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54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docx

儿科常用中成药应用汇总

儿童常用中成药物使用

一、儿科疾病用药原则

1.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2.用药力求精简

3.注意顾护脾胃

4.不可乱投补益之药

5.掌握用药用量

二、中成药优点

三、常用中成药介绍

1.解表剂

辛凉解表

银翘解毒丸(片剂、胶囊)

桑菊银翘片

辛温解表

参苏丸(冲剂、片)

2.清热剂

清热解毒

双黄连口服液(颗粒、胶囊、片)

炎琥宁

清喉利咽

铁迪丸

小儿咽扁颗粒

3.泻下剂

麻仁润肠丸

4.补益剂

参苓白术散(丸、片、口服液)

六味地黄丸(片)

5.开窍剂

牛黄清心丸

6.固涩剂

玉屏风(丸、片、颗粒)

7.祛痰剂

百咳宁

8.止咳平喘剂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冲剂)

蛇胆川贝液

9.消食剂

保和丸

10.驱虫剂

肥儿丸

一、儿科疾病用药原则

1.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因此要辩证准确,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力求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变化。

《景岳全书小儿则》中说:

“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

”意思是若能搞清楚儿童得病原因,并及时、准确治疗,一副药就能让孩子痊愈,否则会延误病情。

例如:

小儿普通感冒初起时只是怕冷、咳嗽等症状,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容易发展为肺炎。

2.用药力求精简

儿童脏腑清灵,对药物反应较成年人灵敏许多。

因此,在治疗时用药应力求精简。

要根据患病儿童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和服药难易等情况灵活掌握。

对于儿童疾病用药,应该注意“中病即止”,意思是在给儿童用药治疗时,如果儿童在用药之后,病情明显好转时,应及时停药,以免损耗小儿正气,影响疾病痊愈。

例如:

长期使用苦寒药物治疗儿童热性疾病,可能会损伤脾阳,而致脾胃虚寒;长期大量使用光谱抗生素可能导致二重感染。

3.注意顾护脾胃

在治疗疾病同时要注意扶助患儿生生之气。

临床上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说,不论病中和病后,合理调护均有利于康复,其中以调理脾胃为主。

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生长发育,全靠脾胃化生营养来充养,疾病恢复有赖于脾胃能正常转输营养,先天不足小儿也要靠后天调补。

儿科医生都是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特点,处处顾及脾胃,切勿使它们受到伤害。

4.不可乱投补益之药

中医治疗疾病时,有“虚则补之”这一说法,意思是:

倘若人体感受疾病后,身体出现症状显示出“虚”像,则需要投入补益药,来提升人体自身正气来抗击病邪。

补益药物对体质虚弱小儿有增强机体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作用。

但是,由于药物总有偏性(也就是“是药三分毒”),所以补益药物也不可以乱用。

小儿生机蓬勃,只要哺乳得当,护养适宜,便能正常生长发育。

健康小儿不必服用补益药,如长期补益可能导致性早熟。

或者儿童感受外部邪气之后,或有痰湿在体内,此时若服用补益药物,则可能让病邪一直存在于体内,除之不去。

5.掌握用药用量

儿童用药剂量,常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

一般在临床上用药,有下列用药比例:

新生儿用成人量1/6,乳婴儿为成人量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2/3或成人量,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

二、中成药优点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

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有效方剂精华。

成药治病省了中药煎剂所必要煎煮时间,更因其能随身携带,不需煎煮等一应器具,故而使用十分方便。

另外,成药减轻了汤剂所具有苦涩味,更易于儿童服用,减少了服用药物抵触感。

总结:

综上所述,中成药是家长在面临宝宝疾病时一个十分合适选择。

但是,要正确无误地选用中成药,就必须对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有初步认识,对中成药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三、常用中成药介绍

解表剂

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

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

相当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症状。

解表剂就是解表药为主组成方药,多属辛散之品,皆具有发汗解表功效。

辛凉解表

银翘解毒丸(片剂、胶囊)

组成:

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牛蒡子、桔梗、淡竹叶、芦根、甘草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辨证要点:

感冒风热表征,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

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临床应用:

1.感冒风热表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2温病感邪初期卫分证。

如流行性脑脊髓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初期

规格:

本品丸剂,每丸重3g;片剂:

每片重0.52g;胶囊:

每粒装0.4g;均为口服

用法:

1~2岁半粒;3~6岁1粒;7~9岁1.5粒;10~14岁2粒;1日2~3次

禁忌:

风寒感冒不适用

桑菊银翘片

组成:

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川贝、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杏仁、牛蒡子、芦根、僵蚕、蝉蜕、滑石、绿豆、淡豆豉、甘草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辨证要点:

感冒风热表征。

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口渴,咽红肿痛。

舌苔薄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

1.感冒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卫分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2咳嗽风热犯肺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初期

规格:

均为片剂

用法:

口服。

1次1~2岁1片,3~6岁2~3片,7~9岁4片,10~14岁5~6片,1日2~3次

禁忌:

风寒感冒者不适

辛温解表

参苏丸(冲剂、片)

组成:

党参、紫苏、葛根、前胡、茯苓、半夏、陈皮、枳壳、桔梗、甘草、木香、生姜、大枣

功效: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辨证要点:

感冒风寒束表兼气虚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唾涕粘稠,胸膈瞒闷,乏力气短。

舌苔白,脉弱

临床应用:

1.感冒风寒表证兼气虚者。

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集气管炎等

规格及用法:

丸剂:

每袋9g;冲剂:

每袋20g;口服。

1次6岁以下3g或5g,7~9岁6g或10g,10~14岁9g或15g,均为1日3次。

片剂:

口服。

1次1~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0~14岁4片,1日三次

注意事项:

对寒湿证者慎用,单纯痰热证者不宜服用

清热剂

凡药性寒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药物,称为清热药。

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

清热解毒

双黄连口服液(颗粒、胶囊、片)

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辨证要点感冒风热表征。

症见发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喉燥咽痛,鼻塞流黄浊涕,咳嗽,痰粘稠或粘黄。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临床应用感冒风热表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风热犯肺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急喉痹风热表证。

如急性咽炎

乳蛾风热表证。

如急性扁桃体炎

风温肺热风热袭肺证。

如病毒性肺炎

规格及用法口服液:

每支10ml。

口服1次3岁以内5ml,4岁以上10ml,1日3次

颗粒剂:

每袋装5g,一次5g,一日3次,6个月以下,一次

注意事项1.素体脾胃虚寒者慎用或禁用2.本品不易和其他药物同时滴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3.过敏体质慎用

炎琥宁

组成(穿心莲内酯和琥珀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制成钾钠盐)

功效清热解毒

辨证要点感冒表里俱热证,症见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粘稠或黏黄。

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浮滑

临床应用1.感冒风热表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

2.咳嗽痰热蕴肺证。

如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早起)

规格及用法肌内注射。

成人1次40~80mg,1日1~2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静脉注射。

1日400~800mg,小儿10mg(kg/d)。

用适量氯化钠注射液分2次稀释后滴注,每次不得超过400mg

注意事项1.在使用过程中偶有发热、气紧现象,停止用药即恢复正常2.药物性状改变时禁用3.本品忌和酸、碱性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药物配伍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清喉利咽

铁迪丸

组成诃子肉、麦冬、瓜蒌皮、茯苓、玄参、浙贝母、甘草、桔梗、凤凰衣(鸡蛋壳内膜)、青果

功效润肺利咽,生津止渴

辨证要点慢喉喑阴虚肺热伤津证,症见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咽干口渴。

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临床应用慢喉喑阴虚肺燥证。

如慢性喉炎

规格及用法蜜丸:

每丸重3g口服。

1次6岁以下半丸,7岁以上1丸,1日3次,温水送服

注意事项对实热喉喑者慎用

小儿咽扁颗粒

组成金银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

功效清热利烟,解毒止痛

辨证要点急喉痹风热外侵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吞咽不利。

舌苔博黄,脉浮数或浮滑

临床应用急喉痹风热外侵证。

如急性喉炎

急如蛾风热外侵证。

如急性扁桃体炎

规格及用法每袋装8g。

口服,1~2岁4g1日2次;3~5次4g,1日3次;6~14岁8g,1日2~3次

注意事项本品对属虚火乳蛾、喉痹者不宜使用

泻下剂

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热、排除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可以泻下里实证一类方剂。

主要治疗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脘腹胀痛,或脏腑有寒凝积滞,或水饮内停引起严重水肿,胸腹积水体质壮实者,或虚、实便秘。

麻仁润肠丸

组成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

功效润肠通便

辨证要点便秘肠胃积热证,症见胸腹胀满,大便密结。

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临床应用便秘胃肠积热证。

如习惯性便秘、热秘

用法蜜丸:

每丸6g口服:

1次1~3岁1粒,4~6岁2粒,7~9岁3粒,10~14岁4粒,1日1次

注意事项本品对虚寒性便秘不宜服用

补益剂

以补养强壮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作用一类方剂。

参苓白术散(丸、片、口服液)

组成人参、山药、茯苓、白术(炒)、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辨证要点泄泻脾胃虚弱证,症见大便溏薄,饮食不消

厌食脾胃气虚证,症见厌食拒食,面色萎黄,乏力,自汗

水肿脾阳虚衰证,症见肢体浮肿,面色萎黄

咳嗽脾肺气虚证,症见咳嗽气短,痰白量多,咳声重浊

临床应用泄泻脾胃气虚证。

如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

厌食脾胃气虚证。

如小儿厌食、消化不良

水肿脾肺气虚,水湿停留证。

如功能型水肿、急性肾炎恢复期、慢性肾炎、肾病

咳嗽脾肺气虚证。

如小儿肺炎恢复期、慢性支气管炎、肺门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肺气肿

规格及用法丸剂:

口服。

6岁以下2g,7~9岁4g,10~14岁6g,1日2次

片剂:

口服。

1次1~3岁1片;4~6岁2~3片;7~9岁4~6片;10~14岁7~10片1日2次

口服液:

口服。

6岁以下5ml。

7岁以上10ml,1日2~3次

注意事项本品对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及感冒热证者忌用

六味地黄丸(片)

组成:

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功效滋补肝肾

辨证要点1.眩晕肾精不足证2.消渴肾阴亏虚证,症见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3.盗汗阴虚火旺

临床应用水肿肾精不足。

如急慢性肾炎

眩晕肾阴不足证。

如高血压、慢性病体虚

耳鸣肾精不足。

如神经性耳聋

注意事项本品对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开窍剂

以芳香开窍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窍闭神昏证方剂

牛黄清心丸

组成当归、川芎、甘草、山药、杏仁、大枣、白术、柴胡、阿胶、干姜、白芍、人参、防风

功效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临床应用发热外感热病,痰火炽盛。

如各种高热

急惊风外感热病,热盛动风证。

如高热惊厥、各种中毒性脑炎

规格及用法:

蜜丸:

每丸约重3g,口服。

6岁以下三分之一丸;7~9岁半丸;10~14岁1丸,病重加倍,1日1次

注意事项本品有镇静、镇惊、降血压、解热、耐高温、等作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对虚寒证不宜使用。

固涩剂

以收敛固涩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敛汗、固脱等作用一类方剂。

玉屏风(丸、片、颗粒)

组成:

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辨证要点:

自汗表虚不固。

症见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黄柏,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临床应用:

小儿汗症肺气虚弱,表虚不固。

各种肾病、慢性病、佝偻病、体质虚弱、易出汗者

规格及用法:

片剂1~3岁1~2g1~2片;4~6岁3~4g3~4片;7~9岁5~6g5~6片;10~14岁7~9g7片,1日3次颗粒剂每袋5g。

口服。

6岁以下半袋,7岁以上1袋,1日3次

注意事项本品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对肾炎病理修复、抗变态反应、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

外感热病多汗,阴虚内热盗汗,湿热内蕴黄汗,均不宜使用

祛痰剂

以祛痰止咳药物所组成方剂为,具有祛痰、化痰作用

百咳宁

组成白果、贝母、青黛

功效止咳化痰,清热解毒

辨证要点1.百日咳痰火阻肺证,症见小儿咳嗽连声,咳嗽声重,痰多而黏,咳时连声不断,面赤握拳,涕泪并交,喉中发出吼声,舌红苔黄;2.咳嗽痰热阻肺证,症见面赤唇红,痰多粘稠色黄,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

临床应用百日咳,痰火阻肺证。

如百日咳痉咳嗽期

咳嗽,痰热蕴肺证。

如急、慢性支气管炎

规格及用法片剂,每片0.1g。

1岁以下0.5片,1~3岁1片,3~5岁2片,5岁以上2~2.5片,1日3次

注意事项本品对气阴两虚咳嗽不可使用

止咳平喘剂

止咳、平喘药为主要组成,具有消除或减轻咳嗽、气喘、痰饮等作用一类方剂。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冲剂)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银华、黄芩、甘草等

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平喘化痰

辨证要点1.咳嗽风热犯肺证,症见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咳痰,口感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肺炎咳嗽风热闭肺证,症见发热恶风,咳嗽痰稠,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口渴烦躁,面红,尿黄,咽痛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咳嗽风热犯肺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

如支气管炎

规格及用法口服液每支10ml,口服。

1个月~1岁5ml,1日2次;1~3岁10ml,1日2次;4~6岁10ml1日3次;7~14岁15ml,1日3次;冲剂每袋6g。

2岁以内1g;3~4岁1.5g;5~7岁2g;8~12岁4~8g,1日3~4次

注意事项本品对风寒感冒,阴虚肺热咳嗽者不宜应用。

服药期间避免服用滋补类中成药。

本方含有麻黄,心脏病或高血压患儿应慎用。

蛇胆川贝液

组成蛇胆汁、川贝母

功效清肺、止咳、祛痰

辨证要点咳嗽风热犯肺证或风寒郁肺化热证,症见咳嗽,气粗,痰稠黄,咯吐不爽,发热,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应用咳嗽风热犯肺证或风寒郁肺化热证。

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规格及用法每支装10ml口服。

1岁以内2.5ml,2~3岁5ml,3~7岁5~10ml,7~12岁10ml,1日2次

注意事项本品清热止咳,风寒咳嗽,痰湿犯肺,久咳不止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消食剂

以消食药物为主配伍组成,具有消食开胃、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治疗食积证方剂

保和丸

组成山楂、神曲、麦芽、陈皮、莱菔子、半夏、茯苓、连翘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

辩证要点积滞内停证,症见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呕吐,口臭,大便不调,舌淡红苔黄腻,脉滑

临床应用食滞中阻证。

如消化不良

规格及用法口服。

1~3岁1g,4~6岁2g,7~9岁3~4g,10~14岁5~6g,1日2次

驱虫剂

凡以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杀人体内寄生虫作用,用治人体寄生虫病方剂

肥儿丸

组成神曲、麦芽、胡黄连、肉豆蔻、木香、使君子、槟榔

功效健胃消积、驱虫

辩证要点疳证,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肚腹胀大,甚至青筋暴露,腹痛,肚脐周围明显,时作时止,身热,烦躁,口臭,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头发稀黄,或偶有食癖。

舌红,太黄,脉细无力

临床应用疳证虫积成疳,脾虚胃热证。

如肠道寄生虫感染,消化不良

规格及用法每丸约重3g。

1~3岁半丸,4~6岁1丸,7~9岁1.5丸;10~14岁2丸;1日1~2次

注意事项本品为驱虫之品,非因虫积所致者不宜长期服用。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