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976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 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要想很好地解决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必须从旅游区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很好地处理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能使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政府以及社区居民全面获益,才能达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探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实践的各个环节,提出操作性强、符合实际的社区参与模式和机制很有必要。

基于此,本文将具体分析永靖黄河三峡生态旅游风景区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对永靖县旅游可持续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一、社区参与概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1985年,墨菲(P.E.Murphy)出版了《旅游:

社区方法》一书,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开始尝试从社区的角度研究和把握旅游[2]。

国外旅游学者随后对社区参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ernea认为社区参与是指当地居民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来管理资源、制定政策和进行控制;

Brandon进一步提出了更为主动的概念,认为社区参与是使旅游地社区“获利于”旅游而不是“受利于”旅游;

Petty根据动机、方式等特征的不同,将社区参与划分为7种形式,从操作性参与(manipulativeparticipation)到自发参与(self-mobilization)等[3];

而皮尔斯与莫斯卡多(Pearce&

Moscardo,1999)在研究和规划议程上提到了社区旅游不断进步的状况,他们叙述到:

“世界旅游领导人关于旅游社会影响的会议建议,各个国家无论在规划、落实、监督还是在旅游政策、程序和项目的评审过程中,都应该使社区更大程度地融入到其中。

与此类似,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在研究旅游和环境问题时建议,旅游业及旅游规划应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4]。

(二)国内相关研究

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5]。

随后,国内学者逐步开始关注社区参与问题:

唐顺铁探讨了旅游地建设的社区化,提出从社区互动、社区进化和社区结构优化的角度指导社区旅游开发[6];

杨桂华将社区参与原则作为生态

旅游保护性开发的十原则之一[7];

刘纬华认为社区参与是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决策和执行体系中,社区是旅游发展的依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并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8]。

二、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生态旅游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

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H.Ceballos一Lascurain)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1987年他在题为《生态旅游之未来》(TheFutureofEco-tourism)一文中所定义的生态旅游为“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野生动植物和所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而进行的旅游。

宋瑞(2003)认为:

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环境(同时包括了原生文化成分)、在以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为前提的、严格的规划、管理和规范框架下所进行的旅游,它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区、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受益,从而达到环境、社会、经济和体验的可持续发展[9l。

Honey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原则:

“影响低且小规模”,“有助于教育游客”,“有利于经济发展”,“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人权”,“并且要提供资金用于保护”[10]。

2、社区

社区(Community)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其概念社会学家有多种定义。

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可以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11]。

3、社区参与

联合国大会在1969年发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1971年发表的《广泛参与》和1981年出版的《广泛参与作为一种战略推动社区层面的行动和国家的发展》中对社区参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修敏(2005)认为:

广义的社区参与既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也指社区居民参加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之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之成果的分享。

狭义的社区参与概念则仅仅指居民的参与实践。

社区参与最重要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的各种事务,社区参与的心理动机是公共参与精神,社区参与的目标取向是社区发展和人的发展。

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利用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12]。

4、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作为主体的社区居民,在政府行为和政策指导下,参与到旅游的决策、规划、开发、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在参与中充分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并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的维护和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最终使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得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3]。

蒋艳(2003)认为:

社区参与旅游是指社区进入旅游发展的决策、执行体系中,并参与社区利益的分配。

社区参与包括广义的社区参与和狭义的社区参与。

广义的社区参与包括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过程的积极、消极、主动、被动的参与。

狭义的社区参与仅包括社区居民对有助于旅游发展的方面的参与,是有利的、积极的、主动的[14]。

(二)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最早出现在欧洲生态学界,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

1984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首次完整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逐渐深入,可持续发展从最初研究“保护”与“发展”这对矛盾体的“二维”模式,逐步演变到要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维”模式。

到当前,有学者如杨桂华(2005)提出的“四维”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可持续发展[15]。

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区经济、文化、环境以及社区居民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与要求,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角度提出的关于社区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Woodley(1993)认为,以社区为基础的旅游发展方式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有助于获得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接受和响应,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减少阻力。

一个旅游地的受欢迎程度会较多地受到旅游地社区居民态度、社会风气、社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社区居民支持并参与旅游发展,将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反之,会阻碍甚至扼杀其旅游发展[16]。

2、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在经济学界最早由伊戈尔·

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到,他定义是:

“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思想不断扩大,核心是: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着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贾生华等,2003)[17]。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这一理论逐渐被运用到旅游研究中。

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文献中出现“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

我国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主要在两个方面,即旅游规划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和旅游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18]。

结合相关研究,作者绘制出了基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中的各利益主体关系图(如图1):

 

图1社区共生系统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图

三、社区参与旅游的意义、发展阶段以及模式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意义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社区的参与,将当地居民当作合作者,保证居民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参与,并使居民在景区保护和社区发展中获利,同时强调当地居民必须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因为社区参与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当地以及整个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积极意义在于:

1、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社区经济与社会文化进步的一项有效举措,已经日益被各级政府所重视。

国家旅游局结合2006年“中国乡村游”的主题,提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更好地发挥了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类型与发展模式之一。

2、社区参与旅游有利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使社区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旅游开发、运行过程中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具有较高的乘数效应。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资料显示,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会给社会其他部门带来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直接投入每增加1元,其它相关部门的收入要增加4.3元。

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带动当地社区相关产业如地方餐饮服务业、住宿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土特产品市场等的综合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使其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得到提升,脱贫致富。

3、社区参与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社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他能够将原汁原味的社区文化、土生土长的乡村风土民情,以及向游客展示的生活、生产、表演、服务等真情自然的流露出来,能将这些无形的精神资源得到展示。

进一步讲,社区参与既可以使游客得到满意的旅游体验,同时也可以使社区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达到双赢的效果。

4、社区参与旅游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使旅游资源和环境得到保护。

旅游产业并非是无烟产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社区生活垃圾增多,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社区参与到旅游业中,在他们经济收入提高、外来文化接收的同时,会无形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生态保护观念和环保意识。

社区居民会意识到只有旅游资源和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才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使他们的经济收入得到保障。

(二)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阶段

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区参与的规模、内容、形式等都有所不同,从单纯的参与经济活动到参与到旅游经济活动、保护环境和社区传统文化等多个阶段,根据这些不同,可将社区参与分为4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见表1。

通过对社区参与的发展历程各个阶段的参与规模、相关设施、主要内容、社会及环境问题等特征(表1)进行研究考察后可得出,社区参与呈“近S形”的发展曲线(图2)。

社区参与阶段

参与的规模

相关设施

参与主要内容

社会及环境问题

个别参与

个别居民

参与

几乎没有相关专门设施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活动

几乎没有

组织参与

部分居民有组织的参与

一些简单的配套设施

以盈利为目的的

经济活动

开始出现

大众参与

大多数

居民参与

大量配套的服务设施

除经济活动外,开始融入环保等方面的内容

日益突出

全面参与

社区居民全面的、自觉的

参与旅游

完善的服务、基础配套设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内容

得到有效遏制,旅游与环境、社会保持共生发展关系

表1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各个阶段的阶段特征

社区参与的

发展程度个别组织大众全体

参与参与参与参与

社区参与的人数

图2社区参与“近S形”发展曲线

(三)社区参与旅游的模式

为了更好的促进旅游中社区参与的发展,在此对国内外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种模式[16](见表2)。

通过表2分析得出,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一个利益主体独立操作一切活动或事物,而是在共同协调或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总体协调下,各个利益相关体相互协作,组成一个有序的生产、销售、维护体系,来实现他们共同的利益目标。

这对于永靖县以及我国旅游中社区参与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表2社区参与旅游的主要模式[16]

模式

特征

实例

企业+

农户

充分利用社区农户闲置资产、富余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农事活动,增加农户的收入,向游客展示真实的乡村文化。

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的利益。

湖南省

浏阳市

“中源

农家”

企业+社区+农户

企业先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

农民直接参与旅游接待活动,利用本地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吃、游、购、娱等各种需要。

湖南省浏阳市

“中源农家”

政府+企业十非政府组织+居民

非政府组织牵头,注重参与者的能力建设,使之对发展战略形成共识,企业尽量使用当地农产品、食品、物资带动相关产业。

社区居民主要参与复兴当地乡村文化。

捷克和斯洛伐克中部地区摩拉维亚乡村遗产廊道

政府十旅行社十企业+居民

企业负责地区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

政府组建组织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提供住宿餐饮、导游、工艺品制作等。

贵州平坝县“天龙屯堡文化”

生态旅游

股份合

作制

根据资源的产权将乡村旅游资源界定为国家产权、乡村集体产权、村民小组产权和农户个人产权4种产权主体。

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可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体合作,把旅游资源、特殊技术、劳动量转化成股本,收益“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

厦门岛东海岸

区黄借村

示范户小规模带动

此模式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

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影响,此种模式的旅游带动效应较差,难以形成规模发展。

湖南省汉寿县“鹿溪农家”

政府十

农户

政府引导当地社区和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区各项政策和规划的制订,分享因开展生态旅游所产生的收益。

吸收当地居民作为服务人员,让他们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经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浙江省苍南娴五凤乡乡村生态

旅游区

个体农庄

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为特色,以“旅游个体户”形式出现,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场、林场、茶园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点),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

通过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湖南益阳赫山区“花乡农家”

四、永靖黄河三峡生态旅游开发基本情况

(一)开发背景

1、永靖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简介

永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东接兰州市西固区、七里河区,东南与定西地区临洮县接壤,西靠青海省民和县,南临临夏县、东乡县和积石山县,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县(市)之一。

县城距省城兰州市44公里,贴近欧亚大陆桥,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铁路、公路、水路畅通,具有先进的现代通讯设施。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共有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吧咪山原始森林四大景区。

风景区以县城刘家峡为中心,总面积214.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150平方公里。

黄河三峡沿线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旅游景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俊奇秀美。

现已开发的主要景点达30处。

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栩栩如生的雕塑、色彩鲜艳的壁画、古朴优雅的建筑,以其媲美敦煌莫高窟而饮誉国内外,与巍峨峻奇的炳灵石林,层峦叠嶂、雄峰苍翠的丹霞地貌,组成了国内独有的炳灵峡风景区。

碧波荡漾的刘家峡炳灵湖,雄伟挺拔的刘家峡大坝,险峻奇特、悬崖陡壁的黄河、洮河两岸风光,构成了刚柔相济,气象万千的刘家峡风景区。

在盐锅峡风景区,有山水相映,稻花飘香的两岸风光,有"

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

的太极八卦自然景观,有群狮欢腾,金龟拜佛的奇山异峰。

太极岛上千亩芦苇随风摇曳,鱼塘星罗棋布,荷叶漂浮于上,枣林风光,稻田、麦田阡陌纵横,岸边垂柳袅袅,太极岛上有灰鹤、白鹤、釉顶鹤等26种2万多只珍禽异鸟栖息,被誉为甘肃的"

塞上江南"

新挖掘的恐龙足印群化石地质遗迹,已建成了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向游人开放,另外,还有林海连绵、鸟语花香的吧咪山原始森林景区。

永靖县还是古丝绸之路上临津渡的所在地。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隋炀帝出巡祁连,唐僧西天取经,文成公主进藏都是从临津渡过黄河的。

这里还是彩陶之乡,中国博物馆珍藏的"

彩陶王"

是从这里出土的。

2、开发现状

永靖县旅游资源不但数量多,而且品位高。

早在水库建设初期,就开辟有"

刘家峡大坝-水库-炳灵寺"

游览线路。

1985年,成立了永靖县旅游公司,主要负责接待到"

刘家峡水库"

及周边景点观光的游人。

旅游公司成立后,全面提高了服务接待水平,在兰州设立了旅游接待站,并编印了宣传导游册,介绍永靖自然风貌,名胜古迹,提高了永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永靖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现有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景区,包括炳灵寺石窟、刘家峡大坝、太极岛、炳灵石林、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吧咪山、抱龙山、神树岘原始森林,罗家洞、岗沟寺等宗教场所和历史文化遗迹,炳灵湖、太极湖以及毛公湖等地域。

近年来,永靖县充分依托境内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明显的区位优势,把发展黄河三峡旅游业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振兴全县经济的龙头产业,坚持打黄河三峡牌,走旅游兴县路,全方位开放,多层次开发。

以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为目标,县域旅游产业示范县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国生态旅游年”、“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一主题。

目前,黄河三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年增多,旅游综合收入不断提高(见表3)。

2007年,风景名胜区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休闲水乡旅游宣传推介会,全国傩文化艺术大型展演等活动。

同年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永靖县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500强”。

2009年,风景区强力推出了“走进黄河三峡、感受西部水乡”系列旅游节活动,成功举办了“田园采摘节”、“第二届黄河三峡全国龙舟赛”等活动。

截止6月底,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4.4万人(次),同比增长27.7%;

实现旅游收入8139.7万元,同比增长27%。

表32000—2008年永靖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

五、风景区社区参与旅游的调查与分析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为了获得旅游业对风景区社区居民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社区参与旅游的第一、二手资料,作者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在黄河三峡风景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为99.32%。

除调查问卷外,还主要采取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的形式,掌握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本次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