定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会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③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猜想假设】小红认为:

白色物质全部是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

白色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你认为:

白色物质还有可能是______.

【实验验证】他们取白色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标记为溶液A,以备实验使用.

(1)小红先取适量溶液A,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小红由此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

(2)小红经过思考后,再做实验:

取适量溶液A,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再次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但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仍然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

(3)小明认真总结了小红的实验,也取适量的溶液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______,证明自己猜想正确.

(4)小红对小明的实验也进行了研究,认为小明的实验也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经过他们的共同讨论,对小明的实验方案作了一些改进,最终得到小明猜想正确的结论,他们的改进是______.

【反思拓展】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废液处理:

实验结束后,小红、小明把废液统一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发现溶液呈红色,于是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变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酞外,还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3)杂质去除:

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的试剂可以是______溶液.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5.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

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1)黄酮素属于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黄酮素中碳、氢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______g黄酮素中含有8克的氧元素.

26.在实验课上,同学们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小明取反应后的溶液164.7g,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碳酸钠溶液与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OA段产生气体的原因______;

(2)实验时从开始产生沉淀到反应结束所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利用生成沉淀的反应求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当反应到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______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煅烧石灰石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B、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冰和水的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硫酸铜和铁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氢氧化钠的俗称是苛性钠、火碱、烧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错误;

B.氢氧化钠的俗称是苛性钠、火碱、烧碱,食盐是氯化钠,故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错误;

D.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故正确.

故选D.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分析】A、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进行分析判断.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C、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D、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铁的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氢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和水泥、沙子等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是腐蚀品的标志.

A、是腐蚀品的标志,这是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故A正确;

B、浓硫酸不是易燃的液体,故B错;

C、浓硫酸不具有自燃性,故C错;

D、浓硫酸不是爆炸品,故D错.

故选A.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A.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2)×

2=0,则x=+4价,故错误;

B.1个“萘胺”(C10H9N)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萘胺分子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

1,故正确;

C.萘胺是由萘胺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根据题意,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该试纸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法错误.

故选B.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分析】根据已有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浓硫酸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放热,需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进行稀释,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消耗氧气不产生新的气体,利用液体补充消耗的气体体积改变来确定氧气的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参加反应的和生产的物质的质量必须全部称量.

A、浓硫酸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放热,需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进行稀释,不能同时倒入,故A错误;

B、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此实验不能验证与着火点的关系,故B错误;

C、利用硫来测定氧气的含量,生产的二氧化硫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C正确;

D、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在敞口容器中易逸出,导致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全部被称量,故D错误,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根据Zn2+中的“2”表示锌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进行解答;

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进行解答.

A、根据Zn2+中的“2”表示锌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故A含义表达错误;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因此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含义表达错误;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所以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故C含义表达正确;

所以2

2O3中化学式上方的“+3”表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价;

故D含义表达错误;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厨房燃气管漏气时的处理方法分析,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见明火.

C、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分析.

D、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判断.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应用湿布盖住,可以使书本隔绝氧气而熄灭,故做法合理.

B、厨房燃气具有可燃性,漏气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见明火,故做法合理.

C、实验时,应把没有用完的白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不应丢进垃圾筐里,故做法不合理.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因此蹲下靠近地面,故做法合理.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A、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出白烟,而非白雾,故错误.

B、铁粉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体产生,故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错误.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呈碱性,故氨水遇酚酞变红,故错误.

B.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三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NaOH和CuCl2、HCl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氢氧化铜测定和氯化钠、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AgNO3和HCl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Na2CO3和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锌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C、根据黄金与假黄金的密度进行分析;

D、根据两者的颜色都是金黄色进行分析.

A、放在盐酸中黄金不反应,而假黄金中的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能区分,故A正确;

B、在空气中灼烧黄金无颜色变化,而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所以假黄金能变黑,能区分,故B正确;

C、因为黄金与假黄金的密度不同,测密度的方法可以鉴别,故C正确;

D、铜锌合金与黄金的颜色十分相似,故D错误.

D.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常用盐的用途;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

Ca(OH)2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对人体有害,因此不可以;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使杂质沉降,可用于自来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