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0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docx

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3、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

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4、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5、贷款风险分类:

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6、分级授权:

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7、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8、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进行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信用创造有一定的限度。

正确

2、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股东。

正确

3、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正确

4、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占绝对比重的是贷款和证券投资。

正确

5、银行从事股票投资业务是其证券投资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错误,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仅限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并不从事股票投资业务。

三、简述题

1、政府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政府监管的目标:

(1)维护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定;

(2)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

(3)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

(1)依法监管原则;

(2)合理监管原则;    

(3)适度监管原则;

(4)高效监管原则。

2、我国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上的差距。

世界上前20家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1%,而按照国人民银行比较宽松的资本充足率来计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不高。

 

(2)经营效率方面的差距。

全球500强中,有2家银行来自中国——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但人均创造收入和人均管理资产却是最少的。

在股本回报率方面,国际大银行水平一般可以达到15%以上,而中国国有银行仍然达不到5%的水平。

 (3)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的差距。

世界前20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13.2%。

美国的比率.67%,而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在去年剥离了1.3万亿不良资产后,不良资产率下降了咯,但是仍在25%左右徘徊。

(4)公司治理方面的差距。

我国国有银行由于历史原因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机制,不能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式运作。

 (5)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差距。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机制尚未建立,经营目标模糊。

在管理方式上外资银行更多地采取扁平化、垂直式的管理模式,我国银行仍旧沿用着阶梯式的管理和行政式的管理模式。

(6)信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水平方面相对落后。

这种落后不仅表现投入少,更主要的表现为投入分散、互不兼容和信息不能共享等方面。

这一点在各家商业银行开办的银行卡业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和金融服务水平,国家于2002年成立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3、简述成立中国银联公司成立的意义。

  成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的现实意义在于:

  

(1)有利于依托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科学规划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全面推行统一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银联”标识,加快联网通用的步伐;

(2)有利于联合各家商业银行,建立我国银行卡产业“市场资源共享、业务联合发展、

公平有序竞争、服务质量提高”的良性发展机制,推动我国银行卡的产业化发展;

 (3)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加速实现金融电子化,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银行业的竞争需要。

4、简述股份制商业银行权力机构的构成及其职责。

  商业银行的权力机构,也就是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它包括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其中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

  一般说来,股东大会主要有以下职权:

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董事的报酬事项等。

  董事会的职责包括:

  

(1)制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政策;

  

(2)挑选和聘任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

 (3)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 

  (4)对银行业务进行检查。

 5、简述我国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

  商业银行设置分支机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分支机构要设置在交通比较便利的中心城市;

  

(2)分支机构设置的地点必须拥有较多的人口;

  (3)设置分支机构必须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4)必须考虑所选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

6.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法?

  为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底公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决定自200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商业银行内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

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该方法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对银行的信贷管理人员素质和信贷管理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地发现贷款发放后出现的问题,能准确辨别贷款的内在风险、有效地跟踪贷款质量,便于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

  

(1)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较大,企业普遍缺少自有资金,企业效益不好,必然影响到银行的不良资产。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根据政府的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本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部分不良资产。

  (3)是政策性银行成立前,国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也就是所谓的政策性贷款,这些贷款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

  (4)社会信用环境不好,没有形成较好的信用文化。

  (5)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法人治理结构未能建立起来、经营机制不活、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等因素都影响着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工作不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担着特殊使命,国家赋予了我们比较宽泛的业务范围和相应的手段与功能。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处置中,除债转股这一特殊手段和传统的催收、诉讼、拍卖、破产清算等手段外,还有下列几种主要的处置方式:

  

(一)债务重组。

对债务人的债务进行重组,是资产处置中大量使用的方式。

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是债务人有良好的偿债意愿,目的是恢复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债务重组,就是对其作出债务重新安排,有的在还款期限上延长,有的在利率上作出新的安排,有的可能在应收利息上作出折让,有的也可以在本金上作出适当折让。

  

(二)债权转让。

债权转让有许多前提条件,要与债务重组比较收益、成本和风险,经过多方比较以后,才会选择债务转让为最终的方式,因而债权转让方式在选择顺序上优于企业破产的处置方式。

  (三)债权置换。

债权置换是一种价值止损和价值提升相结合的资产处置方式。

采用债权置换方式,在方案设计上一般要作出这样几种判断:

一是债权置换得到整体价值提升;二是债权的安全性提高,风险降低;三是置换后新的债务人与原来的债务人相比偿债能力更强;四是通过债权置换,我们的处置过程又增加了新的有效担保;五是通过置换便于债务重组,达到债务人债务重组后提高还款能力。

  (四)行业重组与跨行业重组。

资产处置过程中要达到双赢的目的,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双赢,或者说三赢,即债权人、债务人和地方政府都满意,就要树立资产管理公司的重组专家形象,进行跨行业重组或行内重组,或者资产重组。

通过重组,优势互补,市场份额增加、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市场融资能力增强,拓宽市场渠道,降低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偿债能力,达到提升企业价值,进而达到提升债权价值的目的。

  (五)资产分包。

资产分包的目的在于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和降低处置成本,这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六)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是一种技术和操作方法,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资产进行整合后,经过第三方进行信用增级后以此为担保发行证券。

当然不良资产证券化与正常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所不同,必须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措施以保证其运作的成功,比如折价发行、政府介入信用增级以及在税收方面提供优惠等。

8、试述商业银行资产的作用。

  

(1)银行的资产是商业银行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

  

(2)资产的规模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实力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商业银行的信用高低直接与其资产的规模大小有关;

  (3)资产质量是银行前景的重要预测指标。

一家银行的资产分布情况、贷款的对象和期限都影响着银行的资产质量,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前景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促使银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为银行的股东增加利润。

  (4)资产管理不善是导致银行倒闭、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银行资产管理在整个银行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银行资产管理不善,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不能够及的足额地支付存款人的需要和融资人的融资要求,严重的话会出现银行倒闭现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银行负债:

它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的方式筹措日常经所需资金的活动。

2.协定账户:

是银行对自动转账服务账户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它是一种存款按照约定可以在储蓄存款账户、支票存款账户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之间自动转账的账户。

3.通知储蓄存款:

是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一种适合于需随时支取较大款项的存款人使用的存款业务品种,它是由存款人一次存人本金,银行发给存折,存款人凭存折可以不限次数支取款项,取款需在取款日前以书面通知银行的储蓄存款。

存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通知存款利率执行。

4、中间业务:

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具体包括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类、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等九大类。

5、表外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人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活动。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虽然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成为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因此需要在表外进行记载、反映、核算、控制和管理。

6、财务顾问:

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以顾问的身分,为客户的财务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业务。

7、个人理财: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与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在专家的建议下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账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从金融企业的角度讲,一是研究开发个人理财产品,二是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8、担保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负债业务产生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

错误。

负债通常分为广义负债和狭义负债。

一般非特指银行负债指狭义负债。

而银行狭义负债并不是银行资金的全部来源。

银行负债的全部来源应该是狭义负债和白有资金之和,即广义负债。

 、

2、高负债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确。

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存贷款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特殊企业。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很少,资产运用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对外负债。

因此,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之一,也是其区别于一般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其资产负债业务的延伸。

 

正确,中间业务虽然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但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必须以良好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离开了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就无从谈起。

4、商业银行借助表外业务能够扩大其信用规模。

正确

5、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能够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正确

三、简述题

1、简述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目标主要有两个:

(1)努力增加负债总量,提高负债的稳定性。

存款负债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主体,但是存款对商业银行来说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期限较长的资产业务,从而降低了盈利水平。

所以,为不断增加盈利能力,商业银行既要提高服务水平稳定现有存款等各项负债余额,又要下大力气挖掘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负债业务管理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组织更多的资金,增加负债规模,并努力提高负债的稳定性。

(2)调整优化负债结构。

负债管理除了增加负债总量以保持并增加负债的稳定性外,还 

必须兼顾结构上的合理性。

合理的负债结构需要长短期负债合理搭配,不片面地强调任何一种业务,必须着眼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需要,对长短期负债进行优化组合,使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既可以与资产运用的需要相匹配,又能满足降低资金风险和保持必要流动性的要求。

2、简述影响银行存款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银行存款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

外部因素主要有:

  

(1)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周期。

经济和货币信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存款来源渠道自、存量大、未来增长潜力大,商业银行可调动的资金量大,生存发展的空间广阔;经济欠发达、信用关系简单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积累较少,存款来源有限,商业银行很难获得维持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存款规模,未来发展空间狭小。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银行受制于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吸收存款的难易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在经济高涨时期,有效需求猛增,社会资金充裕,银行存款规模会大幅增长;在萧条时期,有效需求不足,社会资金匮乏,银行存款增幅下降甚至存量下降。

  

(2)银行同业的竞争。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点上,可动用的社会存款量总是一定的,过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追逐有限的资金来源,必然会影响到银行的存款规模。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的存款水平,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发展。

  (4)金融法规。

为了协调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秩序,各个国家都制订有专门的法律、法律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制订的政策有利于商业银行发展时,银行存款的增长就快;反之,银行存款增长就慢。

  (5)人们的储蓄习惯和收入、支出预期。

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人们的储蓄习惯和支出预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必然反映到人们的存款态度上,从供给方面影响银行的存款水平。

  内部因素主要有:

  

(1)存款计划与实施。

银行应在详细调查市场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存款规划。

首先应做到机构网点布局合理,然后配置好得力的人员,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存款增加任务,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代表存款人的存款收益,提高利率能提高存款人的存款积极性,从而扩大银行的存款规模。

但是,由于竞争的存在,一个银行提高存款利率必然激起其他银行争相效仿,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该银行不但没有提高存款的市场占有率,反而提高了整个银行业的利率成本。

  (3)银行服务。

服务项目、服务质量、营业时间等都是商业银行增强存款吸收能力的重要方法。

  (4)银行的实力和信誉。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款人更愿意把钱存人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大银行。

  (5)银行的社会联系。

良好的社会联系是银行吸收存款的“无形资产”。

银行员工的行为、银行的形象等都可以成为影响银行存款业务的重要因素。

再者,银行通过向企业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服务,可以增强与企业的联系,稳定并扩大企业存款。

3、简述商业银行负债的来源渠道。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由存款负债和借人负债所组成。

  其中存款负债的来源有:

  

(1)企业生产服务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

  

(2)居民消费节余和待用资金;

  (3)派生存款,即由银行的资产业务所引致的存款;

  (4)其他存款来源,如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周转资金、银行同业存款、代收款项等。

  借人负债的来源主要有:

  

(1)发行金融债券;

  

(2)发行大额存单;

  (3)同业拆借;

  (4)向中央银行借款;

  (5)在国际货币市场筹措资金。

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规模较小、收益低”,“占总收入比重一般不超过10%”。

就已开展的品种来看,主要集中于金融服务类,而国外为银行带来巨大利润的或有资产负债类则开展不多。

收益比重低。

据统计,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全部收益比重分别为:

中国银行约17%,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约5%,中国农业银行不足4%,四大银行平均仅8.5%左右。

而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在银行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0%以上,并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业务品种少。

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在产品品种上仅仅限于结算、代理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刚刚起步或尚未开展。

5、表外业务的种类及其作用有哪些?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人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活动。

狭义的表外业务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贷款承诺。

贷款承诺是银行的一种授信方式,即银行向客户承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按照约定的条件发放一定贷款,银行为此收取一定的费用。

  

(2)担保。

担保是指银行以保证人的身分接受客户委托,对国内外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业务。

  (3)金融衍生工具。

它是指以股票、债券或货币等资产的交易为基础而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4)投资银行业务。

随着金融业务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业银行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业务,如证券包销、证券代理和分销、证券造市等。

  表外业务的主要作用有:

  

(1)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通过开展表外业务,银行的业务范围大大拓宽,银行在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要求的同时,稳定和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b使银行的社会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有效地防范和转移风险。

随着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资金的跨国流动越来越频繁,而自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汇率和利率变化不定,传统的投资技术对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基本无能为力,创新的表外业务就成为银行和投资者防范、转移和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3)增加资金的流动性。

表外业务中的许多金融工具都具有可转让性,从而促进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4)创造信用,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

银行竞争的加剧,使得资金来源的重点从负债转向了资产。

借助于表外业务,银行大大弥补了资金缺口,信用规模得以扩大。

6、简述商业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的内容。

  财务顾问,是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以顾问的身分为客户的财务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业务。

银行财务顾问的业务内容十分庞杂,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如下几类:

  

(1)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是指由专业的权威信用评定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若干年来的财务报表、经营管理能力、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信用纪录、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资料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评估程序,确定企业相应级别的信用等级的一项咨询业务。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估。

是指银行对拟议中的固定资产项目,包括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在财务、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出项目评估报告,得出项目可行与否结论的咨询业务。

项目评估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科学的评估可起到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的作用,也是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发放前必须进行的工作。

  (3)资产评估。

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客户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程序,对客户资产的现有价值进行评估的业务。

  (4)债券评级。

即商业银行接受发行债券企业委托,以中介入的身分,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本付息记录和未来现金流量等情况,依照特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发债企业未来还本付息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并给债券以一定的信用级别的业务。

  (5)投资咨询业务。

是指银行为单位和个人的证券投资业务提供的咨询服务业务。

  (6)综合咨询。

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对企业行业、地区、全局等范围较大、难度较高的问题,给出系统性全局性的咨询服务的业务。

如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经济发展战略咨询。

7、目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有那些?

  

(一)经营观念。

较长时间以来,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偏差,没有对业务发展进行准确定位。

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较深,普遍只重视开拓存贷业务,而没有从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柱进行发展。

再者,一直以来银行的大部分中间业务是无偿服务,不讲价格,不计成本,致使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在经营中,中间业务往往只作为一种吸收存款的手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家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认识到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但各行对如何管理、发展中间业务尚无成熟、一致的模式。

目前,多数银行中间业务都分散在个人银行部、公司银行部、国际业务部办理,收费规则由会计部门制定,缺乏统一的规划发展机构,不适应快速发展中间业务的要求。

对于一些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