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299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基本功复习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沟通协调工作。

三、认真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配备和选聘工作。

四、严格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任职资格和条件。

五、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待遇。

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

七、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表彰奖励制度。

八、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

九、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领导。

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科学研究。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3.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又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思想性和时代性。

(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

(3)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中职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

(4)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5)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既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5.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2)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开展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开展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4)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

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教育,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6)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开展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境意识、效率意识、廉洁意识。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6.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

7.发挥其他课程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8.发挥实训实习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四、努力拓展新形势下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9.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0.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1.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12.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高度重视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3.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

14.加强中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5.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发挥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

16.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作用。

六、大力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7.中等职业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18.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9.加强学校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队伍建设。

20.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

七、努力营造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21.发挥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2.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各地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

要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深入持久开展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禁止在学校周围开办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禁止在学校周围200米以内开办网吧和设立彩票投注站点,禁止在学校周围600米以内设立彩票专营场所。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中职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职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可实行半票。

学校要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担任德育辅导员,发挥各种青少年教育组织和团体在做好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八、切实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3.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

24.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5.完善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

26.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科研与评价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

——加强统筹、分类指导。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

——系统培养、多样成才。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构规模更加合理。

——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

——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普遍提高。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流程

(一)报告

学生在校内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时,现场同学和老师要及时送往校医务室。

医务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医学观察及现场急救,并根据伤势情况决定是否由医务室先行处理或直接送医院抢救;

不需送医院,医务室通知班主任;

需送医院,医务室通知班主任、政教处。

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告知该学生目前所受到的伤害及拟进行的处理措施。

事故发生——送医务室——小伤(简单处理)——报班主任

严重伤害(简单处理)——送医院、通知家长

特别严重——拨打120急救

1)出现严重伤害情况不要随意搬动伤病员,进行原地急救。

2)出现呼吸、心脏骤停(如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创伤、电击伤、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及时实行心肺复苏。

3)出现气道梗塞,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吐出异物。

4)存在伤口较大、流血严重的情况要采取必要的止血措施,进行简单的包扎,特殊伤口不冲洗、不复位、不乱用药。

(二)送医

如需送至医院进行急诊救治时,在家长未赶到前,由班主任、医务室老师陪同至附近医院就诊治疗(一般送至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部)

1、随从老师:

(1)学校医务人员

(2)班主任(班主任外出,由政教处协调安排人员)(3)视伤情出政教(总务)主任1人或德育(行政)副校长1人。

2、课务:

随从老师课务直接报教导处,由教导处安排课务及班主任外出后的代班老师事项。

3、送医医院:

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部,如要送上一级医院,随从老师电话通知学校。

4、治疗费用:

若家长(监护人)赶到医院,由学生家长(监护人)支付,用于急诊。

随后的医疗费用,由意外伤害学生的监护人支取。

有纠纷的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由班主任、学校和有关方(发生意外事故学生家长、第三方家长)逐级协商。

(三)善后

1、班主任当天、次日(最短时间)了解事故原因,做好证据收集工作。

由于学生本人是未成年人,因此调查时要有班主任或其他证人在场并且签名;

调查记录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诱导。

证据收集完毕以后,及时向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小组汇报事情原委。

通知双方家长,简要告知初次诊断结果,(以便善后处理),配合校方做好协调处理工作。

2、当天或次日,学校安排任课老师、班主任等相关教师进行探视或家访。

探视或家访内容:

(1)慰问。

(2)告知家长做好就医发票的保存。

(3)与家长沟通。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与家长沟通,不信口开河,掌握合法、合理、有情操作的分寸。

4、班主任于当日及时将学生意外伤害情况报医务处。

医务处查询学生的保险参保情况,指导家长办理报保险事宜。

三、事故处理方式

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有三种途径:

协商、调解、诉讼。

1、协商。

班主任一般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协调的主要人。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可以通过班主任、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让当事人(包括受伤害学生及事故相关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协商解决,形成各方最认同的解决方法,加以处理。

处理过程中,学校或班主任对每一次协商做好记录并进行留存。

2、调解。

若当事人(包括受伤害学生及事故相关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通过协商不能解决时,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小组可以进行调解。

3、诉讼。

协商、调解均不能解决,或不愿协商、调解,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中职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坚持正确方向。

  二、热爱职业教育。

三、关心爱护学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

  五、善于团结协作。

  六、自觉为人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条 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四条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

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第二十六条 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一、爱祖国,有梦想。

  遵守宪法,维护国格;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立志高远,报效祖国。

不参加非法聚会,不信谣传谣,不胸无目标。

  二、爱学习,有专长。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勤学苦练,增长本领;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

不自甘愚昧,不浅尝辄止,不知难而退。

三、爱劳动,图自强。

  尊重劳动,崇尚创造;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从小做起,笃实力行。

不好逸恶劳,不奢侈浪费,不眼高手低。

  四、讲文明,重修养。

尊师孝亲,友善待人;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知错就改,见贤思齐。

不恃强凌弱,不弄虚作假,不损人利己。

五、遵法纪,守规章。

遵守法律,依法做事;

遵守校纪,依纪行为;

遵守行规,依规操作。

不滋事起哄,不损坏公物,不违规操作。

  六、辨美丑,立形象。

情趣健康,向善向美;

仪容整洁,衣着得体;

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不言语粗俗,不衣冠不整,不近“黄赌毒”。

  七、常锻炼,保健康。

按时作息,每天锻炼;

讲究卫生,保持清洁;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

不晚睡晚起,不抽烟酗酒,不沉迷网络。

八、树自信,勇担当。

自尊自信,乐观向上;

珍惜青春,不怕挫折;

敬业乐群,勇担责任。

不消极悲观,不自卑自闭,不虚度年华。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一、坚持正确方向。

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

  二、热爱职业教育。

忠诚于职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全面履行教师职责。

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三、关心爱护学生。

热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与身心健康。

深入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相长。

  四、刻苦钻研业务。

树立优良学风,坚持终身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增强实践能力。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积极开拓,勇于创新。

  五、善于团结协作。

尊重同志,胸襟开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维护集体荣誉,创建文明校风,优化育人环境。

  六、自觉为人师表。

注重言表风范,加强人格修养,维护教师形象,坚持以身作则。

廉洁从教,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乐于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