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361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火灾防治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6)溜煤眼及联络巷。

煤层巷道有时采用双巷掘进,隔一定距离开一个联络巷,主要巷道与配风巷之间存在联络巷:

各分层回采巷道之间,采煤工作面之间多用风眼或溜煤眼连通。

这样造成煤层采过后密闭墙较多,如果通风管理差,易造成漏风使溜煤眼和联络巷内发生煤炭自燃。

2)外因火灾

皮带运输机头机尾、皮带运输底部浮煤、明火作业点、机电硐室、放炮作业点、及由其事故引发的火灾事故等。

1.内因火灾发生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l)煤炭自燃的外部征兆

(l)井下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以及从火区流出的水的温度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温度。

(2)巷道壁帮出现水珠,使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由于热量的集聚,提高了煤体的温度,使水分蒸发,因而巷道中的湿度增加,水汽凝集在空气中呈现雾状,在支架和巷道壁表面形成水珠,一般把这种现象叫巷道煤壁"

出汗"

但应注意,有这种现象的地方不一定都是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因为在冷热两股气流汇合的地方,也会在巷道中出现雾气和"

现象。

(3)在巷道中如闻到煤油、汽油和松节油气等芳香族气味时,尤其当闻到煤焦油的恶臭时,表明煤炭自燃己发展到严重程度。

(4)煤炭自燃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使人产生闷热、憋气、头痛、四肢无力、疲劳等症状。

(5)开采浅层煤时,可看到从地表塌陷裂隙中逸出水汽并能闻到煤焦油味:

冬季可以见到地表塌陷区的积雪先融化。

为了尽早而准确可靠地发现井下自燃火灾,应及时在井下取空气样进行化验,分析空气成分的变化,如发现一氧化碳及乙块、乙烯等,且是持续存在的,其浓度随时间逐渐增加,则可断定煤炭己自燃。

总结矿井煤炭自燃的征兆是:

先来气(水蒸气)、后来味(煤油昧、汽油味和煤焦油味):

先发汗(水珠)、后发干(温度升高后水分被蒸发):

不是着火,就是冒烟。

2)外因火灾的征兆

(l)安装胶带运输机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

(2)运输机下浮煤较多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3)机电硐室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4)绝缘老化、漏电现象频繁,负荷过大,温度升高的电缆和其它电气设备。

4.1.2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1.预防煤炭自燃的主要措施

1〉开采技术

采用长壁式采煤方法,推行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用全部陷落法控制顶板。

2〉防止漏风

预防煤炭自燃对通风的要求是:

矿井通风网络结构简单,风网阻力适中,通风设施布置合理:

风流稳定、漏风量少和通风网路中有关区段易于隔绝。

3)预防性灌浆

预防性灌浆是将水、浆材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液,借助输浆管路注入可能发生自燃的地区。

4〉阻化剂防火

阻化剂预防煤炭自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阻化剂吸附在煤的表面形成稳定的抗氧化物保护膜,降低煤的吸氧能力。

(2)溶液蒸发吸热降温。

(3)降低煤在低温时的氧化活性。

5〉均压防灭火

均压防灭火技术就是设置通风调压装置或调整通风系统,以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减少漏风量,从而达到抑制自燃的目的。

2.预防外因火灾的主要措施

(l)矿井的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研石山、水料场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

(2)水料场、研石山距离进风排不得小于80米。

(3)新建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4)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Om设置支管和阀门。

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Om立方的水量。

如果消防用水同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

(5)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应定期维修:

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6)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O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通风机房位于工业广场以外时,暖风道和压入式通风的风峒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

(7)井筒、平峒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峒室,主要巷道前后两端各20米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在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8)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9)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10)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

(11)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并遵守下列规定:

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每一个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车。

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峒室、检修峒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事故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

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火灾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现场班队长、跟班干部要根据火灾性质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配带好自救器,带领现场人员开启防尘设施进行现场自救,力争将火灾消灭在初始阶段。

灭火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有充足的水量,应先从火源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水流。

②要保持正常通风,并要有畅通的回风通道,以便及时将高温气体和蒸汽排除。

③用水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④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⑤灭火人员不准在火源的回风侧,以免烟气伤人。

(2)立刻向矿调度室和所在单位报告。

(3)当现场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扑灭火灾时,跟班队长(班长〉要立即组织所有现场人员按最近避灾路线到达新鲜风流中。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法向矿调度室和所在单位值班报告事故地点现场灾难情况,及撤退的路线和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再报告。

(4)如因灾难破坏了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带领下进行灾区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

(7)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

(8)如硐室内或硐室附近有压风装置,应设法开启压风系统自救。

要采取有规律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

(9)积极开展互救,及时处理受伤和窒息人员。

(10)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矿值班报告,并按矿应急预案程序向矿长、总工程师、安全部门负责人报告。

(11)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单位的干部、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应立即查清灾难事故地点作业人员,并立即在调度室集结待命。

4.1.4矿井消防器材的储备和使用

1.消防器材的储备地点遵守的规定

(1)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2)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主要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车。

(3)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不口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4)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峒室、检修峒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灾难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

(5)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6)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l)水。

用水灭火必须有足够的水量,否则在高温条件下少量的水可以分解成具有爆炸性的氢气和助燃的氧气。

用水灭火时必须保持正常通风,回风道要畅通,以便烟雾和水蒸气及时排出。

但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因为油比水轻,而且不易与水混合,它总是浮在水上面,可以随水流动而扩大火灾面积。

不能用水扑灭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只有首先停电,才可用水灭火。

灭火时,水不能直接射向火源中心,以防产生大量的蒸汽灼人,也避免高温火源使水分解为氢和氧,灭火的水只能由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靠近。

在井下灭火时,灭火人员一定要在火源的上风侧工作,尤其用水灭火,必须保证回风路线畅通,以便防止高温烟流和水蒸气产生热风F造成风流逆转。

(2)手提泡沫灭火器。

使用时将手提泡沫灭火器倒过来,其中的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在容器中混合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液体泡沫,从喷嘴喷出覆盖在燃烧的物体上,把燃烧物体表面与空气隔绝,泡沫还有冷却作用,因而使火熄灭。

用它来扑灭初起的外因火灾,使用方便,机动灵活,效果也好。

用它灭火时,应尽可能从火源四周向火源中心喷射。

(3)砂子或岩粉。

这是一种把砂子或岩粉直接撤盖在燃烧物体上使其隔绝空气而使火熄灭的灭火方法。

在火灾初起时,用砂子或岩粉可以直接撒盖在火源上,也可以用压气喷枪喷洒在火源上。

它通常用于扑灭初起的电气设备火灾或油料火灾。

4.1.5发生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1)首先要尽最大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难预防、事故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中去,或是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撒到安全地点。

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撒到火源的进风侧(注意:

这种方式轻易不要采用,必须确定有脱险的把握或身处独头巷时方可采用)。

(3)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峒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用。

(4)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

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连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人员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5)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对不必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

(6)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时,则应迅速进人避难峒室:

没有避难峒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峒室,进行避灾自救。

4.2矿井火火事故的预警

4.2.1矿井火灾事故的预警和响应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了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并对矿井火灾的防治做出了规定,不符合《规程》的规定必须报告,并按《规程》要求采取措施。

要有可靠的防止火灾监测系统。

2)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火灾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援民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值班调度和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灾难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

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3)封闭火区灭火时,应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煤尘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4)煤矿必须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注明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地点。

每一处火区都要按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建立火区管理卡片。

火区位置关系图和火区管理卡片必须永久保存。

5)永久性防火墙的管理要遵守下列规定:

(l)每个防火墙附近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说明牌。

(2)应定期测定和分析防火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

(3)必须定期检查防火墙外的空气温度、瓦斯浓度,防火墙内外空气压差以及防火墙墙体。

发现封闭不严或有其他缺陷或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4)所有测定和检查结果,必须记入防火记录簿。

(5)矿井做大的风量调整时,应测定防火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

(6)井下所有永久性防火墙都应编号,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中注明。

6)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己熄灭后,方可启封或注销。

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己熄灭:

(1)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4.2.2矿井火灾事故的预警信息发布和报告

1〉人工系统

(1)专职瓦斯检查员和其它人员,发现矿井中瓦斯浓度或一氧化碳浓度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达到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上述告警值时,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并按《规程》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上述人员要继续对超限区域进行检测。

(2)上述人员发现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上述断电值时,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实施断电程序,并按《规程》要求停止超限区域的一次作业并撤离人员。

(3)调度室负责人要根据井下人员的汇报,按照《规程》要求立即核对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瓦斯浓度或一氧化碳浓度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恢复的《规程》要求的正常状态。

如出现严重超限,或瓦斯浓度或一氧化碳浓度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快速增大,要立即汇报矿技术负责人,采取进一步的预防处置措施。

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火区监测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地点设置,按照《规程》要求设置气体的告警值。

告警时必须在井下传感器和地面主机同时发出声光信号。

5.1.1预警信息报告程序和方式

(l)设立预警报告接警专用电话(一般应设在调度室),预防与预警的工作职责纳入应急管理系统中,明确预警管理机构办公室、预防与预警负责人及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电话。

(2)需要报告预警信息时,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出现事故的征兆具体内容,地点、发现事故征兆的简要经过、预警区域作业内容、人员分布等。

(3)调度员接到预警汇报后,立即按照预警电话通知顺序,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

特别紧急的预警信息要直接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4)预警基本情况包括:

①事故征兆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②事故征兆发现的简要经过:

③可能发生事故的发生原因初步判断:

④己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抢险处置情况等,必要时附现场简图。

(5)汇报内容包括:

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地点、可能的影响范围、预警区域涉及的区域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及煤尘浓度等。

5.1.2警报告方式

1)人工现场预警信息报告方式

(l)现场预警信息报告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在最近的地点使用井下调度电话报告预警信息。

(2)要根据矿调度室下达的预防与预警处置措施,监督现场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置。

(3)情况紧急时可越级报告。

2)监测监控系统

(l)监测监控系统发出声光告警信号,或采用了系统自动断电措施,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报告调度室核实情况,要征求并昕取调度室下达的预防与预警处置意见。

(2)告警区域作业单位的当班负责人要立即落实调度室下达的处置措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继续报告预警信息。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迅速佩带自救器撤离灾区,利用最便捷的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

若火势较小,容易控制,且无爆炸危险(如火灾未发生在巷道高冒区、采空区〉,则现场人员应利用供水管路、灭火器或其它可能利用的工具直接灭火。

电气设备及油类着火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油类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若火势规模较大不能直接灭火时,调度室要命令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召请矿山救护队(事故矿专业救护队要先行下井救援)→派遣侦查小分队进行灾情侦察、人员救治→进行灾害的初步评估→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救援方案→救援队现场抢险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6.3应急处置

6.3.l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当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责令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

同时立即通知矿主要负责人,并立即向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报告,根据灾难程度,确定响应等级并启动相应预案;

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

成立抢险指挥部并立即向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汇报;

分析灾情、制定灾区侦查方案;

召请矿山救援队;

派遣救援队员进入灾区探查和实施救援;

指挥部根据灾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救援队现场救援直至灾情消除;

恢复正常生产。

6.3.2火灾事故处置的决策要点

井下发生火灾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定,下达救援命令。

同时命令救援队组织队员立即下井对火区进行全面侦察,查清遇险遇难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发现幸存者立即佩戴自救器救出灾区,发现火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立即扑灭。

并立即把事故情况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1.必须了解的内容

(l)火灾地点及其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设施情况〉。

(4)灾区气体情况(瓦斯浓度、炯雾大小、一氧化碳浓度及它们的流向〉。

(5)灾区温度。

(6)主要通风机工作情况(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是否有变化)。

2.必须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和度。

高温烟气产生的火风压,使主要通风机风压降低。

(2)火灾发展趋势。

若火灾地点附近有其他可燃物堆积,存在积煤、坑木、木支护、皮带、油料等,则能引发重大火灾。

(3)能否引发瓦斯、煤尘爆炸?

若发火地点附近有瓦斯积聚或煤尘堆积,在高温热源存在时,则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

(4)可能的影响范围。

3.必须做出决定并下达的命令

(l)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或井下所有人员:

(3)向救援中心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并召请救援队:

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制定救援方案:

(4)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

(6)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

(5)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6)矿山救援队到矿后,按照救援方案部署救援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检测气体、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发生爆炸:

(7)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援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火灾时的通风方法及其选择

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方法有:

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火烟短路、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

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l)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人员的支全撤退:

(2)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

(3)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转:

(4)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避免瓦斯通过火区,避免瓦斯、煤尘爆炸:

(5)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扑灭井下火灾时,抢救指挥部应根据火源位置、火灾波及范围、遇险或受威胁人员分布,迅速而慎重地决定通风方法。

当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巷,或者发生在比较复杂的通风网路中,改变通风方法可能会造成风流紊乱、增加人员撤退的困难,可能造成瓦斯积聚等后果时,应采用正常通风,稳定风流。

由于上山发生火灾,风量会增加,风向不会逆转,应采取适当减少风量的办法。

这样既有利于控制火势,又不使瓦斯浓度很快达到爆炸界限。

但是要注意与着火上山并联的上山风向可能逆转,循环风流通过着火上山引起爆炸的危险。

在使用此方法进行救援时,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要停产撤人,并严密监视瓦斯情况。

而且要注意,为利于人员撤退,不能随意减少灾区附近巷道风量,避免出现缺氧现象或瓦斯浓度上升到爆炸界限。

在减少灾区风量的过程中,若发现瓦斯浓度在上升,特别是瓦斯浓度上升到2%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采用减风措施,恢复正常通风,甚至增加灾区风量,以冲淡和排出瓦斯。

下山发生火灾,由于风量会减少、甚至反向、不能减少风量,平巷发生火灾,是否减少火灾,要视火灾情况,不因减风诱发更大灾难而定。

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增加灾区风量:

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如发现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则应增加风量,使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

若火区出现火风压,呈现风流可能发生逆转现象时,应立即增加火区风量,避免风流逆转:

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后,灾区内遇险人员未撤退时,也应增加灾区风量,及时吹散

爆炸产物和火灾气体及烟雾,以利于人员撤返。

火烟短路是救援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它是利用现有的通风设施进行风量调节,把烟雾和有害气体直接引入排风道,从而减小进入作业区域有害气体量、减缓风速、争取人员撤退时间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但要视具体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