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286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6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1页
亲,该文档总共1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集全Word文档格式.docx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C.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推翻三座大山D.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自1842年至1844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A.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矛盾、斗争的一面

B.同大资产阶级妥协的一面

C.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依赖、妥协的一面

D.同外国资本主义又联合又斗争的一面

6.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其特点有

A.在经济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7.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的对外扩张主要是通过

A.海盗式地掠夺土地与财物B.欺诈性的贸易C.奴隶贩卖D:

军事侵略

8.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的途径是

A.军事侵略B.经济侵略C.文化侵略D:

政治侵略

9.促使西方列强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开辟新的市场的需要B.西方列强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

C.中国清政府的闭关政策D.西方列强和中国的贸易摩擦

10.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主要来自

A.地主B.商人C.买办D.官僚

11.中国资产阶级包括

A.官僚买办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12.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但又有其特点,主要是

A.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B.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C.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D.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1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1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是

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C.反帝D.反封建

15.1840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其原因是

A.资本一帝国主义过于强大B.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C.中国武器落后D.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

16.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动表现为

A.地主阶级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B.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的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C.新产生了中国资产阶级

D.新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17.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工人阶级的来源主要是

A.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B.手工业者C.城市贫民D.部分地主

﹡课后习题解答: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的社会。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从此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3.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随之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成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性质也因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发生了变化,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特征?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即是说中国还不是完全的殖民地,还没有完全丧失主权;

所谓半封建,即是说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封建经济已经开始瓦解,但封建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呈现以下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侵略战争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

(3)中国的封建经济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封建剥削的根基地主对土地的占有制依然在广大的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民族资本主义虽已产生,但很微弱,发展亦很缓慢,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保持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5)中国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间接统治中,加之地方性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异常困苦,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少有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与此相联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也是逐步形成并不断加深的,在不同的阶段其程度也不完全一样,在某些时期,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成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三、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联系?

1.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也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独立,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

而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去发展生产力,也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济技术落后、人民困苦的状况,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中国的民族独立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因为单有政治上的独立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经济上的独立。

历史证明,国家的真正独立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必须建立在经济发达、技术进步、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

A.共同的阶级基础B.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C.共同的经济利益D.共同维护清朝统治

3.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经济侵略B.文化侵略C.军事侵略、D.宗教渗透

4.规定中国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5.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勘分西北界约记》B.《改订伊犁条约》C.《北京条约》D.《瑷珲条约》

6.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

7.放火烧毁了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的皇家园林中的“万园之园”的侵略者是A.八国联军B.英军.C.英法联军D.法军

8.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五口通商章程》D.《南京条约》

9.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

10.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D.台湾人民的多次反抗侵略者的战斗

1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2.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

D.西方列强客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条件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林则徐B.严复C.洪秀全D.康有为

14.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

A.林则徐B.严复C.魏源.D.康有为

15.1894年11月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的是

A.洪秀全B.严复C.孙中山、D.康有为

16.1840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A.资本一帝国主义过于强大B.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17: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法战争

18.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导致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的原因是

A.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压迫B.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C.封建主义的压迫D.中国人民自身造成的

20.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1.鸦片战争促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新思潮萌芽,其实质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抵御外来侵略,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以使官民开阔眼界

C.冲破闭关锁国牢笼,重新认识世界

D.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2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内容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协定关税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23.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

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 

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

C.广东、福建沿海地区 

D.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

24.英国割占香港岛到香港回归祖国,其间经历了

A.155年B.137年C.101年D.99年

25.1861年11月,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曾在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的复信中愤怒地谴责道:

“Oneday,twopirates(海盗)brokeintotheWinterPalace.”信中的“twopirates”指的是

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美国和俄国D.法国和俄国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是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2.下列属于《南京条约》约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A.广州B.厦门C.宁波D.杭州

3.近代中国,列强对华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形式有

A.传播宗教B.创办教会学校C.建立各种文化组织D.办报纸刊物

4.近代中国丧失经济独立性的表现有

A.在中国近代工业中,外国资本形成垄断地位

B.列强直接控制中国的两项税收,扼住中国财政的咽喉

C.控制中国的金融财政

D.控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马关条约》

6.第二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江宁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7.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这些不平等条约有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

8.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表现在

A.控制中国内政、外交B.扶植、收买代理人C.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

D.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9.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有

A.广州、上海B.重庆C.杭州D.宁波

10.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是

A.上海B.汉口C.南京D.九江

11.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期刊有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后改名尝字林西报》C.《万国公报》.D.《时务报》

12.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有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1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条件是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从此发展起来D.中国近代化由此发端

1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A.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B.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C.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15.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欧洲资本家的贪婪的魔掌现在已经伸向中国了。

俄国政府恐怕是最先伸出魔掌的,但是它现在却扬言自己“毫无私心”。

它“毫无私心”地占领了中国旅顺口,并且在俄国军队保护下开始在满洲修筑铁路。

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个拼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瓜分中国的议论并不是无的放矢。

知果直言不讳,就应当说:

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它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

—节选自列宁:

《中国的战争》

材料二: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

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

一选自瓦德西在1900年10月自北京发给德皇的报告

材料三: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

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节选自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问题: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哪些危害?

②简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③简析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

2.材料一:

1800—1838年英国鸦片输入数量表年份 1800 1821 1830 1835 1838鸦片输入量(箱) 4570 5959 19956 30202 40200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鸦片战争》

材料二:

其初不过纨袴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

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

置买烟具,为市日中。

盛京等处为我朝根本重地,近亦渐染成风。

……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

无吸食自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

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之时机。

……

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

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

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

余认为中国下层阶级,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

倘若中国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

吾人若一观察日本维新之迅速与成功,则此处实值得吾人加以特别注意。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

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其中大部分甚至于并火器而无之。

——《瓦德西拳乱笔记》,中国史学会主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第86~87页。

统帅(指瓦德西)又明知中国一时不易即行瓜分,故欲极力保全之,其言曰:

“世人动辄相语,谓取此州略彼地,视外人统治其亿万众庶之事,若咄嗟可立办者,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

施行统治之善政,乃万事之最难者,况欲制御此亿万之众,岂能遽以轻便之心行之乎。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如欲行此下策,则后患又不可不防矣。

——《八国联军志》,中国史学会主编:

义和团》。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是如何看待瓜分中国一事的?

参考答案:

1.答:

(1)①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

外国列强还在中国设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和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强占租借地,使其成了列强侵华的基地;

划分势力范围,则使中国面临着“瓜分豆剖”的局面。

③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勒索巨额赔款。

每次外国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总伴随着对中国的巨额赔款勒索。

④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公开抢劫中国财富。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3)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自1800—1838年中国鸦片进口量从最初的4570箱增加到40200箱,增加近8倍。

这说明鸦片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第一,材料二说明了材料一中国鸦片进口量猛增的一个内在原因,即中国社会各阶层吸食鸦片成风。

吸鸦片的人开始只是那些纨绔子弟;

后来漫延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最后甚至连妇女、和尚、尼姑、道士也参与其中。

第二,材料二说明,在清王朝腐朽的统治下,国民普遍处于愚昧、空虚、颓废的精神状态中。

3.答:

瓦德西认为,如以现在中国武备虚弱、财源枯竭、政象纷乱来看,则现在正是瓜分中国的绝佳时机。

但是四百年前中国在许多方面都超过欧洲。

她有四万万人口,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中国人民勤俭智慧、守法易治,蕴藏着巨大的生机。

如果中国能出现一个有魄力的领袖人物,能够吸收西方国家的近代文化,则中国会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

中国现在战败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武器装备太差。

如以中国的有利条件看,无论是欧美各国还是日本,都不可能统治中国。

如果真要这样做,则会后患无穷。

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侵略战争,迫使当时的清政府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把一个独立的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强租中国的港湾,在中国设立租界,并且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勒索了大量的战争赔款,控制中国的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从而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资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它们通过在中国办学、办报宣传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在殖民地进行奴化教育,为他们的侵略制造舆论。

一些外国侵略者披着传教士的外衣,参与侵略活动,盗取中国的文物。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在近代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3.当然,从客观上讲资本—帝国主义也给近代中国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

但这些都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副产品。

因为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进行经济掠夺,割占中国的领土,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二、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毫不屈服,进行了多次反侵略斗争,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抗法斗争,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等,这些反侵略斗争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气焰,使得它们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独立。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不间断的反侵略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赞歌。

在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