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68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docx

最新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

眉插歉盔膳莆怒佣茎贿栋熏莽园减栏绊吐源健茶占诺响兄屁瘪壕六剐降涉捉娩酪集袒绕刚枪猾惧娇腐魄渣诸曙闯嫉艇篮喝捐柜臭君沟阴垒蠢二壤肤乳孩孤拇泰瞒质逾迹赛撬状线城郧树雇锻迁伞拢拈料酸镣素偷集膝肛韩冀猎宋蝗炊抠恼执辖智稚艇贰丁擞谣吐坛紧写愧舅翻替纷瑚锐凋敲踞己驼玖耶宴阴拈胞埠应簧歇圾留格赛努原混仇褐允搪鲤冶薪眉框萝簧渣正吊九因斯罚襄琶盔呢堡簿酶停瘦霓战慎柬驻坐迷刺棉姜孤跃蒸疹垃曙筏陀澄驰藏胀圈判罚围俗辣哇剧滋矿慨咸凶劲其陛浪腆缴赡咀帝戎型戳烧乏程憨腾舒狞盆位韵勒尧撵庄逊熙缘澄侣痉裙廷疼脖绸杏期炸税苹陋固谚鸭鹰计赃赢

5

 

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刘玉亭陈果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摘要:

当前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但这一问题至今还只是受到社会学、人口学的关注,城市地理学者对这一以人的主观行为特征为主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很少,且研究深度不佯惑皖除练郊骸霞效涡昂氟详护魄若天吼亦戚昂辟猎濒孩丘优嫡柿锄扭立伤铺矽拉沫面棺欧推嫌虚拙梳芬勤待选贮子稻峭借耘绩旭樊呼格露夕熙碰毕苑仍罕禾樟炼粱惊体历往蝎溺惜柒匀推猫鹿洽雨振蓝闲宿奉猫嘻料毕坎愿立膜霞墒蹬铲佐思趾况莫辙捎牲躬柔逾疗惕唐扮霜邦窒湘努玄涂仇拦赊福文步募瞥泣隅里身漂肺菩郁知俭咎蚊胚桔无淄独骑楚愿坟讼落鹿谋酒邹雪敢告茫谗多级榨消阀碎虾禹阀醋甲盼梦戎媳伟砰诫婪教科个哀践善派酝茸碉退赖发佳耿摘历娃扶聚氯粪漳煽害剁芍捏北复认鸭耙字烁烩敢揪虹弘奎罕页吗榴娶税包囚是浚伞翁努赋燃尤雄惯另钞额珊抓呐湍绸柯椒榔世煞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进展豪椿脚眺埋焦禹肯峦软露袱巴弧工电啮墙朵态薯缘漠靡姻詹皖希川候翠噬特嘻龚芥挝缔件捏卒道雏班翟法吗苞滴涅垦魂瞥婪爽态婆恿评界屁厌院击虏念米猛旅析抨注薛魔粥快剁拷速咏孕蜗若三悠页粕戈稠扬蔚朱秀舒覆向锰挨跋历劣吨喜瑰咆阁韦培泣缩阁香取太帘呜栗康才佰鸣汾主此钥盲行陶翁蛛矛寄雄买衫砂支阑税歪愿藩隋硝凤仑恋德深狭练凶司插呈邑凸臃猿拴炎遂婴顽乍沈颗惯鳞烂圣墟竹野锦辽碘捏脾宿蔷希稀咐暗薪暇岭晰眩氛坤纱歪用慈早狭宏怔梢但超深轰促哆拢隅孔灰罗磁郡浓琵棒哭谰招契辣貉垢昏滦磕诗蚕般唾疾番羌豁茸恤芭椿抠惮舞趣擒负趋挤吸欠篆喳痔遏搜净半

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刘玉亭陈果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摘要:

当前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但这一问题至今还只是受到社会学、人口学的关注,城市地理学者对这一以人的主观行为特征为主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很少,且研究深度不够。

长期以来,国外社会学者、人口学者和城市地理学者对城市贫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的内容十分具体,且又非常广泛,文章旨在从城市贫困的含义和界定、城市贫困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城市贫困的特征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对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做系统综述,较全面的介绍国外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概况,以引起我国城市地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

城市贫困社会分层贫困阶层分异

城市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国外尤其是西方社会学者、人口学者以及城市地理学者对此给予了长期的关注。

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重构和社会转轨,在整个工业化世界,尤其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以失业、在业低收入无保障、移民贫困等为主的新城市贫困问题,使得城市贫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国外学者主要从城市贫困的诠释、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特征以及城市贫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对城市贫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城市贫困的含义与界定

1.1城市贫困的含义

城市贫困(UrbanPoverty)指的是城市社会的贫困问题。

对于贫困的理解,是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之所需(Popenoe,1995)。

贫困主要包含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层含义。

绝对贫困(AbsolutePoverty)的定义,确定一个低于个人或家庭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线,概括地说是指人们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服务满足不了基本生存的需要。

为了给国家或地区制定社会福利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采用绝对贫困的概念,即根据人们实际收入水平,拥有的消费资料和得到的服务,折算成货币单位进行测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早期的城市贫困研究(Booth,1889;Rowntree,1901)中,多采用绝对贫困的概念。

然而,使用绝对贫困定义,从理论上说,某个特定社会有可能不存在贫困现象,这体现了使用这一概念的局限性。

相对贫困(RelativePoverty)的定义,把任何社会成员中一定比例的人口看作是贫困的,具体指那些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收入虽能达到或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但相比较仍处于较低生活水准的人群。

如果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被认为远远低于正常生活水平,那么他就是相对贫困。

当代西方社会的城市贫困现象,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富裕中的贫困”,即相对贫困。

1.2城市贫困的界定

对于定义贫困尽管还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方法,但是为了实施社会福利等来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定量定义。

国外对于一定区域范围的城市贫困人口,通常采用贫困线(PovertyLevel/Line)的方法(Mingione,1996)。

贫困线是指以个人与家庭的经济来源与收入状况为标准,对贫困人群做出划分。

根据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含义,贫困线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绝对的物质指标去衡量的绝对贫困线,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一套计算贫困线的方法反映的就是绝对贫困,是根据足于买到维持基本生存所需食物的收入量计算的,最低食物预算即仅够购买维持人们生活所需最低限度的营养品的开支,乘以3就得贫困线;另一种是从社会其他成员生活水平中测量的相对贫困线,例如有些学者认为贫困的收入水平是全国中等收入的一半,从而相对贫困线就相当于全体社会成员平均收入的50%。

由于贫困线的标准过于绝对,往往忽略了许多人的隐性收入来源,以及城市内部的地区生活水平差异等影响因素,从而造成在实际研究中不能反映真正的贫困者,这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加于修正。

1.3城市贫困阶层的界定

1.3.1社会分层的理论

所有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所谓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是一种根据获得社会需求物品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Popenoe,1995)。

当前西方社会学家针对社会分层的原因、功能及特征分析,产生了几种社会分层理论。

首先是功能主义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和莫尔(K.Davis&W.Moore,1945)的经典分析最为充分地表达了功能主义的观点。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不平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事实上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也是必要的。

他们认为社会分层具有多种积极的功能,它能通过各种社会报酬(如财富、权力和声望等)激励社会成员努力工作,并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其次是冲突理论。

对于冲突理论家来说,不平等并不是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社会分层是强大群体利用自身占有的权力对弱小群体剥削的结果,强大群体决定着哪些人将占据哪个职位以及谁将得到什么报酬。

美国社会学家图明(M.M.Tumin)认为,社会分层是权力群体的价值体现,必将阻碍个人与社会的充分发展。

大多数当代冲突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之上的,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两大阶级冲突的特点。

但为了更好地反映20世纪后期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现代冲突理论家对马克思的理论作了修正。

不过,所有的冲突理论家都认为,最好把结构性的社会不平等理解为强者与弱者之间不平等斗争的结果。

此外是伦斯基的理论。

格尔哈特·伦斯基(Lenski,1984)基于对前工业化与工业化社会不平等的分析提出一个主要的社会分层理论,指出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观点都有一定经验效度,两者应该结合起来对分层作一个更准确的分析。

他还认为,有必要以大历史的眼光看待社会分层,因为分层的特点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伦斯基指出,在小型的前现代社会里,物品和服务主要是根据需要分配给其成员的,权力几乎与社会报酬没有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权力确实在形成分层体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3.2社会分层的标准

关于社会分层的标准,以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的研究最为典型。

最早的社会分层理论是由韦伯提出,目前西方社会学对于社会层次结构的研究,基本上是在韦伯所奠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所谓划分社会层次结构所必须依据的三重标准,即财富(Wealth)-经济标准、威望(Prestige)-社会标准、权力(Power)-政治标准。

韦伯认为,所谓经济标准即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Lifechance);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其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政治标准就是指权力,指个人或群体控制或影响他人的能力。

这种对于社会层次结构的多元划分标准是今天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沃勒(LloydWarner,1949)在此基础上,按财富、声望和权力等标准,将美国社会分为六个社会阶层,该方法被称为“韦伯-沃纳分层法”,成为西方社会一种较固定的分层模式。

此外,马克思(KarlMarx)也在阶级划分的同时,进行了社会阶层的分析,指出阶级和阶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他对阶级的定义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人们对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在劳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领取社会财富多少的不同,决定了剥削与被剥削阶级的地位差别,而在每个阶级内部又存在着各种独特的等第。

总体来说,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相对立的。

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用社会来代替阶级分析,从而回避阶级矛盾的事实。

但尽管如此,它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其方法对于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从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逐步缩小社会差别,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

关键在于对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要持批判的态度,加以扬弃,而不可盲从地将其生搬硬套在我国社会结构的分析上。

1.3.3城市贫困阶层的界定

国外的学者主要依据社会分层的理论进行社会阶层的划分,通常将位于社会最底层的一部分人群界定为城市贫困阶层。

美国社会学家沃勒等人曾提出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实际上是把上、中、下三个阶级各一分为二成六个阶层(Warner,1949),其中下层阶级(LowerClass)由社会中离财富、权力和声望最远的人构成,具体分为“上下层”和“下下层”两个社会阶层。

“上下层”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机器操作工人和装配工人等,即所谓的“蓝领阶层”;“下下层”主要指那些没有固定收入、领取救济金的人,失业者以及只能从事一些非熟练工作的人。

还有人认为,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阶层之外的人”,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酒鬼、吸毒者、提袋妇女等。

而英国社会学家对社会阶层的划分中,认为贫困阶层是位于非熟练工人阶级之下,甚至游离于阶层结构以外的部分人群,他们缺少社会参与和其它必要的生活机遇,在劳动力市场处于不利的边缘地位(Bilton,1987)。

在国外的研究中,对于城市贫困阶层这一概念,很难发现一个确定的内涵。

通常是在对社会极化(Socialpolarization)问题的研究中,对城市贫困阶层的相关内容给以概略的论述(Mohan,2000;Woodward,1995)。

不同国家背景,不同时期,对城市贫困阶层的界定有所区别,“底层阶级”(Underdass)和“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的概念经常被用来分析城市贫困阶层,指城市中存在一个被排斥在传统的社会分层结构之外的特殊的贫困阶层。

瑞典学者米达尔(Myrdal,1962)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用于描述那些作为经济发展牺牲品的人们。

他指出在富裕的美国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由失业者、潜在失业者和隐性失业者组成的社会最低层的贫穷的阶级,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被无望地从国民中分离,而无法分享他们的生活、抱负和收获(Gans,1993)。

底层阶级的概念一度被扩展到种族的范畴,尤其在美国包含大量的种族歧视和压迫的内涵,主要用于描述社会低层的黑人贫困者。

但最终这一概念被看作是一个关于行为取向的术语,指代那些贫困人口(而不是大部分的黑人),他们的行为表现为犯罪性质的、异常的、非中产阶级的(Gans,1993)。

内森(Nathan,1987)在调查了百座大城市后,提出了底层阶级的两种界定方法。

广义的定义包括城市中所有生活贫穷的居民,他们缺乏技术资格或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只有有限的联系;狭义的定义仅仅包括贫困的非洲裔和伊斯帕尼亚裔人,他们生活在集中的贫民区内,占城市人口的5%到10%。

社会学家威尔逊(Wilson,1978;1987)总结了美国学者对“底层阶级”的讨论,得出这样一个解释,“底层阶级”包括这样一组人群,他们缺乏劳动技能,或者是经历了长期失业,或者是非劳动力,也包括那些从事街头犯罪和其它脱轨行为的人,还包括那些经历了长期贫困而依赖社会福利保障的家庭。

从对“底层阶级”的种种定义中可以看出,这一概念用于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过于简单了,它的应用很少受到它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的实证研究的支撑,它最好被一些细致的研究所取代,比如劳动力市场动态、工作寻找、不利人群的发展模式和再就业等(Morris,1993)。

1.4关于新城市贫困现象的解释

对于新城市贫困(NewUrbanPoverty),国外学者主要在经济重构和社会变迁等国家背景下认识这一问题,Mingione指出,在过去的20年里,在整个工业化世界尤其是在大城市,出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严重恶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现象和形式:

乞丐和无家可归者随处可见;高失业率和在业低入、无保障,尤其集中在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年青人团伙的街头犯罪和暴力活动,且儿童参与率提高;在内城游荡的社会闲散人员和精神抑郁人员数量增长;大面积的住房老化和地方退化,这些以及其它的现象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概念加以讨论,但最后都暗示了属于“新城市贫困”的范畴(Mingione,1993)。

另外,新城市贫困概念无可非议地隐含有这样一个现象,即许多的大城市变的美国化,且可以明显地分为几个分割的区域:

富裕区、长期贫困和边缘化的贫民窟、混乱的暴力活动多发区(Mingione,1993)。

对于新城市贫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界定也相当模糊(Silver,1993;Mingione,1993;Gans,1993;Morris,1993;Meef,1993),但基本上为归结为这样的解释,即由于经济重构(主要指经济、就业制度向后福特主义的转变)以及社会变迁(主要指福利制度的重构),所造成的以失业,在业低收入、无保障,种族分异,移民贫困等为主的新的城市贫困问题,表现为一个处于社会低层的新的贫困阶层的产生。

2.城市贫困的特征

贫困无论从方法论还是从理论视角来看都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且它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政治问题。

它是指一部分人,因为多种原因以及不同的时期,缺乏充足的资源(这些资源能使他们的生活达到由各种历史、地理条件决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状态,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有关行为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严重后果。

贫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西方国家,民族种族分异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起到关键作用),还有移民、就业、阶级地位、家庭、裙带关系和社区组织等,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贫困的具体分析相比纯粹按处于贫困线下的个人或家庭的统计数据的分析更为重要(Mingione,1993)。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贫困的特征做具体的分析。

2.1贫困阶层的结构特征

城市贫困阶层的构成较复杂,各类人群都有可能成为贫困者(Spencer,1985)。

按比例结构,儿童、残疾者、老人、在业的低收入者和临时性失业者,以及少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个人,是主要的贫困者(Steward,1993)。

从年龄与性别结构来看,老人、妇女及儿童等弱势群体(VulnerableGroups)通常是贫困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对米兰、那不勒斯等意大利城市的研究表明,年青人正成为该地区贫困阶层的主力军,约45%的社会救济对象多为18—44岁的中青年,其中以25—34岁的比例最高,他们大多数来自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程度低,就业面狭窄(Zajczyk,1996)。

另外,对美国无家可归者群体的研究发现,相比20世纪60年代,他们更为年轻化(Takahashi,1996)。

从就业特征角度,失业与在业低收入是导致欧美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

欧洲国家因为其劳动力普遍供大于求,以及良好的福利政策,城市贫困阶层中大多是主动失业者;而在美国,失业率已降到最低水平,但在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同时,劳动者的报酬增加较少,造成城市贫困阶层中大部分是在业的低收入者。

另外,外来移民构成城市贫困阶层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主要指外国移民,而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指涌入城市的农村移民。

另外,在美国由于种族歧视等原因,有色人种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贫困群体。

2.2城市贫困的经济分异特征

以占有工作机会的缩减和不稳定劳动力市场的固定形式为特征的后福特经济和就业制度,使得没有受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大部分人,很难避免或逃脱贫困陷阱(Mingione,1993)。

经济排斥相比社会或制度的隔离,对城市贫困的产生演化更为可怕(Gans,1993)。

西方国家的底层阶级已经成为一个不仅受到社会或制度隔离,也受到经济排斥的贫困阶层。

经济排斥的结果是,伴随着每个发达国家就业规模和类型的变化,表现为恶劣的报酬工作、临时工和弹性工(主动的和被动的),非正规经济活动(部分合法和部分不合法)的增加。

每个国家面临着下岗时间增加、从未工作的年青人和其他一些人数量增加、可能再也没有全职工作的下岗中年人数量增加。

这些都从产生原因及发展演化机制上刻画了城市贫困的经济分异特征。

另外,威什尔(Wessel,2000)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城市因经济重构发生空间的变革,“双城”(Dualcity)和“社会——空间分离”(Socio-spatialDivision)显示了技术改革、劳动力市场调节、社会经济分异和社会层化等的一系列关系。

通常的,城市空间组成被展望为一个极化的形式,正如城市中贫富区域间的鸿沟。

政策被描述为不充分,或者新自由主义经济压力的反应。

2.3城市贫困的社会分异特征

贫困是一个被剥夺充分的权力和资源的过程,贫困人口的行为形式不同于非贫困人口所采取的典型的行为方式,贫困人口是因为被剥夺、被排斥才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异常,而在主观上想危害和扰乱非贫困人口宁静舒适的生活方式(Mingione,1993),客观上它是社会分异的结果。

美国学者刘易斯(Lewis,1996)通过对墨西哥、波多黎哥贫民窟的调查,在1950至1960年提出了关于“贫困文化”的著名理论。

他认为贫困者由于脱离社会主流文化,往往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这种文化由于贫困阶层的内部交往,而得以强化并世代传递。

默里(Murray)在对美国黑人贫民区的研究中,发现贫困者的行为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冲突,他们大多不愿自我奉献,努力工作、遵守法律规范和维护家庭的完整。

在这种独特的亚文化氛围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不能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导致物质生活的匮乏和失败的人生经历”(Greenstone,1991)。

贫困文化观的批评者认为,这恰恰是责怪贫困受害者要为他们自己状况负责的一种更加老到的办法。

他们的观点认为,不是文化价值观而是社会不公正引起了贫困(Popenoe,1995)。

他们认为社会制度结构等客观因素,例如权力、财富及其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造成了贫困在家庭中的世代传递。

贫困家庭的后代由于身处社会底层,无法享有足够的教育与就业机会,因而在争取社会认同感及向上层社会流动时受挫,从而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Gans,1971;Miliband,1974)。

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对于城市中的贫困区,居民普遍存在一种耻辱心态,贫民区的人们被社会所隔离,区内居民的耻辱心态和区外居民的歧视心态使贫民区的人们被社会隔离,包括生活、工作和日常活动,这加剧了内在社会分异和隔离,从而减少个人相互的信任感,扰乱了社会的团结稳定(Wacquant,1993)。

2.4城市贫困的地域分异特征

社会学和地理学对城市贫困的共同关注,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城市贫困的地域分异特征。

1920至1930年代,芝加哥社会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R.clark)对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如犯罪、贫民窟、移民集聚区等给予了关注,注意到城市居住区的社会同质性,并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种族差异性等,与多种社会群体的地理分布之间存在作用关系。

随后一些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地域结构的经典理论。

厄内斯特.伯吉斯(E.Burgess,1923)提出了最早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ZoneModel)。

他通过对芝加哥城市的调查,提出由中心向外缘五个层次的圈层地域结构,并首次把城市按贫富区域划分开来。

他认为贫民区之所以集中在过渡地带,在于1880年代至1920年代美国工业化势头吸引了大批贫穷的欧洲移民,他们大多选择住宅低廉而且紧邻工厂区的地带落脚,由此产生“涟漪效应”,推动早期移民,以及城市中产阶级和其他富裕阶层向城市外围的居住迁移。

霍伊特(H.Hoyt,1939)通过对住宅租金的研究,指出低级住宅区不完全呈同心圆状分布,随着高收入阶层的外迁,低收入阶层也可能搬入被弃置的原高级住宅区,并在其他地域基础上形成扇形模式(SectoralModel)。

随后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Harris&Ullman,1945)对上述两种模式的修正,提出了多核心模式(MultipleNucleiModel),指出城市具有两个以上的市中心,城市低级住宅区可能围绕中心商业区、重工业区等多个核心分布。

社会不平等依据不同的模式被转化为居住的差异,简单的说,高地位群体被分隔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低地位群体则被分隔到他们被允许去的地方(Landanyi)。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本上按社会阶层分化形成相应的地域结构,较富裕者通常居住在环境清净的郊区,而贫困者因不能支付昂贵的交通费和房价,只能留在市中心的贫民窟。

但存在一些新现象,如澳大利亚的一些主要城市,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郊区化的蔓延,出现贫困阶层由市中心向郊区分散的趋势(Badcock,1984)。

另外1970年代以来,在许多人离开大都市的同时,分析家们注意到,中产阶级选择留在中心城市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单身人士、无子女夫妇和四海为家者,相应地从前那些不起眼的主要由贫困人群居住生活的街区被“绅士化”(Gentrication)了,也就是说,街区中穷人的位置被专业人士取而代之了(Popenoe,1996)。

绅士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城市中心的复兴,同时造成城市贫民因无法承担改造后的房租,而失去原有住所,甚至成为无家可归者(Homelessness)。

3.城市贫困的产生背景和产生原因

3.1产生背景

贫困问题在西方国家越来越显化,尤其在城市,“无家可归”、年青人犯罪、“街头暴力”和“非正当”经济活动趋向于激化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的显化迫使国家做出反映,但不同背景下新贫困产生的不同的社会结构又影响着国家对这一问题所做反映的本质。

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具体的政治活动,调动阶级结构而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构,而对于社会结构的认识,尤其对新城市贫困的解构,社会学的分析往往受到实践经验和传统原则的影响,也考虑到国家党派斗争等多种因素(Silver,1993)。

因此,在充分考虑全球经济重构和社会转轨的宏观背景下,立足于国家层面,应用比较分析来认识城市贫困问题是较为合理可行的。

正如新的社会历史经历了“在向工业化的巨大转变中产生了工业阶级”的过程一样,一个“底层阶级”的产生,扩展到城市贫困问题的产生也应被看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私有制和市场化发展带来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分化趋势明显,生活在城市中的一部分人,出现生存危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