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020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docx

关于新书《大型网站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在人际关系中,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人们愿意在彼此身上寻求信任与安全感,并期望在接下来的实践经历中重现及增强这些好感。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互联网产品中。

在打造良好的品牌信誉及与终端用户持久信任关系的过程中,用户体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如今当我们访问的移动应用速度慢、图片页面无法打开、视频无法下载、交易拥塞等症状时,大多数人会选择毫不犹豫地离开。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承载着企业的商业价值,而每当出现应用性能问题时便直接转化为实际收益损失,所以解决性能问题之关键,关乎用户体验、也直接影响效益营收及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本书的不同之处

从Web

1.0时代至今,工程师们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提高用户对互联网产品的浏览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对用户体验改善有许多的理解和称呼,例如Web前端性能优化、Web性能优化、速度优化、系统性能优化、访问质量优化、可用性优化等,而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或是哪一种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让用户体验更好。

性能优化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SteveSouders曾说过一个定论:

“80%-90%oftheend-userresponsetimeisspentonthefrontend最为“业界所认可。

他是GoogleWeb性能布道者和前Yahoo首席性能工程师,也引领这一领域多年;他把用户体验优化基本定义为前端+Web性能优化。

在互联网产品多样性、复杂化的今天,全球化、移动化、多终端,海量用户数据和实时性等新特点为改善用户体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更为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已经进入到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

企业商业价值的高度互联网化、移动化及激烈的行业竞争等,都会让企业对用户体验的追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用户选择门槛也会越来越低而使其更为挑剔,加上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越来越多元化及互联网技术、网络、硬件的高速迭代,这种种原因使得前端Web性能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用户体验起到决定性作用。

尤其是在中国存在其特有的差异性,从移动、前端、后端、网络、系统、应用、硬件、产品逻辑等都决定了用户体验。

本书作者结合在腾讯、XX大规模性能优化的工作经历从一个全新的企业级视角来考量用户体验与工程师之间的关系,试图诠释如何建立完整企业级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体系。

▲企业级性能监测、分析、优化体系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阅读:

互联网行业技术经理、项目经理、架构师、技术总监、CTO互联网行业运维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前端研发工程师、后端研发工程师、移动研发工程师致力于从全局把握应用性能监测、分析与优化和互联网产品的所有互联网从业人员勘误和支持

致谢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张月萍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阅读我的书稿,指出许多文字和格式上的错误。

感谢原XX同事朱建锋、徐晔等提供素材。

最后感谢我的太太在本书写作期间给予我事业上的支持以及写作上的指导。

、尸■、亠

前言

写在最前面

关于用户体验

在腾讯、XX实践的体会

第一部分基础篇第1xx应用性能管理概述

1.1关于应用性能

1.2关于应用性能管理

1.3基本意识

1.3.1价值与意义

1.3.2出发点

1.3.3相关的人

1.3.4解决的问题

1.3.5前题条件

1.3.6组织形式

1.4如何正确开始

1.5投入与收益平衡

1.6优秀企业的经验第二部分监测、工具篇第2xx应用性能监测实践

2.1应用性能监测概述

2.2应用性能持续监测

2.2.1移动监测

2.2.

1.1移动WebApp监测

2.2.

1.2移动NativeApp监测

2.2.

1.3移动端到端真机监测

2.2.2Web监测

2.2.

2.1PC端到端真机监测

2.2.

2.2PCJ隘测

2.2.

2.3网络监测

2.2.

2.4可用性监测

2.2.

2.5流媒体真机监测

2.2.

2.6流媒体Flash监测

2.2.3系统监测

2.2.

3.1主机监测

2.2.4应用监测

2.2.

4.1语言类监测

2.2.

4.1.1Java监测

2.2.

4.1.2PHP监测

2.2.

4.1.3.NET监测

2.2.

4.1.4Node.js监测

2.2.

4.1.5Ruby监测

2.2.

4.1.6Python监测

2.2.

4.2平台类监测

2.2.

4.2.1Apache监测

2.2.

4.2.2Nginx监测

2.2.

4.2.3Docker监测

2.2.

424Redis监测

2.2.

425MySQL监测

2.2.

426MongoDB监测

2.3应用性能即时监测

231PC即时监测

232移动WebApp即时监测

233移动NativeApp即时监测

2.3.4网络即时监测

2.4应用自定义监测

第3xx性能监测工具介绍

3.1性能监测工具概述

3.2持续监测工具

3.2.1Keynote

3.2.2Dynatrace

3.2.3Appdynamics

3.2.4Newrelic

3.2.5基调

3.2.6博睿

3.2.7OneAPM

3.2.8xxxx

3.3即时监测工具

3.3.1YSlow

3.3.2PagespeedInsights

3.3.3WebPageTest

3.3.4ChromeDevTools

3.3.5PhantomJS

3.3.6JsPerf

3.4其它工具

3.5应用性能指标

3.5.1用户指标

3.5.

1.1可用率

3.5.

1.2事务

3.5.

1.3吞吐量

3.5.

1.4响应时间

3.5.

1.5同时并发数

3.5.

1.6首屏时间

3.5.

1.7xx时间

3.5.

1.8整页时间

3.5.

1.9DNS时间

3.5.

1.10建立连接时间

3.5.

1.11下载速度

3.5.

1.12网络传输时间

3.5.

1.13后端响应时间

3.5.

1.14首包时间

3.5.

1.15基础页时间

3.5.

1.16页面大小

3.5.2服务器指标

3.5.

2.1CPU使用率

3.5.

2.2平均负载

3.5.

2.3内存使用量

3.5.

2.4IO使用率

3.5.

2.5IO读写速度

3.5.

2.6磁盘操作数

3.5.

2.7网络带宽

3.5.

2.8连接数

3.5.3移动指标

3.5.

3.1启动时间

3.5.

3.2响应时间

3.5.

3.3吞吐量

3.5.

3.4崩溃率

3.5.

3.5活跃会话数

3.5.

3.6传输数据量

3.5.

3.7错误率

3.5.4其它指标

第4xx性能监测平台搭建实践

4.1为什么要搭建监测平台

4.2如何搭建性能监测平台第三部分分析、优化篇第5xx应用性能分析实践

5.1产生性能问题的因素

5.1.1产品逻辑及用户行为

5.1.2xx基础网络

5.1.3PC端环境

5.1.4移动端环境

5.1.5代码及应用

5.1.6服务器及xx环境

5.2应用性能分析概述

5.2.1从用户及生产环境着手

5.2.

1.1从终端xx分析

5.2.

1.2从应用xx分析

5.2.

1.3从网络xx分析

5.2.

1.4从系统xx分析

5.2.2常见的分析方法

5.2.

2.1平均值

5.2.

2.2几何平均值

5.2.

2.3直方图

5.2.

2.4分位值

5.2.

2.5标准差

5.2.

2.6去噪点

5.2.

2.7慢速比

5.2.

2.8Cache状态

5.2.3主要分析视图

5.2.

3.1趋势视图

5.2.

3.2地域视图

5.2.

3.3省份、xx视图

5.2.

3.4运营商视图

5.2.

3.5错误视图

5.2.

3.6散点视图

5.2.

3.7区间视图

5.2.

3.8浏览器视图

5.2.

3.9操作系统视图

5.2.

3.10拓扑视图

5.2.

3.11HTTP视图

5.2.

3.12交互视图

5.2.

3.13崩溃视图

5.2.

3.14设备视图

5.2.

3.15版本视图

5.2.

3.16Web事务视图

5.2.

3.17数据库视图

5.2.

3.18外部服务视图

5.2.

3.19后台服务视图

5.2.

3.20其它视图

5.2.4横向对比的意义

5.2.

4.1按竞品分析

5.2.

4.2按行业分析

第6xx应用性能优化实践

6.1应用性能优化概述

6.1.1保障正确的性能优化

6.1.2确定优化带来的收益

6.1.3在投入和产出上做取舍

6.1.4功能与性能的取舍

6.1.5防止过早和过渡优化

6.2网络优化

621IDC优化

622ISP优化

623CDN优化

6.2.4BGP优化

6.2.5DNS优化

6.3系统优化

6.3.1压缩优化

6.3.2缓存优化

6.3.3分离优化

6.3.4内核优化

6.3.5传输优化

6.3.6并发优化

6.3.7隔离优化

6.3.8网卡优化

6.3.9硬件优化

6.4前端优化

6.4.1首屏优化

6.4.2内容优化

6.4.3请求优化

644CSS优化

645JavaScrip优化

6.4.6图片优化

6.5后端优化

6.5.1架构优化

6.5.2并行优化

6.5.3异步优化

6.5.4基础优化

6.5.5算法优化

6.5.6程序优化

6.5.7缓存优化

6.6移动优化

6.6.1网络优化

6.6.2请求优化

6.6.3缓存优化

6.6.4策略优化

6.6.5启动优化

6.6.6交互优化

6.6.7内存优化

6.7其它优化

6.7.1SPDY

6.7.2HTTP/2

6.7.3ESI

6.7.4SDCH

6.7.5BigPipe

6.7.6DNSPrefetch

6.7.7HHVM

第7xx性能优化平台搭建实践

7.1为什么要搭建优化平台

7.2如何搭建性能优化平台第四部分标准、保持篇第8xx应用性能优化标准

8.1防止性能退化概述

8.2通过规范防止性能退化

8.3通过流程防止性能退化

8.3.1应用性能准入

8.3.2应用性能认证

8.3.3应用性能巡检

8.4业界优秀企业的经验8.4.1雅虎Web优化最佳实践

8.4.2xxWeb优化最佳实践第9xx应用性能优化保持

9.1性能优化保持概述

9.2通过平台防止性能退化

9.2.1自动优化开发框架

9.2.2自动优化基础平台

9.3通过告警防止性能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