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553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doc

一、选择题

1.对于有流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B)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取值。

A.弹性极限;

B.屈服强度;

C.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2.当剪跨比<1时会发生(D)

A.剪压破坏

B.少筋破坏

C.斜拉破坏

D.斜压破坏

3.(C)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Ⅰa状态;

B.Ⅱa状态;

C.Ⅲa状态;

D.第Ⅱ阶段;

4.当剪跨比>3时会发生(C)

A.剪压破坏

B.少筋破坏

C.斜拉破坏

D.斜压破坏

5.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B)。

A.均提高很多;

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

D.均提高不多;

6.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A)。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

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

D.通常是无裂缝的。

7.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C)。

A.防火、防锈;

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

C.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

D.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8.混凝土若处于三向应力作用下,当(D)。

A.横向受拉,纵向受压,可提高抗压强度;

B.横向受压,纵向受拉,可提高抗压强度;

C.三向受压会降低抗压强度;

D.三向受压能提高抗压强度;

9.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A)。

A.冷拉钢筋;B.钢丝;C.热处理钢筋;D.钢绞线。

10.钢材的含碳量越低,则(B)。

A.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也越短,塑性越差;

B.屈服台阶越长,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C.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D.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11.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D)。

A.比例极限;B.弹性极限;C.屈服上限;D.屈服下限。

12.规范确定所用试块的边长是(A)。

A.150mm;B.200mm;C.100mm;D.250mm。

13.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C)确定的。

(答案不确定)

A.;B.;C.;D.。

14.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完全相同的柱,以支承条件为(A)时,其轴心受压承载力最大。

A.两端嵌固;

B.一端嵌固,一端不动铰支;

C.两端不动铰支;

D.一端嵌固,一端自由;

15.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两端约束情况越好,则稳定系数(A)。

A.越大;B.越小;C.不变;D.变化趋势不定。

16.一般来讲,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配有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同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前者的承载力比后者的承载力(B)。

A.低;B.高;C.相等;D.不确定。

17.螺旋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fc是因为(C)。

A.螺旋筋参与受压;

B.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密实;

C.螺旋筋约束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

18.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箍筋的作用主要是(C)。

A.抵抗剪力;

B.约束核心混凝土;

C.形成钢筋骨架,约束纵筋,防止纵筋压曲外凸;

D.以上三项作用均有。

19.(C)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Ⅰa状态;B.Ⅱa状态;C.Ⅲa状态;D.第Ⅱ阶段。

20.(A)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

A.Ⅰa状态;B.Ⅱa状态;C.Ⅲa状态;D.第Ⅱ阶段。

21.(D)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

A.Ⅰa状态;B.Ⅱa状态;C.Ⅲa状态;D.第Ⅱ阶段。

2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B)。

A.少筋破坏;

B.适筋破坏;

C.超筋破坏;

D.界限破坏。

23.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C)。

A.;B.;C.;D.。

2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截面抵抗矩系数取值为:

(A)。

A.;B.;C.;D.。

25.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对于双筋截面,下面哪个条件可以满足受压钢筋的屈服(C)。

A.;B.;C.;D.。

2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T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D)。

A.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

B.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

C.破坏形态不同;

D.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

27.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C)。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增加截面宽度;

28.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围内混凝土的压应力分布是(A)。

A.均匀分布;

B.按抛物线形分布;

C.按三角形分布;

D.部分均匀,部分不均匀分布;

29.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B)。

A.纵向钢筋内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D.纵向钢筋重心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30.对于无腹筋梁,当时,常发生什么破坏(B)。

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

31.对于无腹筋梁,当时,常发生什么破坏(C)。

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

32.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是依据(B)破坏形态建立的。

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

33.为了避免斜压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C)。

A.规定最小配筋率;B.规定最大配筋率;

C.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D规定最小配箍率。

34.为了避免斜拉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规定下面哪个条件来限制(D)。

A.规定最小配筋率;B.规定最大配筋率;

C.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D规定最小配箍率。

35.图必须包住图,才能保证梁的(A)。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B.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C.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D.正、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纵向钢筋弯起点的位置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C)。

A.0.3;B.0.4;C.0.5;D.0.6.

3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梁、板类构件,不宜大于(A)。

A.25%;B.50%;C.75%;D.100%。

3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柱类构件,不宜大于(B)。

A.25%;B.50%;C.75%;D.100%。

3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于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采用的计算模式是:

(D)。

A.混凝土和钢筋均考虑相关关系;

B.混凝土和钢筋均不考虑相关关系;

C.混凝土不考虑相关关系,钢筋考虑相关关系;

D.混凝土考虑相关关系,钢筋不考虑相关关系。

40.偏心受压构件计算中,通过哪个因素来考虑二阶偏心矩的影响(D)。

A.;B.;C.;D.。

41.由相关曲线可以看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C)。

A.小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N的增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

B.大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N的增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

C.界限破坏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达到最大值;

D.对称配筋时,如果截面尺寸和形状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也相同,但配筋数量不同,则在界限破坏时,它们的是相同的。

42.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A)。

A.远侧钢筋受拉屈服,随后近侧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也压碎;

B.近侧钢筋受拉屈服,随后远侧钢筋受压屈服,混凝土也压碎;

C.近侧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远侧钢筋受拉屈服;

D.远侧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近侧钢筋受拉屈服。

43.一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构件,承受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一组内力为:

(A)。

A.;

B.;

C.;

D.。

44.一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承受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一组内力为:

(D)。

A.;

B.;

C.;

D.。

45.偏压构件的抗弯承载力(D)。

A.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B.随着轴向力的减少而增加;

C.小偏压时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D.大偏压时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46.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判别大、小偏心受拉的根据是(A)。

A.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C.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压碎;

D.纵向拉力N的作用点的位置。

47.对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A.如果,说明是小偏心受拉破坏;

B.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

C.大偏心构件存在混凝土受压区;

D.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是依据纵向拉力N的作用点的位置。

48.下面的关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弯曲刚度的说明中,错误的是(D)。

A.截面弯曲刚度随着荷载增大而减小;

B.截面弯曲刚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C.截面弯曲刚度随着裂缝的发展而减小;

D.截面弯曲刚度不变。

49.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B)。

A.荷载、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B.荷载、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C.荷载取设计值,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D.荷载取标准值,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5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定义的裂缝宽度是指:

(B)。

A.受拉钢筋重心水平处构件底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B.受拉钢筋重心水平处构件侧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C.构件底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D.构件侧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51.减少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首先应考虑的措施是(B)。

A.采用直径较细的钢筋;

B.增加钢筋的面积;

C.增加截面尺寸;

D.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52.混凝土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纵向受拉钢筋直径;

D.纵向钢筋配筋率。

53.提高受弯构件截面刚度最有效的措施是(D)。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钢筋的面积;

C.改变截面形状;

D.增加截面高度。

54.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为(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5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B)。

A.C20;B.C30;C.C35;D.C40。

56.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C)。

A.两次升温法;

B.采用超张拉;

C.增加台座长度;

D.采用两端张拉;

57.对于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的损失,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A.应力松弛与时间有关系;

B.应力松弛与钢筋品种有关系;

C.应力松弛与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有关,张拉控制应力越大,松弛越小;

D.进行超张拉可以减少,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58.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延性(C)。

A.相同;

B.大些;

C.小些;

D.大很多。

59.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使用条件下,构件截面混凝土(A)。

A.不出现拉应力;

B.允许出现拉应力;

C.不出现压应力;

D.允许出现压应力。

6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B)。

A.C20;B.C30;C.C35;D.C40。

61.《规范》规定,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且不应小于(B)。

A.;B.;C.;D.。

6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B)。

A.;B.;C.;D.。

6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A)。

A.;B.;C.;D.

64.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现行规范规定为C。

A.材料强度的平均值B.材料强度的标准值

C.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D.材料的平均值减去3倍标准差

65.一般来说,混凝土内部最薄弱的环节是D。

A.水泥石的抗拉强度B.砂浆的抗拉强度

C.砂浆和骨料接触面的粘结D.水泥石与骨料接触面的粘结

6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67.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A)。

A.原点弹性模量;B.切线模量;C.割线模量;D.变形模量;

68.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为(C)。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随钢筋等级提高而降低;

C.随混凝土等级提高而减少,随钢筋等级提高而增大;

D.随混凝土及钢筋等级提高而减小;

69.对长细比大于12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其原因是(D)。

A.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

B.施工难度大;

C.抗震性能不好;

D.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

70.与普通箍筋的柱相比,有间接钢筋的柱主要破坏特征是(D)。

A.混凝土压碎,纵筋屈服;

B.混凝土压碎,钢筋不屈服;

C.保护层混凝土剥落;

D.间接钢筋屈服,柱子才破坏。

71.一圆形截面螺旋箍筋柱,若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计算,其承载力为300KN,若按螺旋箍筋柱计算,其承载力为500KN,则该柱的承载力应示为(B)。

A.400KN;B.300KN;C.500KN;D.450KN。

72.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说明,当构件破坏时,(A)。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仅箍筋达到屈服;

C.仅纵筋达到屈服;

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73.在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设计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应(D)。

A.不受限制;

B.;

C.;

D.。

74.下面关于短期刚度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C)。

A.增加,略有增加;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提高的作用不大;

C.截面高度对于提高的作用的作用最大;

D.截面配筋率如果满足承载力要求,基本上也可以满足变形的限值。

75.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A]

A.都属于脆性破坏

B.都属于塑性破坏

C.剪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和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D.剪压和斜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76.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主要破坏形态有三种。

对同样的构件,其受剪承载力的关系为[B]

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B.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C.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D.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77.受扭构件中,抗扭纵筋应[A]

A.在截面四角必须布置,其余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B.在截面上边布置

C.在截面下边布置 

D.在截面左右两侧布置

78.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时,截面刚度应取[B]

A.最大刚度B.最小刚度C.平均刚度D.1.5倍的平均刚度

79.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D]

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极限抗拉强度

C.0.9倍极限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

80.对长细比大于12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其原因是[D]

A.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B.施工难度大

C.抗震性能不好D.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

8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由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测得的,以下关于龄期和保证率的表达中,哪项是对的(C)

A龄期为21天,保证率为90%

B龄期为21天,保证率为95%

C龄期为28天,保证率为95%

D龄期为28天,保证率为97%

82.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较多,则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A)

A都增大

B都减小

C收缩增大,徐变减小

D收缩减小,徐变增大

83.在钢筋混凝土梁中,下列哪些钢筋既能抗剪又能抗扭(D)

A受压纵筋

B受拉纵筋

C构造纵筋

D箍筋

84.对于无腹筋梁,当时,常发生什么破坏(A)。

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D.弯曲破坏。

85.判别大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条件是:

(A)。

A.;B.;C.;D.。

二、填空题

1.当结构构件或连接件因材料强度被超过,则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当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对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减小钢筋松弛损失的办法是采用超张拉工艺。

4.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

5.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少的现象,叫做混凝土的收缩。

6.钢筋混凝土梁的腹筋是箍筋和弯起筋的总称。

7.钢筋经过冷拉加工后,塑性会降低。

8.变形钢筋的粘结力有三个方面组成:

混凝土握固钢筋的摩擦力;水泥胶凝体与钢筋间的胶合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力。

9.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随剪跨比的变化,可以出现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三种破坏形式。

10.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11.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是指钢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沿钢筋长度的粘结和钢筋端部的锚固两种情况。

12.张拉钢筋时,张拉设备的测力装置显示的总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得出的应力值,称为张拉控制应力。

13.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锈蚀两个方面。

14.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一般公式为,式中的为安全系数。

15.配筋适当的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破坏时纵向钢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其屈服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