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054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docx

最新中考题分解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

2016中考题分解:

第22课明清皇权膨胀与文化专制

一、选择题

1.(2016·江苏泰州·35)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 

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

D

2.(2016·湖南郴州·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3.(2016·黑龙江大庆·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

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④明太祖废除丞相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答案:

C

4.(2016·广东省·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

该机构是()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答案:

B

5.(2016·湖北孝感·6)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

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

D

6.(2016·山东聊城·9)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压制打击工商业

鄙薄科学技术

白银大量外流

A.①

B.①

C.①

D.

答案:

A

7.(2016·广西玉林·2)下列机构的设置,能体现清朝制度创新的是(  )

A.六部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答案:

D

8.(2016·湖南岳阳·32)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丞相制度的改革

D.地方权力的增大

答案:

B

9.(2016·湖南湘西州·7)“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习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答案:

B

10.(2016·天津市·4)如图是北京故宫乾清门西的一处平房,这里曾经是清朝军机处的所在地。

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答案:

B

11.(2016·福建莆田·6)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光绪

答案:

B

二、改错题

12.(2016·江西省·13)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乾隆帝设立了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错误:

订正:

答案:

错误:

乾隆订正:

雍正

三、非选择题

13.(2016·山东临沂·27)(14分)下列材料摘编自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1923年12月21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三十年以前的学生,他们有一种立志,就是在闭户自读的时候,总想入学、中举、点翰林,以后还要做大官。

我今天希望诸君的,不是那种旧思想的立志,是比那入学、中举、点翰林、做大官的志还要更大。

中国几千年以来,有志的人本不少,但是他们那种立志的旧思想,专注重发达个人,为个人谋幸福,和近代的思想大不相合。

近代人类立志的思想,是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

(1)材料一中“中举、点翰林”所反映的科举制度,在明朝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孙中山希望学生在“立志”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

(2分)

材料二我读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世界极有名的人,不全是从政治事业一方面做成功的;有在政权上一时极有势力的人,后来并不知名的;有极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范围之外的,简单的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

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

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2)在材料二中,孙中山劝学生们应该如何立志?

(1分)请从中外科技发展历史上各举出一位“名望高大”的人物。

(2分)孙中山一生所做的“大事”是什么?

(2分)

材料三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这还不是件耻辱的大事吗?

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最先的是到美国,次是到欧洲各国,最多的是在日本。

极盛的时候,人数有三万多。

因为世界上无论哪一国,都没有在同时候派往到一国的学生,有这样多的人数。

怎么样去图国家的富强?

我们要图国家富强,必须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向前去奋斗。

万不可自私自利,只知道要自己到什么地位,不知道国家到什么地位。

这个要中国富强的事务,就是诸君的责任;要诸君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的希望。

(3)当时中国派学生到外国去留学,为什么“最多的是在日本”?

(3分)结合材料三,谈谈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的。

(2分)

答案:

(14分)

(1)变化:

规定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卷文体为八股文。

(2分。

答出“八股取士”也可)思想:

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2分)

(2)立志:

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1分)例子:

举出中外科技名家各一位即可(2分)大事:

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分。

答成“领导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亦可)

(3)原因: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强国,比中国先进;(2分)日本是中国的近邻。

(1分)不可事事都要派人到外国去学;要自己振作精神,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万不可自私自利,要主动担负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大力创新,积极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14.(2016·湖北荆门·10)(7分)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年》

材料二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军机处位于乾清门西,军机大臣入宫商议军国大事,只是跪着“听旨”,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成条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1)材料一所说的“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1分)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1分)

(2)材料二中明太祖推行的诸多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1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分)

(5)材料一到材料四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1分)

答案:

(1)秦始皇。

(1分)皇权至上(或皇帝一人掌握政权)(1分)

(2)加强君权。

(1分)

(3)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

(1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分)

(5)专制走向民主(或人治走向法治)(1分)

15.(2016·山东泰安·41)(14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1分)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3分)

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

“何谓明君?

”魏征: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

并说:

“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

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4分)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4)材料四中的“帝”指哪位皇帝?

请指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2分)

材料五故宫导游说: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1分)这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1分)

(6)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分)

答案:

(1)韩非子。

(1分)

(2)秦:

焚书坑儒。

汉: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分)在长安设太学,推行儒家教育。

(1分)

(3)任用贤才,(1分)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

(1分)善于纳谏,(1分)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1分)

(4)明太祖朱元璋。

(1分)设立:

秦朝;废除:

明朝(2分)

(5)军机处。

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分)

(6)辛亥革命。

(1分)

16.(2016·广西南宁·14)(8分)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东方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

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专横暴力。

材料二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

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

——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卓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

(1分)请列举一位为此做出贡献的航海家。

(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1分)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东方落后的原因。

(1分)

答案:

(1)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读书人只能读“四书”。

(3分)

(2)新航路的开辟;(1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

(任答一个即可,1分)

(3)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分)

(4)政治制度落后,经济发展落后。

(答出一点即可,2分)

17.(2016·湖南邵阳·25)(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示,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有助于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

下面是王明同学依据初中教材而绘制的我国古代部分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历经汉魏至明清,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渊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1)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4分)

(3)下列是王明同学正在制作“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表格,请不补充表格中的部分论据。

(6分)并指出王明同学评价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方法。

(2分)

论点(积极作用)

论据

第一,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及生产活动,巩固国家的统一;

……

秦朝修建①____,隋朝开凿②____,明朝营造北京城等

论点(消极作用)

论据

第一,强化思想文化控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

……

秦朝焚书坑儒,明朝入股取士,清朝③_____等。

答案:

(1)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六部制。

(4分)

(2)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4分)

(3)秦长城,大运河,文字狱。

(6分)坚持史论结合,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

(2分)

18.(2016·湖南株洲·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①____即位,增设进士科,一般都从此时起,科举制正式产生……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注:

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注:

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默念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

)、明书、明算等。

……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自元代定科举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

明代相沿不改,又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

……清朝沿用明制而不变,直到光绪三十一年(②_____年)推行现代学校教育,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

材料三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科举制为示子(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35号)

请回答:

(1)完成材料一中空格①、②指代的内容。

(2分)唐代明经科和进士科分别侧重考察哪些能力?

(2分)

(2)明朝时,科举考试规定“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2分)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分)

(4)根据材料三、四,说说科举制度和当代高考制度的共同作用。

(4分)

答案:

(1)隋炀帝,1905年,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

(2)禁锢了头脑,束缚了人类的思想。

(3)说明科举制在唐朝起到了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

(4)公平、公正、合理选拔人才的作用。

10.(2016·江苏盐城·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对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从书·西周史》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

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

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秦汉时期,丞相地位极为崇高。

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

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监察的官职名称。

(1分)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考试而产生的,这种考试应开始于何时?

(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

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

(2分)

答案:

(1)分封制;(1分)拱卫王室,巩固了周王对周边的统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1分)

(2)御史大夫;(1分)605年(或隋朝隋炀帝)(1分)

(3)加强君权,防止丞相专权。

(1分)

(4)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造成中国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或分开具体回答: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经济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关系上,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

(2分)

19.(2016·湖南衡阳·26)(12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管理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3分)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2分)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1分)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4)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2分)

(5)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分)

答案:

(1)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

实行郡县制。

(3分)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分)

(3)明朝。

(1分)

(4)军机处。

(2分)

(5)君主集权的不断强化。

(2分)

20.(2016·四川成都·26)(13分)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提及的清朝驻藏机构是哪位皇帝创设的(2分)?

这一机构的创设有何重大义(2分)?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据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2)材料二中,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2分)分析这一理论提出的依据(2分)。

材料三1861年2月4日,美国南部诸州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政权,定名为“美利坚诸州同盟”。

3月1日,又通过了永久宪法。

——据李龙、魏腊云《<中国反分裂国家法>与美国<反脱离联邦法>的比较研究》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对此,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分)

答案:

(13分)

(1)雍正皇帝。

(2分)加强了清朝对西藏地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分)

(2)理论:

“一国两制”。

(2分)依据: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

(2分)

(3)历史现象:

美国南方分裂国家(或“南部诸州退出联邦”)。

(2分)重大措施:

用武力维护联邦统一;(1分)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提高人民群众(包括黑奴)维护联邦统一的积极性(若答出“颁布《反脱离联邦法》,用法律手段维护联邦统一”亦可)。

(2分)

21.(2016·湖北荆门·10)(7分)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年》

材料二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军机处位于乾清门西,军机大臣入宫商议军国大事,只是跪着“听旨”,然后照皇帝的心意拟成条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1)材料一所说的“制度”是由谁创立的?

(1分)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1分)

(2)材料二中明太祖推行的诸多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1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分)

(5)材料一到材料四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1分)

答案:

(1)秦始皇。

(1分)皇权至上(或皇帝一人掌握政权)(1分)

(2)加强君权。

(1分)

(3)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

(1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分)

(5)专制走向民主(或人治走向法治)(1分)

22.(2016·山东烟台·26)(15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根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在四大发明方面的成就。

(5分)

材料二西方近代科学一经产生,就以其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造,驱动全社会的近代化不断深化。

但在中国,尽管在明清之际西方近代科技就已传入,却没有能够产生其在西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

——《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

(2)西方近代科学引发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指出,明清时期的哪些因素阻碍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发挥作用?

(5分)

材料三“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