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172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doc

《机械制造工艺》作业题集

Part1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2.在一道工序中如果有多个工步,那么这些工步可以是顺序完成,也可以同步完成。

(√)

3.在一道工序中只能有一次安装。

(×)

4.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加工一批阶梯轴,先车好一端,然后调头再车这批轴的另一端,即使在同一台车床上加工,也应算作两道工序。

(×)

5.用同一把外圆车刀分三次车削阶梯轴的同一个台阶,因切削用量变化,故称为三个工步。

(√)

6.用三把外圆车刀,同时车削阶梯轴的三个台阶,因为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均不相同,所以称为三个工步。

()

7.在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

(×)

8.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减环。

(√)

9.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10.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11.因为球心、轴线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客观上并不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面为定位基面。

×)

12.一个表面的加工总余量等于该表面的所有加工余量之和。

(√)

13.某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与该工序尺寸公差无关。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B)。

A.工步B.工序C.安装D.走刀

2.工步是指(B)。

A.在一次装夹过程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B.使用相同的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C.使用不同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D.使用同一刀具对不同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3.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B)。

A.工步   B.工序C.工位                 D.安装

4.下面(D)的结论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B.一次安装只能有一个工位

C.一个工位只能完成一个工步  D.一道工序只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5.基准是(A)。

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B.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C.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D.工件的运动中心

6.定位基准是指(C)。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7.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B)。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8.粗基准是指(A)。

A.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 B.已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

C.粗加工的的定位基准          D.精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9.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定位基准的?

(A)

A.已经加工过的表面B.未加工的表面C.精度最高的表面D.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

10.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B)。

A.零件结构对强度的影响B.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

C.零件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D.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

四、填空题

1.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 机械加工   、零件热处理、    机械装配和检验试车等。

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以工序为基本单元所组成。

3.工步是指使用同一把刀具对同一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4.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__工步___。

5.__同一______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__一个______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6.采用已切削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是____精__基准。

7.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测量基准、定位基准和装配基准四种。

8.在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必然__等__于封闭环的公差。

9.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增_____环。

10.尺寸链中,由于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为___减_____环。

五、简答题

1.什么叫生产纲领?

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各有哪些主要工艺特点?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间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计划期常为一年,所以生产纲领常称为年产量。

1.单件生产:

少量地制造不同结构和尺寸的产品,且很少重复。

如新产品试制,专用设备和修配件的制造等。

2.大量生产:

当一种零件或产品数量很大,而在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是重复性地进行相同的工序。

2.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主要考虑加工精度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常用的加工手段有:

车铣刨磨膛

3.把零件的加工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有哪些?

1.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2.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3.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4.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5.有利于保护加工表面

(a)要求工件加工后壁厚均匀(b)要求加工余量均匀

图1-3铸件简图

4.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5.精基准选择应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操作方便。

5.零件结构工艺性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1/有利于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2有利于减少加工劳动量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

六、应用计算题

3.图1-3示零件简图,试拟定合理的加工路线,并说明粗,精基准的选择,工件的装夹方法。

零件为单件生产。

4.床身加工工艺路线如下所述(图1-4)。

试根据工艺路线制订原则,指出其中的错误,重新拟定为合理的工艺路线。

零件为大量生产。

图1-4车床床身简图

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1)加工导轨面A、B、C、D、E、F:

粗铣、半精刨、粗磨、精磨;

(2)加工底面J:

粗铣、半精刨、精刨;

(3)加工压板面及齿条安装面G、H、I,粗刨、半精刨;

(4)加工床头箱安装定位面K、L:

粗铣、精铣、精磨;

(5)其它:

划线、人工时效、导轨面高频淬火。

Part2机械加工精度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由于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

2.机械加工中允许有原理误差。

(√)

3.尽管机床磨损速度很慢,机床制造误差在一定时间内可视为常值,但在加工一批工件时,若多次调整机床,其调整误差仍为随机性误差。

(√)

4.定位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

5.机床磨损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6.工件受热变形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工件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一次装夹车削外圆及端面,加工后检验发现端面与外圆不垂直,其可能原因是(C)。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与纵导轨不平行C.车床横导轨与纵导轨不垂直

D.三爪卡盘装夹面与车床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2.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其主要原因是(A)。

A.工件夹紧变形B.工件热变形C.刀具受力变形D.刀具热变形

3.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C)。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

4.下列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中,造成随机误差的因素是(D)。

A.原理误差B.机床几何误差C.机床热变形D.安装误差

5.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其均方根偏差越大,表明尺寸(A)。

A.分散范围越大B.分散范围越小

C.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大D.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偏差越小

6.在车床两顶尖上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中间直径偏小,两端直径偏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

A.两顶尖处刚度不足B.刀具刚度不足C.工件刚度不足D.刀尖高度位置不准确

7.在车床上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D)。

A.机床B.工件C.刀具D.切屑

8.工艺系统刚度(B)其夹具的刚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

9.下列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中,造成变值系统误差的因素是(C)。

A.机床几何误差B.夹具制造误差C.刀具磨损D.工件受力变形

10.车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造成主轴径向跳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

A.轴颈圆度误差   B.轴套孔圆度误差C.轴颈与轴套间隙偏大D.轴颈与轴套间隙偏小

11.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鼓形误差(中间大、两头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D)。

A.车床主轴刚度不足B.两顶尖刚度不足C.刀架刚度不足D.工件刚度不足

12.切削时刀具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A)。

A.切削热B.运动部件的摩擦热C.辐射热D.对流热

13.车床出厂检验标准中规定导轨只允许中凸,主要是考虑(C)。

A.导轨工作时的受力变形B.导轨工作时的热变形C.导轨磨损D.机床安装误差

四、填空题

1.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2.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其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误差称为常值系统误差,其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3.加工表面的法向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4.车削加工时,切削热大部分传到切削中,小部分传到工件及刀具中。

5.试切法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而调整法多用于大量和成批生产。

6.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相切法、轨迹法和成形法。

7.在加工时,因为采用了近似的运动方式或者形状近似的刀具而产生的误差称为____加工方法____误差。

五、简答题

图2-1

1.试说明试切法与调整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答:

1、一边加工,一边测量。

2、一次调整,加工成批。

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

相切法、轨迹法、成形法。

3.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

试切,调整法定尺寸、刀具自动获得法。

4.用小钻头加工深孔时,在钻床上常发现孔轴线偏弯(题2-1图a)在车床上常发现孔径扩大(图2-1b),试分析其原因?

答:

刚度差,只有钻头转,工件不转,刀弯了也能转,都是刚度不足,工件转,刀弯了零件也转,孔变大

5.外圆磨床上磨削薄壁套筒,工件安装在夹具上(图2-2)当磨削外圆至图纸要求尺寸(合格)卸下工件后发现工件外圆呈鞍形,试分析造成此项误差的原因?

1、散热在中间,条件差,中间部分热胀,磨削的多,冷却后,反凹

2、两边缘的散热好

图2-2

七、讨论题

2.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光轴的外圆(图2-3),加工后经度量,若整批工件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的几何形状误差,试分别说明可能产生上述误差的各种因素。

a、水平面

b、切削力引起的综合误差

c、工件刚度不足

d、床头与尾座的刚度不足,床尾的弹度更差

图2-3

Part3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B)。

A.机床B.工件C.砂轮D.切屑

2.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原因有(B)。

A.塑性变形B.切削过程中的振动C.残余应力D.工件表面有裂纹

3.在切削加工时,下列哪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

(D)

A.刀具几何形状B.切削用量C.工件材料D.检测方法

4.当零件表面层有残余压应力时,(A)表面层对腐蚀作用的敏感性。

A.降低了              B.增加了C.不影响              D.有时会影响

5.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B)。

A.刀具材料B.进给量C.切削深度D.工件材料

6.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A)的结果。

A..残余应力作用B.氧化C.材料成分不匀D.产生回火

Part4装配工艺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装配尺寸链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那个环是封闭环。

(×)

2.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不是装配尺寸链。

(×)

3.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出的零件公差比完全互换法的大。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B)。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C.尺寸最小的环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2.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是(D)。

A.组件B.部件C.组件D.零件

3.可动调整法是采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D)

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B.将几个零件合并在一起看作一个组成环

C.修配一个零件的尺寸D.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4.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A)。

A.按互换法装配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C.以修配法为主D.以调整法为主

图4-1

5.装配尺寸链的出现是由于装配精度与(A)有关。

A.多个零件的精度B.一个主要零件的精度

C.生产量D.所用的装配工具

6.从减小装配时的修配工作量和机械加工考虑,选出图4-1中装配结构工艺好的结构。

(D)

7.采用大数互换法(或称部分互换法)装配时,零件所规定的公差比完全互换法所规定的公差(B)。

A.小B.大C.相等D.有时大、有时小

8.“固定调整法”是采用(A)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    B.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C.调整有关零件的相互位置D.修配有关零件尺寸

四、填空题

1.有些装配精度只与一个零件的精度有关,称为单件自保。

2.机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机器设计的正确性、零件加工质量和装配精度。

3.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

4.机器是由零件、套件、组件、部件所组成。

5.把机器分成若干独立单元是评定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6.查找装配尺寸链时,每个相关零、部件能有一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

7.采用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叫做___可动调整_____法。

8.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高或低精度多环的部件,常采用    分组装配法。

Part5机床夹具设计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2.工件夹紧变形会使被加工工件产生形状误差。

(√)

3.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种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

4.随行夹具一般是用于自动线上的一种夹具。

(√)

5.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

楔角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

6.在大型、重型工件上钻孔时,可以不用夹具。

(√)

7.车床夹具应保证工件的定位基准与机床的主轴回转中心线保持严格的位置关系。

(√)

8.机床、夹具、刀具三者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工艺系统。

(×)

9.工件加工时,采用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都是允许的。

(√)

10.机床夹具装夹工件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

11.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只有基准位移误差。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车床上加工长轴时采用双顶尖及中心架支承,是属于哪种定位。

(C)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

2.机床夹具中需要考虑静平衡要求的是哪一类夹具(A)。

A.车床夹具B.钻床夹具C.镗床夹具D.铣床夹具

3.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B)。

A.斜楔B.螺旋C.偏心D.铰链

4.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D)。

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孔中心线

5.夹具的动力装置中,最常见的动力源是(A)。

图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