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39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docx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总结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

学习活动环境和布局思考七步曲

时间:

2012-3-21作者:

姚远单位:

新凯幼儿园来源:

新凯幼儿园

活动背景:

《纲要》中对幼儿园环境的表述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认识到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区隔把教室划分成了一个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学习。

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不断改变个别化学习环境与布局,使每一个空间里的活动具有多样性,材料具有丰富性,不断给孩子新的刺激,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教育作用。

活动实录与过程:

第一步:

根据年龄特征增添适宜的活动区域。

我们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所追求的并不是一种即时效果,而是为幼儿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的经验少,动手能力较弱,多数幼儿不能单独活动。

因此,区角数量不宜设置太多,也不宜太复杂,应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如:

“娃娃家”、“理发店”等。

中班幼儿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经验,基本能够独立进行个别化学习活动,活动区域的数量要适当增加,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可增设表演区和科常等区域。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时既要大量增设活动区域,又要适当增加难度,如:

在科学区中增设“小灯泡亮了”、“量身高””等活动角;在棋类区中增设五子棋、象棋、五子棋等。

在区域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可以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搜集材料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具吸引力。

如:

棋类区幼儿自主收集了很多类型的棋,孩子们对棋类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

在玩的过程中一部分孩子觉得垫子可以更好的和同伴交流,而且坐在上面也稍微舒服一点,所以就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想把棋类区放一下垫子。

经过我与幼儿的协商和交流后,原本两张桌子的棋类区变成了以垫子为主的学习区域。

第二步:

调整部分不适宜区域面积的大小。

在第一试教活动后,在与我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我们班级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区域中有的过大,有的过小。

比如益智区,因为益智类的材料比较多,所以预设的区域活动面积很大。

虽然幼儿的操作空间宽敞,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其他相邻区域的大小设置。

相比之下就觉得美工区里放2张桌子都显得有些拥挤,为幼儿的操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与困扰。

经过大家的建议后将益智区的面积缩小,与它相邻的美工区和图书区的面积相对增加一些,这样的区域面积调整保证了各个区域之间面积大小的均衡性,为幼儿的专注超多奠定了基础。

区域名称

调整前

调整后

益智区

第三步:

关注活动区域的适宜开放性与独立性。

幼儿在活动中大多是独立的、个体的。

因此,明显的区域划分不但能使幼儿明确不同的学习内容,从而便于幼儿的选择,而且能给幼儿一个安全、独立的空间,使幼儿能够宽松自在进行个别化学习。

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各个区域中的学习内容的喜好不同,因此不同的幼儿会选择不同的区域进行探索和学习,所以我们为孩子创设的活动区域中各区域间是相对开放的,而每个小区域又是相对是独立的。

我们利用橱柜的间隔使区域既有明显的划分,又留给孩子独立的操作和学习的空间,便于孩子随时自由地出入。

如;我们班级在区域活动中有一条主通道,这条主通道可以去各个的学习区域,左转进入我们的美工区和益智区,右转进入音乐区和阅读区。

两个区域之间的进出也很便利,方便幼儿的进出。

幼儿在操作时的空间业显现出独立性,幼儿在其中安静、认真的学习和操作。

第四步:

关注活动区域间动静分离性。

注意动静交替,以免相互干扰。

区域活动中一类是静态,也就是需要动脑和探索类的,小幅度动作操作的。

包括科常区、美工区、美工区、益智区……一类是动态的也就是声音比较响,操作或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因此教师应尽量把性质相类似的活动区放在相邻的位置,如:

把安静的阅读的图书区和以动脑子为主的益智区放在一起,把操作幅度较大、声音较响的音乐区放在午睡室的空闲空间。

这样的设置既可以满足操作区域安静的学习与操作的条件,又可以满足音乐区域内的幼儿淋漓尽致的表达与表现。

第五步:

关注活动区域中人数的适宜性。

1、关注每个区域中的操作人数。

活动区域的划分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是宽敞且开放性的空间那么可以容纳人数较多的幼儿。

对于幼儿来说可以自由的学习,但与此同时也会给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较大的问题——部分幼儿的随意性很强、东走走、西转转,蜻蜓点水式地从一个地方晃到另一个地方,学习起来极其的不踏实。

总结原因看来,每个区域中入区人数的总数是班级人数的1.3倍。

我们班级的人数为35人,也就是如果每位幼儿都参加个别化学习活动,那么每个区域中还要有2-3个的空闲位置,这些闲置的位置也是导致部分幼儿不能专注参与活动的原因之一。

经过与大家的协商后我将每个区域的人数做了相应的人数减少调整,对比表如下:

区域名称

调整前人数

调整后人数

美工区

10人

8人

益智区

16人

12人

生活区

6人

3人

科常区

4人

4人

棋类区

6人

4人

音乐区

6人

4人

图书区

6人

4人

总数

54人

39人

经过这样的人数调整后,可以抑制幼儿四处跑动的作用,有助于他们在同一个活动区域呆得更久些,专心完成一个学习内容。

走动的幼儿越来越少了,坚持探索与操作的幼儿越来越多,满场跑的孩子就越来越少,整个个别化学习幼儿操作的氛围逐渐浓厚起来。

2、关注每张桌子上操作人数

调整后的区域格局幼儿安静有序的操作现象越来越突出,但随之而来的我的问题也在困扰着我。

幼儿的操作盘子较大、所提供的桌子较小,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间相互拥挤的现象多了、幼儿间说话的行为多了。

整体分析下来每个区域中的空间足够大,但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会聚集在有桌子的这块地方,整个桌面非常拥挤,而旁边空闲的面积有很大。

如何将这些空闲的空间加以利用,来分散紧凑的幼儿操作现象呢?

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商量后我们想试着在活动区域中一半幼儿在桌子上操作,另外一部分幼儿在垫子上操作。

与此同时和幼儿约定在个别化学习中6人桌最多只能请4个小朋友操作材料,4人桌最多只能有2个小朋友操作材料。

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两天下来大多数幼儿已经习惯了这种操作的方式,而且还会自主的套鞋套、放操作垫。

有序的的操作习惯幼儿慢慢开始养成,活动中孩子们能认真动脑,积极探索。

调整内容

调整前

调整后

每桌人数

后续思考与调整:

在园级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对区隔和环境的创设思考大多是从幼儿的行为反应进行分析和调整,在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对细节的思考。

所以对后续思考中我们班级将从以下的两个方面着手调整。

一、关注区域环境中幼儿自主性的体现。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因为这里很多东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选择、自我的学习,还有自己的成果。

在个别化学习的环境布置中要尽量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布置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

一般要关注三个方面:

1、关注幼儿的作品展示。

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作品一定要在环境中展示出来,平面的可以张贴,立体的可以陈列在桌柜上,摆放的、有的可以拍摄图象。

这样一方面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体验成就感的重要途径,这些能激发幼儿持续参与活动的愿望。

如何呈现幼儿不同形式的作品,使幼儿的作品呈现方式不再单调且更加有情境性是后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关注暗示引导幼儿的图文。

比如在美工区中青花瓷设计区可以张贴幼儿收集来的不同样式的青花瓷,美工区里张贴上折纸的图示……这些是他们收集的、关注的、支持他们学习的环境展示。

都和他们的学习息息相关的。

关注暗示对孩子的引导和帮助,使孩子能够根据暗示顺利的完成个别化学习的目的。

3、关注幼儿的设计图纸或规则标志。

大班的幼儿活动的规则可以是小朋友自己商定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醒大家遵守规则,幼儿自己画了标志放在了区域里。

这些是我在本次区域环境布置中多缺少的一块。

比如说在图书区中,幼儿可以自主的绘画阅读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遵守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规则,与材料进行有效的互动。

二、关注各区域中层次性格局的体现。

根据不同幼儿的个体发展需求,每个区域中的材料投放都有一定的层次性。

但在孩子选择的过程中却很难判断或选定适合自己难易程度的材料。

后期调整中我将关注每个存放材料的桌面的设置。

会用不同颜色的即时贴或彩纸来装饰厨面,以区分为不同的难度的材料。

(如:

红色的为第低层次的操作材料、红色的为中等难度的操作材料、蓝色的为难度最大的操作材料)幼儿可以按照闯关的方法从第一层次的材料操作逐渐向最高层次的材料逐层操作。

既可以让幼儿获得闯关的成功体验又可以帮助幼儿按照难易的续读有序的操作,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或技能点。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合理的环境与布局可以优化对幼儿自我学习的服务,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以上就是我对班级个别化学习活动环境与布局思考的整体过程,如有不当请大家指出。

 

个别化学习活动相对于集体活动而已,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因此,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整合上要考虑三性,使活动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我以我班“新年礼物”为例,予以阐述。

  一.情趣性——契合主题和幼儿年龄特点

  情趣性是指提供的材料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玩的兴趣。

  在“过年了”主题背景下,为了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达成“关注节日中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受节日的热闹景象”的目标,我设计了“新年礼物”(感知操作区域)。

  初稿设计中,我为了更有情趣性,在区域中投放“新年树、礼品盒、各种材质的纸、小积木、橡皮泥、吸管、花瓣等”,以包糖果(纸包积木)、做糖果(橡皮泥)、做新年花束(根据数、色来粘贴花瓣)的方式来进行,但出现了问题

  1、小班年龄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新鲜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因此并列内容较多,使幼儿反而不能专注于完成一项活动。

  2、小班幼儿认识依赖于行动,他们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能力得以提高。

而我班教室的现有条件较小,局限了区域材料的分区摆放,材料摆放在一起,又使幼儿不能对应材料与目标(如糖纸和小积木——糖果、花瓣和花心——花束等),需要教师的指导操作,使幼儿自主性学习缺失。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现有情况,并结合有新年特质的新年树、新年礼物,我投放了新年树、各类糖果、礼物罐、礼品袋、魔术袋,以摸礼物、装礼物的“一条龙”活动形式,使幼儿在这个区域简单明了的知道操作过程,并吸引幼儿都来参加。

  为了装扮新年树,幼儿要通过从魔术袋中摸糖果、装进相应的礼盒(礼品袋)两个环节,增加了活动的挑战性和游戏性。

  二.多功能性——促进区域探索活动的多元发展

  材料的多功能性即尽量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幼儿的探索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区域探索活动更加灵活有趣。

  在个别化区域“新年礼物”中,用在魔术袋中摸糖果的方式,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感官的满足,提高触摸辨别能力(软硬、大小、形状等),并需要打开各种不同开关的礼盒、礼袋,促进手眼协调、手指灵巧等以及各项小肌肉的发展。

  在摸糖果时,猜猜说说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什么感觉,发展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在装糖果中,幼儿要根据礼物盒(礼品袋)上的数、形、色进行分装,尝试区分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积累相关的数经验。

  利用老师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盒、袋)进行活动,感受材料的多种质感(纸质、布艺、塑料等)和多样性(中开式、侧开式、抽屉式、开盖式、抽绳式等)。

  将自己装好的礼盒、礼袋挂上新年树,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共同装扮新年树的快乐。

  三.层次性——提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的需求

  材料提供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幼儿,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同一个活动区域中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使每个幼儿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在“新年礼物”中,在“摇一摇,听一听”环节中,让幼儿摇摇听听装在糖果罐中糖的数量,感知比较“多与少、1和许多、软与硬……”,幼儿尝试根据声音区分多与少、1和许多,而能力强、有一定经验的幼儿则可以探索里面的糖果是软的还是硬的。

  在“摸一摸,说一说”的环节中,幼儿通过在魔术袋中摸糖果,猜猜说说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什么感觉,可以是单一的软硬或形状的描述,但也可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说说多维度的语言,如软软的圆果果、硬硬的三角形等

  在“装一装,分一分”的环节中,幼儿要将摸到的糖果按照礼物罐上颜色、形状、数的标示对应分类。

小班大部分幼儿都能尝试进行单维度的进行分类,如按数字4,放入4个糖果;按红颜色,放入红色的糖果;按圆形,放入圆圆的糖果。

数字也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用圆点和数来分别标示,便于幼儿的认识。

但能力强的幼儿则可以按两个维度来分类,如标示:

红色、三角形、3(圆点),幼儿可以找3个红色的糖果、3个三角形或红色的三角形来分装,幼儿在一边装时,一边要进行描述,说说按是什么特征进行的。

如邹心诚和范似宸在装时根据数字的反复点数和验证,李虹烨的“这是红色的”等,同时通过各种不同方式打开的盒子,提供了不同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幼儿的趣味性和探索的欲望,促进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的发展,让幼儿都在各自的能力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个别化学习区域是为适应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特点的幼儿根据兴趣、需要和能力让每个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发展的场所。

通过具有情趣性、多功能性、层次性的活动内容及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主动练习、操作、巩固已有知识,使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满足兴趣、好奇心,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展经验和困惑汇总

时间:

2013-5-10单位:

普陀区幼教教研室

区域

经验

问题与困惑

1、生活角可以结合班级的当前生活经验,内容来源于生活。

2、结合幼儿当下实际生活需要和发展目标制定生活区内容。

3、根据季节的变化,创设相适应的生活内容,并可以采用步骤图、儿歌、好友互助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4、再现生活体验,对于小年龄孩子首先布置环境要温馨,让孩子们这环境中,去操作一些简单如“整理袜子”。

大年龄孩子要让孩子感兴趣,如“染布纺”让孩子喜欢去投入游戏中。

1、在共同生活中有些内容比较难分层次性,如系鞋带是否一定需要层次性?

2、生活区内容少,除了编织、整理之类的活动内容,生活区还可以有些什么内容的设置。

3、生活内容是否一定要与主题有关?

部分生活内容较难与主题有关系。

4、生活内容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怎么处理?

5、个别化活动幼儿是自由选择为主,生活区中如何让每个幼儿都愿意来尝试操作材料?

特别是吸引男孩的参与兴趣?

6、如何增强生活区的趣味性,使幼儿感兴趣并玩得持久?

7、大班生活区创设占整个学习区比重应该是多少?

探索世界

1、数活动内容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段,从时间、数量、空间方位、几何图形等方面设计内容,并体现趣味性。

2、对于数和科常活动,列出一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主题内容,渗透到主题中。

3、将所要投放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即材料有层次性。

4、在数和科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是主题活动中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幼儿园一些园本特色,如我园科技环保教育特色适当选择一些,比如环保节日中的水等等。

数活动应体现一个递进性和层次性,小年龄的幼儿一般是初步地感知,更多的是在感官上给予一定的直接感知,如嗅觉、听觉、视觉训练等,而大年龄的孩子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从而明白一些浅显的科学道理,需要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创造力。

5、利用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的情景去刺激幼儿的探究思维及对数的正确认知,将个别化的探究活动、数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互为整合,如数活动的电话大揭秘、撒豆豆、买菜等,让幼儿感知数的分合、加减等,在探索区教师提供了拆装圆珠笔、多米诺骨牌,及各种示意图,通过幼儿的操作、摆弄等动作来完成探究的任务。

6、科常类活动真正价值在于鼓励幼儿探索世界,对千变万化的现象感到好奇,在此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就比较适合。

7、适当结合一些主题活动,开展些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

(中大班的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记录等进行探索发现;小托班的幼儿则更多的是在感官上给予一定的直接感知,如嗅觉、听觉训练等)

8、对于小班年龄的幼儿,教师要及时提供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提供一定的场所,帮助幼儿初步的探索欲望。

9、在探索世界的区域,老师可以提出假设,让幼儿通过实验来获得结论。

10、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并且在进行科学探索之前,给孩子进行探索的必要的铺垫,让探索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在活动进行时,老师对于本次活动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并随时掌握幼儿探索的动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探索活动的深入,教师要及时添加或减少材料。

11、涉及实验操作的内容,提供操作卡、任务卡、答案本。

(尽量多用图示、少文字,让图示说话。

12、区域设置在比较安静的区域内,让幼儿在不被打扰的环境中自主操作。

数活动:

1、在数活动中,如何体现幼儿的不同需求,并与主题结合?

2、如何在数活动中,如何增加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小学化的倾向,使得数活动不那么枯燥,吸引幼儿参与(特别是数能力较弱的幼儿)?

3、如何帮助孩子在益智游戏中建立规则意识?

4、计算活动是个有序的活动,但是现在都是跟着主题走的,许多的计算活动没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给老师的“教学”和孩子的“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怎样将有序的“数”融入到相对没有太大关联的“主题”中去呢?

使得数活动得以有序进行。

5、教师对数概念的序把握的不准确,对本班幼儿当前的数能力了解也不够,所以材料投放有时过难,有时过易。

如何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有序挖掘数活动。

6、孩子数方面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如何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在活动中,我们应该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的尝试中发现问题?

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怎么引导?

科常活动:

1、科常方面如何与主题、日常生活结合?

怎样的材料才能将一些枯燥、严谨的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操作来感知?

在科常活动中自制材料是否适合?

2、中大班幼儿除了做些小实验,科常活动还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

对于小托班幼儿来说,可以设计些什么样的科常活动?

3、探索世界中,教师如何把握探索类活动的科学性(如材料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4、主题中包含有科常类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很少。

如何从主题出发寻找、挖掘合适的科常点,选择适合各年龄特点的探索内容?

5、如何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特点创设丰富的探索世界的环境?

如:

很多时候教师投放的材料不足以引发幼儿去探索,孩子只是热衷于该游戏的其它情景性的趣味中教师该如何调整环境和材料?

6、如何培养幼儿操作中的规则意识?

让游戏规则变得简单易懂?

7、如何把握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有层次性的材料是逐步投放还是同时投放?

8、如何在即保证安全、卫生的情况下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9、如何区别科学内容与分室活动中科技室的部分内容?

个别化学习中的科技内容有的在科技室也可以完成,而科技室的一些内容也可以放在个别化活动中,比如平衡力的探索。

10、有的探索活动在日常操作中比较难以实施,如实验类操作:

水——冰的变化,这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却很难有操作的途径,是否有更好的解决的方法。

11、探索类活动是否一定要进行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经验汇总与困惑解答(普陀区中心组)

时间:

2013-5-10单位:

普陀区学前教研室

  前一阶段请大教研组长了解、梳理了一线教师在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我们的教研组长非常认真,很多组长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发给教师,并进行了梳理和汇总。

  从大家传上来的汇总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大家反映的问题体现了二个不同层面教师的困惑,一部分是来自新教师的困惑,另一部分就是教师在开展个别化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这次我们主要针对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至于新教师的困惑,由于她们主要还是缺少经验,所以反映出来的问题比较浅显,如:

“幼儿容易将教师提供的材料弄乱,怎么办?

”、“操作材料多,小班幼儿归放能力差常常桌面上有点乱,材料少放又不行怎么办?

”“有的孩子能力已经超过了大纲的要求,是否可以超纲,让个别能力强的孩子有更高能力的探索?

”对于这些来自新教师的、难度比较低的问题,建议各幼儿园可以由教研组长对新教师进行一些专题培训,帮助新教师明确个别化学习中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解答新教师的困惑。

  下面将以“共同生活”、“表达表现”、“探索世界”这三个版块进行经验的总结介绍和困惑的分析解答。

  一、教师的经验

  

(一)共同生活

  1、生活区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当前实际生活需要和发展目标确定内容。

  2、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创设相适应的生活内容,并可以采用步骤图、儿歌、好友互助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在生活区中,对于小年龄孩子首要布置温馨的环境或是结合角色游戏环境,让孩子们这环境中,去操作练习。

大年龄孩子则要通过任务等形式提高孩子的兴趣,积极投入活动中。

  

(二)表达表现

  1、在音乐角中延续集体教学的内容,让幼儿进一步学习歌曲或歌表演等,也可以是故事表演的形式。

一方面幼儿对于这些内容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对已有经验的巩固。

  2、音乐角更加注重于节奏,音乐等感受,因此目标性更强。

  3、音乐区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节奏谱、音乐,幼儿进行伴奏、歌舞表达表现。

  4、音乐角组织形式,小年龄的孩子可以更多的是模仿,边看边做或者再现一些学过的表演;而中大班的孩子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创编,自主性、创造性更强。

  5、美工活动就是要提供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满足幼儿表达表现的兴趣。

给幼儿动手的空间要大。

  (三)探索世界

  1、对于数和科常活动,列出一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主题内容,渗透到主题中。

  2、数活动内容应当结合幼儿的年龄段,从时间、数量、空间方位、几何图形等方面设计内容,并体现趣味性。

  3、利用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的情景去刺激幼儿的探究思维及对数的正确认知,将个别化的探究活动、数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互相整合。

  4、科常活动应体现一个递进性和层次性,小年龄的幼儿一般是初步地感知,更多的是在感官上给予一定的直接感知,如嗅觉、听觉、视觉训练等,而大年龄的孩子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从而明白一些浅显的科学道理,需要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创造力。

  5、在探索世界的区域,老师可以提出假设,让幼儿通过实验来获得结论。

  6、涉及实验操作的内容,提供操作卡、任务卡、答案本。

注意尽量多用图示、少文字,让图示说话。

  7、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

在活动进行时,老师对于活动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并随时掌握幼儿探索的动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随着探索活动的深入,教师要及时添加或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