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702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申报书0505.doc

附件一:

机构代码

“机构代码”是指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要求编订的教育统计学校(机构)代码。

项目编号

JD201101

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

(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名称: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管单位:

湖南省机械行管办

项目名称:

机械制造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制造类

所对应专业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项目负责人:

刘茂福

项目联系人:

申报日期:

湖南省教育厅制

二○一一年二月

序言

1.编制本方案的主要目的:

目的是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和湖南省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关政策精神,根据《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基本要求》,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结合我院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的运作情况和发展规划,为努力培养湖南省装配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而制订此《实施方案》,方案将我院机械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近三年的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编制,以供上级主管部门评审项目、验收项目和我院落实项目内容提供依据。

2.编制本方案的工作目标:

制订一个符合目前学校发展状况,达到《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基本要求》的,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3.编制本方案的政策依据: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湘发[2010]22号)等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落实《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合作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特编制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情况

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是湖南的三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

省委、省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将其列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悉心培育。

省领导重点联系的14个产业中,机械装备制造业占有4席———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双百工程”的112个重点项目,机械装备制造业达28个。

全省机械装备工业在“十一五”期间,一直保持30%以上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产销突破4000亿元。

机械装备工业在全国的排位由第17位前移到了13位,其中工程机械规模跃居全国第一。

据《2011—2012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人才需求目录》统计,2011至2012年,我省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总量超过170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5005 名,需求量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机械制造加工工、机电产品装配工、市场营销人员。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按人才需求量排列,分别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排名前三。

长沙正在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湖南汽车产业走廊”。

我院紧邻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园区共引进和培育企业432家,其中已具规模的企业达127家,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四大优势产业。

在园区聚集了12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了一条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的产业链,一个布局完整、配套完善的“湖南汽车产业走廊”初具雏形。

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聚集了国内工程机械业一流的技术和人才,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已在国内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

全省以长株潭为中心,形成了一批高新装备制造产业群,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电工电器设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迅猛,聚集着南车时代集团、主轴齿轮厂、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湘潭电机集团、江麓机械集团、江南机器集团等骨干企业,形成轨道交通、电力设备产业群。

2.基地所属专业对接产业发展情况,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本实训基地服务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

在专业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主动适应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及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需要,着力研究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湖南装备制造产业链深度结合的新方法、新思路,重点服务于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的产品装配、维修及售后服务岗位,为湖南装备制造业培养了一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每年都有机制专业毕业生进入三一重工、中联重工等省内装备制造重点企业。

同时,专业还大力开展对于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支持和企业员工培训,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先后为湖南安乡凯斯机械有限公司、长丰汽车集团、长沙县劳动局及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举办了初中高级钳工、车工、焊工培训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湖南中青自动洗车设备有限公司、湖南鑫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凯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湖南盛通远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进行生产、技术合作,合作进行产品加工、产品开发设计、学生生产性实训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服务于企业,形成了校企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3.区域内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通过对湖南省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院共有9所,集中分布在长株潭地区,此外张家界和怀化市各一所,9所学院合计每年的招生规模在2000人以上,80%分布在长株潭地区。

在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选择上,有7所学院都把本专业定位在单纯的机加工方向,有一所学院把此专业分为机加工和汽车制造装配两个方向,只有我们根据装备制造行业人才的需求调研的结果,将机制专业方向调整为以机械制造产业链中的装配、调试和维修为主。

每所学院都有自己的机械加工实训场地,其中8所学院的实训场地都以车、铣、数控加工实训为主。

而调研表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制造、先进机床制造等行业,需要大量的产品装配、调试及售后技术服务力量。

因此我们的专业定向满足了区域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填补了我省高职教育的专业缺陷。

(二)建设基础

1.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机械制造实训基地通过10多年的建设,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六个方面初具规模,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①体制机制建设

建设模式:

一方面自办企业外协加工,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引企入校。

自办企业新茂机械厂,经过企业化改造后,生产经营功能健全;学院提供场所,引入中青自动洗车有限公司、湖南鑫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加强了“系企深度合作”。

运行机制:

“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

系部加强了和引企入校企业的合作,根据实践教学体系的进程,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和专业老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聘请了包括引企入校的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了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同时,与周边的三一重工、众泰汽车等3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每个学生都由学校安排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院在指派专业老师深入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同时,也聘请了企业技术肯干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

管理模式:

“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

我们在感受引企入校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职业文化的同时,也在校内的机械制造基地内实行6S管理,环境布置车间化、管理模式企业化。

②硬件环境建设(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能满足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生活配套设施及设备、职业资格鉴定及认证培训)

机械制造实训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整合,现有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的实习实训厂房、实验室、校内实训产业园。

实训基地能完成机械加工、钳工、焊接、维修电工、机械装配调试与维修、液压系统装配调试与维修等实训教学。

教学设备技术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现状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情况

实训场地名称

开设的实训项目名称

实训项目功能介绍

工位数

主要设备技术状况

基地预估总价值(万元)

职业资格鉴定工种

钳工实训场

1、钳工基本技能训练

2、外协加工

利用钳工工具,进行配件的制作和外来件加工。

120

钳桌(22)、台钻(10)、游标卡尺(100)、平口虎钳(120)、机用虎钳(10)

14.7

钳工技能鉴定

机械CAD/CAM

实训室

CAD/CAM软件的教学与实训

利用专业电脑和专业绘图软件,进行CAD/CAM软件操作训练与绘图软件考证培训

120

电脑[150],配套多媒体教学系统3套

92.4

AutoCAD、Pro-E、UG制图员技能鉴定

机械加工实训场

1、车床操作技能实训

2、铣床操作技能实训

3、磨床、刨床等操作实训

4、外协加工

利用车、铣、刨、磨等机床系列,进行各种机加工实训,加工外协订单。

150

平面磨床M7132

(1)、

立式铣床(X5032C/1100)[1]、

车床(C6132E2/750)[18]、

车床(CA6140/1000)[5]、

车床CW6163[1]

车床(C6136)[4]

车床(C620[2]

车床(C6125[18])

卧式铣床X62W[1]、

卧式铣(XQ6132L/1410)[2]

万能摇臂铣床(XJ6325T)[10]

立式铣床(X5025)[1]、

X62W立铣头[1]

立式钻铣床[18]

卧式锯床[1]、

牛头刨床(B665)[1]

GB-3X1800剪板机[1]

1800卷板机[1]

万能外圆磨M1432[2]

平面磨床M7132[1]

B5032插床[1]、

60T冲床[1]。

104.18

车工、

铣工等技能鉴定

数控加工实训场

1、数控车床操作实训

2、数控铣床操作实训

3、加工中心操作实训

4、电加工机床操作实训

车削加工

铣削加工

线切割加工

数控车床10台

数控铣床8台

加工中心1台

线切割机床5台

电火花机床1台

数控刀具对刀仪1台

磨刀机2台

260

数控车工、铣工、线切割加工技能鉴定

机械组件、部件拆解与装配实训场

1、机械拆装基本训练

2、机械部件装配维修训练

利用有系统故障的车床及组件,进行机床故障诊断、拆装、调试等实训。

100

工作台10个,配套拆装工具10套,机械装配用小型设备10套,

车床[6]、车床变速箱[1]、车床拖板箱[1]、铣床进给箱[1]

57.3

维修钳工技能鉴定

液压系统组装实训场

1、液压基本回路组装实训

2、液压传动实训

利用零散的液压组件,组装成有一定功能的液压系统,并进行传动调式训练和技能培训。

100

常用液压元件[5套]、液压系统工作台[6台]、拆装工具钳[6]

48.2

维修钳工技能鉴定

电工实训场

1、照明电路安装训练

2、电机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实训

利用电工工具,对电路及电机进行设计和安装操作,实现电路设计组装训练和技能培训。

100

电桥、示波器、工具、以及实训桌48台、凳子100把、XK-SX5A型电气装配实训台30台

61.2

电工技能鉴定

学院生活配套设施齐全,能为培训师生提供良好的饮食和住宿条件。

学院食堂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食堂还设有小炒部20多个,能提供物廉价美的餐饮服务,宿舍六栋2、3、4、5层专用于外来培训学员住宿,能提供240个床位。

③师资队伍(简要概述、表格)

机械制造实训基地教学队伍按照“外引内培、专兼结合”的建设思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有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共68人,其中企业兼职教师17人,双师型占81%,中级或高级技能技术职称比例达84%,兼职教师比例达25%。

教师基本情况表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专职或兼职

是否是双师

1

刘茂福

1964-5

在读硕士

副教授

专职

2

李立斌

硕士

教授

专职

3

任丕顺

1959-09

本科

教授

专职

4

吴光华

本科

副教授

专职

5

郭雄华

1965-01

本科

副教授

专职

6

王灿

1966-4

大学本科

副教授

专职

7

崔璨

1982-12

在读硕士

讲师

专职

8

韩慧仙

1976-12

硕士

研究生

讲师

专职

9

黄立东

1981-10

大学本科

讲师

专职

10

雷超英

1958-9

大学本科

高级讲师

专职

11

李典灿

1972-1

大学本科

工程师

专职

12

李时华

1963-12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专职

13

李淑芳

1967-7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专职

14

易传佩

1962-11

大学本科

高级讲师

专职

15

张崇威

1953-5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专职

16

刘靖

1982-2

大学本科

助教

专职

17

刘林枝

1978-1

在读博士

讲师

专职

18

毛道华

1957-5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专职

19

左东晓

1971-2

在读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专职

20

潘能勇

1963-10

专科

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钳工高级技师

专职

21

曹晓娟

1982-5

大学本科

讲师

专职

22

王昌石

1952-5

专科

实验师

专职

23

李琼

1983-6

大学本科

讲师

专职

24

杨友珍

1968-12

硕士

研究生

副教授

专职

25

李艳玲

1981-3

大学本科

讲师

专职

26

张兴玉

1956-5

大学本科

副教授

专职

27

熊文伟

1967-8

大学本科

工程师

专职

28

许明智

1969-11

大学本科

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

专职

29

邓力凡

本科

工程师

专职

30

郑红

1978-

硕士研究生

讲师

专职

31

林振清

本 科

副教授

专职

32

康心灯

本 科

高级工程师

专职

33

赵长荣

本 科

高级讲师

工程师

专职

34

施 蓉

本 科

工程师

专职

35

周李洪

研究生

讲师

专职

36

贺红玉

研究生

讲师

专职

37

汪 勇

研究生

讲师

专职

38

向东

本 科

讲师

专职

39

李学

硕士

讲师工程师

专职

40

彭燕

本科

高级工程师

专职

41

廖仲伍

本 科

讲师

专职

42

颜克伦

本 科

助讲

专职

43

李宏策

在读硕士

讲师

专职

44

李丽云

在读硕士

讲师

专职

45

霍览宇

在读硕士

讲师

专职

46

童泽

1965-12

硕士

副教授

专职

47

易忠奇

本科

助讲

专职

48

王鸿业

本科

高级技师

专职

49

姚杰

1984-05

本科

助讲助理实验师

专职

50

伍凤

本科

助讲助理实验师

专职

51

王妍

1965-4

本科

副教授

专职

52

沈介娥

1963-1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兼职

53

阳海红

1967-9

大学本科

高级讲师

兼职

54

周显印

1962-4

大学本科

副调研员

兼职

55

李涛

1962-8

硕士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兼职

56

刘贵普

1949-3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兼职

57

向平

1972-8

大学本科

副调研员

兼职

58

曹楚君

1979-9

硕士

研究生

工程师

兼职

59

曹小华

1980-8

硕士

研究生

工程师

兼职

60

邬昭平

1981-8

硕士

研究生

工程师

兼职

61

王邦杰

1943-3

大学专科

研究员

兼职

62

王宇

1979-6

博士

讲师

兼职

63

曹显利

1978-07

硕士

工程师

兼职

64

穆磊

1975

本科

工程师

兼职

65

梁颂斌

1973

大专

工程师

兼职

66

莫劲风

本科

高工

兼职

67

彭玲梅

本科

工程师

兼职

68

李灿辉

1967

大专

工程师

兼职

④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根据“面向市场、行业主导、适时互动”的原则,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能力模块,每一个能力模块有“基础训练、综合训练、顶岗实习”三个层次的实训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如下图。

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训练

综合训练

顶岗实习

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企业机加工岗位实习习

专业协会活动(外协产品加工)

金工实训

机加工设备使用能力

钳工基础实训

机加工实训

机械装配岗位顶岗实习

机械装配与维修综合实训

机械装配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

机械装配调试能力

装备制造类维修岗位

液压系统装配与调试理实一体化

电工实训

装备制造类售后服务岗位

机械装配与维修综合实训

故障诊断维修能力

小型工程机械拆装

机床电控与PLC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青车洗公司顶岗实训

小型工程机械拆装

减速器、传动装置拆装

综合培训

教务处制订教学进程安排表,分批分阶段督促实训基地组织实施,系部组织实训基地制订每一个实训项目的计划、课件、并组织考核评价,理实一体化教学由理论和实训两位老师共同组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室有电脑和投影仪进行课件播放和讲授,还有实训工具、模具、机械设备供操作使用,老师在“做中教”,学生能在“做中学”;其它实训场地教学,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方式组织进行,除综合训练能以真实产品为的教学载体外,基础训练的部分项目也能以真实产品为教学载体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后,能进行维修钳工、车工、维修电工、线切割加工、数控加工、焊工、绘图员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94%能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还有部分同学能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⑤实践教学资源

资源平台:

学院网站提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网页,构建了我院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相关企业员工、其它高职学校师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学院在职教新干线上给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申请了空间,老师将教学资料上传到网职教新干张网上,构建了老师和学生、老师和企业员工、老师和其它高职院校师生交流平台。

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制订了教学标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情境设计、实训教学课件、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项目都采用了自编教材,建立了机械装配与维修、钳工基础实训、机加工实训等实训项目的训练题库。

⑥社会服务能力方面:

每年开展了4项以上的社会职业培训及技术服务工作,完善了职业培训与老师技术服务制度,不仅积极开展面对企业开发高技能和新技术的培训项目,承接了企业新员工、员工转岗等项目培训,使每年培训社会人次超过了500人次,如近几年,本专业为安乡凯斯机械有限公司连续举办五期员工培训班,共培训员工1300多人次;为长沙开元仪器公司、湖南津市监狱等单位进行机械加工、数控机床操作等培训超过300百人次,为天雄锰业培训新员工100人。

近三年对外培训人数统计表

年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对外企业初、中、高级工种培训的企业名称

1、安乡凯斯机械有限公司

2、长沙开元仪器公司

3、湖南汽车车桥厂

4、长丰集团

1、安乡凯斯机械有限公司

2、湖南津市监狱

3、中大创远

4、长沙天鹅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1、安乡凯斯机械有限公司

2、湖南天雄锰业

3、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4、湖南长天九五机械有限公司

人次统计

412人次

535人次

503人次

基地服务周边高职院校,长沙学院、湖南安全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有近400学生在基地进行实习。

除引企入校的企业(中清自动洗车有限公司、湖南凯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外,基地每年外协加工生产经营收入在100万以上,学院每年投入到基地的实习实训经费超过10万元。

2.基地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与优化问题。

原有的引企入校、学院自办企业、校办企业外协加工、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训场地,虽然能满足当时的职业教育需要,但按《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方案》提出的“共建、共享、共赢”新的要求,有待在管理体制方面加以创新。

二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还需要更贴近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实际需要。

进一步细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要求,科学设置实践教学模块,是我们目前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三是服务社会能力还需增强

应用技术推广和老师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方面有待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和地区影响力。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湘发[2010]2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以对接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为出发点,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增强基地社会服务能力核心,建设全省一流、现代化的机械制类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三)基本思路

以对接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为出发点,以“学校主导、校企共建、产学兼顾、合作共赢”的原则为指导,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以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增强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采用引进、股份制等合作共建的方式,形成“前校后厂、系企融合”的校企深度融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1.基地的建设着重对接湖南支柱产业装备制造行业中的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制造等制造类企业。

以股份制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在确保学校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训基地。

2.基地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按企业职业资格和岗位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