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2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俯瞰(kàn)污秽锲而不舍(qiè)鞠躬尽瘁

B.哺育(pǔ)愧怍沥尽心血(lì)苛绢杂税

C.憎恶(zèng)闲暇深恶痛疾(wù)千均一发

D.累赘(zhuì)取缔气冲斗牛(dòu)癫沛流离

2.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件事情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实,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有的国家把安全建立在损害他国的安全之上,这种安全只是海市蜃楼。

D.即使冬天严寒而孤独,我也始终相信,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希望。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得人们很少有机会停下脚步,去欣赏沿途的美景。

B.登月归来不久,1969年9月16日,便让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畅谈登月的感受。

C.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有美丽文化,更有天蓝地绿水清的壮丽河山。

D.身形瘦弱的老吴和弟弟总喜欢在东湖边上欣赏城市的美景。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④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⑤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A.⑤①④②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②①③④

5.为下面段落的空白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越是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越要觉得自己一定能行,越是别人捧你的时候,______

A.你越要告诉自己真棒

B.你越要告诉自己啥也不行

C.你越要告诉自己要自信

D.你越要告诉自己还做得不足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释)①此诗是金兵侵宋,诗人逃难时所作。

②熏风:

和暖的南风,即春风。

③区区:

辛苦的意思。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并点题。

此时金兵侵宋,诗人逃难流落异乡,初闻杜鹃哀鸣,自不免增添忧国愤时之念和怀乡思家之情。

B.颔联写南国不待熏风吹拂,已是遍地绿荫,但是国难当头,再美的景色也是枉然。

而杜鹃流血悲啼,更使诗人的忧郁凄怆之感倍增。

C.颈联中的“北”指的是中原故国,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国之情。

诗人三更半夜还无法入眠,是因为“南山高林”中的杜鹃时不时地啼鸣。

D.尾联中的“汝”指杜鹃。

诗人对杜鹃说,你我都无家可归。

因面“言妇”更伤情,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和领联引用“杜鹃泣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伤春之感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深深的留恋之情。

B.“言归汝亦无归处”虚实结合,虚指杜鹃,实指诗人自己。

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C.全诗的自然景物被诗人情感化了,并随着诗人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D.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四处留徙、无所归依的生活的无尽感慨,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③下,宗元谓所亲曰: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④钱,过期则没⑤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⑥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

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

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制书:

诏书。

④质:

抵押。

⑤没:

没收。

⑥营护:

料理,护送。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禹锡执友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D.请以柳州/授禹锡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谓(______)卒(______)还(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11.你觉得柳宗元是个怎样的人?

请从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句子默写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2)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3)斯是陋室,________。

(4)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7)荡胸生曾云,________。

(8)________,弹琴复长啸。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百合花开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

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

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地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

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

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

没想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

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

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

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

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

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掏得很深。

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扶着花朵。

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

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

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

经过一番腾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

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

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

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适应了新环境,精神抖擞地立起来。

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

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

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⑦九月天气逐渐转凉,野百合也在一阵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

看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

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父亲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岁那个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

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

春天来了。

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

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

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

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

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

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

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

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

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

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13.依据提示填空,完善文本线索。

(1)百合花:

初见百合花→移植成功→①____→再度生长→又见百合。

(2)“我”的情感变化:

②____→憧憬和幻想→忧伤→③____→惆怅和怀念。

14.请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15.文章第⑨段写父亲,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16.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的劈柴

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

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

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

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

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

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

“是复兴回来了吧?

”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

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

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

赵大爷对我说:

“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

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

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

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

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

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

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

他说:

“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

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

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

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17.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

18.分析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19.选文中第⑥、第⑨段画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20.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21.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

六、综合性学习

22.学校要举办“重拾书信魅力”的文化活动,请结合以下材料的内容,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倡议同学们暂时放下即时通信工具,用书信和亲人朋友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材料一前不久,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

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豆瓣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位居豆瓣综艺榜榜首。

材料二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材料三历史上著名的书信不胜枚举,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及《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无一不是情真意切的书信经典。

材料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亲戚、朋友、同学之间,还是用手写书信的方式交流为好,见信更显亲切,隽永秀逸的字体、信纸上的墨香、文字中流淌的情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享受。

七、作文

23.请以《我真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B.哺育——bǔ,苛绢杂税——苛捐杂税;

C.憎恶——zēng,千均一发——千钧一发;

D.气冲斗牛——dǒu,癫沛流离——颠沛流离;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A.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使用正确;

B.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使用语境错误;

C.海市蜃楼:

比喻虚无缥缈而不实际存在的事物,使用正确;

D.不期而遇:

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让人感觉突如其来,使用正确;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便让”;选项错误;

C.语序不当,改为“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有天蓝地绿水清的壮丽河山,更有美丽文化”;选项错误;

D.表意不明,可改为“老吴和身形瘦弱的弟弟”;选项错误;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根据“端午节总述——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内蕴随时代发展不断的增加)”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判断。

⑤中“端午节,是……”,点出句子中心;②中的“起源”“最初”;④中“汉魏以后”“屈原、伍子胥”;③“缅怀先贤、忠君爱国”;①句是总结。

据此,正确的顺序是:

⑤②④③①。

故答案为B。

5.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的选用的能力。

要分析好“越是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越要觉得自己一定能行”一句,说的是是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做法。

由此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所以当“越是别人捧你的时候”,“你越要告诉自己还做得不足”。

整个句子说的是要有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自卑,也不骄傲。

故选D。

6.C

7.A

【解析】

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人三更半夜无法入睡是因为杜鹃的啼叫勾起了作者的乡思,诗人思念家乡所以无法入眠。

选项错误。

故选C。

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

江南二月,百花盛开,春光灿烂,可诗人却说已是“百草争芳已消歇”,“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诗人却说不见南风吹来,这是为什么呢?

国难当头,再美的景色也变成不美了。

加上“至今犹劝别人归”的杜鹃的悲鸣,“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自然亡国之恨顿生。

首联和领联引用“杜鹃泣血”的典故,表达自己无家可归的沉痛心情,抒发自己国破家亡的沉痛。

8.B

9.对……说去世返回

10.

(1)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呢?

(2)柳宗元自己出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父母。

11.为友:

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

为官:

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

为师:

水平高,指导有方。

【解析】

8.做此类题时,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断句方法:

读通文段,弄懂大意。

断句总则:

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

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再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停顿划分。

A.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故停顿为:

吾与禹锡/执友。

B.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

故停顿为:

裴度/亦奏其事。

C.柳宗元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故停顿为:

宗元/革其乡法。

D.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

故停顿为:

请/以柳州授禹锡。

故选B。

9.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1)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

谓:

对……说。

(2)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

卒:

去世。

(3)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

还:

返回。

10.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呢?

与:

和。

何忍:

怎么忍心。

是:

这样。

(2)柳宗元自己出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父母。

乃:

于是。

私:

自己。

归:

归还。

11.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如“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为官”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上,如“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为师”主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点睛】

译文: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

“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12.

(1)何人不起故园情

(2)故园东望路漫漫(3)惟吾德馨(4)山重水复疑无路(5)闲敲棋子落灯花(6)自缘身在最高层(7)决眦入归鸟(8)独坐幽篁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背诵能力。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注意“惟”“馨”“眦”“幽篁”等易错字。

13.

(1)①枯萎、凋零

(2)②喜欢③兴奋

14.示例一: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将百合花拟做人,赋予它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的勃勃生机。

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示例二:

①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②把新生百合的青苗比喻成小队伍,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整齐,充满。

15.承上启下,从百合花写到陪伴我一起见证百合花成长的父亲,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并且为下文的感触——世间美好的事情总是太过匆促、短暂做铺垫。

16.百合花给了“我”很多启示:

①父亲让“我”知道一朵花是怎样长成,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

②百合花的枯萎、凋零让人感伤,告诉“我”生命短暂、没的易逝。

③百合花移栽后,到春天长出一溜青苗,让“我”看到蓬勃的希望。

④再次路过花店,看到百合花,“我”会伤感和惆怅,告诉“我”要珍惜亲情,及时行孝,珍爱美。

【解析】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与作者情感的梳理。

解答此题按题干中已给出的线索及情感提示,找到相对应的内容,从文中可筛选出词语作答。

初见百合花时,“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欠不肯挪步”“因为我喜欢”;“看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可以看出是因为百合的“枯萎、凋零”,引发“我”的“忧伤”之情,当百合再度生长出来,“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表现我当时的“兴奋”。

14.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赏析。

分析句子,先找出它使用的修辞方法,再用修辞方法的作用结合句意去分析。

能找出一种修辞方法进行赏析即可得分。

细读这句话可知,“茁壮”一词把百合花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百合花苗比作小队伍,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两种修辞综合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百合花的整齐和生机勃勃,也表现了“我”对百合花的喜爱之情。

15.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

首段的作用一般是:

引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

具体作用还要根据文章全局去分析。

第九段从内容上看,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表现这一事件对“我”的影响,同时又为下一段的抒情作铺垫;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6.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归纳。

作者在文中由花获得的感悟,一般都是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从文中可以看出主要有:

百合花给了“我”很多启示: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

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门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

”“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

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

”结合这些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整理出答案。

17.一是指赵大爷的帮助所带来的温暖;二是指“我”愧疚后感到了沉甸甸的亲情。

18.本句是环境描写,这句话写屋里冷,从侧面写出母亲在家里的无助与孤单,也为作者的自责埋下伏笔。

19.一是看到母亲蜷缩在被子里,不想吃东西,心里既难受又自责;二是赵大爷的一席话触动心扉,使作者感到内疚,对不住母亲。

20.赵大爷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他照顾“我”生病的母亲,送劈柴给“我”;他还是一个心思缜密、考虑周全的人:

他能发现母亲生病,叫“我”去生火,去他家拿劈柴。

21.强调当父母老了的时候,子女更要对父母负起责任,尽量在父母身边尽孝,多陪伴和照顾他们。

【解析】

17.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的含义。

作答时,需联系文本内容和主旨,分析其表面义和深层含义。

根据故事内容可知,题目中的温暖表现上指的是赵大爷的帮助给“我”和母亲带来的温暖,联系主旨可知,这里的温暖还指“我”感到了对母亲的愧疚,也感受到了母亲给“我”的亲情的温暖。

据此分析可作答。

18.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现效果。

作答时,需先明确描写方法,然后结合描写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

这句话是对“我”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家里的冷清,也从侧面写出了母亲的无助与孤单,同时也为下文我听到赵爷的话后产生的自责与愧疚做了铺垫。

19.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心理。

作答时,需联系具体的语境和人物当时的处境,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即可。

第一处,“我”看到母亲一个人孤单躺在床上,又不想吃什么东西,再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升起一种难过和自责之情。

第二处,赵大爷的话让“我”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母亲的不易,心里感到内疚,对不起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