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8658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

  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解析】教学需要一个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课堂常规管理是保证这种正常秩序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常规是被广大的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矩。

题目中所描述的行为属于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

  5、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解析】人的发展速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故选D。

  6、新课程倡导研究性教学,以下不属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

  A、研究性教学是开放的

  B、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C、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D、研究性教学就是师生互动

  【解析】研究性教学具有三个特点:

  

(1)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

  

(2)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3)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7、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的实施过程,它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A、教育环境、德育内容

  B、教育环境、德育目标

  C、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环境、德育方法

  【解析】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使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制思想以及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8、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礼、书

  【答案】A

  【解析】西周国学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以射、御、书、数为辅的六艺教育。

礼教是有关政治、宗法、人伦道德、规范礼仪等知识的教育,在六艺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

乐教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

故选A。

  9、某中学设计开发了百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游戏项目,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从课程类型的角度看,“民族体育”课属于()。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隐性课程

  【解析】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题干中“民族体育”课的开发设计者是学校,因此是校本课程。

  10、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

  为,学生学习是主动的,他们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地选择和加工;

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强调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对建构的重要作用。

  11、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思

  【解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相传作者是孔子后裔子思。

  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解析】根据迁移的内容,迁移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又叫“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习得的一般原理迁移到具体学习情境。

  13、新课程倡导研究性教学,以下不属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

  14、()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班杜拉

  【解析】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此后,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5、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说”,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16、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A、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单元测验、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操行评定、批改作业、个别教育

  C、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操行评定、个别教育

  D、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备课、批改作业

  【解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1)班级财物管理;

  

(2)班级信息管理;

  (3)操行评定;

  (4)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个别教育;

  (6)建立学生档案。

  17、某老师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心思用来培养优秀的学生。

老师的做法()。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C、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D、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解析】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个人感情的好恶、私人关系、学生成绩的优劣等偏袒或是轻视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美丑、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家庭出身等的不同而偏袒或轻视学生。

  18、学生感知的发展是记忆发展的前提,记忆的发展也反过来影响感知的发展,感知又可为思维提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这体现了心理发展具体的()特点。

  A、连续性

  B、程序性

  C、阶段性

  D、联系性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以得知说的是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的是心理发展的联系性。

  19、学生感知的发展是记忆发展的前提,记忆的发展也反过来影响感知的发展,感知又可为思维提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这体现了心理发展具体的()特点。

  20、叶老师在结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留下疑问并对学生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这种结课方式为()。

  A、悬念式

  B、延伸式

  C、讨论式

  D、总结归纳式

  【解析】悬念式结课,即结课时留下疑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效应。

  21、()是根据党或国家的总政策、总任务而制定的,体现了政党或国家对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A、教育政策

  B、教育法规

  C、教育方针

  D、教育路线

  【解析】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

  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22、()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总称。

  A、宪法

  B、教师法

  C、教育政策

  D、教育法

  【解析】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3、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改造的方法属于()。

  A、宣传演讲法

  B、榜样教育法

  C、自我修养法

  D、对话教育法

  【解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需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中有目的地“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改造”。

这属于自我修养法。

  24、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解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的特点,构建了新型的课程结构。

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采用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方式,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26、在归因模式中,能力属于()因素。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B、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C、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解析】能力来源于人的内部,它是稳定的,并且不可控的因素。

  2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活动

  【解析】近朱者赤,近墨则黑说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选项中的四种表述均为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28、下列关于课堂教学的空间管理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充分利用墙壁空间

  B、合理安排座位

  C、根据教学模式改变空间

  D、教学内容的合理过渡

  【解析】课堂教学的空间管理是指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借助特定时空的社会意义,实现对受教育对象控制与约束的管理活动。

  2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心理

  成分。

  30、少年期相当于学龄中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6—11岁

  B、7—12岁

  C、11、12—

  14、15岁

  D、12、13—

  15、16岁

  【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

  11、12岁到

  14、1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在于:

它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31、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

  B、科学本位

  C、伦理本位

  D、个人本位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2、教育活动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是指教育要适应()。

  A、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D、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注意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

  故选A。

  33、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A、高速度

  B、高难度

  C、量力性

  D、直观性

  【解析】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而题干描述的正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34、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35、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德鲁克

  D、马卡连柯

  【解析】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3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A、职权影响力;

个性影响力

  B、个性影响力;

学术影响力

  C、年龄影响力;

职权影响力

  D、职权影响力;

  【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

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它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37、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板书设计

  B、学年编制

  C、学周安排

  D、课时分配

  【答案】A

  【解析】课程计划是课程安排的整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以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其基本内容有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8、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权威型、放任型、自由型

  B、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

  C、权威型、朋友型、放任型

  D、管理型、放任型、民主型

  【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9、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之学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解析】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之学;

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不是我国古代教育的教育内容。

  40、把教育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的依据是()。

  A、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

  B、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

  C、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

  D、教育法律关系的层次结构

  【解析】根据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可将教育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4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中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起始于隋唐时期。

  42、下列叙述中,不能反映教育政治功能的是()。

  A、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

  B、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C、宣传政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

  D、实现对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

  【解析】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反映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4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正确领会和理解其含义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

对教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学生学的活动

  B、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教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解析】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44、“以人为本”思想运用到教学上要求教师做到()。

  A、一切以教材为中心

  B、因材施教

  C、统筹兼顾

  D、立足长远

  【解析】教学中,教师面对着千差万别的个体,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

  45、()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A、夸美纽斯

  B、伊斯兰教

  C、杜威

  D、裴斯泰洛奇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为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其代表人物为杜威。

  4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无私奉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六项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47、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解析】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具体工作,必须广泛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基本技能,这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48、下列关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印度教育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为主

  B、教师社会地位低下

  C、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D、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解析】考查的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

  49、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学习,获得间接经验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解析】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重要地

  位。

无论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奖惩,个体都会产生观察学习,只是受奖的行为更易被观察者所模仿。

  50、“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出自于()。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51、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