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2834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品设计流程Word格式.docx

因應不同的機構設計需求,而開發出不同的driverICpackage,發展出不同的LCM設計架構,其主要差別於與LCDpanel組裝方式架構的不同。

目前主要的LCM架構有下列幾種:

2.1.COB(chiponboard)

將ICchip貼著在相對應的PCB上,利用打線的技術,將金線或鋁線打在ICpad上與PCBpad上,使其電氣特性相通後,在外部再披覆一層保護膠,稱為COB製程。

2.2.TAB(TapeAutomatedBond)

將TCP(TapeCarrierPackage)IC藉由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貼附、黏著於LCDpanel上,使其驅動LCD顯示。

由於使用半自動或全自動的設備,將TCPIC分成數個步驟自動貼上LCDpanel,所以稱為TAB製程。

2.3.COG(ChipOnGlass)

將COG(Goldbump)IC藉由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貼附、黏著於LCDpanel上,使其驅動LCD顯示。

由於是直接將barechipIC放置在LCD上,所以稱為COG製程。

2.4.COF(ChipOnFilmorFPC)

將COG(Goldbump)IC藉由ACF(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貼附、黏著於Film上後,再將Film同樣藉由ACF黏著於LCDpanel上,使其驅動LCD顯示。

由於是將barechipIC藉著Film間接連結到LCD上,所以稱為COF製程。

3.LCMengineer基本能力與工具

作為一個產品開發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與工具:

項次

基本能力與工具

說明

1

具電子電路相關背景

產品開發工程師主要工作為:

模組產品設計。

其中IC應用與電路設計是展現模組特性的主要項目,所以作一個稱職的產發工程師,電子電路相關知識是基本的需求。

2

具英文讀寫能力

模組電路設計主要是針對driverIC應用與週邊應用電路為主,而driverIC與其他應用電路的資料均為英文版本,所以具備英文讀寫能力也是基本條件。

3

熟基本office軟體

工作報告、專案報告、週/月報、技術研討、分析報告、各種行政文件、技術文件等等,日常工作需求各種產出文件與報告,所以一定要熟練使用各種office軟體,如:

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等,以增進工作效率。

4

熟電路圖繪製軟體(protel)

在設計電路時,須使用電路圖繪製專用軟體,而目前流通的軟體大致有protel、orcad等等,

我們公司目前使用protel作為電路繪製的的基本平台。

所以每一位新進同仁都必須學習、熟練protel的用法。

5

具電路製作、焊接能力

產品於設計階段時,需事先製作電路測試設計正確性與元件特性驗證。

於驗證階段時,需製作模組外部應用電路與相關測試電路。

所以每一工程師均需具備電路實做經驗與技巧,且基本的烙鐵焊接也必須熟練。

6

熟8051或其他單晶片控制

當模組設計且製作完成,要點亮驗證時,除了需要硬體測試電路外,還需搭配控制軟體來與controllerIC溝通。

在我們公司裡是使用8051單晶片來控制LCDcontroller,所以每一工程師都必須學會撰寫、修改8051程式的能力。

當然如果熟悉其他單晶片或其他系統,也可以架構其他的測試環境。

4.LCM設計注意事項

在不同的模組架構下,於設計過程需注意的事也會有所不同。

主要是因為不同的架構,使用不同的材料與工具,所以會遇到的問題也會不同。

下面將針對ICdatasheetstudy與COB、TAB、COG、COF等架構及Protel使用注意事項等作一說明。

4.1.ICdatasheetstudy注意事項

ICdatasheet目前有兩種收錄方式:

一種是傳統裝訂成冊的書本型,一般都是由IC代理商所提供。

一種是電子檔的形式,需使用電腦開啟閱讀,一般都是PDF檔案格式,但也有其他的格式(如samsung提供的CD-ROM,使用內附軟體閱讀或列印),可由網路下載或由IC代理商提供。

下列一些IC網站供各位工程師參考,並針對ICdatasheet的閱讀注意事項作一說明。

IC網站:

IC公司名稱

網站

ANALOGDEVICES

EPSON

http:

//www.epson-electronics.de/download/download.htm

.tw/electronics/product/

HITACHI

JRC

//www.njr.co.jp/e05/fe.html

PHILIPS

SII

//www.seiko-usa-

SUNPLUS

.tw/

FAIRCHILD

SUPERTEX

DUREL

LINEAR

Others

ICdatasheetstudy注意事項:

每一個IC其datasheet的撰寫方式都大同小異,大致上其目錄排列順序與標題的差異不會太大,而內容撰寫與排版則各家IC廠都有自己的方法和風格。

GENERALDESCRIPTION:

一般性IC內容介紹與描述,如:

IC輸出驅動點數大小、內建oscillatorcircuit、內建biascircuit等。

注意:

這個章節中介紹的各項規格均使用敘述性的文字介紹,有時同一系列的IC會寫在同一份datasheet,所以在這個章節中會有多種規格描述混和在一起,閱讀時容易搞混。

建議:

此章節可當成參考用,一些重要的規格與特性,可查閱下面的主要章節說明。

FEATURES:

較完整的IC整體特性介紹,使用條列式的說明方式,讓閱讀者於一開始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IC基本的規格。

大部分的ICdatasheet於此章節條列說明的內容,均已包括前一章節敘述的規格,甚至更詳細。

若需快速瞭解IC特性,可以直接閱讀此章節。

BLOCKDIAGRAM:

IC內部主要電路設計區塊圖,說明各個不同功能的電路區塊間的相互關係,以區塊圖示的方法讓閱讀者可以清楚、快速的瞭解IC的基本硬體架構。

閱讀者可以大致瀏覽過此章節,因為這只是示意圖,無須花費太多時間在此。

PINDIMENSIONS:

此章節主要列出IC所有的相關尺寸大小,如:

chipsize、bumppitch、bumpsize、bumpheight、chipthickness,與alignmentmark形狀、大小和位置等,與padcentercoordinates所有座標。

甚至dieNO.與大致位置均會標示說明。

此章節中所標示的IC相關尺寸,在PCBorLCDlayout時均使用到,是極重要的資料。

但也曾發生過datasheet標示錯誤或不清楚,導致LCDlayout錯誤的事情發生,如:

samsung的KS0713在初期的datasheet中,沒有標示alignkey的相關尺寸等資料,導致COGlayout時沒有避開造成short。

又samsung的IC曾於pad座標表中,名稱標示錯誤而導致LCDlayout錯誤。

另外需注意ICbumppitch是否符合廠內製程(>

60um),因最近新的onechip灰階或彩色IC,其點數越來越大,相對的padpitch越來越小。

新款IC且第一次使用時,必須特別注意此章節的各項尺寸規格,若有ICsample可以拿到顯微鏡下觀看,確認有無多餘的alignkey。

若非新IC但是第一次使用時,若有多份不同版本的datasheet,可以相互對照確認內容正確性。

PINDESCRIPTIONS:

主要說明每一ICpin的功能與用法,如:

I/O、Function、No.ofpins。

因為每一pin的定義與功能及使用方法,均詳盡的條列在此章節,所以要快速瞭解IC的每一pin功能,可以直接study此章節。

DESCRIPTIONOFFUNCTIONS:

此章節主要敘述與說明此顆IC的所有硬體功能和特性、使用方法等。

如:

TheMPUInterface、DisplayDataRAM、ThePowerSupplyCircuits、TheResetCircuit等。

其中說明了所有IC的應用方法與電路特性,包含一些電壓換算公式與參數和應用範例。

每一工程師在study任何一顆IC時均需詳讀此章節,仔細且深入瞭解此IC的應用方法與特性,將有助於模組設計與特性分析或客訴不良分析。

COMMANDS:

一般使用於LCD的IC大致可分成兩種形式:

DriverIC純driver訊號輸出,不含command,需外部controller控制。

Controller/DriverIC已整合driver與controller的功能於同一顆IC上,內含command與基本function,可由外部MPU直接控制、獨立工作。

此章節主要說明含controller功能的IC,其內含基本function的指令控制方法與功能。

內容以詳細敘述各個指令為主,加上一表格式的指令說明表,讓使用者方便查閱、使用。

在某些ICdatasheet裡,commands詳細說明內容中的指令碼,有時會與指令表中的指令碼不同,造成使用者的困擾。

發生過這種案例的IC廠有:

solomon、samsung等,另外若有任何IC廠有新IC且尚於sample階段時,其datasheet通常也都尚未校正完全屬preliminary版本,這時command內容也常常會有錯誤。

每個使用或設計模組的工程師,應該都要完全瞭解IC的command與使用的方法,因為在設計模組時除了IC硬體接線layout外,軟體command的搭配使用、控制也是模組performance的重要因素。

而當使用者在閱讀或試著控制IC時,若發現datasheet中command有誤或無作用時,可直接請教IC廠商或代理商。

COMMANDDESCRIPTION:

要能夠正確的啟動IC且正常工作,除了要熟悉commands外,還要清楚IC的各種應用模式的啟動程序。

而此章節主要在介紹與說明如下列的各種工作模式的啟動流程:

InstructionSetup:

Reference(reference)

(1)Initialization

1.Whenthebuilt-inpowerisbeingusedimmediatelyafterturningonthepower

2.Whenthebuilt-inpowerisnotbeingusedimmediatelyafterturningonthepower

(2)DataDisplay

(3)PowerOFF

Refresh

(可參考EPSONSED1500Series,page8-57~8-59)

上述的三種狀態都極為重要:

Initialization:

將IC由poweroff狀態,經由此程序進行poweron與初始化設定,讓IC功能與模式符合使用者需求。

若沒有按照建議的poweron流程進行,可能會發生IC無法倍壓或是其他異常發生,因為這是取決於IC內部電路設計有關,所以不同的IC其poweron流程也不盡相同。

Datadisplay:

要將data顯示在LCD上,其實就是將data寫入IC的displaydataRAM中,在此章節說明了displaydataRAM的address設定與data寫入的流程。

Poweroff:

將IC由工作狀態中關機的流程。

此步驟會因IC不同而有所差異,但相同的是若沒有做好此程序,可能會造成關機後LCD殘留電荷(畫面全黑或閃黑影),久而久之破壞LCD顯示效果(液晶極化)。

模組於撰寫測試程式時,可直接參考此章節之建議流程,進行測試。

可減少不必要的錯誤發生,導致IC無法正常動作。

另外若有客戶不熟悉LCM應用而有相關問題,可請其參考此章節。

ABSOLUTEMAXIMUMRATINGS:

此章節列出IC基本設計應用條件的絕對最大值或範圍,如:

Vdd、Vss、V1、V2、V3、V4、V5、Vout、Vin、Vo、Topr、Tstr等等。

一般應用時,此章節可當參考即可,因為一般的應用條件如系統邏輯電壓Vdd、Vss一定在此範圍內,且液晶的工作溫度範圍大致都小於IC。

至於IC基本條件與特性可參考下面的章節。

DCCHARACTERISTICS:

此章節詳細的列出IC所有的電氣特性與規格,如:

基本的電壓、電流、oscillator頻率等,及所有應用模式的相關電壓、電流與相關的特性曲線。

由於此章節主要說明IC的DC特性與規格,所以工程師在設計模組時,必須先行study此部分,看看規格是否符合客戶應用條件。

另外在測試與訂定模組電氣規格時,需確認是否符合ICdatasheet所標示之規格,若否可能是模組設計或測試方法錯誤。

TIMINGCHARACTERISTICS:

此章節詳細的畫出IC各種的TIMING控制時序圖,讓使用者清楚知道自己選擇的模式的時序控制方法。

這裡說明的timing包括:

SystemBusRead/WriteCharacteristics1(Forthe8080SeriesMPU)

SystemBusRead/WriteCharacteristics2(6800SeriesMPU)

TheSerialInterface

DisplayControlOutputTiming

ResetTiming

在早期有一型號GPM063,應用於VCD播放機的statusdisplay:

狀況:

量產後客訴

現象:

VCD使用一段時間後,display顯示會亂訊或消失。

分析結果:

1.VCD機器設計中LCM下方是power電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powercircuit會發熱,進而使LCM的環境溫度升高,導致LCM會面消失。

2.經過分析此現象後發現,客戶的controltiming太快,已介於IC所能接受timing的min.邊緣,當溫度上昇時IC所能接受的timing會變慢,導致系統的controltiming比IC還快,造成LCM不受控制而亂訊或無法顯示。

結論:

1.每一顆IC特性都不盡相同,所以不是每一個模組都不良。

2.客戶於設計時沒有注意到IC的timing應用條件,造成系統速度略快於LCM,請客戶修正即可。

舉這個例子主要是要讓工程師瞭解timing的重要性,不只有每一訊號timing順序正確即可,讀寫的速度也很重要。

因為目前廠內的測試系統為8051單晶片的架構,其速度幾乎遠慢於所有LCDdriverIC,所以無法測出ICtiming的極限。

換句話說,廠內測試只要各訊號順序對,即可正常控制IC,不會有速度的問題。

工程師或使用者在撰寫測試程式時,先study與進行read/writetiming的部分,因timing等於是語言,若語言不通則無法與IC溝通。

(commands相當於談話內容,若語言不通那談話內容就沒有意義了)

THEMPUINTERFACE:

此章節主要以圖示說明MPU與driverIC間的硬體interface連接方法。

(1)8080SeriesMPUs

(2)6800SeriesMPUs

(3)UsingtheSerialInterface

(***SED1565series***。

純driverIC的interface定義通常都是搭配controllerIC,與這裡所說明的不同)

通常DriverIC的interface定義有下列幾種:

1.Parallelinterface:

8080series:

for80x86seriesMPUs

6800seires:

for68000seriesMPUs

2.Serialinterface:

SPI:

3-line,4-line

Serialinterface(3-line)

3.I²

C-businterface:

philips制訂的一種通訊協定,也有使用在電腦主機板的chipset上。

(並不是每一IC都包含所有種類的interface定義,通常都只有內建3~4種)

目前廠內使用8051作為測試系統,所有的控制訊號都是以軟體模擬出來的,所以幾乎每一種interface定義均能控制。

只是速度比較慢,因為8051基本oscillatorclock為12MHz(不同廠牌可能可以更快,如:

philips80C51Useriesmax.33MHz),一個指令週期需要12clocks,所以最短的指令處理時間=1/12MHz*12clocks=1usec.,而IC的處理速度通常比1us還快。

工程師可以瀏覽過此章節即可,因我們沒有MPU的問題(如上所述)。

若客戶有類似的應用問題,可以請其參考此部分。

CONNECTIONSBETWEENLCDDRIVERS:

此章節主要使用圖示說明:

(1)SED1565(master)↔SED1565(slave):

兩顆IC串接使用時,相關訊號連接與設計方法。

(2)Single-chipStructure:

單顆IC驅動LCD時,com.、seg.driving示意圖。

(3)Double-chipStructure:

兩顆IC驅動LCD時,com.、seg.driving示意圖。

此處只是以簡略示意圖表示,讓使用者能快速的概率瞭解。

若需要清楚瞭解訊號與common、segment的走線方法,請直接閱讀前面章節:

pindescriptions、descriptionoffunctions。

ASAMPLETCPPINASSIGNMENT:

此處主要以放大示意圖標示說明TCP包裝的IC腳位定義與順序。

這裡標示出的腳位幾乎都是有功能性的,一些實際最外邊的NC腳位可能不會在這裡標示。

若要實際所有腳位定義,可直接參考TCPdrawing圖標示與定義。

EXTERNALVIEWOFTCPPINS:

這裡主要秀出TCPIC的實際drawing,IC相關的尺寸、位置、interfacepitch、OLBpitch、interfacedefine等。

不是所有ICdatasheet都會標示TCPdrawing,通常一顆IC其TCP會有多種不同的包裝尺寸for不同的應用或客戶需求,所以IC廠商都會另外提供TCPdrawing。

但COG用的bumpIC就幾乎都會直接標示在datasheet上,因尺寸就只有一種。

4.2.COB模組設計注意事項

產品特性:

會使用COB架構設計模組的主要原因有cost要低、選用IC的限制等。

1.主要型態:

字元型模組、繪圖型模組(<

80duty)等。

2.主要應用:

電話機、傳真機、儀器設備等。

設計注意事項:

1.機構設計:

分為LCD、BEZEL、RUBBER、PCB、LED、EL、PCBlayout等。

以上詳細各項設計規範與注意事項,請參考產品設計部所制訂之規範。

2.電路設計:

samsung最多這類型的IC

A.bias電阻:

Duty

Bias

字元型

1/16<

=duty

bias=1/4or1/5

通常為了成本考量下,不會加入bias電容與OP,所以bias電阻的設計通常以10Kohm左右為原則,如1/5biasR=5R1=5*2.2K=11Kohm,

1/4biasR=4R1=4*2.2K=8.8Kohm。

繪圖型

Duty=1/32

1/7<

=bias<

=1/5

通常電阻值大於10k、小於20k,但須加上5個bias電容(0.1uF)。

Duty<

1/32

1/10<

=1/7

通常電阻值會大於50k,但一定要加入OP-amp(如LP324)。

B.震盪電阻:

大部分的COB類IC其均需外加oscillator電阻,阻值請參考各ICdatasheet。

在PCBlayou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