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27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docx

石煤生产与有机肥料生产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肥料项目

1.2项目性质:

新建

1.3项目单位:

1.4建设规模: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肥料

1.5项目概况

1.5.1主要建设内容

总投资32250万元,选址在桃江县桃花花江镇征用土地130亩,兴建厂房63700m2,其他建筑物3300m2建成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肥料生产线。

1.5.2建设工期

项目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投产,建设期为8个月。

具体进度为2009年11月动工至2010年5月厂房竣工,2010年6-7月安装设备,2010年7月试产,2010年8月底正式投产。

1.5.3投资规模及构成

固定资产投资13500万元,流动资金5625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中:

土地1040万元;土建工程6095万元;设备安装6000万元;其他365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单位自筹。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肥料

年销售收入:

85000万元

年利润总额:

27500万元

销售利润率:

32.35%

投资利润率:

60.28%。

1.7报告编制依据

1.7.1中央中共、国务院[2008]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1.7.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7.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7.4《国家农业发展纲要》;

1.7.5《农业部“十一五”农业发展纲要及沃土工程规划》;

1.7.6《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

1.7.7《2004-2020年湖南省益阳市产业发展规划》

1.7.8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1.7.9《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和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编制;

1.7.10深圳市益利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1.8综合评价与结论

1.8.1综合评价

1.8.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壤肥料是农业的基础,任何先进的农业技术,离开土壤肥料这个载体,将难以发挥作用。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施用化学肥料,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农作物丰产的奇迹,为农业的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长期地大量施用化学肥料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患。

具体如下:

一是破坏了土壤,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各类养分比例失调,土壤开始酸化、沙化或板结,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其保水、保肥、透气性差,难以满足农作物实际生长的需要。

二是农作物对化学肥料的依靠性较强,必须逐年增加其使用量,否则,农作物生长缓慢,病虫害严重,造成减产。

三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化肥施入农田后,其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部份则随农田排水流入江河湖泊或残留于土壤和植株及农作物体内,其中携带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有机氯化合物、重金属等,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而且危及人类和生物的安全和健康。

我国农业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发展的目标已从建国初期的“高产”到现在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农业可持续和谐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大力倡导循环经济。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在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的同时,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并合理和永续地利用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也对土壤肥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就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考虑,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兼顾质量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形态已从产品价格的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的高低都可以通过产品质量的优劣表现出来。

而生物有机肥料为农业输送高质量的生产资料,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实力。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不仅符合我国肥料工业的产业政策,与农业向无害化、有机化的发展趋势一致,而且十分符合我国政府所倡导的循环经济政策。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工程、农产品安全工程”的实施以及国家食品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市场对生态型的生物有机肥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因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1.8.1.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基质原材料(约60%)是采用项目建设地储量丰富的石煤资源。

深圳市益利来科技有限公司经多年来的潜心研究,成功采用了生物复合催化酶技术将石煤中的多种成分进行营养转化,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大量的石煤最终去向探索出了一条出路。

该建设项目的现实及深远意义,就是将可以利用的大量石煤变废为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有机肥料,代表着肥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该项目产品集增产、高效、长效、提高农产品品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抑制土传病害为一体,并且无残留,无污染,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该生物有机肥料达到了国家行业标准要求,通过了有机肥料认证,是一种既含大量有机物又含有多种特定功效微生物的新型生态型生物。

1.8.1.3项目建设的技术先进性

本项目实施的技术依托单位是深圳市益利来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来的科学实践,成功研制出具有多种特定功效的生物有机肥料项目,该项目主要利用我国储量丰富的风化煤、褐煤、低质煤、或热值较高的石煤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出无毒无害无污染、优质、高效的“生物有机肥料”,既为大量石煤的处理探索出了一条出路,又为我国农业生产增加了一个新的肥源。

1.8.1.4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

项目的实施使桃江的农业产业迅速形成区域性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实现国家增税、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1.8.1.5项目建设环境评价

本项目利用本地资源,是绿色产业,环保型产业,对周边环境无影响,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

本项目是湖南省生物有机肥料产业中生产规模大、辐射农户多、推广范围广、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要求;是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项目,符合财政增值、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本项目着重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农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项目建设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致使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与此同时,种植业也带动了肥料工业的飞速发展。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

根据农业部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基础化肥(不含生物有机肥料)生产企业有1200家,其中氮肥600家,磷肥550家,钾肥50家。

年生产合成氨约4800万吨、氮肥3500万吨、尿素2000万吨、磷肥1200万吨、硫酸3700万吨、钾肥180万吨。

化肥消费量约占世界的33%。

我国大部分农田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了极限。

而最遗憾的是,目前全国生物有机肥料的实际产量只有300多万吨/年。

随着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保持土壤的可持续性效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之路,也就是要向着环保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方面发展。

因此,为能与生态农业趋势相适应,肥料工业也必然发生变化。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运用,大大促进了生态型生物有机肥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把生物肥料的研究开发列入了农业发展纲要,1990年,经李鹏总理批准,还专门设立了“非豆科作物固氮研究”总理基金项目。

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国家对有机肥料行业的政策关注度也在逐年提升,为了改变我国农业施肥结构,国家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对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全部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政策导向,而且多个省市还对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实行财政补贴(每吨补贴100~180元不等)。

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目前的生物有机肥技术日臻成熟,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追求享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也成为人们消费的新时尚。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生物有机肥料才能真正解决我国农产品“米不香、菜无味、瓜不甜”的通病。

展望我国肥料工业的未来,我国肥料产业将会实施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战略。

通过研制两高一优“优质、高产、高效”的无害化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扩大生物有机肥料的施用面积,通过提高农业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增强我国国人的身体素质,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达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2.1项目建设地概况

2.1.1自然地理概况

桃江县属于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性气候,水热分布等直线呈扇形展布,自西南至东南,雨量递减,热量递增。

总的气候特征是:

冬冷期短,夏热期长;春温多变,寒潮频繁;雨季明显,夏秋多旱;热量丰富。

板页岩风化物是全县的主要成土母质,占全县总面积的72.44%,发育成的土壤主要有板页岩红壤、板页岩红黄壤。

其次还有石灰岩风化物、砂砾风化物、花岗石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近代河流冲积物。

其他红壤为占总面积的83.95%。

土壤条件和气候适宜粮棉经济作物及森林资源的生长发育。

2.2.2区位人文概况

桃江县因境内闻名中外的桃花江而得名,县境位于湖南中部偏北、洞庭湖尾闾、资江中下游,是典型的江南丘岗地形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人口85万。

桃江与益阳城区仅23公里,有益桃一级公路相通。

距省会长沙仅90公里,经长(沙)常(德)高速公路直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1个半小时车程。

三一九国道横贯县境,与即将动工建设的二(内蒙古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相连,届时,桃江至广州将仅6小时车程。

洛湛铁路、长(沙)石(门)铁路穿境而过,均建有县级客运、货运车站。

水运经资江进洞庭湖可通江达海。

桃江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目前中心城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县内电力资源充足,有已建和在建中型水电站三座,小水电站二十余座,电力供应十分充足。

供水、通讯、邮电、物流等城市配套工程比较发达。

桃江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县年平均气温16.9度,空气环境质量为二级。

资江水质优良,达到二类标准,城区饮用水质达标率为99%。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美丽桃花江的真实写照。

2.2.3资源产业概况

桃江素有“竹子之乡”、“茶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建材之乡”等美誉。

境内拥有竹林90万亩,是首批“中国十大竹乡”之一。

锑、锰、金、铁、钨等有色金属矿藏和石煤、石灰石、花岗石、陶粒岩等非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其中石煤保有储量达十亿吨,优质锰保有储量2000多万吨,铁矿石储量1600多万砘,花岗石储量80亿立方以上,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第一。

桃江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境内的羞女山,如出浴美女,憩卧于天地之间,有东方维纳斯之称。

凤凰山壁立资水,山下朝晖夕照,渔舟唱晚,山上古木葱笼,百鸟来朝,屈子钓台、“天问”遗址存乎其中,跃龙古塔雄踞其上。

海拔近800米、云蒸霞蔚的浮邱古刹,香火缭绕、暮鼓晨钟。

碧波万顷的桃花江竹海、风光旖旎的桃花湖、百米飞流的罗溪瀑布,都是这块神奇热土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初步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的七大支柱产业:

一是以竹胶板、竹工艺品为重点的竹产业;二是以水泥、花岗石、轻质碳酸钙为重点的建材业;三是以葛类、茶叶、肉类食品等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四是以球铁管件制造为重点的机械铸造业;五是以马迹塘、修山等水电站为重点的水电产业;六是以久通锑业为重点的矿冶业;七是以桃花江竹海、罗溪瀑布等主要景区开发为重点的旅游业。

七大产业有力地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5.1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9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2亿元,增长55.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8亿元,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8元,实际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3元,实际增长8.3%。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

引进了中核集团、西部矿业、广水公司、新兴管件、新华公司、美国萌立尔、香港佳宁娜、中国五矿、甘肃盛达等一大批战略投资者,兴建了一批重大项目,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95亿元,同比增长19.3%,占GDP比重达到30.5%。

2.2.4项目地农业概况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全省有耕地378.9万公顷,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1890.78万人。

湖南农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稻谷,表明早在1万多年前,人类的先祖便在农耕生活。

早在唐代,湖南已成为“九州粮仓”,而且稻谷是当时国家的重要税源,曾有“今天下江淮为国命”之局面。

棉花在明代中叶已成为湖南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江花出楚中”,江花就是指湖南一带所生产的棉花。

湖南的苎麻可与蚕丝媲美。

1957年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麻布和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苎麻布,质地优良,精细程度相当于现在的府绸。

明清时对湖南苎麻均有记栽,“苎麻精者无逾比,居人服之,商贾不可得也”。

湖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

湖南农业品种资源丰富。

全省现有种子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七分之一强,其中木本植物2380种,国家列为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植物43种,占全国的九分之一。

按用途分,有药用植物1700多种、纤维类植物157种、油料类植物189种、淀粉类植物109种、化工原料类植物41种、果类植物41种、青饲料类植物349种,优良的用材林、经济林、果树和农作物品种繁多。

动物资家畜、家禽约270多种、经济鱼类160余种优良的畜禽品种和经济鱼类繁多。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湖南优质稻开发更为红火。

“湖南丝苗”、“湖南猫牙”、“湖南珍珠米”、“湖南香米”等优质稻米曾获国家金、银、铜奖和部省级名优产品称号。

湖南的橘柚、茶叶、桃李、烟叶、棉花、苎麻等农产品以其良好的品质蜚声国内外市场。

湖南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

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禽蛋、蜂蜜及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2007年畜牧业产值1045.24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178.51亿元,增长8.0%。

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200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60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

益阳市全市土地质量较好,有林地56.27万公顷,耕地24.54万公顷,水面13.99万公顷,草地8.2万公顷,湖洲6.53万公顷。

滨湖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粮、棉、麻、油、糖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近年来全面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全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435万亩,覆盖3181个村,涉及农户782150户,据测算统计,今年全市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节约化肥1.01万吨,新增农产品11.83万吨,累计节本增收24257.05万元。

桃江县被列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县以来,通过项目的施肥,土肥系统队伍不断壮大和土肥化验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且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厂企联合”、“种粮大户为榜样”、“五个结合”、“测-配-产-供-施”等有效的推广模式。

2.3项目研制单位基本概况

深圳市益利来科技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要求组建的生物科技研发型企业,是“中国成果推广计划(CASP)”重点科技项目推广示范企业。

公司十多年来致力于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技术治理污水、生物制药等多项重要生物技术课题的深化研究。

公司于一九九七年成功推出的生物有机肥料(生态有机肥料)项目,目前已在国内十多个省区以及越南先后建立了十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00多万吨(含正在兴建),是国内发展最快也是最具发展潜力最有代表性的生物有机肥料项目之一。

该项目(产品)顺利荣获“中国国环有机认证中心(IFOAM)”颁发的有机农业生产资料认证证书,以及顺利通过国际上多个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包括SGS)的检测认证,并且连续多年出口到东南亚多个国家以及南非共和国和我国台湾地区。

公司拥有仪器设备齐全的先进实验室及配套的菌种发酵设备,并设有生物有机肥料、生物饲料项目专用生产设备制造公司,加工设备应有尽有。

公司现有正式员工41人,其中微生物、作物栽培、土壤化学、植物、动物营养学、生物制药以及设备制造等专业高级知识技术人材25人,科研力量较雄厚,学科门类较齐全。

同时公司还与国内、外知名大专院校许多专家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为公司各项技术持续性进步和未来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逐步实现年产生物有机肥料、生物饲料各300万吨的初期目标,并切实认真抓好技术(产品)售后服务工作,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完善提高技术水平,争做无公害生物肥料行业及生物饲料行业的排头兵,高标准,高起点地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环保概念及科技内涵具体地体现在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水产养殖生物净水剂的功效和作用上,我们的口号是:

“还地球绿色,让地球微笑;为健康生命护航,为子孙后代造福”。

我们的宗旨是:

益利来智慧:

益万民、利八方、来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公司坚持以诚信为本,以科研为核心,以创新促发展,以环境保护为己任,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和力度,紧跟世界高新科技发展的潮流,力争在农业生物科技、医药生物科技等领域再创佳绩。

 

第三章市场预测

3.1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化学肥料自给率已达90.8%,氮肥产需基本平衡,但高效复合肥、磷酸二铵、钾肥仍要依靠进口满足市场需要。

由于消费量的稳步增长,特别是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在全国广大农村实行土地流转政策,土地耕种率以及农民种田积极性都在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国内产能供应缺口仍将存在,我国化肥的市场需求仍有很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从生物有机肥料的市场来看,全国年总产量只有300多万吨,约占整个商品肥料使用量的1.5%,销售额尚不足100亿元,与欧美发展国家相比,我国施用生物有机肥料的量可谓“微乎其微”。

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有机农业大发展的市场需求。

3.2市场预测

3.2.1从肥料销售市场预测

据世界化肥工业协会2005年资料显示,预计今后五年,世界化肥需求将以年均2.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预计2009年度将超过1.63亿吨(折纯)。

国内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据专家预测,2010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5100万吨和5600万吨(折纯),2004—2010年年均增长在2.4%左右,2010—2020年年均增长在1%左右。

若按此发展,国内化肥缺口将继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肥料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只有绿色的有机肥料才能生产出绿色的农产品。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肥料年鉴的有关报道,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是:

向多成分、多功能、高效、高浓度、无污染的方向发展;走有机、生物、无机相结合的道路。

据专家预测,今后五年,我国必须有近4000万吨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据农业部资料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将生物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混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目前欧盟的肥料养分比例是:

化肥49%,有机肥49%、城市垃圾2%;美国为:

化肥68%、有机肥32%。

而我国目前有机肥料施用量却很少。

若我国到2010年有机肥料施用量所占比例达到养分比的15%来计,则2010年我国有机肥料为765万吨,2020年达到养分比例的30%来计,则2020年我国需有机肥料为1680万吨。

由此可见,我国有机肥料的市场空间巨大。

3.2.2从耕地改良方面预测

从我国耕地质量来看,土壤肥力较低,我国旱地土壤有机质一般为1.0-1.5%,华北和西北地区相当部分低于1.0%(许多地区的土壤十多年来看不见有蚯蚓和其它微小生物出现);水田有机质也只有2.3%左右。

同时由于超量乱施化肥,土壤缺乏有机质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稳产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这个问题,已引起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如我国云南省已决定从2009年开始,十年间打造2000万亩良田的大投入、大行动。

因此,优质、高效的生物有机肥料一定能派上用场。

经研究,传统有机肥资源中通常含有机质30—60%,含氮2.5%以上,含磷2%以上,还含有各种中、微量元素。

通过使用有机肥料,不但作为良好的肥源,而且也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

综上所述,就国内耕地市场的改良而言,若30%的耕地进行改良,以每亩60㎏计算,每年种一茬(造)农作物,就需要有机肥料3000多万吨(目前国内耕地面积为18.89亿亩),可见市场之大。

3.3竞争力分析

3.3.1产品竞争优势

生物有机肥料作为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贯穿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个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内属于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

虽然国内有许多品种的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生物磷肥,生物钾肥等等,但良莠不齐,且大多都是利用畜禽粪便,年产量在2000-3000吨的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而真正形成产业规模的为数很少。

而益利来生物有机肥料其主要原料为废弃物(热值较高的石煤),充足的原材料资源,可以为肥料生产企业大发展,上规模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不会出现“等米下锅”的现象。

竞争优势如下:

1)、技术优势。

本产品是集多种生物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项目(产品),产品具有多种特定功效,尤其是较成功的解决了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难题,因而可以减少大量化学氮肥的施用,若将本产品作为主施肥料同时配施部分农家肥,则可完全替代化学肥料。

该项目的实施,既可有效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节约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磷矿、钾矿等),又可减少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对大自然的污染,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生产有机食品,是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且具有显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项目。

其技术优势及科技含金量是一般生物肥料所不能比拟的。

2)、资源优势

①本项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煤,桃江县域石煤保有储量达十亿吨,其石煤的热大卡值平均为1200大卡左右,该地石煤层属寒武系下流小烟溪组地层,为强还原条件下的深海滞流海盆沉积所形成。

丰富的资源条件,为该项目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项目建设地有磷矿矿床分布在桥头河、凉水井、萝卜洞等地含P2O56.55%,最高达30%,储量为2000万吨。

③桃江县浮邱山乡有钾矿资源,属纬晶岩型。

品位K2O59-13%,储量3500万吨,为露天开采。

④项目建设地系环洞庭湖的山冈地带,红薯是当地主要农作物之一,就地收购红薯淀粉可作为本项目生产中的辅助材料。

同时该项目产品可以推动红薯作物的发展,形成新的淀粉产业,确保该项目的原料所需,又能为当地农民增收。

3)、价格优势。

本项目生产所采用的主要原材料多为废弃物,且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用工少,耗能低,与化学肥料以及其他品牌的生物肥料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

一般生产总成本比粪便加化肥的生物肥料要低的多。

这在市场销售方面有着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4)、功效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