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92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已缩

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欣赏《草原小姐妹》唱《草原赞歌》

第2课时:

欣赏、唱《好一个土娃子》律动《童声里的中国》

第3课时:

欣赏《童声里的中国》律动《草原赞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体验新中国儿童甜蜜生活的幸福感。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

在听唱《童声里的中国》活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

3、结合歌曲分辨“4”和升“4”的区别,准确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中国娃形象,大胆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以“中国娃”为荣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尚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

(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

这段音乐熟悉吗?

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

琵琶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

E、重点欣赏第1段。

问:

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F、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

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

(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B、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C、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

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

最低音是哪个?

最高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

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D、接龙唱谱。

E、用“LU”模唱旋律。

F、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G、歌曲处理。

H、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

A、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B、师生互动。

5、课堂小结:

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第2课时

1、欣赏学唱《好一个土娃子》律动《童声里的中国》

A、交流《小兵张嘎》的故事,了解张嘎的个性。

B、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

C、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D、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E、用简单道具扮演张嘎,随音乐模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情景。

F、表演时启发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2、新授歌曲《好一个土娃子》

A、欣赏《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B、反复欣赏歌曲,

讨论:

念:

按节奏有表情地念歌词,并配上合适的伴奏,有什么样的效果?

唱:

选择合适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调皮、天真的情绪。

创:

在歌曲中四分休止符处设计动作或衬词,加入表演。

C、跟随录音哼唱歌曲。

D、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

E、配合音乐,按上面的形式,和同学合作设计一个表演顺序,唱一唱,演一演。

3、课堂小结

 

第3课时

1、欣赏《童声里的中国》律动《草原赞歌》

A、导入: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

B、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

C、扮成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2、欣赏《童声里的中国》

A、和着音乐做律动。

当乐句重复时变换动作与方向。

B、想:

启发学生根据音乐为歌曲的第二部分设计动作,随音乐律动。

C、再现童年:

配合音乐表演。

感受钢琴音色,跟着音乐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3、复习歌曲《草原赞歌》

A、欣赏《草原小姐妹》中的《草原放牧》,通过演唱和聆听,发现《草原赞歌》和《草原小姐妹》主题一之间的联系,说说感受。

B、分析歌曲。

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做到心中有数。

C、聆听并区分乐曲主题一和主题二,它们在速度和节奏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试着用体态或线条把心中的感受表现出来。

D、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一、主题二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

第二单元绿海林涛声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复习《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

2、学唱《银色的桦树林》。

3、听《美丽的克纳斯湖》(选段)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尝试二声部轮唱,并能完整熟练地演唱。

2、在“我的创造”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巧创编简单的旋律。

3、通过欣赏歌曲《美丽的克拉斯湖》了解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

1、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3、师:

刚刚我们是用齐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呢?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请一些学生上来表演。

4、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师对学生的声音提出一些要求。

5、小组合作,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提醒学生动作的设计要富有诗的意境。

6、分组展示歌表演。

(二)学唱《银色的桦树林》

1、听音乐哼唱,跟音乐划拍视唱歌谱,

2、打拍子齐唱,反复练习。

3、学生进行创编。

4、作品展示

(三)欣赏《美丽的克拉斯湖》

1、师:

在我国新疆北端,中、俄、蒙三国接壤的边境,有一个美丽的高山湖——克拉斯湖。

这里悬崖耸立,森林茂密,湖水湛蓝,如诗如画,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令人神往。

让我们赶快来欣赏《美丽的克拉斯湖》吧。

播放歌曲《美丽的克拉斯湖》

2、欣赏完歌曲,学生谈谈感受。

3、再次欣赏。

(四)小结

1、请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表现“绿”的音乐作品。

2、布置学生自制沙球。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难点:

在教师启发、指引下,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字母图片、打击乐器、乐曲主题旋律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

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

师:

一组美丽的风景把我们带进了绿色的世界,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绿色是什么样的?

生:

?

?

(森林)

师:

森林?

同学们你们到过原始森林吗?

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原始森林的神奇,亲耳倾听大森林的声响,那一定很美!

可是我想同学们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

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森林狂想曲》,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一种身处原始大森林的神奇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大森林!

二、新课教学:

播放课件:

《森林狂想曲》

师:

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

生:

?

?

(青蛙.小鸟.知了.猫头鹰.蟋蟀?

?

播放课件:

5种动物

师:

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

生:

?

?

播放课件:

乐曲与作者的简介

师:

《森林狂想曲》这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采用清新明快的民歌旋律为主题,加入森林中各种鸟鸣,构成一部有现代意味的森林狂想曲。

鸟虫的鸣叫,动物的声息是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

台湾作曲家吴金黛利用自然之声的创作,使音乐获得自然之灵性。

师:

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哪些?

生:

?

?

(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课件:

3种乐器

师:

我们都知道乐器可以分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和外国的西洋乐器,那刚才我们认识的三种乐器各属于哪一类呢?

生:

?

?

播放课件:

乐器的分类

师:

这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有没有给人一种特别不和谐的感觉呢?

(没有)反而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生:

?

?

(师补充: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师:

同学们,这首乐曲的主旋律曾多次重复出现,大家有印象吗?

播放课件:

主旋律

这首乐曲分为A.B.C三段旋律构成,现在请和老师来熟悉一下乐曲的主旋律。

(弹琴用“LA”学唱主旋律)

师:

刚才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是很沉闷还是轻松的呢?

生:

?

?

(轻松自由的)师:

请大家再仔细聆听一遍,

播放课件:

《森林狂想曲》

在下面的空格中我们一起来填上乐曲演奏的顺序。

师:

旋律是表现情感的,在这首乐曲中优美的旋律和小动物的叫声是融为一体的,大森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茂密的树林;清新的空气;小鸟的歌唱。

大森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共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往往不尽如人意。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播放课件:

请爱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师:

如果地球可以“一键恢复”,你想恢复什么?

生:

?

?

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只顾着经济的发展,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怎样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怎样对待我们,大自然用它自己的方式是在惩罚着人类。

师:

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去画一幅关于环保的作品,大家画了吗?

举起来展示给大家看看!

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选了几幅以环保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

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欣赏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把你学到的,想到的写在你的卡片上。

(黑板上即兴画一幅图画)

师:

让我们唱着歌儿,把绿色的畅想挂在这棵大树上!

(弹唱《悄悄地》)师: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唱《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演唱形式,并能用合适的演唱形式唱《绿色的祖国》。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复习

1.唱《草原赞歌》

2.欣赏《森林狂想曲》片段,请思考:

这首歌曲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3.师简要介绍轮唱

二:

激发兴趣,

1.3月12日是什么节?

(植树节)。

2.植树能给人们带来来什么好处呢?

生回答。

师:

是啊,植树可以避免沙尘暴,防止土地沙漠化,如果乱砍烂伐,森林会是灰色的,哀伤的。

让我们一起体验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声音。

3.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分别欣赏独唱,男生四重唱,听一听,连一连!

再交流一下你对这两种演唱形式的不同感受。

(2)如果用图画来表达这两种演唱形式,你会怎样选择呢?

为什么?

(出示两幅图画,生选择)。

三:

学习歌曲

1.同学们模仿的可真棒!

一起到歌声中去感受植树造林后,祖国生机盎然的景象,请注意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生:

(略)。

2.是啊整首曲子是较为欢快活泼的,你还能来找一找相对整首歌曲来说较为抒情的乐句吗?

老师来唱一唱,请大家找一找!

3.师范唱《绿色的祖国》。

(前5句描绘了绿色祖国生机勃勃的景象,后2句表达了主人公生活在绿色祖国的自豪感。

4.看flash动画《绿色的祖国》,生默唱,

5.用“哒”哼唱

6.模唱歌谱:

跟老师模唱前5句歌谱注意附点音符和升4

7.加入歌词唱,找找觉得难唱的乐句

8.处理难唱乐句。

9.完整演唱歌曲。

四:

拓展延伸

(1)你了解哪些演唱形式,你能为歌曲《绿色的祖国》设计合适的演唱形

式吗?

(2)请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演唱形式唱一唱这首歌。

(3)你能听出下面的歌曲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吗?

《赤足走在田埂上》《小小少年》《卡农歌》

(重唱)(独唱)(轮唱)

五: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森林狂想曲》学唱了歌曲《绿色的祖国》,你们还从这堂课中懂了哪些道理吗?

生:

回答

师:

是啊,让我们都行动起来,让祖国更加的美丽,多彩!

第三单元梨园英秀

一、单元目标

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歌曲、戏曲。

能有兴趣地聆听本单元所欣赏的一些戏曲、乐曲。

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并尝试表现出来。

3、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

二、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学唱与表演,学生能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

难点:

体验京剧、戏歌的特点,并能尝试着表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京剧锣鼓经、戏歌。

二、学唱歌曲《梨园英秀》。

教学目标

一、学会演唱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梨园英秀》,体会歌曲热烈、欢腾的情绪,能自信演唱这首歌曲。

二、通过对锣鼓经和数板的了解与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当代京剧发展中新的种类—戏歌的形式。

三、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梨园弟子学习技艺的艰辛与顽强毅力,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一、歌曲学唱中能表现出戏歌的风格,咬字吐字清晰,表情丰富。

二、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钢琴木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依靠卓越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艺术瑰宝,而中国戏曲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这是我们的骄傲。

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戏曲剧种共约三百六十余种,你知道哪些剧种呢?

谁来说说?

(生:

——)

2.师:

请孩子们欣赏一段戏曲,它是什么剧种?

背景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播放京剧片段)(生:

京剧),对,这是京剧,是流行全国的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它也是我们的国剧,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京剧。

背景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生:

鼓、锣——)

二、了解锣鼓经

师:

背景音乐是由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器演奏的,(展示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的图片)这就是京剧的伴奏乐器。

这些打击乐器统称为锣鼓,它们发出的音响就形成了锣鼓经;

三、学唱歌曲《梨园英秀》

1.师: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唱不好的,为了满足人们的演唱需要,作曲家们将京剧的元素融入到歌曲中,创作出了一种新颖的歌曲种类----戏歌。

今天我们来做做小戏迷,唱唱戏歌。

2.聆听戏歌《梨园英秀》,感受歌曲的锣鼓经、数板等特点,分析歌曲的调号、拍号、结构(三部分),了解梨园的含义。

3.练习第一部分——锣鼓经

师生互动练习(师念锣鼓经生帮衬或生念锣鼓经师帮衬),提示学生掌握好附点节奏。

4.学习歌曲第二部分——数板

(1)了解数板式(按节奏说白)。

(2)出示难点节奏(“生旦净丑呀,绝活是个个棒”),划拍练习,并强调掌握节奏的最好方法就是划拍。

(3)解决难点后,划拍练习第二部分。

5.学唱歌曲第三部分——西皮音调

(1)随琴学唱旋律。

(2)填唱歌词,注意词曲的结合。

6.聆听歌曲一遍,完整感受歌曲的京剧元素,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7.了解歌词内容并进行歌曲的情感处理:

请学生说说应用怎样的心情来表现这首戏歌。

(南昆是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曲是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东柳是山东的柳子腔;西梆是西北的梆子腔。

五法指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是演员的基本功;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个行当,就是人物角色。

8.学生随琴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9.分组合作表现歌曲(一组念锣鼓经并用木鱼伴奏,一组数板,一组演唱)。

六、小结

师:

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京剧不仅是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当之无愧的“国剧”。

孩子们可在课外多了解我们的国剧,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梨园英秀》

2、听《京调》

教学目标

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歌曲、戏曲。

能有兴趣地聆听本单元所欣赏的一些戏曲、乐曲。

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并尝试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1、学生在《京调》音乐中走进教室。

师:

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剧种的音乐。

生:

京剧

师:

你还听过哪些京剧选段。

生:

二、走进京剧

师:

课前我们分成4个大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有关的京剧资料。

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了解的京剧说给大家听听。

设计要求:

在学生讲解所搜集的有关京剧资料时,教师同时在课件中展内容相关的图片影片和音乐等,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课件设置学生讲到什么,课件就可连接到相关的内容。

形式自由,不分先后。

1、京剧四大行当

师:

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

京剧的行当。

(1)说一说

生: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师:

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仔细说说行当的门类

生: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示一些与本要灵活,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刚才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则是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像画面上这位《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

2、京剧的表演形式

师:

听说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请小组给我们说说。

(1)说一说

生:

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

唱,念,做,打,也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工夫”。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与分辨

师:

请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

请你说说这出戏中有几个角色?

出现了几大工夫?

生:

有两个角色:

铁梅,奶奶。

铁梅应该是花旦,奶奶是老旦的角色。

其中出现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分别请学生模仿。

(3)模仿与表演

师:

请一位同学出来,并用京剧的念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和你合作表演。

表演得好请大家鼓掌喝彩。

(教师也可请男生反串表演旦角,并告诉学生: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先生创立的“梅派”就是用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角色)

三、京剧的服饰、脸谱

师:

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并说说你的发现,然后请搜集京剧脸谱资料那一组同学评评。

(学生自由发言)

生:

(先评价大家说的,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

很高的欣赏价值。

它的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都是各不相同的:

征的道具

蓝色:

表示刚强,粗犷,桀骜不驯;红色:

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

象征剽悍,凶残,音响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

曹操;黑色:

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2、唱脸谱

师:

我这儿还有一首专门唱脸谱的歌,咱们来听听。

(带学生跟唱,并表演。

3、戴脸谱表演

师:

唱得过不过瘾,那咱们就带上脸谱来扮演京剧演员。

(1)教师为学生提供六张脸谱,请同学选择脸谱,并表演。

请其他学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2)被评为最佳表演者的学生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捧场。

(3)全班戴脸谱随音乐表演

师:

这脸谱一戴,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京剧的大舞蹈台,你们精彩的表演让我拍手叫好。

4唱脸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

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

京剧虽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

现在,除了古装的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他们的唱腔并没有变。

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

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五、结束

在《唱脸谱》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谁说女子不如男》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3.初步了解有关豫剧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学生随着京剧急急风音乐,走圆场进入教室。

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候一下好吗?

我选旦行,你们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行当吧!

2.师生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好。

二、学唱歌曲1.学生听录音范唱。

师:

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

从这些歌曲内容中你感觉什么是看大戏呢?

生:

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2.再听歌曲范唱音乐。

(教师指曲谱)师:

大家听得很仔细,你们注意到了吗?

曲谱中有几处使用了升记号呢?

生:

观察、回答。

师:

现在,老师把歌曲的曲谱唱一遍,请大家认真听。

3.教师唱歌曲曲谱。

师:

听清楚了吗?

升F这个音在这首歌曲的曲谱中是很典型的,还有也要注意唱好旋律中的大跳。

大家再看,这首歌曲中间还有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在歌曲中它叫什么?

在戏曲音乐中它又叫什么?

现在就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曲谱完整地唱一遍,演唱升记号时注意运用气息、声音位置要高一些。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

5.学生随音乐模唱歌曲。

6.学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

这首歌曲是根据哪种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

接下来,老师带来了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你听一听,哪一段表演的唱腔风格和这首歌曲的旋律相似呢?

三、初步了解有关豫剧方面的知识1.教师放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学生分辨。

2.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断欣赏,学生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师:

大家说得对!

豫剧的唱腔风格是粗犷、豪放的,以上声和去声音调为主,所以大家感觉有下坠和下滑的感觉。

那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唱腔风格吗?

请大家从这个剧种的名字上想一想,豫剧中的豫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

回答。

3.模仿说河南话。

4.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

四、分析歌曲的内容1.感受歌词的旋律同语言的联系。

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对比歌曲中演唱力度的变化。

师:

我们再看,大家说有拖腔感觉的这句,老师再唱给大家听听,你听老师在唱这句的时候在旋律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呢?

师范唱。

生:

回答出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

4.演唱歌曲。

生:

思考回答

五、表现歌曲1.用河南话音调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模仿老师,用河南话说念白部分。

2.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

老师想在念白中加上打击乐器,大家想一想,你想用什么节奏型来伴奏呢?

自由地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

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

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

 

第四单元田园交响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