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96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docx

三语上第四周教案

4塞北江南

单元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感知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多姿多彩,抒发热爱祖

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字23个,写字17个,学习新部首“四”字头。

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理解“盛产、茂密、忙碌、欢闹”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金钥匙”中利用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方法,练习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4、背诵《敕勒歌》《望天门山》,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段落背诵。

5、自读《五彩池》《日月潭的传说》,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体会祖国山河的雄伟、多姿。

6、学习写简单的采访提纲,采访。

7、学习课文的开头方法,指导学生习作的开头,知道文章开头不拘法。

 

葡萄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写8个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茂密、展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认知欲望。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学习的成功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葡萄沟的美。

2、体会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写8个生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茂密、展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葡萄吗?

今天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游览一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葡萄沟。

(板书课题“葡萄沟”,观察“沟”的写法)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4、过渡:

让我们随着轻盈、欢快的乐曲走进新疆的葡萄沟去看一看,好吗?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把课文好好读一读,将不认识的字词用笔在文中标注出来。

(二)、展示目标(同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把下列词语的字音读准?

葡萄沟吐鲁番盛产月份茂密秋季晾房

凉棚一大串一大串暗红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碉堡

维吾尔族吃个够葡萄干制成蒸发木架

2、再读课文,想想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葡萄沟的?

3、精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葡萄沟因何而得名?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己学习

三、探究、训练(读、思、议、练)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收获吧!

(一)读通读准,交流展示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相机提示,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字形结构与书写要点)

葡萄沟盛产月份秋季暗红吃个够制成木架

2、指名分段朗读。

(指名朗读,适时评价,引导学生真正读通全文,读准生字、词)

3、小结激励。

(二)熟读理解,交流展示

1、同学们自己已经在“葡萄沟”里转了好几圈了,对葡萄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了。

说一说你了解的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葡萄沟的?

2、课文里有一句直接赞美葡萄沟的话,你能找出来吗?

(读一读)

3、小结评价激励。

(三)品读感悟,交流展示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一说你从第一自然段中都知道了什么?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2)、什么叫盛产水果?

你从那句话体会到的?

(3)、葡萄沟出产的水果这么多,可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呢?

(4)、你能把人们对葡萄的这种喜欢读出来吗?

(指名读,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读出喜欢之情?

再读)

3、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葡萄沟因何得名?

4、你还知道哪些和“葡萄沟”类似的地名?

说一说这些地名的由来。

四、堂清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ɡōushēnɡchǎnshuǐfèn

()()()

chīɡèɡòuzhìchénɡjiàzì

()()()

2、区分形近字

沟狗份季架

钩购分秀驾

3、填空

葡萄沟盛产水果。

五月有(),七八月()、()、(),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成熟了。

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

杏子香梨

盛产水果蜜桃沙果得名

葡萄(最喜爱)

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2、体会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了解到那里盛产水果,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那里最有名的,人们最喜欢的水果——葡萄。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1、葡萄沟美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己学习

三、探究、训练

(一)、自学提纲1

1、指名朗读、作答、补充、纠正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有感情朗读,强调“茂密”、“一个个”,指名读。

3、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画出来。

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

(五光十色)

能用“五颜六色”来代替“五光十色”吗?

葡萄可真美,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

指名读。

4、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这里的老乡非常好客,你能不能把句子中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呢?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5、通读第二段,体会葡萄沟的美。

6、小结:

葡萄沟真美啊!

有茂密的枝叶、五光十色的葡萄、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葡萄沟可真是个好地方啊!

(二)、自学提纲2

1、过渡:

葡萄沟的葡萄不但美,而且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

(葡萄干)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齐读、指名读、指名回答

2、加上“先、接着、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3、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

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

抽学生读,再齐读。

4、让我们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5、让学生谈谈本课在写作上是怎样布局安排的。

6、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

(三)、总结谈话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又是那么有名,最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会有更美的感受。

(生齐读全文)

四、堂清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葡萄沟的葡萄可真多呀!

到了秋季,葡萄()挂在绿叶底下,有()的、()的、()的、()的、()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晾房修在(     )上,样子有点儿像(    )。

晾房的四壁留着许多(    ),里面有许多(   )。

人们把成串的葡萄(      ),利用(   )空气,使水分(    ),晾成葡萄干。

这样修晾房的理由:

2、选词填空

五光十色热情有名

(1)、()的彩灯把这里打扮得美丽极了。

(2)、他是个()的发明家。

(3)、我()地请客人坐下。

3、(选做)你去过文峪乡的樱桃沟吗?

模仿《葡萄沟》的写法写一写。

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沟葡萄:

枝叶茂盛五光十色好地方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颜色鲜味道甜

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小镇的早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19个生字,其中9个会写,学习多音字“着”。

联系上下文理解“目不暇接”、“欢闹”、“热情”、“忙碌”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感受江南小镇的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先总后分、由分而总的描写顺序,练习找段落的中心句。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读懂课文,体会小镇的美丽

2、体会作者对小镇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体会小镇的美丽。

 

2、难点:

体会“总分总”关系的篇章结构,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或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9个生字,其中9个会写,学习多音字“着”。

2、联系上下文理解“目不暇接”、“欢闹”、“热情”、“忙碌”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激情导入

1、诵读唐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优美的古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风景怡人的江南水乡。

同学们,你们想去江南水乡看看吗?

板题读题。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4、过渡: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特别想看一看江南小镇的美景,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

读完后,看能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二)、展示目标(同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1、初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把下列词语的字音读准?

练习写加点的字。

置身小镇介绍忙碌丝绸遥遥相对

欢闹热情安静桥洞摆满目不暇接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小镇的早晨的?

小镇的早晨有哪些特点?

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3、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小镇的早晨是怎么醒来的?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三、探究、训练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收获吧!

(一)读通读准,交流展示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相机提示,指导学生注意加点字的书写要点)

油菜介绍忙碌丝绸小镇拔出遥遥相对

置身安静桥洞摆满珍珠衣着目不暇接

2、学习多音字:

“着”

3、指名分段朗读。

(指名朗读,适时评价,引导学生真正读通全文,读准生字、词语)

(二)熟读理解,交流展示

1、一看到课文题目,同学们有的想知道小镇的早晨的美景,有的想知道小镇的早晨有哪些特点……熟读课文以后,把你们获取的知识展示出来吧。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3)教师点拨。

2、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小镇的早晨的?

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试着填一填:

课文围绕小镇的早晨是()、()、(),这三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的。

分别在()、()、()自然段?

3、小结评价激励

(三)精读感悟,交流展示

过渡语: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

现在,让我们坐上小船出发,来到江南的小镇,去感受一下,小镇的早晨是怎么醒来的?

1、读完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镇?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2、指名反馈:

3、播放江南水乡的视频学生感知画面,倾听木船的橹声。

(多媒体课件)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看画面朗读)

5、小结评价激励。

四、堂清检测

1、读出下列各词的正确读音

置身蔬菜介绍忙碌丝绸遥遥相对

欢闹热情安静桥洞摆满目不暇接

2、读拼音写词语

qiáodònɡbǎimǎnjièshàoxiǎozhèn

()()()()

zhēnzhūsīchóubáxiàmùbùxiájiē

()()()()

3、火眼金睛辨一辨,并组词。

镇()摆()拔()珠()

填()罢()拨()株()

3、填空:

桃源是()的一个小镇,它的早晨是()的、又是()的、更是()的。

学生反馈:

板书设计

安静

小镇的早晨热闹

(桃源)忙碌

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感受江南小镇的美丽。

2、体会先总后分、由分而总的描写顺序,练习找段落的中心句。

3、体会作者对小镇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江南水乡的桃源镇,领略了那里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去江南小镇走一走、看一看,去细细品味——(师引读)《小镇的早晨》。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圈画、批注)

1、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

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

你从哪里看出来?

用圆圈画出有关的词句。

3、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

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用“~~~”画出有关的词语)。

4、这么美的小镇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得有条理的呢?

过渡:

现在,就让我们先去欣赏一下小镇那恬静的风光吧。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己学习

三、探究、训练

(一)、自学提纲1、2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

(指名回答)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镇的早晨有什么特点?

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先总后分结构)用笔把这些景物圈出来。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呈现河、桥、船的图片)3、再读课文,这些景物中哪些地方让你最能感受到小镇早晨的安静(找出有关的词语,用“-----”画出来)

师述:

小河、石桥、小船、太阳、早起的老人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安静的小镇的早晨?

(指名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得轻而柔和。

(同时注意适时评价)

(二)、自学提纲3

1、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3、文中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注意文中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4、理解词语:

目不暇接、欢闹、热情、忙碌、不由自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5、指导朗读。

(结合课文出示的图片)  

(三)、自学提纲4

1、今天,我们又一次零距离走进了小镇的早晨,感受到了小镇的安静、热闹和忙碌,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多美的小镇的早晨啊!

”齐读第五自然段。

(指导学生认识总结句)

2、这么美的小镇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得有条理的呢?

(小结:

先从三个方面写小镇早晨的特点,最后概括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这是先分后总的写法;在分别写小镇早晨三个特点时又是先总写它的特点,再围绕这个特点具体写,这是先总后分的写法。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这样我们可以把文章写得更有条理,更有层次感。

3、小镇的早晨的确很美,在作者美妙的介绍中显得更美了。

选择自己

喜欢的语段认真读一读,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再试着背一背。

4、试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

四、堂清检测(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早晨()的小船()的蔬菜

()的霞光()的海洋()的市场

2、照样子写一写,看谁写得多。

(1)、鲜嫩嫩的小白菜

水灵灵的______毛茸茸的______雾蒙蒙的________

金灿灿的______火辣辣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

(2)、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远远地相互对应。

()

(2)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

(3)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

4、选做:

课文2—4自然段写了小镇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

个方面的特点。

请你仿照其中的一段的写法,以“_______的早晨”为题,写一个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小镇的早晨

安静

江南小镇→早晨热闹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水多船多)忙碌

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第4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理解记忆《葡萄沟》《小镇的早晨》的中心及课后题。

3、巩固并掌握“总分”的写作顺序及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

重点难点

巩固并掌握“总分”的写作顺序及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四单元。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再一次欣赏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再一次感受到江南小镇桃源的勃勃生机。

孔子云:

温故而知新。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能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能有新的发现。

2、出示复习目标:

(同上)

二、自主复习

1、出示复习提纲:

(1)会认本单元23个二类字,会写17个生字。

掌握“着”的三个读音。

(2)理解并记忆“目不暇接、五光十色、盛产、茂密”。

(温馨提示:

可参照本单元“金钥匙”,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

(3)理解记忆《葡萄沟》《小镇的早晨》中心及课后题。

(4)熟读《小镇的早晨》第二、三、四自然段,用双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概括每段意思。

体会总分顺序的特点。

(温馨提示:

可以任挑其中一段体会)

2、学生按复习提纲进行复习。

教师在不干扰学生复习的前提下巡回指导。

掌握学生复习情况。

三、合作探究

1、小组互探:

针对复习提纲中的问题,组长带领逐题交流,对于个性问题小组内解决。

2、师生互探:

教师可以采取点名、抽查、游戏等方式,掌握学生复习情况。

四、达标训练

1、听写本单元17个生字。

(听写后同桌互查)

2、说说“目不暇接、五光十色”的意思并造句。

3、《葡萄沟》一文说明了(),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之情。

《小镇的早晨》一文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

表达了作者()的热爱。

4、根据例子把句子写具体。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一串串葡萄像(),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傍晚的池塘很安静。

(没有鸟叫,没有芦苇的摩挲声,也没有青蛙的叫声)。

(3)家乡的早晨是热闹的。

)。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

(若有疑,师引导解疑)

五、堂清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ɡōuqiáoliánɡbáchūlái

()()()

zhēnzhūbàifǎnɡjīncàncàn

()()()

zhuó()

着zháo()

zhāo()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茂密的()晶莹的()新鲜的()

()的早晨()的海洋()的步态

3、达标训练第4题。

4、按“总分”的描写顺序写一段话。

(提示:

校园的早晨真美啊!

教室里真静啊!

家乡的山真高啊!

……)

堂清反馈:

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