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131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电大地域文化练习题新Word格式.docx

A尧B舜C大禹D秦始皇

12.在横亘千里的南岭山脉,在郴州境内有一座山不高却颇有名气的苏仙岭。

苏仙岭的知名是因为A

A苏耽B苏东坡C苏武D苏秦

13.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C城头山遗址D九嶷山

14.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D

A上古本土文化B楚文化C中原文化D吴文化

15.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B舞水文化阶段C澧水文化阶段D屈家岭文化阶段

16.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因此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A

A苗蛮文化B巫文化C孝道文化D儒家文化

17.湖南的行政区域至()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B

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18.激昂陈词“宇宙造成人体,原是要使人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堂堂七尺之躯,不是与人当奴隶,当牛马的”的湖南人是B

A林则徐B谭嗣同C王夫之D魏源

19.()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谭嗣同B唐才常C王夫之D魏源

20.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

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F

A黄兴B蔡锷C陈天华D宋教仁E章士钊F秋瑾

21.()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C

22.()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著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D

2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D

A陶澍B魏源C贺长龄D谭嗣同

24.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A),详细介绍了5大洲九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为国人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崭新概念,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A《海国图志》B《皇朝经世文编》C《筹鹾篇》D《筹漕篇》E《筹河篇》

25.1876年,湖南人(D)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陶澍B魏源C贺长龄D郭嵩焘

26.62.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D)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

A《仁学》B《读通鉴论》C《皇王大纪》D《太极图说》

27.“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濂溪”是指D

A陶澍B朱熹C曾国藩D周敦颐

28.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D),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B朱熹C周敦颐D胡安国、胡宏父子E张栻F王阳明

29.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在(D)引领着全国书院的发展,使湖湘士人获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明代B元代C唐代D宋代E魏晋南北朝F清代

30.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F)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31.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D)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

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胡安国、胡宏父子B朱熹C周敦颐D王夫之E张栻F王阳明

 

32.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A)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B唐代C明代D元代

33.(A)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A左宗棠B曾国藩C魏源D陶澍

34.(A)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胡宏C张栻D曾国藩

35.(A)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

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A曾国藩B魏源C左宗棠D郭嵩焘

36.1897年,在湖南总督(A)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B谭嗣同C唐才常D梁启超

37.在马王堆出土的(A)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天文气象杂占》D《黄帝内经》

38.(A)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传统戏曲改革的先驱。

他创办了“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戏曲改革。

他的代表作有话剧《咖啡店之一夜》、《月光曲》、《丽人行》等,

A田汉B沈从文C丁玲D欧阳予倩

39.电影剧本《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的作者是A

40.(A)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

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A欧阳予倩B田汉C丁玲D沈从文

41.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A)

A歌谣B故事C传说D神话

42.(A)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A张天翼B叶紫C丁玲D沈从文

43.(A)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A叶紫B张天翼C丁玲D沈从文

44.(A)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A丁玲B张天翼C叶紫D沈从文

45.下列作品不是沈从文创作的是A

A《莎菲女士的日记》B《边城》C《长河》D《萧萧》

46.湖湘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说家(A),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小雨点》。

A陈衡哲B叶紫C丁玲D沈从文

47.(A)出版于19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谢冰莹B丁玲C陈衡哲D沈从文

48.近代湖湘散文,与近代湖湘诗歌的思潮流派大体一致。

其中有以(A)为代表的桐城派——湘乡派散文。

A曾国藩B魏源C谭嗣同D陈天华

48..对湖湘文化品格有绝大影响的三篇雄文都出现在宋代。

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篇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篇是(A)的《重修岳麓书院记》。

A张栻B胡宏C胡安国D王夫之

49.唐代(A)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

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B柳宗元C颜真卿D秦观

50.(A)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

ABCD

A贾谊B柳宗元C颜真卿D秦观

51.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长沙人(A)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近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A张百熙B魏源C谭嗣同D陈天华

52.(A)的《仁学》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儒家仁学的优秀成分,一方面借用西方资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和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对它进行改造创新,使之具有近代内涵。

A谭嗣同B魏源C曾国藩D陈天华

53.(A)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A魏源B曾国藩C谭嗣同D陈天华

54.(A)为了在知行观上突出人道之诚,提出了“行先知后”、“知行相资以为用”等重要命题,强调了“行”在人性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A王夫之B周敦颐C张栻D胡宏

55.(A)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孟子说》、《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A张栻B周敦颐C王夫之D胡宏

56.(A)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B《天问》C《南轩易说》D《皇朝经世文编》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多选题部分及答案)

1.关于湖湘学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CD

A、.湖湘学术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灵魂,是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最为突出的部分。

B、.中原文化中对于宇宙天道的探索热情、崇巫习俗、勇武爱国、独立创新与兼收并蓄等特征,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视为湖湘学术思想的文化基因。

C、.楚文化中求索天道宇宙的传统对湖湘学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老子、庄子、屈原开始,中经周敦颐、胡宏、张栻、王夫之,到近现代的湖湘思想家一直保持着探讨宇宙大本大原的传统与热情。

D、.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学人以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究天地本源,思人生真谛,探历史规律,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传承有序的学术思想、学者群体和知识传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E、.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

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

2.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D

A、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B、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

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C、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

D、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

3.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BDE

A、在屈原为后世留下的大量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天问》、《招魂》、《离骚》、《九歌》等都是在流放湖南时所作。

而且这些作品大多是屈原的代表作。

B、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

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172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

C、屈原对宇宙天道、天人关系、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湖湘学术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D、“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所谓内美是指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而提高政治地位,并进而通过实现美政来拯救实已岌岌可危的楚国。

E、从西汉起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这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

4.关于贾谊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贾谊是唐代初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中之所以将他与屈原合并立传,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贾谊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抱负、才华和遭遇。

B、屈原和贾谊和湖湘大地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故而湖南、长沙被称为“屈贾之乡”。

C、贾谊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注重“势”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D、.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

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

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

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5.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CD

A、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

B、柳宗元在刘禹锡“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者。

C、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

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

D、柳宗元根据屈原的《天问》专门作《天对》,试图回答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6.关于周敦颐的描述与评价,正确的有:

AD

A、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

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

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

B、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

C、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是融合儒释道的结晶,但基调是道家。

周敦颐出入释老的目的,是丰富和发展儒学的思想体系,开拓儒学的新境界,取得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D、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

7.周敦颐对儒学的开拓性贡献表现在:

ABC

A、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

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

B、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

C、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

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

D、融合佛学和道教理论,使儒学具有佛教色彩。

8.关于湖湘学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

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B、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著作有《知言》、《五峰集》、《皇王大纪》等。

C、把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的是胡宏。

胡宏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D、胡安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孟子说》、《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9.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BC

A、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B、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C、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

D、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10.关于王夫之,以下描述正确的有ABCDE

A、王夫之早年为抗清救亡而颠沛流离,中年以后,隐居治学,潜心著述,留下了一百多种、四百余卷、八百多万字的著作。

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广泛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政治、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

B、王夫之治学的初衷在于希望总结出明王朝灭亡的教训,继而进入到全面系统批判总结中国思想文化传统。

他认为要总结教训,匡正时弊,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宋明以来思想文化界的崇无蹈虚倾向,使被宋明理学玄虚化的形而上之道重新回归到具体的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来。

由此可见,王夫之思想的最大特点在崇实黜虚。

C、王夫之批判继承了张载的气本论的思想,明确提出“道器一体”的宇宙本体论。

D、王夫之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思想,并以此来建构他的人性论思想体系。

王夫之认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这一见解,突破了传

统的片面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或是片面以人的自然物质属性为人性的观点。

E、王夫之将人性视为与“习”相结合的建构过程,把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统一起来。

这种统一不会自动发生,必须依赖于主体的“存诚”功夫。

11.王夫之对湖湘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BC

A、注重春秋大义,严格夷夏、人禽之防和君子小人之辩,力主经世致用的政治社会思想,弘扬湖湘学术中深厚久远的民族主义精神;

B、传承和弘扬以“体用一如”、“心性互释”为特点的湖湘学术精神;

C、强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与浩然独往、不囿于陈见的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学风。

D、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12.关于湖湘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D

A、唐代“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

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

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B、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时期,湖南教育都处于原始状态,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尚未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施教人员和固定的施教场所。

C、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王室教育和贵族教育制度,庶民的“分业而教”也比较兴盛,并出现了申叔时、屈宜臼、屈固、屈原等教育家。

D、东汉时期,桂阳郡(今郴州)是湖南地区教育最为发达之地,出了不少儒学人才。

如桂阳人刘常,被称为“当世名儒”。

13.关于湖湘文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

A、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丁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B、张天翼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C、叶紫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D、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柯蓝的《我的两家房东》、康濯的《洋铁桶的故事》等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作。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

A、“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

的。

B、.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C、.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阻山隔水的环境中,湖湘文化独辟蹊径,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D、.古代湖湘盛行巫风巫术,民间存在泛神祭祀。

随着文化的演进,其中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今天已经消失了。

15.以下哪些内容说明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文化ACD

A、湖湘文化以深刻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创见为灵魂、为指引。

B、周敦颐与胡安国、胡宏父子以孔孟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和思辨方法,与本土文化和新的时代因素相融合,深入探索宇宙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知行观等范畴,阐发心性义理,创立了理学。

C、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与深厚的国学根底相熔铸,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术文化和经世致用传统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创立并发表了很多富于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以此指导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D、毛泽东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途,博览中外经典,躬身调查研究。

他在为《湘江评论》所写的《创刊宣言》中说:

“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

16.能够体现“湖湘文化是一种经世济时的文化”的事例有ABC

A、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

“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

在上,则息万物之嚣。

”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D、.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17.能够体现“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ABC

A、王船山信守“道随器变”,“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自立宗主,大胆提出“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

B、魏源说:

“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

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

”C、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

D、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

“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

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

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18.关于湖南的历史沿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

B、秦朝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

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C、三国时期,湖南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地,曾经零陵、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

D、唐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

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19.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屈贾之乡”、“潇湘洙泗”。

这是因为:

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