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613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docx

植物保护专业三基题库讲解

Pk1-1初生分节:

分节方式与胚胎时期的分节一致的分节。

Pk1-2蜕裂线:

是头顶中央的一条倒“Y”字形线,常为额的上界。

Pk1-3幕骨:

昆虫头部的内骨称幕骨,是由体壁内陷而成,主要功能是加强头壳的支撑以承受口器肌肉的牵引和保护头内脑等器官。

Pk1-4脉序:

翅脉在翅面上的分支与排列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

Pk1-5侧翅突:

具翅胸节的侧板很发达,侧沟下方形成顶接足基节的侧基突,为基节的运动支点,上方形成侧翅突顶在翅的第2腋片下方,成为翅运动的支点。

Pk1-6孵化:

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冲破卵壳而出的现象,称为孵化。

Pk1-7化蛹:

待脱去末龄幼虫表皮后,翅和附肢即显露于体外,这一过程即称为化蛹。

Pk1-8羽化:

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蛹或末龄若虫和稚虫)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Pk1-9脱皮:

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脱皮。

Pk1-10蜕:

脱下的旧表皮称为蜕

Pk1-11龄期:

从卵内孵化出的幼虫称为第1龄幼虫,以后每脱1次皮增加1龄,即虫龄(instar)。

相邻两龄之间的历期,称为龄期

Pk1-12产卵前期:

成虫从羽化到开始产卵时所经过的历期,称为产卵前期。

Pk1-13补充营养:

对性细胞的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营养,称为补充营养。

Pk1-14世代:

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Pk1-15年生活史:

年生活史是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卵、幼虫、蛹或成虫)越冬后复苏起,至翌年越冬复苏前的全过程。

Pk1-16世代交替:

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又称为异态交替或世代交替。

Pk1-17世代重叠:

多化性的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的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Pk1-18休眠:

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一定的日照等),暂时停止活动,呈静止或昏迷状态,以安全渡过不良环境,这种停育现象是物种得以保存的一种重要适应性。

休眠(dormancy)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

Pk1-19趋性:

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

Pk1-20群集性:

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

Pk1-21迁飞性:

迁飞(migration)或称迁移,是指一种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Pk1-22假死性:

假死性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活动的现象。

Pk1-23保护色:

保护色(protectivecoloration)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以不被天敌发现的现象。

Pk1-24拟态:

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

Pk1-25突触:

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Pk1-26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则称为受精(不同于授精)。

Pk1-27种:

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Pk1-28模式标本:

在发表新种时,第1次用于描述和记载新种所用的标本,叫做模式标本。

Pk1-29发育起点:

昆虫开始正常生长发育的起始温度。

Pk1-30过冷却现象:

昆虫在低温致死温区内,经一定时间亦将死亡。

但昆虫的耐寒力较耐热力更强,即昆虫忍受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能力相对较强。

这主要是昆虫的体液内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等化学物质,这一现象称为过冷却现象。

Pk1-30温湿度系数:

温湿系数(E)是平均相对湿度(RH,去掉%号)与平均温度(T)的比值,即:

E:

RH/T;或用温雨系数(Q)即温度与降雨量(P)的比值表示,即:

Q:

P/T

Pk1-31光周期:

是指一昼夜中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节律,一般以光照时数表示,是影响昆虫滞育的主要因素。

Pk1-32不选择性:

是指植物使昆虫不趋向其上栖息、产卵或取食的一些特性。

Pk1-33耐寒性:

指耐受寒冷而能生存的特性。

Pk1-34天敌: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它们多以其它小形动物(其中主要是害虫)为食料,被称为天敌昆虫。

Pk1-35种群:

种群是指一群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有机体,它是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单位,也是一个自动调节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使其能在生态系统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Pk1-36生命表:

是指按特定的种群年龄(发育阶段)或生长时间,研究分析种群的死亡率(存活率)、死亡原因、死亡年龄等的一览表。

Pk1-37空间格局:

是由物种的行为内禀特征与栖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种群个体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Pk1-38重寄生:

指寄生性昆虫又被另外的寄生性昆虫寄生。

NK1-1.综合防治:

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NK1-2.经济阈值:

又称防治阈值,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NK1-3.经济允许水平:

由防治措施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

NK1-4.种群的内禀增长力:

具有稳定年龄组配的种群,在事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它个体的密度维持最适水平、并已在环境中排除其它物种时,在任一温度、湿度、光照与事物性质的环境条件配合下所获得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NK1-5.平衡位置:

是昆虫在一个比较长时期内种群的平均密度位置。

NK1-6.农田生态系统:

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积极干预自然生态系统,依靠土地资源,利用农作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物质而形成的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是由农作物及其周围环境构成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迭加”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而形成的更高层次上的自然与经济的统一体,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NK1-7.生态对策:

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NK1-8.完全生活史周期:

生活史中有有性世代出现或有性蚜出现,进行两性生殖。

NK1-9.干母与干雌:

蚜虫具有的多型多态现象。

干母,无翅或有翅,大多有翅,由受精卵直接孵化产生,体形较圆、触角、足、尾片、腹管均较无翅孤雌蚜短;干雌,干母产生的下代,多为无翅,营孤雌胎生,生活在越冬寄主上。

NK1-10.地下害虫:

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茎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亦称土壤害虫。

NK1-11.植物检疫:

就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预防措施。

NK1-12.滞育与停育:

停育是指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命活动出现停滞,以此度过不良环境的现象。

滞育是指昆虫在不良环境条件还远未到来之前,就进入停育期,在该停育期内即使给予最好的发育条件也不会恢复发育,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再给予某种刺激才能重新恢复生长发育的现象。

PB1-1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PB1-2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

PB1-3病原物: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PB1-4寄生物: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

PB1-5寄主: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或宿主。

PB1-6专性寄生物:

只能在活体寄主上生活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

PB1-7非专性寄生物:

除在活体上寄生外,还可以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PB1-8活体寄生物:

从活的寄主中获得养分,—开始并不立即杀伤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PB1-9死体寄生物:

寄生物先杀死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中吸取养分。

PB1-10寄生性:

病原菌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PB1-11致病性: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PB1-12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建立起寄生关系的时期称为侵入期。

PB1-13潜育期:

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

PB1-14发病期:

植物外表出现病害症状的时期称为发病期。

PB1-15侵染循环:

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可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PB1-16初次侵染:

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

PB1-17再次侵染:

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

B1-18症状:

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特征性的异常状态。

PB1-19病征:

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PB1-25异核现象:

在同一营养体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的现象。

PB1-26准性生殖:

指异核体真菌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PB1-28单主寄生:

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的现象。

PB1-29转主寄生:

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这两种寄主植物均称为转主寄主。

PB1-30多型现象;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或2种以上有性孢子的现象。

PB1-31生理小种;病原物“种”下的一个分类术语。

通常指病原物不同菌株间在品种上的致病力有专化性分化的类群,它们在形态、生化性状上都无明显差异。

PB1-32子囊座:

子囊座(ascostroma):

子囊产生在子座组织中,子囊的周围不另外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这种内生子囊的子座称为子囊座。

PB1-33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

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

PB1-34病毒:

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

PB1-35植物保卫素;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

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

PB1-36抗病性:

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PB1-37农业防治:

又称环境管理或栽培防治。

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PB1-38隐症现象:

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的暂时现象。

PB1-39病毒钝化温度:

将含病毒的榨出汁液在某一温度下经10分种处理便完全失去活性,不再能引起侵染,这个温度叫做纯化温度。

PB1-40稀释限点:

将含病毒的榨出液加水稀释,当稀释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能传染致病,那最后一个尚能引起发病的稀释度,就叫做稀释限点或稀释终点。

PB1-41体外存活期:

将含病毒的汁液放在20~22℃下,每经过一定时间就取其一部分进行接种,测定其侵染力,其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即为体外存活期。

PB1-43单循环病害:

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次侵染,而没有再侵染的病害,如小麦散、腥黑穗病及玉米丝黑穗病。

PB1-44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可以有多次再侵染的病害,如小麦锈病。

PB1-45专化型:

病原菌种内不同的类型,形态无区别,仅生理特性有区别。

但是对植物不同的科、属、致病力不同。

PB1-46水平抗性:

又称小种非专化性抗病性。

寄主对病菌所有的生理小种都能抵抗,具有中等抗性,其反应基本一致,寄主与病原物之间没有特异的相互作用。

PB1-47垂直抗性:

又称小种专化抗病性。

即植物的某一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能够抗病,对其它小种不能抗病,寄主与病原物之间有特异的相互作用。

PB1-48真菌:

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核,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PB1-49综合防治:

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PB1-50同宗配合:

有些真菌单个菌株就可以完成有性生殖称为同宗配合。

Nb1-1大区流行:

小麦锈病由于能高空远程气传,其流行发展并不局限于一较小地区。

而且,由于其越夏或越冬需要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象条锈病和秆锈病还必须按季节在一定的地区间进行规律性的转移,才能完成其周年循环。

叶锈病虽然在不少地区既能越冬又能越夏,但区间菌源相互关系仍十分密切。

总之,对小麦锈病来说,在一个相当广大的区域之内,流行过程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现象叫做“大区流行”。

Nb1-2流行区系:

小麦锈病的流行整体所涉及的空间区域,是由若干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的相邻地区组成的,每个地区在大区流行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有的为越夏地区,有的为越冬地区(这两种地区是必不可缺少的),有的可能起中间桥梁作用,有的也可能只是被波及的地区。

不同地区之间则有一定的菌源往返传播或单向传播的规律性联系。

这样一组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的地区,组成了病害流行的地区系统,简称“流行区系”。

Nb1-3TAD现象;小麦或大麦长期连作,全蚀病达到高峰后,病害就有逐渐自然减退的观象。

此现象称为“全蚀病的自然衰退(take-a11decline,简称TAD)

H1-1农药与生物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和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

它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也包括来源于生物、天然植物、天然矿物油等,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学形状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生物农药是指用于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包括微生物农药、转基因植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等。

H1-2毒力与毒性:

毒力:

衡量药剂对有害生物毒作用的指标之一,是药剂对有害生物所具有的内在致死能力。

农药毒性是指农药损害生物体的能力,毒性产生的损害则称为毒性作用或毒效应,毒性的大小是通过所产生损害的性质和程度来表示

H1-3药效与药害:

药效:

衡量药剂效力大小的指标之一,是药剂在各种环境因素下,对有害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药害:

不正确使用农药后,抑制和破坏被保护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呈现不正常症状,使其机体的功能受到损害。

H1-6乳浊液与悬浮液:

乳浊液:

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悬浮液:

又称悬胶(体)或悬浊液,指以固体为分散相的液溶胶。

即由不溶性的固体分散在液体中因布朗运动而不很快下沉,所形成的分散物系。

H1-7胶体剂与胶悬剂:

胶体剂:

难溶于水的固体或粘稠状药剂,经加入分散剂加工处理而成的固体制剂。

胶悬剂又叫悬浮剂,指用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原粉加表面活性剂,以水为介质,利用湿法进行超微粉碎制成的黏稠可流动的悬浮液。

H1-8可湿性粉剂与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

由不溶于水的农药原药与润湿剂分散剂、填料混合、粉碎而成的易被水润湿并能在水中分散悬浮的粉状剂型,是专门供加水调制成药液使用的粉粒。

可溶性粉剂:

由水溶性原粉或与水溶性填料及少量吸收剂经粉碎而成的、有效成分能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新型剂型。

H1-9致死中量与有效中量:

致死中量:

衡量药剂对生物体毒力大小的一个量,是能使某生物群体的半数死亡所需的药剂用量,用LD50表示。

有效中量:

衡量药剂对生物体毒力大小的一个量,是能使某生物群体的半数产生某种药效后应所需的药剂用量,

H1-10原药与制剂:

原药:

未经加工的农药原产物。

将原药变成使用形态的过程称为农药加工或农药制剂化。

一种剂型可以制成不同用途,不同含量的产品,称为农药制剂。

H1-11内吸作用与内渗作用;内吸作用一般指药剂被植物吸收后传导到各部组织内,使害虫吸食植物体时中毒死亡的作用,能使药效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对植物无害。

内渗作用是指有些药剂仅能渗透作物表皮而不能在作物体内传导,药剂从叶片表面渗进叶片内能杀死叶背面的害虫的药剂作用方式。

H1-12触杀作用与胃毒作用:

触杀作用是指药剂接触虫体,通过昆虫体表侵入体内而发生毒效的毒杀作用。

胃毒作用是指昆虫摄食带药的食物,通过消化器官将药剂吸收而显的毒杀作用。

H1-14持效期与残效期:

药效期(持效期)是指农药施用后,对防治对象所维持的有效期间,亦既滞留于施药场所的药物能保持有效地防治害物的时间。

残效期是指施用农药后,所滞留的药量到其完全小时轻微药效所经历的时间。

对于同一药剂,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残效期比持效期长。

H1-15质量遗传与数量遗传:

质量遗传:

由单基因控制的病菌抗药性,其抗性菌在病原茵群体分布中是非连续性的。

初用杀菌剂时,抗性菌数量稀少,所以防治效果很好,但药剂对抗性菌往往无效,因为此类抗性茵通常表现出很高的抗药水平。

如此连续选择,当抗性菌在群体中占优势时,药剂便失效,即使增加用药量也控制不住病害,此类抗性的产生经常是突发性的。

数量遗传:

由多基因控制的病菌抗药性,其抗性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不会发生突发性的药剂失效,而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或用药量的提高,防效逐渐降低,药剂持效期逐步缩短。

与质量遗传相比,数量遗传的抗性发展较馒,而且可通过增加药量改善防治效果,停止用药可使抗性水平逐渐下降。

H1-16杀菌作用与抑菌作用;杀菌作用:

直接把病原菌杀死。

抑菌作用:

仅抑制病原菌生命活动的某一过程。

广义的抑菌不仅仅指使真菌或细菌停止生长,还包括了药剂对菌体的各种各样的抑制方式,其中最普遍的是抑制菌类的各种孢子的形成。

H1-17死亡率与更正死亡率;死亡率(校正死亡率):

衡量杀虫剂毒力或药效大小的基本指标。

指用药剂处理后,在一个群种杀死个体的数量占群体总个数的百分数。

公式为:

式中X表示对照组,Y表示处理组。

上述公式,只有当自然死亡率与药剂引起的死亡率无关时,自然死亡率在20%以下才选用;如自然死亡率已经超过20%的,处理组的死亡率不可采用。

H1-18化学保护与化学治疗:

化学保护:

指在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之前用药把病菌杀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

化学治疗:

植物被侵染发病后也可以用化学药剂控制病害的发展,即植物发病或感病后,在植物体使用化学药剂使其对植物或病菌发生作用而改变病菌的制病过程,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病害的目的。

H1-19除草剂的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位差选择:

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上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时差选择性:

对作物有较强毒性的除草剂,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及出苗期差异而形成的选择性。

H1-20除草剂的生理与生化选择性:

生理选择性:

植物的茎叶和根系对除草剂的吸收及其在体内运转差异造成的选择性。

生化选择性:

植物的代谢和降解能力不同而引起的选择性。

大多数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由于生化选择作用,大多数这样的变化是酶促反应。

H1-21交互抗性与负交互抗性:

交互抗性:

有害生物对某种药剂产生抗性后,有害生物对某种药剂产生抗性后,对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或几类药剂也产生了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

有害生物对一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对另外一种或一类药剂反而更加敏感(即抵抗力更弱)的现象。

H1-22害虫的抗药性与耐药性:

害虫抗药性:

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部分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耐药性:

指昆虫天然具有对某种药剂的抵抗能力,即天生不敏感。

H1-23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与农药的最大允许残留量:

每日允许摄入量表示(ADI):

指将动物试验终生,每天摄取也不会发生不利影响的数量。

最大残留允许量(MRL):

指按适宜的施药方法规定的在消费食品中可以允许的农药残留浓度,以每千克农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毫克数(mg/kg)。

H1-24生物富集与食物链:

生物富集:

生物从生活环境与实物中不断吸收低剂量物质,并逐渐在体内积累浓缩的能力(过程),又称生物浓集或生物浓缩。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链锁式营养关系。

H1-25害虫的再猖獗:

害虫的再猖獗:

指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在化学杀虫剂使用后超过对照或未处理种群的现象。

H1-26安全间隔期(安全等待期):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日期。

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PK2-1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1.体躯的若干组成环节明显地分段集中,构成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2.头部具有1对触角和3对口器附肢,通常还具有复眼和单眼,因而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3.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大多数昆虫在成虫期一般还生有2对翅,因而是昆虫运动的中心;4.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因而是昆虫生殖和代谢的中心;5.在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需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即变态),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PK2-2昆虫成为动物界最繁荣类群的原因是什么?

1,有翅能飞翔。

2,体躯小且有外骨骼。

3,繁殖能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

4,口器分化的食性多元化。

5,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

6,适应能力强。

PK2-3简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危害农林生产、危害人和动物健康。

2有害方面;植物传粉,为人类提供工业原料、维持生态环境稳定、食用,药用,饲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PK2-4昆虫头部的基本构造怎样?

有何特点?

是由4或6个体节愈合而成的,头壳上已找不到分节的界限、头部着生有取食用的口器和感觉器官—眼和触角,所以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昆虫的头部是一完整的体壁高度骨化的坚硬颅壳,没有分节的痕迹,但是有一些与分节无关的后生的沟,沟内有相应的内脊和内突形成头部的内骨骼。

由于头壳上后生沟的存在,把头壳分成若干区。

PK2-5昆虫的眼有几类?

各有何特点?

昆虫的视觉器官包括复眼和单眼两大类。

1、复眼:

昆虫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的若虫及稚虫一般都具有1对复眼(compoundeye)。

复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大多数为圆形或卵圆形,也有的呈肾形(如天牛)。

低等昆虫、穴居昆虫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常退化或消失。

在豉甲科及眼天牛属中,复眼各分为上、下两个。

突眼蝇的复眼着生在头部两侧的柄状突起上。

复眼是由若干个小眼(ommatidia)组成的,小眼的表面一般呈六角形。

一般地讲,组成复眼的小眼数目越多,复眼造象越清晰。

昆虫的复眼能分辨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