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78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docx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况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简

参加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

学习交流情况报告

汇报人:

尹努寻罗维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调查科

二。

八年十二月七日

2008年11月300-12月4日,由中国地质调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地学部)联合举办,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

究所和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联合承办的“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星都宾馆举行(见照片1),受院领导的指派前往学习,现

将具体的学习交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会议时间

2008年11月30H—12月4日

(二)会议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星都宾馆

(三)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

2、协办单位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地质矿产勘査局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长安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3、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四)与会人员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下属科研机构、各省(市、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地调院、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88家单位350余名代表参加。

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领导及专家有:

袁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冬光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副主任

沈照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郝爱兵中国地质调査局水环部水文地质处处长

熊巨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处处长

林良俊中国地质调査局水文处副处长

石建省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

王洲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处长

周树根浙江省地质矿产勘査局水环处处长

黄益中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

二、研讨会主体内容

本次研讨会共分四大部分进行,依次为大会开幕式、大会学术报告、分组学术交流和大会闭幕式。

(一)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主要为介绍到会领导嘉宾,以及各位领导致辞,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本次会议是在中国地调局“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査与评价”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召开的,代表了中国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防治的最高水平;

2、尽管地下水污染调査与评价已取得一定成果,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但是我国地下水污染的调査与评价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中国地调局第一阶段已在东部平原区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第二阶段将在全国各省会城市逐步推进;

3、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应该充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方法,加强调査与研究的结合。

此外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熊巨华处长,还简单介绍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主要机构设置、资助项目方向,并鼓励各单位个人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是取得博士学位和博士后学位的尽快在35岁前申请青年基金项目。

(二)大会学术报告大会学术报告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就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査评

价、地下水运移规律和数值模拟等方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专题报告。

1、袁道先院士就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作了报告(见照

片2),报告首先提到了岩溶地区的环境十分脆弱,然后通过列举实例来说

明现阶段我国西南地区岩溶水污染现状以及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初步分析其原因之后,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

落实地下水和地下河污染现状的调査;

(2)査明岩溶地区地下水系网络的分布及运动规律;

(3)对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

(4)加强对地下河的监

测,进行执法检查;

(5)修复并治理岩溶地区地下河的污染。

2、沈照理、文冬光均就地下水污染调査与评价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现阶段地下水污染的调査已经从重金属污染扩展到了有机组分,

而且有机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2)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总体目标为系统查明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确定其基本任务;

(3)通过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污染源特征以及开釆井的状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样技术要求;

(4)通过对样品分析的远程实时质量监控、野外采集和实验室的协调一致以及对异常数据的重复测量深入分析来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进行保证和控制。

此外沈照理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如:

水是一种很奇妙的物质,现阶段所采集的样品,通过备份保存,待人类的认识技术更加发达时再做测试,能否得到许多不一样的结论;水样历年的“简分析”、“水文地质测试”等等结果均能作为环境变化的标志,因此有必要加大水质分析结果历年变化的研究;此外还应该进行地下水污染组分随季节变化的相关研究。

3、国内外知名学者郑春苗、李广贺、任理、李国敏、赵勇胜等等都针对各自研究领域内最前沿的相关知识作了报告。

(1)郑春苗教授对美国MADE实验场25年以来对污染物运移规律相关方向的研究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和思考,得到的主要结论为:

“对流-弥散模型”适合描述溶质在渗透系数相对均匀含水层中的运移规律;而“双重介质质量变换模型”更能描述溶质在高度非均质含水层(MADE实验场)中的运移规律;小尺度优先通道对高度非均质含水层中溶质迁移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溶质运移方面非常重要,通过测定含水层的电阻率可以描绘出整个含水层的水力渗透系数分布。

(2)李广贺、任理、李国敏、赵勇胜各自报告的题目分别为:

“污染

地下水修复技术与工作分析”、“利用发展传递函数模型研究氮的转化作用对土壤中硝态氮淋失影响的估算”、“通过抽水井控制污染扩散的地下水流场模拟分析”、“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

赵勇胜在其“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报告中提到:

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主要是从污染概率和污染后果两方面进行评价;整个过程应该为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査-一污染途径与污染机理分析一-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一-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4、第一阶段已在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的地下水任务调查与评价项目小组的负责人都对本项目的主要进展

与成果、主要技术方法作了中期总结和介绍。

(三)分组学术交流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专题进行分组学术交流:

专题一: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

专题二:

地下水污染样品采集和测试技术;

专题三:

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物理试验与数学模拟、地下水污染原位修

复;

分组学术交流基本以会议论文集中发表的论文为基础进行汇报,因此本处就不再一一列出。

(四)大会闭幕式

闭幕式首先是分组学术交流专题组各组组长对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发言,然后是袁道先院士和沈照理教授两位专家分别谈这次会议的感受及体会,最后是中国地质调査局郝爱兵处长总结讲话。

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内容:

1、本次会议为新形势下召开的水文地质工作会议,从五六十年代的地

下水资源勘察,到七八十年代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开发,现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将以地下水污染的调查、防治及修复为重点;

2、如今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调査与治理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完全无法赶上继续污染的速度,因此今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3、国家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地下水污染的修复,但是具体怎么做尚未开始研究,急需在这个方面取得进展,此外地下水的污染机理、运移途径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4、对于新时期的水工环工作应该有以下几点要求:

考虑自然地质过程、

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水工环工作格局。

三、会后体会及思考

参加本次会议实在是受益匪浅,既聆听了院士大师的精彩报告,又了解了地下水污染相关方面的最新前沿知识,还学习了已开展的东部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査与评价项目总结和经验介绍,下面简单谈谈会后的体会及思考:

(一)体会

1、深刻的了解到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十分严重,国家对地下水污染调査与评价非常重视,地下水污染的调査、防治、修复将成为以后几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向;

2、进一步明确了地下水污染调査与评价项目的实施目的、任务要求以及部分技术特点;

3、现阶段我国的地下水污染相关工作已经逐步开始与国际接轨,许多专家和领导都十分强调思维与理念的转变,并且呼吁大家积极充分吸取国外先进的方法与技术;

4、在己经开展的东部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的四个项目中,都将调査与研究结合得很好,不再是单纯的取样、测试、分析,而是将调査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污染场地,重点区别对待,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对其污染源、污染机理、污染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5、我省在地下水的监测、调查以及评价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我省地下水的监测而言,地下水监测工作绝大多数局限为无机污染的监测,然而目前地下水污染中有机污染也占一定的比例,这当然与我省的有机污染分析测试工作的滞后有很多的关系。

(二)思考

1、新形势、新条件下,水文地质工作的重点发生了转移,这种转移既

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应该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仔细

2、已开展的项目和正在编写的规范都是主要针对东部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项目如何在我省岩溶山区进行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3、地下水修复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尽快的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通过本身的努力和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尽量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调査与研究有机结合;

4、会议中很多报告都提到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遥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以及地球物理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如果应用于地下水调査与评价工作中,将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并能提高工作完成质量。

以上是我们参加本次会议的一点体会和思考,水平有限难免有所偏执,请院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