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24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 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docx

高考生物准确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

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一般规律

如何准确解答生物试题是同学们在生物考试中经常苦恼的问题,有些试题看似明白,可就是答不准确,有的试题看不懂,怎么推理也难以得到正确答案。

所以我们要注意探索解答试题的一般规律。

单项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解答单项选择题与解其他题型一样,都要学会审题,先弄懂题意,了解题目所含的条件、目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解答。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仔细审题。

因为同一个知识内容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进行考查。

所以,对于那些似乎是较熟悉的试题,也要认真审题,不要“想当然”,急于回答,要克服思维“惯性”。

在题干中,有时会出现“错误”和“不”、“除……以外”等否定词语,要特别注意,审题要细,可采取在选择好答案后,再将题干和所选项连起来审读一遍。

也可以在最后检查时进行。

例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了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环境污染

例2、如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蛙受精卵横缢实验。

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2.要善于比较。

在高考试题的供选答案中,有时四个供选项本身都是正确的,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需要经过仔细比较,才能正确选择。

例1(2004年天津理综卷第6题)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D.缺失4个碱基对

本题主要考查了氨基酸密码子的结构和基因突变的知识。

在某基因编码区的起始端插入一个碱基对(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将会导致自此位点向解读方向的所有对应密码子的改变,进而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上氨基酸种类和序列的连锁反应。

因为mRNA上的密码子是“三联体”的,而且在翻泽时是连续阅读。

如果在插入点附近再有3n+1个碱基对的缺失或3n—1个碱基对的增加,则mRNA上被改变的密码子的数量就会较少,对相应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就较小。

但如果原来没有做过此类题目,就需要仔细对四个选项进行比较,已经插入后置换单个碱基对,所有的顺序还是发生了改变。

而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增加4个碱基对或缺失3个碱基对,后面的顺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只有缺失4个碱基对,转录出的mRNA,翻译时仅有前面缺少一个氨基酸,后面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都不变,或者增加2个碱基对,只是增加一个氨基酸,同样影响也最小,但题目中没有此选项,若有,则是多选题。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例2.右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

试问:

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足合理的利用

A.呼吸作用B.氨基转换作用C.脱氨基作用D.氧化作用

3.要挖掘隐含条件。

有些选择题所提供的不是直接信息,需要经过挖掘,才能进一步解答。

例(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24题)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B.3/4C.3/16D.1/4

本题包括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通过挖掘隐含条件:

①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到两种病均为隐性遗传病,因为双亲无病生出有病的孩子为隐性遗传病;②反推出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HXh和AaXHY;③根据该夫妇的基因型推出,Aa和Aa生出无病孩子的概率为3/4。

XHXh和XHY生出无病女儿的概率为1,两者相乘得3/4。

注意只要有伴性遗传在内,就不必再乘性别的1/2,若是两种常染色体遗传的自由组合题,性别也只要乘一次1/2。

本题答案:

B。

4.从图、表、曲线中筛选有效信息。

在单项选择题中有一些题含有图、表、曲线等,要认真审读,从中获取解答题目的有效信息。

例1.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例2D

例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皿3:

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

培养皿1:

10℃;培养皿2:

15℃;培养20℃;培养皿4:

25℃。

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

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个表格最适合记录实验结果()

ABCD

例5下图为一个由池塘及周围陆地构成的生态系统。

若取其中各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先后顺序是

 

A.W、M、Bs、C、DB.W、M、Bs、D、C

C.D、C、Bs、M、WD.M、W、Bs、C、D

例6.黄豆和玉米两种植物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

比较项目

能量(千焦)

水分(克)

蛋白质(克)

脂肪(克)

糖类(克)

铁(毫克)

黄豆

1502

10.2

35.1

16.O

18.6

8.2

玉米

1423

12.1

8.1

3.3

69.6

3.2

A.种植黄豆施用的氮肥比玉米的多B.黄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较玉米种子多

C.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D.从人体的生长需要看,黄豆的营养价值比玉米高

二、多项选择题

(一)多项选择题的题型和特点

多项选择题与单项选择题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止二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要把凡是符合题意的答案都要选出来,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更全面,综合胜更强,特别是生物高考评分要求是“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所以难度更大,区分度比较高。

(二)多项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与单项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相似的是要仔细审题;从图、表、曲线中筛选有效信息;不同的是不需要善于比较。

需要考生的生物知识全面、审题能力强、心理素质高。

要根据题意,逐项审查。

特别注意每项要审查完全,现在有些选项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错误。

例1(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30题)分别刺激下图I、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IB.ⅡC.ⅢD.Ⅳ

例2.根据图中提供的四个刺激点,逐个分析,每个刺激点所在部位与肌肉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不能反向。

刺激I、Ⅱ、Ⅲ部位是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产生的兴奋经过神经纤维上传导到肌肉,肌肉发生收缩,而刺激Ⅳ部位,所在的神经元能够产生兴奋,但不能通过突触反向传递。

所以答案是:

A、B、C。

例2.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见下图),称其干重。

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圆片y比叶圆片x重

B、(y-x)g可代表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加量

C、在下午4时至10点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y-z

D、假使全天温度保持不变,则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一个叶圆片制造的有机物

为2y-x-z

例3.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成二倍体合子。

合子先进行减数分裂后,再进行有丝分裂,最终形成一列孢子。

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表示某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合子的基因型为RrttB.a与c的基因型是相同的

C.b中基因型应该是RtTtD.d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例4.某科学家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测得一个细胞中放射性含量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DG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AB可表示DNA的复制

C.可在细胞质的结构物质中测到放射性

D.着丝点分裂出现在CD和FG段

三、非选择题

(一)非选择题的题型和特点

非选择题的命题和答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题型上可分为填充题、问答题、分析说明题、图表和曲线题和实验设计题等。

有的非选择题中,往往存在几种题型,互相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题。

一个非选择题也常具有多个答案,但这些答案的文字都应该是简要的且与题目内容联系紧密的。

目前在高考江苏卷中,10道非选择题,共80分。

(二)非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由于非选择题的题型比较多,需要针对不同的题型特点研究其一般的解题方法。

1.填充题的特点及一般的解题方法

(1)填充题的特点是:

填充题的答案简单,所以题型小,题量大,可以利用这种题目扩大知识的覆盖面。

灵活性大,可以考查多层次的学习能力,既能考查对知识的识记能力,也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能力。

填充题的答案唯一,评分时客观性较强。

所以,从题目的难度说,有深有浅。

填充题常常是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

(2)填充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首先要仔细审题,读通题目全文,理解题意;回顾所学知识内容的要点,特别是涉及的生物学专业术语;根据题目的空格,填补适合的答案。

答案要符合科学性和准确性,文字要正确,不能写错别字。

例如(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35题)ATP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通过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

植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作用和作用。

ATP中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本题就是教科书有关ATP知识的浓缩,只要仔细审题,读通题目全文,就不难得到答案,但其中字要正确,如光合的合,磷酸键的磷和键字,不能用别字。

’答案:

呼吸光合呼吸高能磷酸键

2.问答题的特点及一般的解题方法

(1)问答题的特点:

问答题是一种传统的题型,基本形式是提出一个问题或几个相关的问题的问句,其答案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来表达的,也有少数是利用图表来回答。

也有的问答题是用一般陈述句形式的。

问答题命题的知识内容很广泛,凡是课本知识都可提出问题;题目可简可繁,可易可难,能灵活运用;答案的主观性强,开放性大。

问答题可用以考查学习水平的各个层次,不但可以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又因为有些问答题答案的文字较多而繁,所以,同时可以考查和训练学生的组织材料和文字表达能力。

(2)问答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首先要仔细审题,必须看清题意和要求,分清问题属于哪一章节的知识,如涉及到几个章节,就需要加以综合思考。

其次要注意题目附加的要求或说明,例如简述、详述、举例说明、列表比较、画图说明等等,都必须按照这些要求答题,不能忽略。

第三,答案的深度、广度视题目的要求而定,但不论要求简述或详述、或未加说明,总要以简明扼要为原则,另外意思一定要完整,不能丢失要点或论点。

第四,文字要通顺,有逻辑性,如题目较复杂,要分为几个小点,逐一答出。

答题完毕后,如时间允许,可作一次检查。

现在高考试题中,问答题与其他题型常常混合。

3.分析说明题的特点及一般的解题方法

(1)分析说明题的特点:

分析说明题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采取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方法去解答问题;分析说明题所含的知识点往往不是单一的,可同时含有几个知识点。

因此,解题时必须把课本中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纵横地联系起来,互为应用;分析说明题的内容也可能不全是课本上的,而是课本知识的演绎;解答时不但要具有科学性,而且要有逻辑性;要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才能把答案内容通顺扼要地表达出来。

分析说明题中有些题目也称为材料题或新材料题。

(2)分析说明题的一般的解题方法:

首先要仔细审题。

看懂题目的文字或图形表格的意思,分清已知的部分含有哪些要素,求答的部分有哪些问题。

其次考虑已告知部分和求答部分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有哪些知识点。

最后把有关的知识点有逻辑地、有顺序地、正确地写出来。

例如(2003年高考江苏卷第36题)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

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GT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

请回答: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与该动物的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

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GT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说明理由。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免疫和遗传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新的材料背景下,通过分析加以说明。

虽然材料是新的,但所用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

注意到Aa个体由于A的显性作用,仍具有表达功能,但Aa与Aa杂交,则可以出现aa个体,完全丧失表达功能。

答案是

(1)免疫抗体抗原

(2)不能,因为该新型个体控制GT酶的一对基因中仍有一个具有表达功能。

(3)能,因为现有新型个体的一对GT酶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所以杂交的后代会出现一对GT酶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4.图表和曲线题的特点及一般的解题方法

(1)图表和曲线题的特点:

这种题型通常包括在分析说明题中,因为其含有形象图、示意图、结构模式图、表格和曲线等形式,人们又将其单独列为一类。

题目以图、表或曲线为主,附加一部分文字叙述,已知的要素和求答的问题都包含在其中。

具有特点是:

通过图表曲线创设新情景;考查生物学原理、过程、功能等。

在考查知识方面呈递进关系:

即前一问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问的条件。

这种题型既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又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识表识曲线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归纳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和综合等思维能力。

(2)图表和曲线题的一般的解题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题干,特别认真审读图、表或曲线;理清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回忆所涉及的概念、原理、过程、功能等;最后针对问题规范答题,要准确、严密、完整。

通常以“审、理、挖、忆、答”五步完成。

例如(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40题)某人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下图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

据图分析回答:

(1)运动开始时,血糖下降是由于血糖大量进入细胞,经过分解成,同时合成。

(2)运动过程中,6分钟后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主要直接依赖于分解供应。

(3)运动初期,血液中脂肪酸浓度也下降,表明

(4)运动6分钟后,随着运动时问的持续,脂肪酸浓度反而上升,其原因是

本题属于比较典型的曲线题,解题按照“审、理、挖、忆、答”五步进行。

审,弄懂题意,看懂曲线图;理,理清运动前中后两种物质的变化;挖,体内血糖平衡知识;忆,回忆两种物质的代谢供能及体内脂肪在运动后的消耗;答,根据题目所问,逐个准确填写。

答案:

(1)呼吸作用(或氧化)二氧化碳和水ATP

(2)肝糖元(3)血中的脂肪酸可以氧化供能(4)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

5.实验设计题的特点及一般的解题方法

(1)实验设计题的特点:

实验设计题包括不完全设计题和完全设计题,不完全设计题主要在关键的实验步骤上要求考生补充完成,主要在设置对照和控制变量。

完全设计题则需要从实验假设或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预测和实验结论几个方面答题。

通常放在试卷的最后。

高考中多为不完全设计题。

(2)实验设计题的一般的解题方法:

设计实验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若需要完成实验假设时,要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抓住其主要问题来设定实验假设。

安排实验步骤要分组、编号,不分组则不能遵循对照性原则;每组的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不能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分组要均分,否则影响单因子变量原则。

要准确地运用实验材料支持实验;要选定最优程序进行实验;测定的方法要精心选择。

答题时讲究用词科学、准确;预测结果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若是验证性实验,则预测最可能的结果,若是探究性实验,要将各种可能的结果都预测到。

例如(2004年江苏卷第42题

(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

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2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①探究的问题:

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

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

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

本题要求在读懂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相关实验,而设计的实验与教材中的实验基本相同,应分别设计空白对照、两个不同pH(<5.6=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每组种子数不能过少,且要等量。

④小问为开放式,要求考生用科学态度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答案:

②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或相同)。

③用上述实验装置和试剂,采用两pH<5.6的“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对照;在三个花盆中播种同样数量(例如50粒)的小麦种子;在相同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7天)后,分别统计3个装置中的种子萌发率。

④a.如果三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率没有差异,那么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

b.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抑制作用增大。

c.如果三个装置中,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高,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pH的减小,促进作用增大。

以上只是简略地与同学们探索解答生物学各种试题的一般规律,由于篇幅有限,许多方面没有具体涉及,同学们可在此文的启发下,进一步探索各种试题的解题规律。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在考试时如果解答方法使用得当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得分率,而且还可以节省答题时间。

本文中的解题方法就是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选择题目归纳总结出来的,并对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解题方法示例】

(一)直选法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和提出来的问题以及已学的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

这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

【例1】(2002年上海高考题)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

A.核酸B.糖类C.蛋白质D.脂质

解析:

据已学知识可知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是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因此答案为D。

(二)排除法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先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

一般来说,组合答案的题目多采用这种方法。

【例2】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A.基因突变和和基因重组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

一般来说,基因重组(指基因的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因此,只要选项中有基因重组,该选项即可排除,所以答案选C。

(三)比较法

对于相似性特别强的选项要充分比较,通过题干中的条件或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以确定答案。

该种方法一般常和其它方法混用。

【例3】一种细菌的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 )

A.约360个氨基酸B.整120个氨基酸

C.约1080个氨基酸D.少于120个氨基酸

解析:

由于RNA中的3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因此RNA中360个核苷酸应决定120个氨基酸,比较B选项和D选项,考虑到终止密码的话,答案应选D。

(四)求同求异法

即对题目中所给的4个选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3个选项的某些共同特征(或某一个选项不同于其它3个选项的特征),即可得出答案。

【例4】大气中的N2,经过固氮后形成的化合物中,哪一组化合物被植物体吸收后直接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

A.NH3和NO3-B.NH4+和NO2-

C.NH4+和NH3D.NO3-和NO2-

解析:

氮元素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中的含氮部分,即氨基(-NH2)及其残基(-NH-)。

对比四个选项与氨基及其残基的结构,只有C选项中的结构与氨基的结构最相近,所以答案选C.

(五)逆向思维法

即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话,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先求相对立的一种情况,然后再利用所求的数据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例5】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

A.1/4B.3/8C.5/8D.3/4

解析:

由于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有多种,如果不做遗传图解的话,很不容易写出来,这样就给解答造成了困难。

根据题干中亲本的基因型我们可以知道其表现型,我们不妨先求出子代中与亲体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然后用1减去所求的比例即为题目中所求的答案。

 

该题中与亲本ddEeFF表现型(隐显显)相同的比例为:

1/2×3/4×1=3/8,与亲本DdEeff表现型(显显隐)相同的比例为:

1/2×3/4×0=0,所以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所占的比例为:

1-(3/8+0)=5/8,答案选C。

 

(六)图解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可以借助图解来辅助解答。

【例6】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

A.12B.24C.18D.30

解析:

首先画一条线代表mRNA,再在其上边画两条线代表DNA,把题中所给的条件标在图上,然后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即可得出答案为D。

(七)逆推法

即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反推出结果。

【例7】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

A.受精卵B.受精极核C.胚珠D.胚囊

解析:

玉米种子中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淀粉,而淀粉存在于玉米的胚乳中,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所以答案选B。

(八)代入法

把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再结合题干中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若结果与题干中的相关条件相符,即为正确答案。

【例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是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

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

3:

1:

1。

“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B.bbCcC.BbccD.bbcc

解析:

让A、B、C、D四个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分别与个体BbCc交配,A和D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四种表现型的比为9:

3:

3:

1和1:

1:

1:

1,与题干中的条件不符,被排除;B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