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15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docx

精品中考物理二轮强化训练专题四图表信息题原卷全国版

【2019赢在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四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类试题特点:

1.图表信息题就是以图像、图形和数据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源,围绕材料而精心设计的题型。

2.图表信息题命题内容的取材以包括力、热、电、光、能量等知识,并不局限于教材或教科书,有的取材于教材,有的取材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或常用电器,有的涉及于日常电路。

试题的形式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探究性。

3.试题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考查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图表信息题型特点:

图表、图一般都含有题目需求的信息,问题成立的条件,问题产生和存在必备的数据等。

图表信息题可分为图像类、表格类、图型图像类等。

一、解题思路

1.仔细阅读、全面读取信息

仔细阅读、认真观察、全面观察图表中的信息,不轻易放过对解题有用的信息,解题过程要尽可能利用图表给出的信息、数据,给解题提供所需的条件。

2.充分利用图表信息

图像、图表分析形结合试题,即将已知条件或信息、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量的变化或数据等以曲线、直线、表格、图像等形式来表示的习题。

这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要求学生树立全面的、联系的、开放的观点,并能从图像、图表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可以很好的考查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解题方法

1.图像类

图像题是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生不仅能正确理解图像含义,而且能用物理学语言准确描述图像。

通过分析图象,从中找到物理规律,同时可以考查学生将图像转换成文字,或把文字转换成图像的能力,乃至图像间相互转换的能力。

这类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好的区分度,所以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图像题的类型很多,有坐一曲线型、多重曲线型等。

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数据、曲线、物理量把握图像特征,找出已知和未知间的联系。

无论怎么复杂,关键是数形结合,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特征、坐标含义。

2.表格类

这是一类把许多物理数据表格形式进行统计,呈现给考生的一类考题。

表格一般有横向内容和纵向内容,纵横交叉处就是对应的数据或其他资料。

有效信息就在其中。

解题思路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

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行和列各有哪些内容(包括单位、说明);行、列各有什么规律。

第二步:

理解表格的行、列含义。

表格有陈列类、比较类等,目的是把文字叙述变成表格形式,简单明了,其中表达的信息也是一目了然。

第三步:

挖掘表格隐含信息,联系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弄清表格告诉什么,题目要回答什么。

一、表格类

【典例1】(2017•福建)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1)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像是倒立的、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

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所示。

(2)小敏同学“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A.5m;B.0.5m;C.0.05m;D.0.005m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  。

【解析】(1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像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其应用来解答此题;(3)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u>0.50m时,像距v保持0.5cm几乎不变,像距接近焦距,故选D。

(3)因为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故答案为:

(1)实、变大、远离;

(2)D;(3)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答案】

(1)实、变大、远离;

(2)D;(3)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二、图形与图像类

【典例2】(2017•自贡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

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解析】由图可知,量杯下窄上宽,如果匀速注水,水面上升速度越来越慢;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密度和g不变,量杯底部的压强只与液体深度有关,如果液面上升速度逐渐变慢,量杯底部压强的增加会越来越慢。

由图表给出的四种图像可知,A、D是错误的;图像C中,液体压强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快,故C图也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三、图表结合类

【典例3】(2017•黄石)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完成了以下实验:

探究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  (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为  ℃。

(3)点燃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亮同学每隔l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解析】

(1)要正确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酒精灯与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2)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

(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得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读作68℃。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是:

(1)由下至上;

(2)68℃;(3)如图。

【答案】

(1)由下至上;

(2)68℃;(3)如图。

一、表格类

1.(2017•宜昌)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的

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3

6

0.1

0.3

(1)观察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  ,②的数值是  。

(2)小明通过分析表格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  是与本实验原理相同的。

方法一:

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

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

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3)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

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  的看法是正确的。

2.(2017·庆阳)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红: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冬冬:

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玲玲:

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A、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

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次数

金属块

物体重力/N

液体密度g/cm3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

测力计的示数/N

1

A

5

1.0

20

4.8

2

A

5

1.0

60

4.4

3

A

5

1.0

100

4.0

4

A

5

1.2

100

Δ

5

B

3

1.2

100

1.8

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在液体中的体积为60cm3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N;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2)通过分析比较第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了第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选填“无关”或“有关”);

(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3.(2017•丽水)小科连接好如图1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按一定操作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获得实验数据如表:

21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伏

2.5

2.0

1.5

1.0

电流I/安

0.22

0.20

0.17

0.13

电阻R/欧

11.36

8.82

7.69

(1)表中第2次实验时,小灯泡电阻为  欧;

(2)将表中电流、电压数据转换为I-U图象(图2),正确的是  ;

(3)小科发现第3、4两次实验小灯泡不发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小君按小科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若此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你认为该故障是  。

2、图形与图像类

4.(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5.(2017•云南)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6.(2017·深圳)如图的原理示意图,R1为定值电阻,托盘下方的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托盘内所放物体质量m大小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

(1)当托盘为空时,R2电阻  ;

(2)若托盘为空时,电流表示数为I1=0.01A,求定值电阻R1的阻值;

(3)若放入某物体后,电流表示数为I2=0.02A,求该物体的质量大小。

7.(2017•无锡)小明铁的运行速度。

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XX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

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

8.(2017•上海)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b)所示。

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

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M、N间的距离为

,则()。

A.

米;B.

米;

C.

米;D.

9.(2017•大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10.(2017•眉山)甲、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11.(2017•聊城)(多选题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0的阻值是10

;B.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25.6W;

C.R0的最小功率是3.2W;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70

12.(2017•襄阳)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3.(2017•聊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利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时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的沸点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闲可能是该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2017•武汉)图1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  。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  。

(3)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  (选填“甲”“乙”或“丙”)。

15.(2017·杭州)小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

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16.(2017•郴州)如图有“6V、3W“的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恒定电压为9V的电源上,通过L的电流I与L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L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Ω;当电路中电流为0.4A时,L的实际功率是  W。

17.(2017•福建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电路如图甲所示。

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R1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

(1)R1的阻值;

(2)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3)当R2消耗的电功率为0.5W时,R2的阻值.

18.(2017•大庆)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时,测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R1的电流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

(1)求电源的电压U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m;

(2)当电流I=1.0A时,求电阻R1与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

P2;

(3)写出电压表V2的示数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变化关系式,并写出V2大小的变化范围。

19.(2017•镇江)建蓄水系统是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之一,让市民不再“城市看海”。

图1是小明设计的地下蓄水池(未画出)水位监测及排水电路,R为电阻箱,RF为置于池底的压力敏感电阻,其阻值随上方水的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已知:

电压U=12V;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I≤0.04A时,铁质开关K被释放,当I≥0.048A时,K被吸上,从而通过控制池底水泵将水位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RF的阻值随池内水位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1)当池内水位升高时,RF受到水的压力将变  ;

(2)请在图1中接入一电压表,要求当水位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3)若此电路能控制池内的最低水位0.5m,求所能控制的最高水位;

(4)为既能调高,又能使池内最高与最低水位的高度差保持不变,小明采取了减小R的调节方案,该该方案是  的(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  。

三、图表结合类

20.(201年来,衢州城乡积极推进屋顶光伏电站工程,为家用电器提供能量。

图甲为某型号面包机,图乙为光伏电站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面包机部分参数

额定功率

600W

加热功率

500W

搅拌功率

100W

额定电压

220V

制作容量

900g

表二:

面包配料

水和鸡蛋

260ml

面粉

3.5杯

糖/盐

0.3杯/0.5小勺

奶粉

2大勺

干酵母

1.5小勺

黄油

3大勺

(1)制作面包过程中,面包机先对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好后,再自动进行加热.根据以上信息可知,面包机内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  。

(2)计算面包机正常搅拌时的电流。

(3)用表二配料制作的面包,由人经常用它替代中餐和晚餐.从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分析,该面包配料中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写出一种即可)。

(4)若小柯家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的0m2,1m2面积上平均1分钟接收太阳能4.8×104J,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化效率为20%;计算小柯家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功率。

(5)为获得更多的太阳能,衢州地区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时,一般情况下应将它朝向  (选填:

“东”、“南”、“西”、“北”)面。

21.(2017•天水)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如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实验过程中,用加热时间相同度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

(2)这组同学又对甲图中的加热情况进行分析,在某段时间内,质量为m1的液体1温度从t0升高到t,共消耗了质量为m2的酒精,液体1的比热容为c,酒精的热值为q,则这段时间内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Q吸=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表达式Q放=  (两个表达式均用给出的字母表示),  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2017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接通相应指示灯后,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0为定值电阻,指示灯规格均为“6V、3W”,电磁铁线圈和衔铁的电阻忽略不计,指示灯的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如表所示:

电压/V

0.5

1.2

2.0

3.0

4.0

5.0

5.5

电流/A

0.08

0.12

0.18

0.26

0.34

0.42

0.46

(1)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转向开关应与触点  接通(选填“1和2”、“2和3”、“3和4”或“4和5”)。

之比是1:

4,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右转指示灯交替闪烁工作15s时,求指示灯和R0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