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8572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下半年井陉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考试《财会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下不属于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的是()。

  A、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B、各项目之间的金额可以相互抵消

  C、至少按年编制财务报表

  D、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答案】B

  【解析】财务报表编制要求各项目之间的金额不得相互抵消。

故选B。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的是()。

  A、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C、对应的记账凭证号数

  D、填制、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

  【答案】C

  【解析】原始凭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包括:

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摘要、填制、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凭证附件。

故选C。

  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采用()格式。

  A、报告式

  B、直接式

  C、间接式

  D、账户式

  【答案】D

  【解析】账户式的资产负债表一般是在报表左方列示资产类项目,右方列示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从而使资产负债表左右两方平衡。

我国企业一般采用账户式的资产负债表。

BC两项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故选D。

  4、总分类会计科目一般按()进行设置。

  A、企业管理的需要

  B、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C、会计核算的需要

  D、经济业务的种类不同

  【答案】B

  【解析】总分类科目也叫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一般是按照财政部门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

故选B。

  5、下列税率中,能够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可以体现税负公平的是()。

  A、固定税率

  B、累进税率

  C、比例税率

  D、平均税率

  【答案】B

  【解析】采用累进税率,纳税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被认为是最具有负担公平的税率制度。

累进税率的优点是税负公平,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6、编制部门预算后,预算草案经同级人大批准,()可在规定期限内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

  A、行政机关

  B、财政部门

  C、税务部门

  D、各级人大常委会

  【答案】B

  【解析】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实现了预算统一批复,缩短了预算批复时间。

编制部门预算后,预算草案经同级人大批准,财政部门可在规定期限内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

  7、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是按其流动性进行排列的,流动性强的项目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项目排在后面。

下列资产项目中,应该排在应收账款前面的是()。

  A、固定资产

  B、长期投资

  C、货币资金

  D、存货

  【答案】C

  【解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按照资产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性强的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排在后面。

流动资产按顺序排列为:

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待摊费用等。

AB两项属于非流动资产。

  8、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称为()。

  A、产业结构

  B、产业布局

  C、产业比例

  D、产业特征

  【答案】A

  【解析】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9、在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属于()。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关税

  【答案】C

  【解析】我国现行税制中属于财产税类的税种主要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等。

  10、行标题和列标题通常安排在统计表的()。

  A、第一列和第一行

  B、行标题在第一行,列标题在中间

  C、无所谓

  D、统计表的下方

  【答案】A

  【解析】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

其中,表头应放在表的上方,所说明的是统计表的主要内容;行标题和列标题通常安排在统计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所表示的主要是所研究问题的类别名称和指标名称,通常也被称为“类”;数字资料是表的其余部分。

  11、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低,则()。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答案】A

  12、下列不属于流动负债账户的是()。

  A、短期借款

  B、应付股利

  C、应付职工薪酬

  D、长期应付款

  【答案】D

  【解析】长期应付款属于长期负债。

故选D。

  13、根据《审计证据准则》的规定,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A、必须

  B、如有必要,应当

  C、尽可能

  D、视情况而定

  【答案】B

  14、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并按照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其认定标准,由()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组织具体情况确定。

  A、初步内部审计机构

  B、最终董事会

  C、初步最高管理层

  D、最终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

  【答案】A

  15、某酒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7月销售白酒4000斤,取得销售收入13920元(含增值税)。

已知白酒消费税定额税率为

  0、5元/斤,比例税率为20%。

该酒厂7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为()元。

  A、2000

  B、2400

  C、4400

  D、5000

  【答案】C

  【解析】该酒厂7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13920/

  1、16)×20%+4000×

  0、5=4400(元)。

  16、会计凭证是()的依据。

  A、编制会计报表

  B、编制汇总表

  C、登记账簿

  D、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C

  【解析】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故选C。

  17、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

  A、社会制度

  B、生产模式

  C、经济框架

  D、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18、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数据清理的是()。

  A、数据一类型不一致

  B、数据一格式不一致

  C、事先设定的代码

  D、数据值为"NULL"

  【答案】D

  19、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数据清理的是()。

  A、数据一类型不一致

  B、数据一格式不一致

  C、事先设定的代码

  D、数据值为"NULL"

  【答案】D

  20、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过程没有按照规范程序执行造成的风险是指:

  ()。

  A、非抽样风险

  B、抽样风险

  C、误拒风险

  D、误受风险

  【答案】A

  21、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可以适时安排后续审计工作,并将其列入:

  ()。

  A、审计程序

  B、项目审计方案

  C、审计建议

  D、年度审计计划

  【答案】D22、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是()。

  A、资金供求状况

  B、通货膨胀水平

  C、平均利润率

  D、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答案】C

  【解析】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平均利润率、货币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历史的沿革、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

其中,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23、某造纸厂2017年的产量比2016年增长了

  13.6%,总成本增长了

  12.9%,则该厂2017年产品单位成本()。

  A、减少

  0.62%

  B、减少

  5.15%

  C、增加

  1.75%

  D、增加

  12.9%

  【答案】A

  【解析】产品产量指数=1+

  13.6%=

  113.6%,总成本指数=1+

  12.9%=

  112.9%,因为总成本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单位产品成本指数,那么,产品单位成本指数=总成本指数/产品产量指数=

  112.9%/

  113.6%=

  99.38%,说明该厂2017年产品单位成本减少了1-

  99.38%=

  0.62%

  24、持有金融工具能否按期收回本利、特别是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指的是金融工具的()。

  A、期限性

  B、流动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答案】C

  【解析】A项,期限性是指债务人必须在信用凭证所载明的发行日至到期日的期限内清偿债务;B项,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极短时间内变卖为现金而不至于亏损的能力;D项,收益性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获得的利息或股息收入与预付本金的比率。

  25、会计分期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权责发生制

  D、持续经营

  【答案】D

  【解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会计分期,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作为会计核算的周期,这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

即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26、纯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表现为()。

  A、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等于零

  B、需付费使用

  C、可免费使用

  D、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大于零

  【答案】A

  【解析】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表现为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等于零;非排他性表现为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

B项,纯公共物品不需要付费;C项,不属于纯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

  27、下列各项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A、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

  B、年度、半年度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反映三个年度或者相关三个期间的比较数据

  C、应于年度终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的有关数字应当相互衔接

  【答案】B

  【解析】B项,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

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的有关数字应当相互衔接。

年度、半年度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者相关两个期间的比较数据。

  28、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答案】B

  【解析】制造费用属于生产成本,不属于期间费用。

故选B。

  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各种生产要素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参与分配。

  A、稀缺程度

  B、数量多少

  C、实际来源

  D、贡献大小

  【答案】D

  【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0、在对财务报表项目或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得出其总体余额存在重要错误的结论,而实际上总体余额并无重要错报的情况的可能性,称为()。

  A、信赖过渡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误据风险

  【答案】D

  31、不属于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的税金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

  【答案】D

  【解析】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增值税不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

故选D。

  32、下列集中趋势的测度中,适用于品质数据的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均值

  D、加权算术平均数

  【答案】B

  【解析】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其中众数和中位数用于测度品质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均值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

  33、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经济业务

  B、会计主体

  C、会计对象

  D、会计要素

  【答案】D

  【解析】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故选D。

  34、()是指先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D、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答案】C

  【解析】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故选C。

  35、下列()不是反映营业损益的账户。

  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税金及附加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业务成本

  【答案】C

  【解析】按照损益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关,损益类账户可以分为反映营业损益的账户和反映非经常性损益的账户。

本题中,营业外支出属于反映非经常性损益的账户。

故选C。

  36、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应计入()账户核算。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在建工程

  D、固定资产

  【答案】B

  【解析】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故选B。

  37、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在要求是()。

  A、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平

  B、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答案】C

  【解析】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以其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取劳动报酬,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

  38、审计机关对(),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A、必选审计项目

  B、初选审计项目

  C、自选审计项目

  D、年度计划项目

  【答案】A

  39、对当期档案,审计机构应当自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至少保存()年以上。

  A、5

  B、8

  C、10

  D、15

  【答案】C

  40、下列集中趋势的测度中,适用于品质数据的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均值

  D、加权算术平均数

  【答案】B

  【解析】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其中众数和中位数用于测度品质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均值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

  41、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是()。

  A、信用货币

  B、纸币

  C、代用货币

  D、第三代货币

  【答案】C

  【解析】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

代用货币是完全建立在实物货币的基础上,但又不具有十足价值的货币符号,从而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

因此,代用货币是由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2、在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之前,内部审计机构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评价活动的必要性

  B、评价活动的可行性

  C、评价活动预期结果的有效性

  D、评价活动的独立性

  【答案】D

  43、在资产负债表中,下列属于非流动资产项目的是()。

  A、其他应收款

  B、交易性金融资金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预付账款

  【答案】C

  【解析】其他应收款、交易性金融资金、预付账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

故选C。

  44、设计信用批准控制与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最相关的认定是()。

  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准确性

  【答案】C

  45、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这一目标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和()表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总收入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社会总产值

  【答案】C

  【解析】经济发展目标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同时还可以用劳动生产率、人均主要产品占有量、人均预期寿命、死亡率、就业率、人均收入、人均居住面积、教育普及率、人口增长率等经济、社会指标来具体表示。

  46、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取得的证明审计事项的凭证、账目、合同等属于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的()。

  A、亲历证据

  B、书面证据

  C、书面证据

  D、实物证据

  【答案】B

  47、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取得的证明审计事项的凭证、账目、合同等属于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的()。

  A、亲历证据

  B、书面证据

  C、书面证据

  D、实物证据

  【答案】B

  48、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取得的证明审计事项的凭证、账目、合同等属于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的()。

  A、亲历证据

  B、书面证据

  C、书面证据

  D、实物证据

  【答案】B

  49、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取得的证明审计事项的凭证、账目、合同等属于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的()。

  A、亲历证据

  B、书面证据

  C、书面证据

  D、实物证据

  【答案】B

  50、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取得的证明审计事项的凭证、账目、合同等属于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的()。

  A、亲历证据

  B、书面证据

  C、书面证据

  D、实物证据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