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944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典型经验材料和汇报材料的区别Word下载.docx

经验材料:

一、选好龙虾是前提;

二、清洗龙虾是基础;

三、油炸龙虾是关键;

四、配制龙虾是重点;

五、蒸煮龙虾是根本。

事迹材料:

重在于叙述和细节描写。

为了做好龙虾这道菜,他亲自来到市场,蹲下来,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选。

用他那行家里手的独

到眼光,对不符合要求的一一剔除。

然后回家将龙吓用刷子仔细洗干净,将龙虾的须、头、脚等除掉。

然后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

捞起来后,他将各种配料放入龙虾中搅拌,置沙锅内用适量水蒸煮。

典型发言材料和其他典型材料的区别:

一是开头不同。

必须有称呼,有自我介绍,有发言题目介绍,有感谢之辞。

二是语言不同。

要谦虚,要尽量口语化。

三是要令人信服。

稍有不真实就会引起不良反响。

二、典型材料的写作技巧

《文章学》提出:

“文无定法”。

但并不是无章可循,尤其是典型材料也有它的固有模式,有它的基本框架和写作上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布局谋篇,它包括:

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分多少层次,划多少段落,相互之间怎样衔接、怎样照应。

之所以说典型材料是模式化的写作,是因为典型材料有基本的文章结构。

一般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我的体会是:

醒目的标题(揭示性)、灿烂的开头(经典性)、严密的主体(逻辑性)、燃烧的结尾(感染力)。

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

这就必然要讲究技巧。

我将它们具体归纳为七个方面:

(一)主题----要做到“小题大作”,以小见大

一是要集中鲜明。

不能太大太宽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口”要小。

如:

2003年,在全市宣传信息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抓好问题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口子就开得很小,只谈信息中的问题信息。

二是要小中见大。

就象达姆子弹一样,进口小,出口大,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典型材料也一样,要用看似小问题反映大事情。

要有政

治性(切中当前党的大政方针),要有时代性(切中当前的思想观念),要有指导性(切中当前的中心工作)。

《抓好问题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开口虽小,但包含的内容却很广泛,发挥了以小见大的作用。

从小标题可以看出:

把难点当重点,摆正信息调研工作的位置(配强力量,建立信息网络;

分工负责,确定调研专题;

严格制度,实行目标管理。

);

将问题当主题,抓住信息调研工作的关键(把握时代脉搏,将问题看准;

围绕中心工作,将问题挖深;

保持原汁原味,将问题抓实。

变务虚为务实,发挥信息调研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问题信息的作用,帮基层解难;

充分发挥问题信息的作用,替群众排忧;

充分发挥问题信息的作用,为领导服务。

三是要有的放矢。

当前需要什么,就概括提炼什么,不能重复陈旧的主题。

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做法,是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题的。

因此,既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提炼主题,又要使提炼出的主题对当前工作有指导作用。

我们常碰到的典型材料,大部分是上级或本级领导根据掌握的情况有意向地下达的命题作文,我们只需沿着这个主题去组织材料。

但有时也会遇到非命题作文,上级或本级领导只是笼统地要求就我们所做的工作写一个典型材料。

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提炼主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选取单位最亮点的工作来谈。

《心灵的呼唤》,这是一个反映宣传思想工作的材料。

我采用了三个小标题----一个永恒的班级;

一个流动的课堂;

一首激越的颂歌;

一颗闪耀的星星。

通过四个侧面,也是四个工作重点,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特色,有效地含盖了整个工作。

四是要巧妙概括。

主要指事迹材料,做到思路清晰,比喻恰当,使人印象深刻。

所以,我们必须要讲到标题的制作。

标题是典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材料的“门面”和“窗口”,是反映主题最简明、最有力、最具艺术力的体现。

胡乔木说过:

“有时候想好一个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的精力的三分之一”。

《人民日报》的老总编辑邓拓曾经诙谐地说:

“谁要是给我想好一个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可见标题的重要性。

只要文章的大小标题想出来了,事实上文章就已

经出来了。

但标题不能盲目制作,必须根据人物和事件的特点来制作。

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标题。

重叠式----就是将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在标题中反复使用。

如《绿色功臣》用了四个小标题,即:

绿色之泪、绿色之梦、绿色之恋、绿色之歌。

解读式----《用“四条线”律已,从源头上防腐》用了四个小标题,即:

紧绷思想“红线”、建立制度“防线”、划定行为“界线”、形成齐抓“阵线”;

《念好“三字”真经打造高职名校——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小龙》,从三个字来解读,用了三个小标题,即:

念好“合”字经,他全力打拼,在散沙荒芜中为职业教育开恳了一片沃土;

念好“创”字经,他攻坚克难,在产业对接中为职业教育赢得了一席位置;

念好“改”字经,他上下求索,在内涵建设中为职业教育实现了一次兑变。

对比式----如《明亮的窗口》,用了三个小标题,即:

将军股奏响士兵园舞曲;

小木匠削降户籍大门槛;

老户政新添科技千里眼。

又如《白发少年狂》。

又如《市长乐当“接访员”》。

又如《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几点体会》:

在失落中寻找快乐;

在有为中争取有位;

在自谦中达到自强。

如《抓好问题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小标题:

把难点当重点,摆正信息调研工作的位置;

将问题当主题,抓住信息调研工作的关键;

变务虚为务实,发挥信息调研工作的作用。

数字式----如《天岳“土地神”》,用了四个小标题,即:

征地拆迁,他有一股“缠劲”,面对70多户拆迁户,他磨破嘴皮,最多的一户他上门做工作60多次;

征收补偿,他有一股“抠劲”,面对300多万元的补偿款,他分文不差,就连40多元钱一个的粪池子也不愿放

过;

质量监督,他有一股“硬劲”,面对200多项工程验收,他寸步不让,硬是督促大大小小500多处劣质工程全部反工;

为了事业,他有一股“拼劲”,面对开发区这块7.5平方公里的黄天厚土,他细心呵护,用每年360多个日日夜夜和无数心血与汗水丈量着每一寸土地。

递进式----如《面向基层打基础下移重心保重点》,这是2009年全省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小标题:

加强扶持引导,坚持把信访关口前移到最基层(思想上重视基层;

经费上扶持基层;

力量上保障基层);

加强网络建设,坚持把信访“天线”连接到最基层(建立信访信息网络;

抓好信访信息反馈;

突出信访信息处理);

加强制度管理,坚持把信访责任落实到最基层(落实目标责任;

落实接

访责任;

落实交办责任。

反复式----如《立足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

提问式----如《大丰梦能几时圆》。

又如《为谁辛苦为谁忙》,用了三个小标题,即:

条件差,不怕苦;

坎坷多,不悲观;

年龄大,不服老。

歌词式----如《我当人大代表的几点体会》,用三个小标题用歌名,即:

作为人大代表,要多唱《父老乡亲》,少唱《雾里看花》;

作为人大代表,要多唱《愚公移山》,少唱《涛声依旧》;

作为人大代表,要多唱《正气歌》,少唱《心太软》。

又如《为了谁—记一位老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小标题用歌名:

山路十八弯;

在希望的田野上;

春天的故事;

又如《故乡的云—记回乡定居的台胞陈先生》,大标题用

篇二:

文化建设工作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县级文化工作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区地处浙东沿海,紧邻浙江宁波市区,原为**。

2002年5月撤县设区,现区域总面积1380平方公里,下辖20个镇乡(街道)和3个工业区。

**历史悠久,夙有“诗书之乡”、“文化之邦”美誉,22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人文荟萃。

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等都在**留下了历史遗迹,南宋词人吴文英,《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元曲圣手张可久,明代文学家屠隆、沈明臣,台湾文献始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等都是**人。

在近现代,**更是涌现出翁文灏、童第周、沙耆、沙孟海、周尧和马友友、王丹凤、俞峰、金彩风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和艺术家。

跨入新世纪,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及时作出了实施新**工程和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倾力打造“实力**、生态**、文化**、富裕**、平安**”,着力推进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实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迅猛发展。

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36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75.5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1位。

在经济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活跃群众活动、创新工作模式四位一体整体推进,激发了全区人民建设文化强区热情,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人民充分感受到共建共享“文化**”带来的成果。

**区先后获得“全国万里边疆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先进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

誉称号。

一、规划与落实并行,着力完善文化工作机制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文化工作机制作为解决文化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形成以文化规划为龙头,以文化工程为载体,以考核督查为抓手,以经费补助、表彰奖励为杠杆的文化工作机制。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1995年,**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创建文化先进县和东海明珠工程规划》,根据**区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实际,确定了“九五”期间以抓重点文化工程带动区域文化整体发展的思路。

2001年制定的《**区文化事业“十五”规划》又提出:

今后五年,**区将大力推进以村落文化为重点,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基层文化建设,把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落实到基层。

2006年制定了《**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综合实力提高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划,将建设具有独特魅力和生机的文化大区和文化强区作为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在今年召开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更是把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区委战略行动纲领的重要内容。

文化建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规划的持续性和阶段性实现有机结合。

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发展文化事业,关键是要提高全社会特别是领导的文化意识,其着力点是要将文化工作纳入领导责任制。

为此,**区、镇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区长(镇长)挂帅的“创建文化先进县和东海明珠工程领导小组”。

2001年,为适应文化大区建设需要,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文化工作例会和东

海明珠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2006年,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包括12个部门负责人在内的“星光工程”创建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和行政村(社区)也及时建立文化工作领导班子,实现了区镇村三级全面覆盖。

同时强化考核,将文化建设纳入对区级相关部门、镇乡(街道)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领导责任制。

此外还将文化建设列入了政府实事工程,组织人大、政协开展对文化事业的评议、视察等,强化督查力度。

三是落实政策,保障投入。

在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区委、区政府每年拨出100万元专项用于东海明珠工程建设的奖励,现实际奖励经费已达338万元。

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意见》中规定:

区、镇(乡)两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年增幅应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幅,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和文明创建活动,每年安排100万元经费专项用于精品创作,区图书馆购书经费和文物保护费分别增加到30万元和40万元,镇(乡)每年安排人均4元以上的文化活动经费和图书购买经费等。

2005年起每年拨出300万元经费,专门用于对文化下乡、剧院高雅艺术演出、文化广场演出等活动的补贴。

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区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资金,用于扶助“星光工程”创建,镇乡(街道)按照区政府补助标准1:

1的资金进行配套补助;

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基层文化体育建设;

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设立“区级文化体育专项资金”,真正做到了班子、规划、经费、措施四落实,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投入与管理并重,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文化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基层,面向公众。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区以文化部提出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为抓手,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强化投入保障,努力夯实文化阵地设施。

坚持联同共建、协调发展,推进区、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协调建设。

一是以重点工程为核心,提高区级文化设施承载能力。

确定区文化艺术中心、区博览中心、区体育中心和区文化广场四个标志性文体设施作为“十五”期间的文化重点工程。

2003年10月,投资1.25亿元、总占地面积达277亩的**区体育馆投入使用;

2004年9月,投资1亿元、占地68亩的区文化广场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同年,投资1.2亿元的大学园区图书馆和区图书馆也已投入使用,实现了高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知识资源的共享;

2005年年初,投资1.9亿元、总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融演出、电影、文化培训、会议、文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文化艺术中心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今年上半年,**区历史上首个博物馆——**博物馆工程也已封顶,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左右,项目总投资2.5亿元。

四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区级文化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文化品位。

二是以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完善镇级文化阵地设施。

至2005年年底,全区20个镇乡(街道)已建成省级东海文化明珠13个,市级7个,累计建成(含改建)文化设施面积4.35万多平方米,邱隘文化城、古林文化中心、石矸街道东方文化体育中心等高规格镇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13个镇乡(街道)的影剧院实现改造维修,全区所有镇乡(街道)均建有图书馆(室),其中万册图书馆13个。

为进

一步深化巩固东海明珠创建成果,**区将从2008年开始实行“公共文化明珠镇创建工程”,从组织网络、阵地设施、文化活动、辅导培训和考核评估五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以“星光工程”和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为载体,推进村级文化设施建设。

在深入实行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在各行政村、社区开展“星光工程”创建活动,构筑“十五分钟文化圈”。

“星光工程”分为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三个等级,区政府三年内共设补助扶持资金1200万元,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全区行政村(社区)星级覆盖率达100%。

实施“星光工程”短短一年时间,全区共新建或改建室内活动场所面积达5.8万多平方米,新建或改建室外活动场地(休闲公园)面积达21万多平方米,农村建设路径总数达469条,覆盖面达80%,村级图书室新增图书30多万册,阅览室、乒乓室、篮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地遍布各村(社区),建成三星级村落147个、二星级101个、一星级19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36%、25%和5%。

此外还建成了一批专题博物馆和主题文化公园,如投资700多万元、占地17亩、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的周尧昆虫博物馆和沙孟海书学院,投资3000多万元、总占地250亩的主题文化公园——梁祝文化公园等。

注重鼓励引导,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坚持政府鼓励引导和群众自发参与相结合,建设一支来源于群众、贴近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文化队伍。

一是抓人员,壮大充实文化队伍力量。

**区早在1997年就对全区文化站人员进行了定编,落实文化站干部的工资福利等相关待遇。

此后,在《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意见》中规定文化站干部实行专职专用,新任命的文化站长和新录用的文化干部原则上要有大专以上学历。

2002年在各镇乡(街道)

篇三:

学校管理先进经验汇报材料

兴办“真善美”教育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当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那么努力创设一种快乐、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就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梦想和追求。

几年来,烧锅地小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培养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缩小模块、降低重心、精细管理、提升质量”的管理思路,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注重养成教育,强化艺术教育,努力打造自己教育品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具体的说:

我们的教育是兴办“真善美”的教育,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

所谓“真、善、美”的教育,抓管理,提质量为“真”,抓养成,促品德为“善”,抓艺术,显特色为“美”。

因此,回顾学校的发展策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抓精细化管理,促教学质量提高(“真”的教育)

(一)、抓包保制,提升管理水平。

我们说管理是一切学校工作的基石,管理到位了,措施得当了。

学校的一切工作就都上去了。

所以说我们的管理是真管理,包保制是行之有效的真措施。

当然也会产生真效益。

2009年,我们根据先进学校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为落实该《意见》,我们设计了《烧锅地小学包保工作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其实就是“契约式”工作制度。

这里我啰嗦几句:

包保工作制度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什么新词。

洋思有,50年代农村实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从承包责任制开始,30年来取得骄人业绩,它的特点是能极大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说白了就是行之有效。

为此我们从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安全管理、后勤管理、卫生管理、物品管理等各项工作,全面实施包保责任制,制定

详细的管理细则,建立捆绑奖惩制度。

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具体,责任到人。

现主要从三个方面实施包保:

1、教学质量包保。

2、安全包保。

3、卫生包保。

教学质量包保。

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是我们的追求。

在教学质量包保上,我们实施了四层立体互包互保:

校长包主任、包教师;

主任包教师、包班级;

教师包班级、包学生;

学生包班级、包校园。

包保的内容是:

包思想、包质量(含教学质量、学生能力等)、包工作(含备、教、批、导、考、学校所分配的工作、教师的言行、各项培训等)、包班级管理、包学生发展等等。

包保是硬措施,但需要情感推行。

为保证包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

第一,实施赏识教育,注重情感管理。

做到“尊重赏识、宽严结合,恩威并举”,在执行包保制要严,在教师生活上要慈,想尽办法为教师排忧解难。

教师家人、本人生病时学校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校长先想在前边,做在前边,及时买东西看望。

当教师家中有红白大事时,派出部分教师进行帮忙,这样既缓解了主人的劳动强度,又给足了教师的面子,更融洽了教师之间的关系。

这样,人性化的关怀使教师倍感温暖,他们从心底里说:

“不好好干工作对不起咱们的校长呀”。

第二,建章立制,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为配合包保制的实施,我们又实施了校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重大决策予以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如何考核的举例说明)还重新审视制定了新的教师考核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逐月实施,及时反馈,每月一考核,每月一公示,半年一汇总,结果就是教师绩效工资、评优、评模的依据,做到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教师自我考核相结合。

年末,教师根据平时的公示情况就知道自己的年终业绩等级,这样,我们把各项工作落实在平时,

把矛盾化解与平时,把问题解决与平时,所以教师们心服口服,没有丝毫的怨言。

包保工作的实施,目的就是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核心就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抓常规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特点:

精备、精讲、精练)

抓常规教学,我们首先是抓教导处——向管理要质量,其次是抓教师——向教学要质量。

第三是抓习惯养成——向学生要质量。

1、抓教导处:

主要是通过工作分解、任务下达、过程督导和结果评比等环节,调动教导处管理的积极性。

学校将协助教导处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对每项工作实行一事一议,一项一结,一错一改,不“秋后算帐”;

工作完不成或完成质量差的教师,学校让其边做边改,随改随验,不搞亡羊补牢,必要时调换教师、调换学科、调换岗位。

使每项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2、抓教师:

一是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向40分钟要质量,尊重教育规律。

杜绝拖堂、压堂现象。

严禁任何形式的延长学习时间的行为。

把有效的时间充分利用好。

例如:

对各个学段学生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时间都做了明确要求:

语文、数学、英语课堂作业不超过20分钟、家庭作业不超过10分钟.其它学科尽量不留作业,若留作业最大限度不超过5分钟。

这样硬性规定,克服了作业布置量中和批改中的粗放性、随意性、低效性,增强作业的精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是在管理策略上要将落实进行到底。

看教师有哪些新思考,理念有哪些新转变,课堂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质量有哪些提高。

为此我们做到“三个还给”、“三个全面”、“三个回归”。

(1)真正做到“三个还给”,即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

(2)大力推进“三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

各位领导知道,我们是一所农村三类小学,师资很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全体班子成员超出工作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孩子全面发展。

(6)努力实现“三个回归”,即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方针上来、回归到教育的基本规律上来、回归到国家的课程方案上来。

为此,教育全体教师坚持不懈地练好教学基本功。

以有效课堂为教学工作主线,建立起“优化教学设计、活化课堂教学、精化课后训练”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质量的内在提升。

(说白了就是精心备课、精讲多练、)

(三)抓基地建设,增强造血功能

近年来,学校根据实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加大基地建设力度,走出了一条造血养校的成功之路。

基地建设工作学校统一部署,实行承包制,每班具体负责一块校田地。

每年春季,学校组织专题会议,确定种植项目。

基本做法是:

学校统一种植后,将其按班划分成块,下放到班级管理,学校与班级签定责任书,把校田管理纳入班级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学校基地建设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本着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经济化的原则,决定分两部分种植,种植菜类7亩,第

一季甘蓝、土豆,第二季种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