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364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头曲阜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1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既往独立临床实践时间超过半年者,经考核后可参加第二阶段相应年限的培训。

3、博士研究生。

已进入医院试用期、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可参加第一阶段第三年度培训;

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可参加第二阶段培训。

三、培训内容

中、西医住院医师培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补缺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如下三部分:

(一)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

包括:

职业道德、医政法规、专业思想等。

(二)临床技能。

1、临床实践时间要求:

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除法定节假日和规定的脱产学习外,须坚持参加日常临床医疗工作;

2、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提升操作技能。

(三)专业理论。

1、公共必修课;

2、专业必修课;

3、专业选修课。

四、培训方式

(一)住院医师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在岗实践锻炼,职业道德和临床技能培训主要在科室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分阶段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为五年(硕、博研究生培训三年,免二年基础培训)。

第一阶段(1—3年)为基础培训阶段,为期3年。

以安排参加各系列临床科室轮转培训的方式,强化对临床诊断、治疗、技能操作等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并通过医院规定的公共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的考试;

第二阶段(4—5年)为专业定向培训,为期2年。

主要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安排一定的门、急诊工作,深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能完成专科病房住院医师工作。

最后一年(第5年)达到总住院医师工作要求,能承担院内会诊,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三)培训期间住院医师实行12小时负责制,总住院医师实行24小时负责制。

(四)理论知识培训采取以自学为主,辅以各种形式的辅导,同时加强考核,以考促学。

五、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一)学分制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采用学分制,每年100学分。

年度学分分配:

政治思想及职业道德10学分;

临床工作能力50学分(临床实践24学分平均每月得2学分。

技能操作、业务查房与病例分析26学分);

继续教育25学分(每年Ⅰ类学分10分);

专业理论15学分(考试及格)。

(二)考核组织

医院成立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小组,负责督促检查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培训考核执行情况。

设立内科考核组(包括内科、儿科、感染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和外科考核组(包括外科、骨伤科、妇产科、肛肠科、耳鼻喉科、眼科),开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工作。

由医务科组织各科室考核班组具体执行,采用日常考核与综合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参加培训人员每年度获得总分80学分以上为合格。

(三)考核内容

1、日常考核与阶段考核

日常考核:

实行严格的请假制度,请假3天以下,由本人书面申请,科主任签字后报送医务科备案。

请假3天以上者,需上报医务科批准。

如脱离临床工作(包括病假、事假、哺乳假等)每月累计在15天以上者,按月扣减临床实践时间2学分(探亲假、年休假、产假、婚假等法定假除外)。

每月由所在轮转科室向医务科报考勤,在培训阶段内(第一阶段3年,第二阶段2年)病假、事假及其他休假累计不得超过三个月;

住院总医师原则上在任职期间不予请假,特殊情况由本人申请,科主任签字,并经医务科批准方可请假。

轮转考核:

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科室按照培训考核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综合考核,并做好记录。

阶段考核:

第一阶段三年轮转、第二阶段二年培训结束后,医务科将按照考核方案,组织医院考核小组对每位住院医师进行考核。

2、临床实践与理论考核

临床实践(包括临床实践时间要求和专业技能)由所在科室按照培训考核要求予以考核评定。

专业理论各门课程由医务科组织每年底采用考试办法计算成绩(60分为合格),以及取得规定的网络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合格证书。

理论考核分三级实施:

第一级:

完成第一阶段培训并获得规定学分的住院医师参加。

主要考察中(西)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情况。

第二级:

完成第一阶段培训任务获得规定学分并通过第一级考试的住院医师参加。

主要考察中(西)医临床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

第三级(专业考试):

完成第二阶段培训任务的住院医师参加。

主要考察本专业临床知识技能、诊疗技术进展及中(西)医临床科研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外语(医古文)考试

外语(医古文)、电子计算机考试采用职称英语(医古文)、电子计算机考试成绩及合格线,不另行组织考试。

(四)档案管理

建立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培训对象每人一份。

及时记载培训情况及考核结果。

六、考核结果的认定

1、完成第一阶段(1—3年)培训并考试(考核)全部合格者,方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培训,同时具有申请担任总住院医师的资格;

2、凡考核不合格及缺考者,须参于下一年重考,当年不予补考。

3、临床住院医师完成培训,获得规定学分,并通过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与理论考核(即第三级专业考试)者,由本人写出全面总结,经审核合格后归档。

4、培训对象达到培训要求,经医院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审核合格,才能申请晋升主治中(西)医师技术职称,并作为聘用相应职称的依据之一。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关键环节,既关系到医师个人的成长,又关系到医院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及长远发展。

医院成立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中西医住院医师培训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实施,根据我院具体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实施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实施工作。

(二)严格考核,保证质量

医院各级考核监管组织要按照培训方案要求,结合医学和医院发展实际,不断优化培训内容,严格标准、程序和要求,加强监管和督导,落实各项培训考核措施,确保培训质量,为不断建设一支优秀的临床技术队伍把好关口,落实好责任。

二○○九年三月十日

附件: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2、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3、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4、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方案

5、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内容表

6、西医住院医师培训内容表

附件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高福岭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副组长:

颜景峰医务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成员:

孔令刚心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颜廷芝脾胃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张建中脑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杨昭凤糖尿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刘红军外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孔锋外二科主任、主治医师

王维冬外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龚长军外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圣魁骨伤一科主任、主治中医师

王占文骨伤二科主任、主治中医师

简玖根重症监护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成居肿瘤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魏文忠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桂娟口腔科主任、主治医师

屈兴玲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

郝爱青儿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杨鹏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孙德礼肛肠科主任、主治医师

桂清民针灸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袁成龙推拿科主任、主治中医师

刘毅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附件2:

中医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它既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各科的基础。

内科学的范围很广,包括心、肝、肺、脾、肾等系统的疾病。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培训方法

中医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周期共5年,分为第一阶段(前1-3年)和第二阶段(后4-5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1-3年)为中医内科基础培训阶段。

培训方法为在中医内科范围内的各专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能准确询问和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基本了解,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内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4-5年)为中医内科的提高阶段。

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于专科的培训。

培训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内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掌握内科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在第5年担任总住院医师工作,指导实习、进修医师工作,开展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

胸痛、心悸、胸痹、血证、自汗、盗汗、不寐、感冒、咳嗽、肺痈、哮病、喘病、肺胀、肺痨、痰饮、郁证、胃痛、噎隔、呕吐、呃逆、泄泻、痢疾、腹痛、便秘、呕血、便血、虫证、水肿、淋证、癃闭、消渴、遗精、耳鸣耳聋、胁痛、腹痛、黄疸、徵瘕、积聚、鼓胀、眩晕、头痛、中风、厥证、脱证、痫证、瘿病、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癜、虚劳、萎黄、内伤发热、发热、痹证、痿证、各种中毒等。

病种: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风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各种常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各种休克、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胸膜炎、呼吸功能衰竭、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胆石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肾衰、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低下、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

要求了解:

心肌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肺癌、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2、理论知识

中医内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

掌握上述病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常用辅助检查的指征及临床意义。

精读:

《实用中医内科学》(方药中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实用内科学》(上海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有关章节。

选读: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脾胃论》、《丹溪心法》、《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症状鉴别诊断学》(钱惠等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等有关章节。

中医内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

了解内科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及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200首,掌握300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100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内科急症抢救技术,如:

心肺复苏术、洗胃术、胃肠减压、导尿术、止血术;

吸痰器、呼吸机、心脏除颤起搏器的使用,输血反应的处理等。

(5)掌握各种常用操作技术,如: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及其涂片检查、淋巴结穿刺及活检术。

胃液分析及十二指肠引流、肺功能测定、食物热卡计算、静脉压测定、结核菌素试验。

(6)掌握常用物理诊断及生化检验指征和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和实验室诊断、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阅读,常见X线及CT读片等。

气胸箱应用,肝、肾穿刺活检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腹水浓缩回输,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内窥镜、CT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常见血液病的骨髓象。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

中医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中医外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外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痈疽疖疗、疮疡窦瘘、瘿瘤瘰疬、诸毒虫伤、乳房病、脱疽、烧伤、血管炎等。

中医外科学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与临床各科有密切关系。

因此,中医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不仅要求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与预防知识,也要熟悉相关学科知识。

中医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周期为5年,分为第一阶段(前1-3年),第二阶段(后4-5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1-3年)为中医外科基础培训阶段。

培训方法为在外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外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准确询问、书写病史和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处理。

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基本了解,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外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4-5年)为中医外科提高培训阶段。

培训方法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中医外科专科培训。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通过培训,熟练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处理,掌握中医外科各项技术操作和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和处理。

在第5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

能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并开展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疖(含暑疖、疖病)、疔疮(含颜面疔疮、手足疔疮、红丝疔)、痈(颈痈、腋痈、脐痈)、丹毒、发(含锁喉痈、臀痈、手足发背)、发颐、流注、附骨疽、环跳疽、走黄与内陷、瘰疬、流痰、乳痈、乳癖、乳疬、乳漏、气瘿、肉瘿、脂瘤、子痈、子痰、囊痈、水疝、水火烫伤、冻疮、毒蛇咬伤、臁疮、褥疮、脱疽、肠痈、痔疮、肛瘘等。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病、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脉管炎、胆囊炎、胆石症、甲状腺疾病、泌尿系结石、外科感染。

蝼蛄疖、烂疔、疫疔、乳发、乳痨、乳衄、乳癌、石瘿、气瘤、血瘤、骨瘤、筋瘤、肉瘤、舌菌、茧唇、失荣、脱囊、阴茎痰核、血精等。

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穿孔、急性腹膜炎、破伤风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中医外科基础理论,中医外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如:

辨阴证阳证、辨肿痛痒脓麻木,辨溃疡形色,辨善恶顺逆),中医外科内、外治法的原则及主要方剂等。

《实用中医外科学》(顾伯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医外科学》(朱仁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外科学》(黄家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有关章节。

《疡医大全》、《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疡科心得集》、《外科全生集》、《理瀹骈文》等有关章节。

中医外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

了解外科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及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100首,掌握200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4)掌握中医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中医疮疡外科换药技术,痈、疽、疔、疖切开术,脱疽清创、蚕蚀术,发背扩创术,挂线疗法,熏洗疗法等。

外科无菌操作技术:

手术切开、缝合、结扎、止血等基本技术操作,阑尾炎切除术、腹股沟内疝修补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外剥内扎术、内痔硬化剂注射术、脱肛硬化剂注射术等。

(5)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

传囊乳痈、毒蛇咬伤、疔疮走黄、疽毒内陷的综合治疗。

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肛隐窝炎的防治,复杂肛瘘、结核肛瘘的治疗。

丹毒、红丝疔针刺砭镰术,箍围疗法,药线疗法,缠缚疗法。

中医外用药制剂的配伍及配制。

常见急性病证(呼吸困难、心悸、晕厥、昏迷、休克、出血、咯血、呕血、血尿、各种中毒、心脏呼吸骤停等)的应急处理方法。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B超、超声心动图、X线、CT等报告的临床意义。

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中医妇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机理及其经、带、胎、产等病证的诊治规律及防病治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妇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中医辨证论治的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西医妇产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

中医妇科住院医师培训周期为5年,分为第一阶段(前1-3年),第二阶段(后4-5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1-3年)为中医妇科基础培训阶段。

培训方法是在本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实行科室领导与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妇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妇科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后4-5年)为中医妇科专业提高培训阶段。

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专科培训。

重点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妇科中小手术。

对部分疑难病症能正确地诊断和处理。

能指导实习、进修医生临床工作,开展小讲课。

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一定水平的论文。

月经病(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头晕、经行身痛、经行水肿、经前乳房胀痛等)、带下病(白带、黄带、青带、赤带、五色带)、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腹痛、胎萎不长等)、产后病(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腹痛、产后大便难等)、杂病(梅核气、脏躁症、阴挺、不孕症等)等。

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经前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溢乳闭经综合症,各种生殖道炎症、特异性生殖道炎症(结核、衣原体、支原体、淋菌感染、尖锐湿疣)、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癌等。

妊娠病(子痫、子晕、子肿、子嗽、子淋、转胞、胞阻、难产),产后病(产后血晕、产后痉症、三冲、三急、三病)。

宫外孕、妇科肿瘤(垂体微腺瘤、外阴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绒癌)、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经、带、胎、产、乳、杂各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女性生殖器的生理及解剖,妇女生理特点,经、孕、产、乳的机理。

《实用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王淑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

妇人篇》、《校注妇人良方》、《景岳全书·

妇人规》、《傅青主女科》等有关章节。

《中医妇科临床》刘敏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疑难病秘要.妇科篇》张镜人主编(文汇出版社)、《医林改错》等有关章节。

中医妇科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

妇产科学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法方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4)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双重诊断和鉴别诊断。

(5)掌握后穹隆穿刺等手术及计划生育小手术,换药、缝合、止血等技术操作。

(6)掌握妇科检查及辅助诊断检查方法,如盆腔一双合诊、三合诊、肛查,病理标本的采集、宫颈粘液检测等。

(7)掌握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及操作技术,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与妇科疾病相关的心电图、B超、X线、CT。

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诊治妇科病的操作和原理。

与妇科相关急症的诊断、抢救处理方法。

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中医儿科是一门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从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到青春期儿童有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范围包括:

儿童保健、新生儿学、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疾病、呼吸系疾病、营养性疾病、泌尿系疾病、血液系疾病等。

中医儿科住院医师培训周期为5年,分为第一阶段(前1-3年),第二阶段(后4-5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1-3年)为中医儿科基础培训阶段。

培训方法为在本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儿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掌握中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