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337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也日趋成熟。

(1)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为电气革命。

(2)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4)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世纪晚期,电的发明和应用在众多技术发明中最为重要,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人类在电的发明和使用上的探索过程体现了什么科学精神?

教材P64图片《19世纪巴黎的电力铁路》反映了什么现象?

提示 

(1)体现了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

(2)反映了电力的应用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3.

 图一     图二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代表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其中图一、图二的发明分别推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提示 分别代表的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图一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图二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背景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概况

(1)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2)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3.评价

(1)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4)互联网时代,人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5)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6)网络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历史认识]

科学与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享受先进科技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应尽力避免、克服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观察下面图画。

互联网的应用展示

图片反映了互联网有哪些功能?

提示 功能:

浏览新闻、休闲游戏、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等。

主题一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1.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史料一 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学成才者①,许多事例表明,“实验方法”无法确定,不能准确描绘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反复试验法”也许更恰当②。

——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教你读史]

①表明蒸汽时代的发明者多是工人或者技师、文化层次不高;

②表明当时许多发明多是经验的积累。

[问题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蒸汽时代”的发明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主要依靠的是经验和技巧,科技含量不高。

史料二 瓦特所发明的蒸汽机,就是欧洲产业革命的原动力,的确是一件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事。

——冯作民《西洋全史》

[问题思考]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蒸汽机是“欧洲产业革命的原动力”?

答案 瓦特所发明的蒸汽机是“欧洲产业革命的原动力”,主要原因是蒸汽机适应了不同工厂的需要,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2.电气时代的新变化

史料一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全球通史》

[问题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电气时代”的发明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电气时代的发明主要依靠精密实验和科学理论的推动。

史料二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问题思考] 

(2)史料二评价了“电力的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巨大作用,这些“电力的火花”有哪些成就?

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 成就:

电灯、电车、电梯、电话以及各种家用电器。

影响:

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1)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而蒸汽动力驱动的轮船和火车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工业革命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1)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社会财富增加和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蒸汽机出现以后,新兴城市不断涌现,加快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4.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

主题二 信息时代

1.特点

史料 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

——胡才珍《精粹世界史》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信息时代”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影响

史料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是网民。

2006年年初接任《时代》周刊执行总编辑的施滕格尔说:

“我愿意看到年度人物是一个人,今年的年度人物确实是一个人,不是计算机或者类似的东西。

我们只是感到没有哪一个个人可以代表这一现象。

[问题思考] “网民”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网络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 问题:

网络深深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创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催生了知识经济;

加快了信息传播,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1.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气时代来临。

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2017·

唐山高二期中)1853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出现了由美国人奥的斯设计的升降装置,这是电梯的前身。

它的动力来自于(  )

A.电力B.蒸汽C.石油D.畜力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53年”,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排除A、C两项。

畜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的主要动力。

再结合图中的第三部分动力分析,排除D。

由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是此时的主要动力机,故选B。

2.(2017·

保定期末测试)“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

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求就非常大了。

”从中可得出蒸汽机的使用(  )

A.促进了英国冶铁业的发展

B.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C.利于欧洲钢铁冶炼技术兴起

D.淘汰了山区棉纺织工业

答案 A

解析 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展开,“蒸汽时代”的到来导致英国对铁的需求增大,推动了英国冶铁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3.“人类……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

这些成就……表明了工业革命这一阶段的影响和意义。

”这一阶段的成就还有(  )

A.工厂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出现

B.利用蒸汽机作动力机

C.发电机、电动机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D.利用互联网加强联系

答案 C

解析 通过材料中的“电报”可以判断出“这一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A、B两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D项属于信息时代,均可排除。

4.(2018·

广东百校联考)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

A.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 D

解析 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

5.(2017·

潍坊期末)《时代》杂志预测:

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

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

“吻别你的mall:

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

”这说明互联网(  )

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解析 “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的信息说明互联网购物方便快捷,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故C项正确。

[基础达标]

1.对蒸汽机改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牛顿B.瓦特

C.爱因斯坦D.普朗克

解析 18世纪80年代,英国人瓦特对蒸汽机进行改良,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故选B。

2.(2018·

桂林高二检测)19世纪后期,英国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巨人》的漫画。

漫画中,一个放在铁轨上的巨大的铁壶正被火焰烧得从壶盖和壶嘴喷发出水汽。

此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

A.乘坐火车很危险

B.蒸汽机污染了环境

C.蒸汽机就是火车

D.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解析 材料中的铁壶与水汽寓意着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铁轨寓意着火车乃至更深一层的人类交通事业发展的意思,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就暗示着蒸汽机对世界的巨大作用力,故D正确。

3.“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说明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

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

解析 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使得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故A与题意相符。

4.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中①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  )

A.铁器时代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解析 从图示中①时间是“1700年至1800年”可知是蒸汽时代,故选B。

5.“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照亮了世界。

”“爱迪生照亮了世界”的发明是(  )

A.电灯B.电车

C.电话D.电脑

解析 题干材料“爱迪生照亮了世界”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为人们提供照明工具,故选A。

6.(2018·

南阳高二检测)下图是IC乘车卡。

它应用的是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

这一技术源于(  )

A.达尔文B.法拉第

C.牛顿D.普朗克

解析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选B。

7.1874年,万国邮政联盟建立,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

这主要是因为(  )

A.电气时代的到来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解析 本题抓住限定词“1874年”,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主要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发展,C符合题意。

A、B、D项时间不对应,故排除。

8.(2017·

太原高二检测)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信息量丰富

B.文字、图像、声音兼备

C.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D.时代性最强

解析 与报纸等媒介相比,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以实现,故选C。

9.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不断提升。

“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

”这主要得益于(  )

A.空间卫星技术

B.电脑和网络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时空可变化技术

解析 当今世界,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之所以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得益于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网上学习、工作和娱乐。

10.央视《新闻30分》曾经连续两天报道XX搜索的竞价排名黑幕,XX竞价排名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引发垃圾信息,涉及恶意屏蔽,被指为“勒索营销”。

这表明(  )

A.信息技术逐渐失去活力

B.网络信息要辨别使用

C.我们应该远离网络

D.可以杜绝垃圾信息

解析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介虽然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也给信息的传播和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

[能力提升]

11.“两个世纪以前,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1000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引自1831年《机械的成绩》)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工业时代的人们更懂得享受生活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解答本题学生易误选A项,原因在于没把握题干的关键词“本质”,A项说明的是现象。

只有B项才符合题意,因为题干要求的是说明的“本质”问题。

12.(2018·

沧州检测)贝尔纳认为:

“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

”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D.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解析 “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其含义是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这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3.(2018·

乌鲁木齐模拟)“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

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赞扬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解析 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的说法错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A项错误;

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但人们赞扬工业王国是赞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

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人类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故C项正确;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三产业就开始兴起了,故D项错误。

14.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

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

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解析 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这成为了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选择D项。

15.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

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

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

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

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

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互联网能够使许多人迅速了解信息,这反映了互联网受众面广,渗透性强,故选A项。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列一组图片:

图一 蒸汽机车 图二 电灯图三 电子计算机

(1946年)

材料二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

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2)材料一中的图一所反映的生产力的重大突破对近代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有何突出表现?

(3)针对材料一中的图二,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4)根据图三,列举这一时代出现的新兴工业。

图三的互联网,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答案 

(1)图一反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图二反映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图三反映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蒸汽时代”的到来导致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使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3)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在其影响下,电动机、发电机相继出现,电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电话、电报、无线电通信也是根据这一原理发明的。

(4)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等。

负面影响:

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

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