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59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docx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

经常使用但容易误解的20个文史常识

“此致敬礼”的“此致”是什么意思?

“笑纳”是“笑着接纳”吗?

平时经常用却容易误解的二十个文学常识,你都知道吗?

1、“冠冕”并不皆“堂皇”

“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比喻外表很体面然而实际并不如此。

但在古代,“冠”和“冕”二者的词义所指并不太一样。

帽子古代称首服,“冠”在古汉语里第一个意思就是首服的通称。

古时,人的社会身份不一样,“冠”也就不一样:

庶人戴的为缁布冠。

缁为深黑色,缁布冠就是深黑色的布所制的帽子。

而大夫和士戴的是玄冠,用黑缯制成。

玄也是一种颜色,是浅黑色。

冠的第二个意思是冠礼。

冠礼是男子的成人礼,士二十而冠。

与冠相比,冕的地位要高得多,冕为首服之最尊者。

冕的大致规格如下:

上面是木板,木板外包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红色。

一般来说,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才有资格戴冕。

因此“冠冕”虽然连用,但二者却有严格的区分,冠和冕内部又有很多差别,所以冠冕并不皆堂皇。

2、“此致”乃到此结束

几乎所有识字的中国人都写过信,几乎所有写过信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

“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白,“此致”到底什么意思,“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到底是什么关系,却是众说纷纭的问题。

先看一个例子,此例出于《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六册》,在《1935年4月1日致徐懋庸》的结尾,鲁迅先生这样写道:

“此致,即请道安。

”在《1935年8月3日致李霁野》的结尾,鲁迅先生写道:

“此致,即颂暑祺。

”鲁迅先生这样的用法,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此”者不是指后面的“道安”、“暑祺”,因为在“道安”和“暑祺”前还有“即请”、“即颂”一类的词来引领。

既然如此,“此致”和后面的“暑祺”就不可能再有动宾关系。

同理,“此致”和“敬礼”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是动宾关系,或者说,二者在词义上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那么,“此致”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一种用法。

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指前文,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了”。

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下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发布命令的公文时末尾要用“此令”……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煞尾语。

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行。

3、“笑纳”并非笑着纳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

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

“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

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

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

在某地曾见到道路上悬挂着这样一条横幅:

“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

”客人可以“笑纳”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笑纳”一词本义来看,它是有专指范围的,只能纳物,不能纳人。

“笑纳远方客”,从字面上解释,即要对方把“远方客”作为礼物收入。

这不成了笑料了吗?

把人作为礼品请对方“笑纳”,这多少有点不人道了吧!

相信这是误解了“笑纳”一词的真正意思,如把“笑纳”改为“笑迎”,应当是正确的。

用错这类谦辞的原因首先是不理解词义,其次是赶时髦。

有人一看见别人用,便连忙跟着上,似乎用上几个敬辞谦辞就显得文雅了。

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即使运用对象没错,也未必可以处处运用。

在一般场合,还是运用大众化的礼貌用语为宜,它更有一种亲切感。

4、“蓬荜生辉”是谦辞一位朋友刚把新房装修好,就叫上几个哥们儿去参观。

参观时,其中一位看得很认真,边看边问装修的材料,并用羡慕的语气说:

“你们家用的材料真不错,设计得很合理,装修后真是蓬荜生辉啊!

”他刚说完,大家就在旁边笑,弄得他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问原因。

“蓬荜生辉”又可说成“蓬荜增辉”、“蓬荜生光”、“蓬闾生辉”,其中,“蓬”是“蓬草”;“荜”通“筚”,即用荆条、竹子等编制成的篱笆等物。

“蓬荜”连用,是“蓬门荜户”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

如杜甫在《客至》中写道:

“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虽然只是诗歌中的比喻,但也说明他当时的生活很贫苦。

用错这个词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种。

第一种为不了解该词的意思,如北国网的北国体坛栏目曾经有一篇题为“葡英大战:

任意球蓬荜生辉,英格兰险复仇葡萄牙”的报道,显然是错误的。

任意球踢得再好,也不能够“蓬荜生辉”,更何况是在足球场上。

还有人声称“让我的2006年蓬荜生辉”,也许他本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别人就有些发懵了。

第二种是不知道“蓬荜生辉”是个谦辞,表示的是“简陋的房屋也发出了光辉,是谦词,多用于对他人来访或题赠诗人字画等表示感谢”的意思。

所以,这个词只能出于自己之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

例如,“在您的房间内种些花草,一定会蓬荜生辉的。

”还有人会说:

“用灯饰装扮你的家,让你的家蓬荜生辉。

”诸如此类的错句子,很多场合都可以见到听到。

上文中那位朋友,就是错在这里了。

5、“先喝为敬”有渊源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社交辞令就是“先干为敬”。

有些人也许以为这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不然,“先干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堪称源远有自。

古人居所一般都是堂室结构,这种建筑有堂有室。

堂在前,室在后,堂大于室。

堂室之间,隔着一堵墙,墙外属堂上,墙里属室内。

堂上不住人,是古人议事、行礼、交际之所在。

举行礼节活动时,室内以东向为尊,即席上最尊贵的人面东而坐;堂上则以南向为尊,最尊贵的客人南向而坐。

按照这种尊卑长幼排序坐好之后,酒席就可以开始了。

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

这种礼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这一点,与通过握手表明双方手里都没有暗藏凶器的思路很接近)。

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

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

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

这样的礼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现在人们在酒宴间也都是先进酒于宾为敬,为了劝客人饮酒,主人常自己先干一杯。

这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之具体而微的体现吧。

知道了这样的规矩,我们不仅知道了“应酬”的来历,对于我们在酒席之上如何应对才不失礼貌也会有所帮助。

6、“五服”并非五件衣

“五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出现的频率虽然不算太高,但在传统文化里,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

“五服”本身又是一个词义十分复杂的词。

它可以作为计量单位。

作为计量单位用的时候,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服。

由近及远,分别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同时,五服也可以指礼仪中的“吉服”和“凶服”。

吉服之五服,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之服装样式。

而凶服之“五服”是丧服的五种依亲疏差等分出来的五等服装。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

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

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需要服丧。

亲者丧服重,疏者丧服轻。

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就是所谓的五服:

①斩衰,用极粗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旁及下边。

②齐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缝衣旁及下边。

③大功,用粗熟布为丧服。

④小功,用稍粗熟布为丧服。

⑤缌麻,用稍细熟布为丧服。

缌麻是最轻的服,表示边缘亲属。

“五服”之外,基本上就不用再穿丧服了。

因此,“五服”在实际上也代表了血缘的亲疏远近。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农村的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五服”这种说法,只是这种说法更偏重于指家族血缘关系的远近。

譬如,有时人们说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时,往往这样说,我们两家已经出了“五服”。

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至少已经是五代之前了。

7、“慈母”曾是伤心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是唐诗中最为温馨的一首诗,在华语圈中家喻户晓。

我们太习惯于说“慈母严父”了,以至于我们自然地就认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亲”。

其实,在中国古代,曾有个专门的称谓叫“慈母”,对于这个“慈母”来说,“慈母”之“慈”与“慈祥”无关,“慈母”本来是件伤心往事。

“慈母”最早出现于《仪礼》。

《仪礼》对成为“慈母”的条件作了诸多令人张口结舌的限定:

“慈母者,何也?

传曰:

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

女以为子。

命子曰:

女以为母。

”由此可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成为慈母,也不是哪个儿子随便都可以拥有慈母。

8、孔融小时了了,被讥“大未必佳”

在电视上,曾听证券分析师说了这样一句话:

“小规模的投资组合能够取得这样成就,最多也不过应了‘小时了了’这句话!

”从当时的语境来看,他的意思是“投资初期收益小”,但是“小时了了”可不是这样随便用的。

“小时了了”出自《后汉书·孔融传》。

讲的是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了洛阳。

时任司隶校尉的李元礼名气很大,孔融很想拜见,于是到李家门前,对看门的说: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看门人只好让他进去。

见到孔融,李元礼问:

“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说:

“过去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李聃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亲戚关系。

”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对这个孩童的话感到惊奇。

过了一会儿,太中大夫陈韪也来拜访,得知孔融刚才说的话,陈韪随便说了句: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孔融岂肯在嘴巴上吃亏,遂反唇相讥:

“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

”陈韪被孔融的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9、公道在人心,张俭望门投止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谭嗣同在临终前留在狱中的绝笔《狱中题壁》。

以气势而论,这首诗在中国近现代诗歌史上,可称第一。

那么,诗中的“望门投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望门投止”语见《后汉书·张俭传》:

“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说的是东汉时,张俭曾出任山阳东部督邮。

宦官侯览专权,他家里的人便依仗权势残害百姓,无恶不作。

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及其家人。

但告发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后来,侯览指使人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轨,并下令逮捕张俭。

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汹汹,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

因为当地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

一天,张俭逃到鲁郡,投奔好友孔褒。

孔褒不在,孔褒的兄弟孔融只有十六岁,热情地接待了他。

张俭走后,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们的老母亲加以审问。

孔融一家争着承担责任,闹得官府不知如何处置。

由于大家的保护,朝廷始终没有抓到张俭,直到黄巾大起义爆发后,汉灵帝下令解除“党锢”,张俭才得以结束逃亡生活。

后来,人们便将“望门投止”引为成语,形容在急迫情况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

现在一般用它作暂求安身之意,里边也含有急中生智、临机决断的意思。

谭嗣同在诗中用这个典故,是设想逃亡中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而后面的典故“忍死须臾待杜根”,则是自比东汉时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的郎中杜根。

10、感情深,梁鸿孟光举案齐眉“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是很常见的成语。

“举案齐眉”自不必说,“相敬如宾”有时候人们还是会偶尔用错的,以为两个人关系好就是相敬如宾,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其中的典故。

据《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年轻时家里很穷,但他很有学问,在当时很有名气,可是他不愿意做官,一直隐居乡里,自食其力。

梁鸿娶了同县孟家女儿孟光后,一起隐于山中,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每当梁鸿回家时,“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来历。

11、举头三尺有神明

中国人有句话:

“举头三尺有神明。

”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举头三尺有青天。

人可欺,天不可欺。

”那么,这里的“神明”和“青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佛家的说法是:

每个人身上有两个神,一个叫“同名神”,另一个是“同生神”。

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计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计恶的神。

任何人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他们都会记下来。

所以我们最好不要随便起心动念,以免造恶因。

有这样一则故事,清朝末年,一个举子要到北京去考状元,遇上了大雪封路,只好住到一家客栈里面。

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位年轻的寡妇。

大雪一直不停,举子无法成行,就只好继续在客栈住下去。

时间一长,一个是青年男子,一个是年轻寡妇,孤男寡女,天天对望,日久生情,就动了淫念。

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间,在他举手敲门前想到:

“不可以!

我是去考状元的,这一进去要是犯了淫,天庭会除名的,回去吧!

”他这边回去了,女的又起了念头,一出门,心里想:

“不可以,我是个寡妇,应该为丈夫守住贞节才对,回去吧!

就这样走了两三次。

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听到空中有声音:

“你们两个王八蛋,要又不要,把我的功过簿划得稀巴烂!

”说完就甩下一个东西来。

他们听到这些话吓得发抖,赶快捡起来看,原来是一本“功过簿”,上面有他们的名字:

一个今科状元,犯淫革名,打叉划掉了;一个是守节寡妇,死后升天,现在犯淫,也划掉了。

再看看,又写“不犯”,勾上去。

再看下面,又写“犯”,又划掉了。

如是三番,把这本功过簿弄得一塌糊涂,连神都生气得破口大骂。

两人看后赶快各自回房,从此再也不敢犯淫念了。

尽管这是个传说,但是也给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

为人当自律,切不可动邪念,切不可肆意妄为。

神明原本不存在,别说举头三尺了,举头三千尺也没有的。

但是,生活中却需要有自律精神。

古人言神明,虽是迷信荒谬,但其中的含义,倒是值得今人认真借鉴。

12、“豆蔻年华”是特指

对于女子的不同年龄,有与之对应的不同称呼。

譬如,女孩12岁往往被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被称为“豆蔻年华”;15岁被称为“及笄之年”;16岁则被称为“碧玉年华”;20岁为“桃李年华”;24岁为“花信年华”。

在对于女性年龄这么多代称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豆蔻年华”。

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

果实和种子入中药”。

“豆蔻年华”之“豆蔻”就是从这种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

这种称呼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看起来就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那般美好。

很显然,“豆蔻年华”只能指十多岁的少女。

如果硬要往大处扩展,最多也只能扩展到二十岁,再往外扩展就有点过于牵强了。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豆蔻年华”被误用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现在形容少妇也敢用“豆蔻年华”,实在有点“小词大用”,让人汗不敢出了。

13、“三长两短”捆棺材

“三长两短”常用来指意外的灾祸或者危险的事情,那么它又是源于什么呢?

在乡下人们是很忌讳说“三长两短”的。

通常认为,三长两短指的是未盖上盖儿的棺材,因为用来装死尸的棺材正好由三块长木板、两块短木板构成一个匣子。

所以在人们看来,这个词有些不吉利的意思。

“三长两短”特指棺材的说法猛一听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就觉得这种解释有些不妥当了。

如果指的是棺材,那么应该是有棺材盖的;人死后棺材岂能不盖上盖儿?

不盖之棺焉能下葬?

可是,如果有了棺材盖,那就不应当是“三长两短”,而是四长两短了?

可见,这种解释有些牵强。

那么,“三长两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古时棺木不用钉子,人们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的。

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

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到后来,人们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

但是,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生活中经常使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火葬的推行,棺材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如果连棺材都绝迹的话,那么把“三长两短”指作棺材的说法也会像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的皮条一样消失。

那个时候,恐怕知道“三长两短”来历的人会更少了。

14、“三教九流”话职业

在形容各色人等时,人们往往会用“三教九流”来概括。

那么,“三教九流”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三教九流”一般都被人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被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

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贬义。

但其实,“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

“三教”排列顺序的先后,始于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

《北史·周高祖纪》:

“帝(武帝宇文邕)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最初的“九流”,指的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

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后来,“九流”被用来代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在“九流”中,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

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

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事实上,“三教”和“九流”的名称,在最初并不含有贬义,只不过是对不同人群的概称而已。

自唐人撰《春秋谷梁序》中,把“九流”和“异端”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后人就用“三教九流”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各式人物,从此含有贬义了。

15、万岁原本非皇帝

在看历史剧时,经常会看到皇帝早朝的场面。

但见文武众臣跪下,连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以人们常把“万岁”与皇帝联系起来,认为“万岁”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万岁爷”。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万岁”一词的产生与皇帝并没有多大关系。

西周时期,尚无“万岁”一词,但有“万年无疆”、“万寿”的记载,它并不是专对天子的赞称,仅仅是一种行文的款式,也可以刻在铸鼎上。

从战国到汉武帝之前,“万岁”这个词时常出现,但并非是帝王专用,可分两类:

其一说死期,如刘邦定都关中后,曾说:

“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其二表示欢呼,如楚汉争霸时,项羽放回刘邦的家眷时,汉军也曾“高呼万岁”。

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万岁”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

从此,“万岁”成了皇帝的代名词,只有对皇帝才称“万岁”。

而历史剧中朝拜皇帝的场面,也和史实不符。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

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其实这很可能是山中回音,可是统治者却视作“祥瑞”,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称做“山呼”。

《元史·礼乐志》里对“山呼”的仪式有更详细的记载:

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的司仪官高喊“山呼”,众臣叩头并应和说:

“万岁!

”司仪官再喊“山呼”,臣子还得像前次一样。

最后司仪官高喊:

“再山呼!

”朝见的人再叩头,应和说:

“万万岁!

如此可见,“万岁”原本不是指皇帝,而“山呼万岁”也非“三呼万岁”。

16、“刀笔吏”是什么人

曾经在《大河报》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刀笔吏”的由来,阐述得很好,但是却忽略了“刀笔吏”的特殊用法。

因为,在古代人们还往往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

“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清稗类钞》“狱讼类”有数篇关于刀笔吏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刀笔之锋芒。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州有位名叫陈社甫的讼师,善写状子。

他的同乡王某曾借钱给一个寡妇,但是寡妇好久没有还钱,王某就数落了她一顿。

寡妇十分羞愧,回到家里后越想越不是味,于是在雨夜来到王家门口上吊自杀。

陈社甫听了王某的叙说后,索取五百两银子;并让王某给寡妇换双干净鞋,然后写了一张状纸,其中有这么一句:

“八尺门高,一女焉能独缢;三更雨甚,双足何以无泥?

”意思是说,一个弱女子,如何能一个人在那么高的地方自尽?

更何况,夜里本来下着雨,为何这个女子的鞋子上却没有泥巴?

当地官员看后,觉得状纸中所说的事情根本不可能,于是仅仅判王某买副棺材了事。

17、春风夏雨教化人

春秋时期的管仲不仅以其思想成为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对象,而且他的日常言行也成为中国成语宝库中的经典,并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人。

其中,“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词别有深意。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这个典故。

梁国宰相孟简子因罪逃亡到了齐国,受到了管仲的热情接待。

当管仲看到跟随孟简子的只有三个人时,就问:

“难道你在梁国时候就只有这三位门客?

”孟简子说:

“岂止是三人,共有三千多人。

”管仲感到很迷惑:

“你现在逃亡,那他们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离开你呢?

”孟简子就介绍了三个门客:

其一是父亲死后,是孟简子帮助安葬的;其二是母亲死后,孟简子安葬的;其三是兄长被抓进监狱后,孟简子设法营救了出来。

因为孟简子对他们都有恩德,所以他们才追随着他同患难。

18、“长袖善舞”不跳舞

水袖是演员戏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衬衣的衣袖。

一般戏曲服装上的水袖,长度仅为五十多厘米。

作为主要表演手段时所运用的,是特制的长袖,一般长约一米,宽六十余厘米。

在欣赏戏剧时,往往看到演员们常运用以大幅度的形体动作,配合着冲袖、甩袖、翻袖、转袖等功法,完成了一个个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达愤怒、忙乱和激动等不同的感情。

在戏曲中的许多剧种里,不管是京剧、豫剧、越剧等等,演员水袖功夫如何,往往代表着其表演水平。

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戏曲演员精湛的水袖表演称之为“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范雎、蔡泽两人的传记时曾引用过这个词语。

因为两人都是极有口才、能言善论的说客,所以他们取得了秦王的信任。

在战国时代,辩士并不少,但像这两人一样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的也不多见。

所以,司马迁评论道,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确是有理!

意思是说,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辩才。

对这两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有所讽刺。

而在一些报刊上,很多文章运用“长袖善舞”,都忽略了其中包含的贬义。

比如:

“问题是,纵使石油外交长袖善舞,在诸多地区取得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突破,在国际石油政治的挤压之下总量也依然有限。

”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如何长袖善舞”等标题,都是误用。

19、“捉刀”“捉笔”意不同

现实生活中,时常有人为了考试能顺利通过,就找人替考。

这种现象是严重的作弊行为,当然会引起大众批评。

有人评论:

“自己考不过,就找别人捉笔,实在可耻!

”批评得很对,但是,这里的“捉笔”却用错了,这是不清楚“捉刀”和“捉笔”的意思,把两者弄混了。

“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说的是曹操有个名叫崔琰的武官,字季,长得仪表堂堂,胸前长须飘飘,更显威武不凡,连曹操都常认为自己相貌远不如他。

有一次,匈奴派来的使者要见曹操。

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见而敬畏,就叫崔琰冒充他代为接见。

接见时,崔琰穿戴魏王的衣帽,比平时更有精神。

曹操自己却持着刀,毕恭毕敬地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扮作侍卫,一旁观察匈奴使者。

接见过后,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应,便派人去暗暗打听。

使者说:

“魏王固然仪表出众,可是那个床头捉刀人,看来倒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这个故事后经演变,人们便称代人作文为“捉刀”。

如请人代写文章,就叫“请人捉刀”;而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

而“捉笔”一词就很常见了。

“捉”即“握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