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691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研究.doc

摘要

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救治处理措施,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化学实验安全。

纵观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会用到:

水,电,煤气,各种易燃、易爆、有腐蚀和有毒的化学药品及仪器,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实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

安全是贯穿整个实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对于学校而言,化学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及应急处理与防范应该引起我们师生的高度重视。

全国有若干的化学实验室由于条件限制,通风不良、存放药品较多、各种仪器设备年久失修,存在着很多的事故隐患,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除了改善实验室建设,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化学老师、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培养他们有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安全因素,应急处理,预防措施

一、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原因

(一)注意使用水、电、气、火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渗漏水灾:

有些实验室分布安排不合理,精密仪器或药品实验室上层为学生实验室,当管理不善时,常有忘关水龙头或水管陈旧破裂,致使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实验室仪器药品而发生事故。

电器火灾:

有些高校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年久失修,无人维护,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差;操作人员用电不慎,违反操作规程开启或操作电气设备,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

压缩气瓶泄气爆炸:

实验室常用到煤气、氧气、氮气等压缩气体,这些气瓶在搬运和使用时,如果烈日爆晒,猛烈碰撞,靠近高温热源,不慎泄漏等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等事故。

加热升温操作不慎失火事故:

实验室经常使用煤气灯、酒清灯、电炉、马沸炉用于加热和升温而引起火灾事故也是常有的事。

(二)不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例如使用电器设备,使用前应检查:

设备有无保护装置,设备及线路是否年久失修而老化,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电器设备是否超负荷运行短路等,这些都需要检查,否则易引发事故。

违规开启或违规操作电器设备,易引发火灾及触电事故。

并且还要注意电器设备的工作环境,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导线应采取防腐蚀措施或装在室外,在高温房间导线应带有耐热绝缘层,在潮湿的房间电器设备要有防潮措施,否则也会引发事故。

(三)违反基本操作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玻璃仪器放置不当也会引发安全事故:

例如试管、漏斗及其他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漏斗架及相应的位子上,不能随便摆放在实验台桌上,易导致打翻而伤人。

使用酒清灯加热:

酒精的添加量超过容器的三分之二,用酒清灯去引燃另一只酒清灯,用嘴去吹熄酒清灯,都可能燃烧失火。

加热液体,试管口对着人,液体喷出伤人;加热固体有水生成的试管口向上倾斜导致试管破裂而伤人。

违规连接组装仪器:

如连接玻璃导管与胶管、橡胶塞与试管导致手掌刺破。

铁架台上固定的试管、烧瓶不牢,导致破碎而伤手。

闻气体时:

未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而是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吸入气体,从而造成胸疼、眼红、流涕、咳嗽等。

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颠倒导致事故发生:

如稀释浓硫酸,颠倒了顺序,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液体沸腾四处飞溅,造成烧伤;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很容易发生倒吸,使反应容器炸裂,反应混合物流出造成事故。

做实验考虑不周:

例如在茶叶提取咖啡因实验中,蒸馏回收乙醇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加沸石,若不断热源又不冷却,而是直接补加沸石,这样立即会引起爆炸。

取药品要专匙专用,不能随意混合药品,药品的用量要适量,不是说用得越多现象就越明显,有时会引起事故,如下列做法可能引起爆炸:

用取了红磷的药匙再来取氯酸钾然后加热制氧气,用满满一燃烧匙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取一块蚕豆大小的钠或钾分别与水反应,向稀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四)违反化学试剂的基本用法

用药不纯发生事故:

如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性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易造成爆炸事故;做氢气演示实验时,末检验其纯度就点燃氢气,易产生爆炸。

用药过量发生事故: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很剧烈,若红磷过量,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集气瓶炸裂。

相互反应的试剂:

摆在一起或混装,易发生事故,如酸与碱,大量的氧化性废液和还原性废液倒在同一废液桶,引起爆炸。

取用未经鉴定无标签的试剂:

引发危险事故。

没有随用随配:

如不易久存的银氨溶液,取用配制很久了的试剂引发危险事故。

易挥发、易与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水反应的试剂:

用后没有认真保管,瓶盖没拧紧或没密封,钠钾没加煤油,磷没加水等等,引发危险事故。

(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发生事故

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炔等,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等,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在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量会引起中毒或燃烧等其它意外事故。

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

如制氢气、乙烯、乙炔、二氧化硫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

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

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学生所做的化学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选择安全性好、毒性低、不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化学实验。

即使这样任课老师和指导教师也不能掉以轻心,仍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在每次的上实验课之前,要特意强调一下,并在实验过程中认真监督。

(六)不规范使用化学试剂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1.化学物质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易燃气体:

氢气、煤气、乙炔、乙烯、甲烷等,这些气体受撞击、受热或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花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易燃液体:

酒精、乙易爆。

易燃固体:

如硫磺、五硫化二磷、二硝基苯等,燃点低,撞击摩擦、遇热遇火,迅速燃烧。

自燃物品:

如白磷、二乙基锌等,这类物质本身极易氧化,当外界温度达到一定限度时能自行燃烧。

易爆物品:

黑火药、雷管、1,3,5三硝基苯、2,4,6三硝基苯酚等,使用不当极易爆炸。

遇湿易燃物品:

金属钠、金属钾,这类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或遇水发生反应引起燃烧。

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

如氯酸钾、过氧化物等具有氧化性,遇到有机物或硫磺等无机物,极易燃烧爆炸。

2.腐蚀性化学药品发生的灼伤事故

酸、碱类试剂,对人体有腐蚀作用,使用不当易发生灼伤。

溴、酚等具有腐蚀性,易灼伤皮肤。

3.有毒药品的中毒事故

实验室经常使用或接触一些有毒药品,特别是“四致”(致突变、致畸形、致癌、致死)剧毒物,如氰化物、砷化物、农药等,沾在手上进入皮肤或通过口腔误食或通过呼吸摄入,会使人的机体功能发生障碍,危害人的健康及生命。

(七)不规范使用放射源而发生的放射事故

做某些实验使用某些仪器,有可能接触到射线或放射性物质。

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放射性物质或射线辐射到人体上,会导致人的机体病变,影响人的健康,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八)“三废”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事故

有害有毒的废气、废液、废渣,收集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排化学废气(毒害性大的气体要经有吸附剂的吸收瓶处理后才排放)、乱倒化学废液、乱扔化学废物,不仅污染,而且会伤及无辜。

化学实验的废液大多数是有害或有毒的,不能直接排到下水管道中,可先用废液缸收集储存,以后再集中处理。

但一些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物质的废液不能随意混合,如强氧化剂与盐酸、硫化物、易燃物,硝酸盐和硫酸,有机物与过氧化物,亚硝酸盐和强酸,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Mn02、KMn04、KCl03等不能与浓盐酸混合。

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见下表:

废液

处理方法

注意事项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还原法

分别收集,查明废液化学性质,将一种废液分次少量加入另一种废液中

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

氢氧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共沉淀法

用过滤或倾析法将沉淀分离,滤液不含重金属离子后即可排放

含Ba2+

沉淀去除法

加入Ba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即可排放

酸或碱

中和法

分别收集,混合无危险时将废酸、废碱混合

有机物

焚烧法

有机溶剂萃取回收利用

生成水、CO2等不污染环境用溶剂萃取,分液后回收利用

(九)不安全行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麻痹大意,安全知识缺乏,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出现管理盲区和死角,潜伏巨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设施配备不全或设施老化,无安全监控系统,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不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及救治措施

(一)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救急措施

1.设备安全设施

建立安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事故电话,实验室建设抽风排气系统。

另为,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

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

学生所做的化学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选择安全性好、毒性低、不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化学实验。

即使这样任课老师和指导教师也不能掉以轻心,仍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在每次的上实验课之前,要特意强调一下,并在实验过程中认真监督。

2.化学实验室应设有急救箱,箱内备有必须的药剂和用品

消毒剂:

红药水、紫药水、75%的酒精、3%的碘酒;外伤药:

消炎粉、止血粉、止血贴、止血剂氯化铁溶液;烫伤药:

烫伤膏、甘油、玉树油、獾油、万花油、松节油;化学灼伤药:

5%碳酸氢钠溶液、5%氨水、饱和硼酸溶液、2%醋酸溶液;其它药剂:

1%硝酸银溶液、5%硫酸铜溶液、医用双氧水、高锰酸钾晶体、氧化镁、肥皂;治疗用品:

消毒纱布、消毒棉、创口贴、绷带、胶带、氧化锌橡皮膏、棉花棍、剪刀、镊子。

3.实验室安全事故急救处理

创伤:

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

若是玻璃创伤应用消毒镊子把碎玻璃取出来,在伤口涂上紫药水,撒些消炎粉,用绷带包扎。

烫伤:

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烫伤膏;如果皮肤已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再涂烫伤药膏。

灼伤:

磷灼伤,可用l%硝酸银溶液,5%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口,然后包扎。

溴灼伤,用苯或甘油洗濯伤口,再用水洗。

另为,一旦发生化学烧伤事故,都应于最短时间(最好不超过1-2分钟)进行冲洗。

冲洗抢救如同救火,要争分夺秒。

冲洗时必须立足于现场条件,不必强求用消毒液和药水,用水都可应急。

酚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酒精与氯化铁的混合液冲洗。

冻伤:

将冻伤部位浸泡在40℃温水中或饮适量含酒精的饮料暖身。

受碱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若碱液溅入人眼内,可用硼酸溶液冲洗。

受酸腐蚀: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氨水、肥皂水洗,再用水冲洗,涂上甘油。

若酸溅入眼内,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误吞毒物:

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水、稀硫酸铜溶液,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以缓和刺激,随后手指深入喉咙引起呕吐,(磷中毒不能喝牛奶,可用1%硫酸铜溶液引起呕吐)送往医院。

吸入毒气:

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若吸人溴气可用嗅氨水的方法减缓症状,若吸入氯气、氯化氢可吸人少量酒精和乙醚混合气使之解毒,严重者送往医院。

触电:

切断电源,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往医院。

起火:

起火后,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既要注意人的安全,又要保护财产安全,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

小火用湿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大火可用水、灭火器灭火;电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金属钾钠等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有机溶剂着火应该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实验人员衣服着火,就地打滚,或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4.规范操作实验中要注意以下规范操作

(1)量取酒精、乙醚等易燃液体应远离火源。

向酒精灯里加酒精时需先熄灭酒精灯,再通过漏斗加入,酒精用量控制在酒精灯容积的1/3—2/3。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纸条引火,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2)给玻璃容器加热,容器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加热后不能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给试管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不能把试管口对着有人的地方人。

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后,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坩埚钳夹取。

(3)向烧瓶瓶口塞橡皮塞时,不得把烧瓶放在桌上使劲塞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4)取固体药品需用药匙,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往试管中装固体粉末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或小纸槽)送人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让药品落到底部。

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多量液体可用直接倾注法:

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使瓶口紧靠试管口,将液体倒人试管,取完后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5)勿将低沸点、易燃液体放在大口容器内加热。

蒸馏或回流易燃有机物时要用水浴或油浴加热,并确保装置不漏气。

(6)使用电器不能用湿手或拿湿物体接触电器插头,实验后立即切断电源并拔出电器插头。

5.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减少意外事故安生实验室安全设施对预防和控制实验意外事故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定期检查电器及电路是否完好,下水道是否通畅,配备灭火器、砂箱、排风扇、通风橱、防护眼镜、面罩、橡皮手套及急救箱等,要求学生熟悉其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6.加强实验的巡视指导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实验中,带教教师要加强实验巡视指导,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出现的错误操作及时指出并纠正,防息于未然。

7.规范化学药品管理

消除安全隐患,化学药品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必须规范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二)各种化学药品发生安全隐患的救急措施

1.钾、钙、钠在空气中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贮存于盛煤油的广口瓶中。

大量钾、钙、钠、碳化钙、磷化钙、硅化镁及氢化钠等遇水燃烧甚至爆炸,应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2.白磷燃点低,易在空气中发生自燃,应浸在冷水中存于阴凉处。

3.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及氯酸盐等强氧化剂,应与酸、易燃物、还原剂分开,贮存于阴凉通风处。

4.汽油、苯、甲苯、乙醇、乙醚及二硫化碳等易燃液体,应密封贮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5.硝化棉、硫磺、红磷及镁粉等易燃固体,应贮存于阴凉处,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6.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硝化纤维、苦味酸及雷汞等易爆品,应装瓶单独贮存于安全处。

7.液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细口瓶里,加水液封。

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贮存于磨砂广口瓶中。

8.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用棕色瓶贮存于黑暗低温处。

9.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易潮解,应密封贮存于干燥大口塑料瓶中;其溶液应贮存于无色细口瓶中,瓶口用橡皮塞塞紧。

10.有毒药品要妥善保管,剧毒药品需锁在专用铁橱中由专人保管,购进和取用要详细记录。

总之,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验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实验事故。

但只要我们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措施,实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大多数实验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安全为了实验,实验必须安全!

安全是个永恒的主题,安全第一,人人要有安全意识,个个要有安全知识。

化学实验室涉及到许多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不污染环境。

将化学实验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达到对人、财、物及环境的最大保护。

参考文献

[1]李越敏,张志恒,郝晓颖.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4):

57—58.

[2]周卫平.化学中毒及其防护[J],现代化工,2002,22(10):

47-50.

[3]李红艳.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重在落实[J].实验室科学,2003,(5):

62—63.醚、丙酮、松节油等等,易燃液体具有流动性强,且易燃0060—02

[4]马祥志.有机化学实验[M].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5]曾昭琼.有机化学实验[M].(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刘斌.有机化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A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尚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

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

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等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