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1621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docx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0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

1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毛新巧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

自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学前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前教育工作者们大胆改革、积极探索,为培养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建构了多种适合本地区的课程。

尤其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为我们幼教工作者解决了一些贯彻《纲要》时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的困惑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幼教改革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前进中的问题。

下面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2】一、目前幼儿园语言教育仍存在的问题。

其具体表现是:

1、小学化教育倾向。

教育内容上:

把识字、写字当成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全部;把前书写(书写准备)理解成写字教学。

教育方式上:

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高控制的集中教育活动居多。

2、绝对化教育倾向。

幼儿教师勤于学习,但有的常常会一哄而上的跟风。

一时间把绘本教学当成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全部。

3、片面性教育倾向。

如目前早期阅读存在着几个误区:

(1)把早期阅读与早期识字教育划等号;

(2)把图画书阅读与图画书故事复述划等号;(3)把阅读图画书与看图说话划等号。

这些问题困扰着教师,阻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幼儿园语言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因此而受到限制。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那就应当从了解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新的发展趋向入手。

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

【3】二、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新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2第一个趋向是:

(一)重视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趋向1、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基本认识。

语言交流行为逐步从模糊到清晰;语言交流的类型逐步扩展和增加;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也随着交往倾向和言语行动类型的增加而得到发展。

2、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研究带来的信息。

从质的角度评量儿童语言交流行为的发展,有三个基本的评价指标:

第一个是语言交流行为表达的清晰度;第二个指标与儿童学会并使用新的交往倾向类型和言语交往行为类型有关;第三个指标可以考查儿童对交往情境的敏感度和交流双方的相互理解程度。

汉语儿童与美国儿童相比,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为:

较早出现讨论当前关注问题的交往倾向类型,并且使用的频率很高。

使用协商当前要开展的活动的类型比较少。

讨论当前关注问题时,汉语儿童较多使用的是肯定回答、陈述解释;较少使用疑问质疑的方式来参与讨论。

中国的孩子由此会成长为很好的接应话题的讨论者;儿童在交往过程中主动协商、大胆否定和善于质疑的行为形成就受到影响。

【4】3、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带给语言教育的信息。

第一,如何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

第二,如何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

第三,如何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5】第二个趋向是:

(二)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趋向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

自主阅读的核心能力: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的能力;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

3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丰富幼儿口语的过程中增加幼儿对语音和语法的敏感性;围绕故事的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策略;创建有文字的学习环境,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尽早发现幼儿阅读困难,提供支持性帮助。

(三)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支持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支持幼儿开放而平等的语言学习;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

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新的发展趋向,为《纲要》与《指南》语言教育内容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接下来就让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

新课程理念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要求是什么呢?

【6】三、新课程理念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要求

(一)《指南》中对语言领域的论(概)述是: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7】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8】我们将

(二)《指南》与《纲要》中语言领域目标做一个对比《纲要》语言领域目标有5条: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4【9】《指南》语言领域目标在《纲要》语言领域目标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归纳与调整,《指南》中的语言领域目标制定了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子目标,使语言领域目标更为具体、清晰、明确。

子目标一:

倾听与表达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10】子目标二:

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巧。

下面我们讨论第四个问题:

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

【11】四、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

(一)领悟幼教真谛,回归幼教的真实情境。

首先要弄清楚是幼儿为教育服务还是教育为幼儿服务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求真的精神。

坚持以幼儿为本,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幼儿教育就是要为幼儿全面的、可持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指南》中语言领域教育建议是:

(1)创设自由、宽松的幼儿语言交往环境;

(2)注意成人的语言表率作用;(3)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条件;(4)正确认识书写准备。

而这一切是建立在真实的幼儿语言教育情境基础上的。

什么才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真实情境?

它就是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真实的幼儿语言教育情境是会也必须允许幼儿发生学习错误的,教师应当善于捕捉语言教育活动中的错误,使它变成美丽的错误。

5【12】

(二)树立建构性的教学观,积极支持幼儿学习。

教应当是幼儿主动地、建构地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成人应当是幼儿学习的积极支持者。

我们应当为幼儿建构学习支架,首先是科学合理设置园本化课程;第二就是要关注与研究四个解读即:

解读《纲要》、《指南》语言领域目标、解读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解读语言教育内容与解读有效支持幼儿学习的策略,帮助幼儿建构学习,让幼儿学会学习。

【13】(三)提供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品质。

摘自《指南》案例1:

中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摘自《纲要》一般的儿歌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是:

(1)以教会唸儿歌为唯一目的。

教师采用的多为灌输式、高控制的教学方式,有的甚至是一句一句的教,幼儿只是反复地机械模仿,幼儿念起儿歌来毫无表情,一字一顿或带拖腔。

(2)为了改变幼儿纯粹的机械模仿学习,教师花了许多精力,设计精美课件、创设教学环境、设计了许多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试图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达到能够连贯的、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的目的,但效果不尽人意。

单个问题的提问,幼儿都回答的很好,可是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后面环节幼儿的学习起的作用可谓是微乎其微。

尽管教师十分尽心,结果幼儿到最后仍然无法脱离教师而独立、自主的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可能大家会问:

我们采用了这么多的教学方法,提供了这么多的教具,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明明孩子回答的都很好,怎么孩子最后就学不好了呢?

究其原因:

教师更多的是从自身教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没有从幼儿学的需要角度来考虑。

教师每朗诵完一遍儿歌就急着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这样零零散散的倾听回答,幼儿根本就没机会把儿歌听清楚、听明白。

没听清楚、没听明白就记不住,6记不住怎么理解儿歌,没有理解儿歌就没有感受与体验,因此,哪里会有表情的朗诵产生呢?

中班语言活动《儿歌:

小熊过桥》(活动计划与活动录像)中班语言活动儿歌《小熊过桥》班级:

长春市委机关幼儿园高级b班时间:

2019.11.21执教:

福州市儿童学园魏林彤指导:

福州市毛新巧工作室毛新巧【活动内容】语言活动儿歌《小熊过桥》【设计思路】《幼儿园《纲要》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学习儿童文学作品是提高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儿歌语言简练、内容有趣、形象生动,朗诵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

中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受生活经验、学习特点的限制,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还不能充分理解、感受儿歌的内容、意境和情趣,不敢大胆地表达与表现。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需要,我选择儿歌《小熊过桥》作为学习内容。

儿歌《小熊过桥》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及情趣,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感受理解儿歌的基础上愿意大胆表达与表现。

我试图通过设疑的方法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采用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形式的倾听作品,自主感知理解儿歌内容和情趣;以图示梳理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与表现,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达到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大胆表达、表现能力的目的。

【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学习儿歌活动,体验战胜困难的乐趣。

72.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熊在同伴的鼓励下由害怕到勇敢的心理变化。

学习词组:

立不稳、站不牢等。

3.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大胆表达、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过各种桥,已有走荡桥的经验和感受。

2.物质材料准备:

(1)录音机、磁带等

(2)教具:

可操作性挂图一幅、教师梳理的图标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背景图设疑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

美丽的森林里,河水哗啦啦地流,河上有座小竹桥。

如果你走在小竹桥上,会有什么关感觉?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并表达。

二.多种方式欣赏儿歌。

(帮助幼儿自主感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情趣)

(一)通过范诵、配乐朗诵、欣赏图片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初步欣赏儿歌优美的意境。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师:

请小朋友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

2.教师配乐朗诵儿歌。

8师:

请小朋友再仔细听听,小熊过竹桥时心情怎么样?

是怎样做的?

3.教师结合挂图朗诵儿歌。

师:

请小朋友再认真听听,谁来帮助小熊?

它对小熊说了什么?

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儿歌内容。

(感受儿歌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

)1.幼儿两两交流互动学习:

你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

(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儿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2.教师用图示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熟悉、理解儿歌的内容,以动作表演形式支持幼儿感知理解词组:

立不稳、站不牢等。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儿歌。

(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表现儿歌情趣)1.看图示朗诵儿歌。

(幼儿熟悉儿歌内容)2.师幼看图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初步体验理解儿歌情趣)3.初步学习有表情朗诵儿歌。

(幼儿进一步感受儿歌的情趣,重点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小熊在鲤鱼的帮助下从害怕到勇敢的心理变化)幼儿讨论,理解、体验小熊过桥害怕的心情。

师:

小熊过桥时心情怎样?

它是怎么做的?

(2)幼儿两两表演,大胆地表现小熊在鲤鱼的鼓励下勇敢地过桥。

师:

鲤鱼是怎么鼓励小熊的?

小熊是怎么过桥的?

94.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尝试大胆表现儿歌的情趣)四.结束:

结合诗歌进行勇敢教育,鼓励幼儿做个勇敢的孩子。

师:

小熊勇敢地走过了小竹桥,小朋友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附:

儿歌《小熊过桥》小竹桥,摇摇摇,河里鲤鱼跳出水,有只小熊来过桥。

对着小熊高声叫:

立不稳,站不牢,小熊,小熊别害怕,走到桥上心乱跳。

眼睛向着前面瞧!

妈妈,妈妈快来呀,一二三,向前走,快快把我抱过桥!

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活动反思:

此活动采用了三种支持。

倾听支持:

通过连续3次倾听每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幼儿进行着自主学习;理解支持:

用操作性强的教具挂图,桥能动、鱼能跳、熊的脸能变化,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表达支持:

运用图示法、动作表演法等方式,层层深入引导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指导由前向后退,结果,教师不示范,幼儿依然能兴致盎然地有表情地朗诵,这就是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带来的良好效果:

幼儿自己获取信息学习,从而获得了终身发展的能力。

支持幼儿进行积极的语言交往注重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活动中安排了多次的幼儿互相讨论、两两交流活动,提供语言运用的机会,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有机会说。

10支持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与能力幼儿连续3遍带着不同要求与问题倾听与欣赏不同形式的教师朗诵。

能够学习认真听、听清楚了才明白,明白了才理解,理解了才能有感受。

支持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连续3遍倾听不同形式、不同要求与问题的欣赏教师朗诵。

幼儿是自己听清、听懂、听明白并记住的。

支持幼儿学习合作学习幼幼互动中的讨论、交流、表演,师幼互动中的师幼共同梳理等环节都能有效的支持幼儿学习合作学习。

支持幼儿学习儿童文学作品认真倾听充分自主感受儿歌;讨论交流、梳理记忆儿歌;看着挂图、符号图示熟悉学习儿歌;重点、难点部分创设情景让幼儿迁移经验,充分体验、感受与表现儿歌。

支持幼儿学习前书写、早期阅读的基本方法我们新创的符号图示法充分发挥了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它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思维过渡的极好桥梁。

案例2:

大班语言活动看图讲述《大象救小兔》(活动记录文稿)看图讲述活动是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活动。

它是早期阅读的基础,也是将来进入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

看图讲述活动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是:

(1)许多幼儿看不懂图,说起话经常是颠三倒四、没有逻辑性。

(2)幼儿讲述不生动,语言单一。

幼儿讲述雷同的多。

此活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支持幼儿学习自主观察、阅读图片的方法;支持幼儿学习连贯、清楚的讲述;支持幼儿学习较生动地讲述。

活动名称:

领域活动大班语言活动大象救兔子设计者福州市儿童学园赵葵指导:

毛新巧、叶钟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指出: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交流的乐趣。

鼓励幼儿大11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本班幼儿多数喜欢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观察出图片的主要情节,进行简单讲述,但观察还不够细致(如人物的表情、动作);对情景的扩展性想象讲述(如:

人物对话、动作)等方面不够生动。

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与学习需要,我选择了看图讲述《大象救兔子》这一内容,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学习自主阅读,难点是运用恰当的词进行连贯、生动地讲述。

因此,我试图引导幼儿运用自主阅读的方法相互交流,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以符号梳理、动作表演等支持性策略,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体验与同伴分享自主阅读的乐趣,尝试使用恰当的词进行连贯、生动地讲述。

活动目标:

1、积极地参与看图讲述活动,体验和同伴分享自主阅读的乐趣;2、学习细致观察图片,尝试使用恰当的词进行连贯、生动地讲述;3、初步学习自主阅读的方法。

活动准备:

三张大幅挂图、教师梳理的图标若干。

幼儿两人手一套小幅图片、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供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大胆表达。

121、以谈话引入,激发幼儿自主阅读与交流的兴趣。

师:

小朋友按顺序仔细地把三幅图看一看,连起来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好吗?

3、幼儿两人一组观察三幅图,进行自主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按顺序阅读讲述,并观察、了解幼儿现有的讲述水平。

反思:

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高,多数能按自主阅读的方法先观察图片再讲述;中等水平的幼儿能讲出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情及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力弱的幼儿则能简单讲述。

说明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宽松的阅读环境和自主阅读方法的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起到支持幼儿有目的阅读的目的。

]请个别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师:

谁愿意把故事大声讲给小朋友听,听的小朋友要仔细听听,他说的好在哪?

幼儿讲述:

一天,老虎发现三只小兔,三只小兔很害怕老虎,大象就救了三只小兔。

老虎被大象发现了,大象用水喷到它身上,老虎很害怕,就说;快停下来。

三只小兔很高兴。

4、集体评价讲述情况,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梳理连贯讲述的要素。

师:

谁来说说她讲的好在哪里?

幼:

她有用上好听的词,比如:

害怕、喷、高兴。

幼:

她说的很连贯;有说出故事的结果;还说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师和幼儿一起小结:

要讲出故事的开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这样才讲得完整。

13反思:

教师通过幼儿之间的评价,培养幼儿的倾听同伴说话的习惯。

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做到连贯、较完整的讲述,在细致观察图片、尝试使用恰当的词进行连贯、生动地讲述还很欠缺,因此我采用了一系列支持性的策略,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自主阅读的方法。

]二、启发幼儿按顺序细致观察图片,多形式支持幼儿运用恰当的词进行连贯、生动地讲述。

师:

要怎么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好听呢?

我们来仔细看看图片吧。

1、观察图一:

重点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表达图片内容。

师:

老虎是什么表情?

是怎么做的?

小兔是什么表情?

又是怎么做的?

幼:

老虎看起来很凶猛,张开大大的嘴巴在追小兔;眼睛瞪得圆圆的;还有锋利的爪子;好可怕的老虎师:

它是怎么追小兔的?

(师用体态演示)幼:

它从树后跑出来;它从树后爬出来;蹿出来(幼异口同声)。

师:

瞧,小兔发现了是怎么表情?

又是怎么做的?

幼:

小兔赶紧跑,边跑边喊快跑呀,老虎来啦;小兔看见老虎蹿出来,拔腿就跑;小兔转身就逃,还喊老虎要来吃我们啦,快跑~;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梳理生动讲述的要素讲出动物的动作、表情。

反思:

我运用指图观察的方法,开放性的问题和辅助性小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还运用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启发幼儿恰当的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运用到图片讲述中,使讲述更生动。

]142、观察图二: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细致观察图片,并想象用动作、语言来表达图片内容。

师:

小兔逃到哪里?

幼:

小兔逃到对岸;小兔逃到小河边;师:

小兔是怎样向大象求救的?

大象是怎么救他们的?

小朋友仔细看看,两两小朋友可以互相扮演动物表演一下。

师:

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反思:

我采用幼儿互相扮演动物表演的方式,并启发他们运用伸、翘等词来形容大象的动作。

小朋友会说:

大象伸长了鼻子,翘起小小的尾巴像一座桥,让小兔跑过去使讲述具有形象性、准确性和生动性,同时将语言和艺术领域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也是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梳理生动讲述的要素想象图片中动物的动作、语言。

3、观察图三:

教师启发幼儿观察动物的动作、表情,互相讨论讲述故事的结果。

师:

老虎追到小河边,结果怎么样?

小朋友互相讨论讨论,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幼:

大象吸了很多水朝大老虎喷过去;大象还用腿踢老虎,说看你以后还赶欺负小动物!

师:

结果呢?

幼:

大象被老虎喷得眼睛都睁不开;老虎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老虎说饶了我吧;小兔欢呼起来;小兔说太好了,谢谢到大象伯伯。

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梳理生动讲述的要素讲出动物的动作、表情。

15反思:

学会了观察图片的方法后,采用了幼儿两两互动讨论,在宽松的氛围里交流,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三、引导幼儿运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学习较为生动地讲述图片内容。

1、师幼共同提出相互交流的要求:

(1)为故事取名。

(2)两个小朋友互相说,要说得连贯完整,还要说出小动物的表情、动作和它们说的话。

(3)互相听时,给有进步的小朋友奖励一面红旗。

2、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反思:

第二遍的讲述,幼儿兴趣更高,不仅会运用生动的词,讲述动物的表情、动作、对话,想象心理活动,有的幼儿还会督促旁边的小朋友要用上好听的词讲述。

老师强调给有进步的小朋友贴红点,小朋友讲述和倾听都特别认真。

]4、集体交流。

请个别幼儿连贯、生动讲述,集体分享。

幼儿讲述:

一天,三只小兔在草坪上玩,突然,一只大老虎扑了过来,小兔看了飞快地跑走了,他们跑到一条小河边,对正在洗澡的大象说:

大象伯伯,能救救我吗?

大象伯伯说:

我该怎么救你呢?

小兔说:

你把鼻子伸长做成一座桥,让我们过去吧大象就伸长鼻子放在另一边草坪上,一只小兔马上跑到大象的背上,其他的小兔也跑过了小河。

大象吸足了水,等老虎跑过来,一脚踢过去,把老虎踢倒在地。

过了一会,又吸足水喷到老虎脸上,老虎说:

啊呀,我最怕水了,能不能停一停呀,大象伯伯一直喷,直到把水喷干净,才停下来,最后小兔们乐得笑呵呵。

16反思:

比较前后的讲述,幼儿通过隐性、显性、幼幼互动等一系列策略,幼儿能有选择的运用描述表情、动作的词和对话进行讲述;能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用不同的语调表现动物的心理活动。

幼儿讲述更加大胆、自信,初步学习了自主阅读的方法,效果良好。

]四、延伸活动:

如果没有遇到大象,还有谁来救小兔?

如果谁都不在,小兔该怎么救自己?

回班后小组共同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反思: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给幼儿想象的空间。

]活动点评毛新巧福州市儿童学园小中高1、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出赋予旧教材新内涵、新要求的特点,突出了看图讲述与前阅读的学习关系。

2、在活动计划的制定上,充分体现了活动前的反思过程:

(1)设计思路清晰、正确,很好地体现了三解读。

即解读《纲要》的要求、解读班级幼儿的已有的水平、解读教材。

三解读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能力,也是教师由一般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2)目标体现了准确、明析、操作性强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