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437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4 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docx

专题04填空题解题技巧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原卷版

专题一选择题解答技巧

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再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来看,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空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接法;

(2)计算法;(3)分析判断法;(4)探究实验法。

技巧一:

直接法

直接法是根据考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方法掌握程度,直接判断答案进行解答的题型。

直接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查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类考题所占比例较大。

【例题展示】

例题1(2017•济宁)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评论:

  。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现象都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如果说“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那太空中的星球、空间站等都在运动,但我们听不见来自它们的声音;此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是: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句话是不完整的。

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只说传播速度,还应说明是什么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此正确的说法是: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此题答案是: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m/s。

【答案】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跟踪训练】

1.(2017•徐州)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产生,通过传入人耳的,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1题图

2题图

2.(2017·济宁)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

界面上方为  (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

3.(2017·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

这是因为光从斜射人中时发生了现象。

3题图

4题图

4.(2017·扬州)G20杭州峰会期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

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  ;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  现象,成的是等大的  (实/虚)像。

5.(2017·连云港)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  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6.(2017•陕西)小丽将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结冰后取出发现瓶子底部凸出,这是因为冰的密度  水的密度的缘故。

水结冰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此过程中水的内能  。

7.(2017·长沙)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它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7题图

8题图

8.(2017•宿迁)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

(1)水的沸点是℃。

 

(2)实验时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9.(2017•吉林)地表温泉水降温较慢,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人们泡温泉时身体会变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的缘故。

10.(2017•昆明)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是冷却方式之一,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  。

11.(2017•河北)汽油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地燃烧,将 能转化成  能,一辆汽车一年行驶三万公里,消耗汽油2t,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  J的热量。

(q汽油=4.6×107J/kg)

12.(2017•镇江)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技巧二:

计算法

计算法是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进行简单计算,通过计算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和计算推力能力。

此类考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

【例题展示】

例题2(2017•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5不变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

,可直接求得牛奶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牛奶质量少了,但牛奶的密度不变,小聪喝了半杯后其密度不变。

故,答案是:

1.05、不变。

【答案】1.05、不变。

【跟踪训练】

1.(2017•乌鲁木齐)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

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金属构成。

已知甲、乙按质量比2:

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3:

4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若该合金部件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重量减少了50%,则该合金部件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

2.(2017•连云港)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  g,小石块的体积为  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3.(2017•郴州)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N。

(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4.(2017•遵义)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华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2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  Pa;小华每周一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  (g取10N/kg)。

5.(2017·益阳)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如将物体再下沉5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

6.(2017·菏泽)小美用手把一个重为0.4N,体积是2.7×10-5m3的玩具球完全浸没到水中,玩具球受到的浮力是N,放手后玩具球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g=10N/kg,ρ水=1.0×103kg/m3)

7.(2017•海南)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  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  s。

8.(2017•深圳)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9.(2017•苏州)小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她们将17kg物品放在小推车中推行,小推车在某段时间内速度v随时间t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小推车重130N,所受阻力是总重的0.15倍。

(g取10N/kg)

(1)在0~l0s内,水平推力(大于/小于/等于)阻力,阻力大小为N。

(2)10~20s内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10~20s内水平推力的功率多大?

9题图

10题图

10.(2017•德阳)某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工人对绳的拉力F为400N,并能用10s的时间将96kg的重物匀速提升2m,则拉力F的功率为  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11.(2017•泰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8V,则两电阻阻值的比值R1:

R2=  。

11题图

12题图

12.(2017•襄阳)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为定值电阻,灯泡L标有“6V、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36Ω。

闭合开关S,当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当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

(1)该电路是  联电路,灯泡L的电阻是  Ω。

(2)电源电压是多少?

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多少?

(3)移动滑片P,当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W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

技巧三:

分析判断法

分析判断法是无法直接通过所学知识给出答案,需要考生进行分析、判断,有的题型还需要进行推理论证才能得到答案的题型。

这类考题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知识能力,并具有分析判断能力、计算能力,是考题中难度较高的一种类型。

【例题展示】

例题3(2017•烟台)甲、乙两只电炉标有“220V、500W”和“220V、1000W”字样,把它们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

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

串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与并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

【解析】

(1)知道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

比较两只电炉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焦耳定律比较两电炉的产生热量关系;根据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Q=W=Pt比较两电炉的产生热量关系;

(2)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甲消耗的实际功率并确定其比例关系。

解答:

(1)由

得,电炉的电阻

,因为甲、乙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P甲<P乙,所以甲、乙两只电炉的电阻:

R甲>R乙,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通过甲、乙两只电炉的电流:

I甲=I乙;

根据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甲>Q乙,故串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甲;

将它们并联在220V电路上,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甲=U乙=220V,则两电炉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

P甲=500W;P乙=1000W,根据Q=W=P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甲<Q乙,故并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乙。

(2)甲电炉的电阻为

乙电炉的电阻为

串联在220V电路中甲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当甲电炉并联在220V电路中,P实甲′=P额甲=500W,所以两种情况下甲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实甲:

P实甲′=222W:

500W=111:

250。

故答案为:

甲、乙、111:

250。

【答案】甲、乙、111:

250。

【跟踪训练】

1.(2017•德阳)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灯泡标有“5V、2.5W”字样。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这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若要求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则该电路能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W。

(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

2.(2017•威海)一个标有“220V、1200W”的电热水壶。

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2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若不计热损失,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烧开这壶水需要的时间是  s。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2017•齐齐哈尔)据《生活报》讯,2017年4月14日起,插线板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要求插线板的插孔须设置“保护门”,“保护门”可有效防止儿童将手指插入插孔而造成触电事故,同时可避免灰尘长期沉积而造成的内部  (选填“断路”或“短路”)。

在线材方面要求:

如果最大工作电流16A的延长线插座,导线的最小横截面积由原来的1mm2增加到1.5mm2。

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增加导线横截面积的好处。

3题图

4题图

4.(2017·广东)如题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让导体棒AB水平向有运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以上两空均选填“会”或“不会”),(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5.(2017•武汉)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

水位没有达到金属块A时,灯  亮;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由于一般的水是  ,灯  亮。

5题图

6题图

6.(2016·深圳)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已知实验使用的特制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5V,其电阻大小保持不变。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  (用公式表示)。

②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时,应选用电压表的量程  来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选填“0~3V”、“0~15V”)。

③在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该电路故障是电压表  (选填“短路”、“断路”)。

④经检查发现,电压表选用的量程已损坏,而另一量程完好,某同学灵机一动:

将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读出电压表示数为2.8V,电流表示数为0.32A,也完成了实验,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7.(2017•济宁)两个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

如果其中一只灯泡发生了断路,另一只灯泡也不能工作。

用一根导线或电压表与其中一只小灯泡并联,就能检测出发生断路的小灯泡。

你认为用  (选填“导线”或“电压表”)检测更好些,理由是  。

8.(2016·茂名)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器材,它接入电路中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基本接法。

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值相等,电源电压为10V。

(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触头应移到  端。

(2)移动滑动触头,图(甲)中R0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  V,图(乙)中R0两端电压变化范围是  V。

9.(2017•哈尔滨)如图所示,杠杆水平放置且自重忽略不计,O是支点,左侧挂一重物,动力F1大小为3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的重力为N。

此时杠杆属于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0.(2017•成都)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平衡时,应让杠杆静止在位置。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

(1)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

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m。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

通知实验,他们得到了图

(2)所示的结果。

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F1L1=。

(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

技巧四:

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类题目多数是填空题,此类考题也是考试重点,要求在所学物理知识和规律基础上,通过实验或探究活动,达到认知规律、验证规律的目的。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只要抓住实验探究活动目的这条主线,按照所学知识,一般不难解答。

【例题展示】

例题4(2017•河南)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题图所示,那么橙子质量为g。

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3,则橙子的密度是kg/m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

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②;③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

ρ橙=(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解析】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中间零刻度即为天平平衡。

这是使用天平重要的一步,也是此类题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题图所示,那么橙子质量为:

100g+50g+10g+2g=162g。

如果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3,则橙子的密度是: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要偏大,因为测量橙子质量的时候,橙子上会沾有水分,测量值比橙子质量的真实值偏大。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

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受到的重力G,根据重力求得橙子质量,表达式为:

(此处的g是重力加速度);②然后缓慢把橙子放入水中,测出此时的弹簧拉力F,G-F即为橙子受到水的浮力,所以G-F=ρ水gV,求得水的体积:

;③橙子的密度即为:

此题答案是:

(1)中间零刻度;

(2)

;(3)偏大;(4)②然后缓慢把橙子放入水中,测出此时的弹簧拉力F,

【答案】

(1)中间零刻度;

(2)

;(3)偏大;(4)②然后缓慢把橙子放入水中,测出此时的弹簧拉力F,

【跟踪训练】

1.(2017·苏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

2.(2016·广东)如题图

(1)所示,图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的五个步骤。

(1)两步骤可计算出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N。

两步骤可得出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

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1)

(2)

(2)如题图

(2)所示是圆柱体物块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可得:

当物块没有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h=4cm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N,浸没后,h继续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该圆柱体物块的高度是cm。

3.(2017•西宁)如图

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物体A、B质量不变);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通过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5)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

(6)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  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

4.(2017•贺州)根据“测量石块密度”的操作步

骤,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质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  使横梁平衡。

②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发现天平右盘略高于左盘,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  (选填“左”或“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③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石。

(2)用量筒测量石块体积:

①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发现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取出石块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读出水的体积V1。

②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后,求出石块的体积为V石。

(3)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

(4)如果将此石块带到太空中,石块的质量  ,密度  。

(均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5.(2017·深圳)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Ω。

完成下列题目:

①在记录数据时,小明由于粗心,忘记将第三组电压表示数填入表格,同学们可以帮忙算出这里的电压值应该为  V。

I/A

0.1

0.2

0.3

0.4

U/V

0.5

1.0

  

2.0

②接下来,小明利用上述电路原理图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式的电压表的读数为2V,然后断开开关,将CD间的电阻R1从5Ω换成10Ω.再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V,接下来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填“A”或“B”)移动。

③最后小明在桌子上发现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为了测量电阻阻值的大小,小明用这个定值电阻换掉原电路中的R1,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测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示数为  A,通过计算可得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小明认为这样通过一组数据直接计算的定值电阻阻值不准确,为了使得结果更加准确,他接下来应该  。

6.(2017•郴州)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2.5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及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图中最  端(填“左”或“右);

(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断路;B.小灯泡短路;C.滑动变阻器断路

(4)排除故障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电压(V)

①2.5

③2.0

⑤1.5

电流(A)

②0.30

④0.25

⑥1.0

电阻(Ω)

在分折实验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数据是  (选填上表中数据前面的序号);这个数据的正确值是  。

(5)根据实验数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保留一位小数)

7.(2017•泰安)有一个小灯泡标有5.0V字样,要测定它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