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118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docx

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

2022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全]-图文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运用

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自尊自信(重点)

什么是自尊和自信?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很多学生的理解存在着失误和偏差,对自尊与自信理解方面的不足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够自尊、不够自信的行为。

而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必须先从认识上解决问题。

2)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重点也是难点)

在日常德育课教学中,知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只是解决了知的问题,而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珍惜自尊自信,加强修养,努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对于这节课来说,不仅是重点,也存在着实实在在的难度。

2.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做自尊自信的人”。

教材从认识自己入手,在此基础上引

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尊自信的内容及重要性,然后再进入践行的层面,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了解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自觉加强修养,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自尊自信的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渴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另一方面,多数同学对于自尊和自信理解得并不全面,存在着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卑情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一些树立自尊与自信的方法,帮助他们更自信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除了小小的忘忧草,其它的花草树木都枯死了,园中一片荒凉。

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觉得自己没有松树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甜美的果子,也自惭死了;葡萄羞愧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像桃树能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叹息自己没有茉莉花那样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分别觉得自己缺陷太多,比不了别人而无精打采,而顶细小的忘忧草却并不觉得自己卑微,独自欣赏着自己,茂盛地生长。

【引思明理】

师: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

你认为人认识自己重要吗?

请结合你对上面故事的理解谈谈你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理解。

高大的橡树、挺拔的松树、深受人们喜爱的葡萄树都觉得自己无法活下去了,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它们真的很差劲,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吗?

忘忧草为什么能愉快地活着?

2

师生一起讨论。

1.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8页中“相关链接”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各小组总结出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发言:

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选择。

案例:

小明上课时很怕站起来回答问题。

很多时候他知道答案,但又怕自己回答不好,因而不敢举手,有时候老师指定他来回答,他会显得犹豫、畏缩。

要是回答得不够准确,他会灰心、自责,暗暗地想:

“看来我真的不行”。

即使答对了,他心里也会不踏实,觉得自己是侥幸,愧于接受老师的好评。

小明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强了,使自己不敢表现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小组讨论:

你认为小明的这些行为和想法是自尊心强的表现吗?

自尊心强应该有哪些表现?

平时同学们的哪些行为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回答,老师参与讨论并进行点拨和补充:

环境因素(来自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等)、个人的身心特征、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人对成败的归因方式等等。

看看下面的同学,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出了什么问题?

A同学:

我,一个男孩子,个子还不到165cm,站在人群中总是觉得比别人矮一截,唉!

B同学:

我口才不好,专业技能在班里也不是最好的,学历又不高,我注定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C同学:

虽然我十分努力,在文体活动中表现也很突出,动手能力也不错,老师都夸我有礼貌,同学也喜欢和我交往,但文化课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因此,

3

我一直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老师点拨:

A同学和C同学分别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了?

学生讨论,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之后,老师提供下列故事:

故事1.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普太太的责骂:

“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

”彼得到26岁时还大字不识几个。

有一次,一个朋友念了一篇《思考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彼得深受震动,从此发愤图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后来,他事业有成,买下了他当年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书,名叫《菲利普太太,你错了》。

故事2.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的评价是:

“反应迟钝,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死后,还有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他的大脑和常人的不同之处。

故事3.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

在众人眼中,他也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

他叔叔绝望地说:

孺子不可教也。

罗丹后来成了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

故事4.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身高156c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深受前苏联人民爱戴的列宁身高156cm;雷锋身高156cm,并未影响他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楷模;曾横扫全欧洲,被无数人崇拜的拿破伦身高162cm,男人气十足的俄罗斯前任总统、现任总理普京身高170cm,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163cm。

老师提出问题:

1)

听完上面的故事和数字,你认为还有必要为自己过去和眼前的分数而丧失信心吗?

还认为身高和未来的前途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吗?

2)

对于一个青年学生来说,决定未来前途的最关键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4

请学习小组派代表按自己的理解归纳自尊与自信的重要作用,老师适当加以补充并导入下一个问题: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老师:

看来,我们都认识到自尊与自信对于个人的发展、祖国的强大都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呢?

学习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书上第11页中的内容,归纳出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径。

【体验导行】

1.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不够自尊的表现,并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1.正确认识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六、教学反思

1.思想的转变必须是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习过程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一、教学目标1.认知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

5

矛盾;面试的时候仅仅因为挠头抓耳、抖腿,着装不当,进退场没有注意打招呼,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可见,讲礼仪必须从日常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

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教师总结归纳:

“礼仪”给社会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音符。

他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大家互助、互敬,也使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1.礼仪的含义: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1.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2.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的发展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1.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2.要懂得自尊自爱3.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六、教学反思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1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

3.运用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从理论角度看,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最终要落实到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上,这是学生学习和践行的重点内容。

从实践角度看,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有重要的亲和作用,可以在交往中表达尊敬、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理解。

从现实生活看,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中职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实习单位人员等的日常交往中需要自觉践行相关的交往礼仪规范。

2.教学难点

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目前,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

部分学生学了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本道德的水平。

这是与交往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

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教材从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

12

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身心变化大,情感情绪表现出丰富多变、矛盾的特点,学生中的一部分曾经在学习上受挫而生活上又远离父母,内心容易苦闷、孤独和烦恼。

一方面,多数同学由于受生活阅历、交往经验和自身品德修养的限制,缺乏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偏差,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迫切的交往愿望,乐于与人沟通,渴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习交往礼仪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提高交往中的品德修养,培养和增进接纳别人的意识,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马克思把交往比喻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

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

我们与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悦,可以一起体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

在今天的课上,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

展示:

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

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4.同学们不喜欢与我一起学习和活动。

5.同学们不喜欢在我面前讨论各种问题。

6.父母总是对我管束严厉,动辄训斥。

7.放学后我不愿意回家而喜欢在外面玩。

8.我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

9.我对爸妈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

10.爸妈从不过问我的任何事。

11.老师对我特别挑剔,专爱跟我过不去。

12.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我一眼。

13.在路上看到老师,我总是设法躲避。

14.老师家访时经常向爸妈讲我的坏话。

13

15.我觉得老师对我太不公平了。

a.是b.不一定c.否

积分规则:

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说明:

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些了解。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交往的能力,更好的与人和谐相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交往礼仪。

【引思明理】

师:

课前我们已经分组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请各组同学的代表将本组准备的内容进行展示。

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组学生代表:

我们组的任务是展示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个概念——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哪位同学能讲讲什么是交往礼仪吗?

生:

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师: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体现的是相互服务、竞争合作、团结和谐的关系。

一组学生代表:

在了解了交往礼仪的概念后,让我们着重来学习一下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请大家看一组我们搜集的材料。

镜头一:

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

风说:

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

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

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

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微笑。

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

太阳对风亲切地说:

“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问)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课本的探究性活动材料)生:

镜头一的寓言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愤怒和暴力只能使问题更加的复杂化,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真心,这样他才能心悦诚服地与你交往。

14

师:

这位同学对寓言蕴含的道理归纳得非常好。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过:

“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

‘让我们坐下好好商量,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出在哪里,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

’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离不是十分远。

我们的意见不同之处少,相同之处多,并且只要彼此有诚意、耐性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

”人们都希望获得尊重,如果站在别人面前,一番强词夺理的争论,一些放荡不羁、趾高气扬的行为举止,会远远不及一番谨慎细致的考虑和措词有理、文质彬彬的劝导有用。

镜头二:

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

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

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

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问)镜头二的事例体现了交往礼仪的什么基本要求?

请举例说明交往礼仪还有哪些基本要求?

生:

周婷婷和王铮的事例体现了团结友爱、互利互助等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还有平等互尊、诚实守信。

(举例略)

师:

感谢一组同学介绍的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但是由于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也有不同的要求。

(展示幻灯片,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的图片)我们同学要侧重了解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

具体内容在课本17~18页。

2.交往礼仪重亲和

了解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之后,为什么要遵守交往礼仪呢?

我们请二组同学来谈谈他们的看法。

二组学生代表:

我们首先给大家带来一个flah短片,请大家看短片,讲讲乘坐出租车的礼仪有哪些。

生:

乘客应当坐在后排。

一女二男时,女的坐边上,不坐中间。

应照顾长辈和女士先上车。

下车一般是男士或晚辈先下,然后照顾长辈或女士后下。

注意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垃圾、废弃物品留在车上。

二组学生代表:

乘坐轿车或出租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国际惯例,乘坐轿车的座次安排的常规是:

右高左低,后高前低,交往礼仪中的乘车位次背后隐含着怎样的道德意义?

生:

交往礼仪中的乘车位次体现着一种尊重和友好吧,再比如国际上一般将

15

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侧,以示敬意。

师:

关于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我们首先应该注意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交往礼仪以尊重为核心,是要求人们尊重他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达到互尊互敬的目标。

从个人角度看,交往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优良品德的外在表现;从社会角度看,交往礼仪反映社会风貌和公民文明程度。

遵守交往礼仪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听听三组同学的看法。

三组学生代表:

我们通过预习认为遵守交往礼仪对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对个人,二是对整个社会,三是对国际交往。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梅兰芳与齐白石的故事:

1913年,19岁的梅兰芳首次去上海丹桂第一舞台演出,一举成名。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知名画家,也包括齐白石。

有一次,齐白石应邀到一户人家做客,这天所到宾客多是达官显贵,衣饰锦绣,光彩耀人,只有齐白石布衣粗履,显得十分寒酸,在客厅坐下后被冷落一旁。

不一会儿,主人满面喜色领着梅兰芳走进客厅,满座宾客见了都一下子站起来欢迎,争先恐后地与之握手。

梅兰芳突然瞥见齐白石孤单单地坐在一旁,立即挤出人群向齐白石走去,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

“老师!

”然后便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

这场景使在座者大为惊讶。

齐白石深为感动,事后特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赠与梅兰芳。

这说明交往礼仪具有重要的亲和作用,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拉近与交往对象的距离,取得对方的理解,以利于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于社会来说,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倡文明的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比如,在拥挤的公交车常常会遇到一位乘客不慎踩了另一位乘客的脚,如果这位乘客马上诚恳地说一声“对不起”,尽管被踩的乘客脚上疼痛未消,也会表示谅解,回一句“没关系”。

如果踩人者若无其事、无动于衷,被踩者必然心里不舒服,争吵不可避免。

同一件事,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和两种不同的结果。

前一种有礼,化解了矛盾;后一种无礼,激化了矛盾。

北京奥运会期间,许多城市志愿者出现在北京街头;“您好!

”“您需要什么帮助?

”这是奥运志愿者亲切的声音,他们都佩戴五色的“微笑圈”:

红色代表乐于助人,黄色代表文明礼仪,黑色代表诚实守信,绿色代表保护环境,蓝色代表学习进取。

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热情和微笑为来自全世界的人们热情服务,也用真诚的微笑、出色的服务和友善的行为,唤起每一位公众的心灵共鸣。

一位赛会志愿者表示,“除了赛场上竞技的运动员,我们每个人都是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优质服务和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最好的名

16

片。

”这说明了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展示我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热情大方、自尊自强的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增进国际交往。

师:

三组同学从三个角度分析了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思路非常清晰,列举的事例贴近实际,是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对他们表示感谢。

了解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了为什么要遵守交往礼仪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怎样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呢?

下面请大家结合事例或自己的体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3.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师:

好,谁来讲讲讨论的收获?

生1:

课本介绍了握手礼,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

握手的力量、姿势和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握手对象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

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

我接触的手有的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

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体现着这么多礼仪方面的意义。

所以,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师:

这让我想到了老子的一句话: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还有哪位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

我想讲讲将相和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

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

后廉颇终于顿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追求和谐。

生3: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在艰难的长征路上,在遭受饥饿严重威胁的日子里,不管谁找到一点吃的,都会和大家分着吃。

在寻找野菜时,不管哪支队伍哪个人发现有大片野菜,都会马上通知其他战友来一起挖着吃。

常常是一把炒面几人吃,一碗野菜几人分。

行军途中,有人负伤了、病倒了,大家就争着去背、去抬、去搀扶,不让一个战友掉队。

红军中的高层干部都非常关心战士,他们经常是把马匹让给伤员骑,自己步行;粮食短缺时,就同战士一起吃草根、野菜。

过草地时,彭德怀军团长把自己心爱的坐骑杀了给大家充饥,补充体力这也体现了交往中顾全大局。

师:

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告诉我们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要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前些天我在报纸上看了这样一篇文章《阿明的苦恼》,阿明和阿勇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初中毕业后又一起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他们相约到大城

17

市闯荡,靠做苦力、拾破烂维持生活,日子虽然辛苦,但两人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精神上彼此安慰,友谊更加深厚了。

几年后阿明应聘进了一家公司做职员,阿勇则开了一个小店。

又过了几年,虽然两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他们还是像兄弟一样经常走动。

后来,阿明因为工作努力职位不断提升,而阿勇的小店却一日不如一日。

阿明多次建议阿勇关掉小店加入他的公司,阿勇总是笑笑说,不要紧,我能把店做大做强。

这段时间,阿明感觉阿勇变了一些,在交往上变得越来越被动了。

又过了若干年,阿勇的小店因为一次上当受骗而破产关门,这时阿明已经是总经理了,他再次建议阿勇加入他的公司,并承诺让其担任副总,但阿勇说:

“有家公司请我去帮忙。

”其实,他每天都去做又苦又累的搬运工以维持生活。

阿明还像兄弟一样到阿勇家聊天并试图在物质上帮助他,但阿勇的话却明显减少了,也拒绝阿明的任何帮助。

随着时间的流逝,阿明觉得阿勇与他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为了缩小这种心理距离,阿明做了许多努力,例如他每次到阿勇家都不开小车而坐公交车,而且穿戴很朴素,总是寻找阿勇感兴趣的话题,但无济于事,阿明觉得非常苦恼。

(问)同学们,学习了交往礼仪的知识,我们可以帮阿明出出主意吗?

生:

前面我们学习了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我认为遵守交往礼仪就要尊重他人,平等相处。

不管阿勇是什么身份地位、什么性别年龄,阿明都要平等相待,尊重对方。

师:

后来有人给了阿明一个“锦囊妙计”。

一天,阿明依计痛苦地对阿勇说:

“现在公司有几个人联合起来反对我,我总经理的位置摇摇欲坠,你能来公司帮帮我吗?

”阿勇痛快地答应了,担任公司的副总,极力扶助阿明。

两人并肩作战,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慢慢地,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种无话不谈的兄弟时代。

其实,那几个反对阿明的人以及一个又一个危机都是阿明有意安排的。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