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7850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知识

《教育知识和能力(小学)》复习资料

第1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

它表现为对儿童的抚育和预防外来有害现象的侵害;使儿童和周围世界建立初步的联系;以人和人交往的有力的工具语言武装儿童;向青年一代传授并用某种形式使他们掌握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和技巧;向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灌输某种思想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和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一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变化来看,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和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就是向下一代传递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人才。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入学之后,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就成了主要的教育者。

教育者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3.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

教育手段指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两者分别作为教和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

同时,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活动主体。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活动目的——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和社会关系的现象,比如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工资的增长或拖欠、毕业生的去向、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等。

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和学生认识活动(学习活动)关系的现象,比如学生的思想方法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等,都属于这类现象。

当然,有些教育现象既是教育社会现象,又是教育认识现象。

比如,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改革等。

教育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教育现象,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和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前者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包括学校和社区、教育和人口、教育和经济发展、教育和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在教育中,由于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因素非常多,所以,教育规律的具体方面或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

只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第2节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历史和发展: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小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

这一学制后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积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l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

小学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二、小学教育的性质和特色:

小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就是为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为儿童、青少年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

我国的基础教育重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女童、边远贫困山区以及少数民族的教育都应该得到保证。

儿童、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基础教育为人的健康成长、人的社会化创造了机会,,勾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发展空问。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儿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工作和服务打下良好的知识和身体素质基础。

只有小学教育办好了,才能确保更高一级教育的顺利开展,才能为初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颁布了大量的教育文件和政策,要求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必须建立在小学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

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小学教育是个体整个教育和学习历程的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

因此,要加大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连贯性和衔接性,就必须增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因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小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衔接。

三、小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

可以通过若干个案的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个案研究一般常同典型调查结合进行,进行的步骤和调查法类同,包括:

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观察、调查,收集资料;个案分析研究,写出分析报告。

2.行为研究法

行为研究法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用于观察、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行为修改法。

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

3.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研究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

调查研究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感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5.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是指教师根据自身日常教学经历进行的理论总结,是一种较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随笔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表达方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洞幽察微。

教育随笔有助于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理论研究兴趣。

四、小学教育的作用:

1.小学教育对教育对象的作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占据特殊的地位,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具有深刻的影响。

(1)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2)小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开端。

这个时期,儿童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这种意识还不够全面和稳定。

因此,教师在儿童这个发展阶段应逐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和周围人们的关系,养成认真负责、诚实、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性格;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感知力,培养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儿童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儿童的注意能力。

小学教育是人的~生中最重要的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得到发展,使儿童形成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

通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学习,儿童不仅形成了对世界、对自然的初级看法和认知,而且逐步了解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他人,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

同时,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道德原则的认知,能进一步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

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要创造条件,保证子女接受法律规定的教育。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3.小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高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有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和提高,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小学教育的目的:

1.小学教育目的的含义

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这种教育目的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具有什么素质的人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目的要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这种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2.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最根本的问题。

教育目的对培养人的标准的规定及其所体现的超前性,使它具有导向性,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培养目标。

人们确定小学教育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引导受教育者向期望的方向发展,改变盲目发展的情况。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因此,小学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是对整个教育活动本身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小学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待,是人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反映。

(3)评价作用

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和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

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历程

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一教育目的在当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对以后的教育目的的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

科技的日新月异,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测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新课程将实践能力确定为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试图改变学生“手脑”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在体系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领域。

综合活动课程给予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新课程把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审视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发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育规律的现象,如: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情感培养;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只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正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思想、观念、方法不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现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课堂内容“繁、难、偏、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鉴于以上基础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目标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未来发展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过于注重传承知识,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2.课程内容改革: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

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课程结构改革:

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4.课程功能改革:

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改革是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5.课程实施改革:

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改革,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6.课程评价改革:

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

7.课程管理政策改革: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生的适应性,需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

第2章学生指导

第1节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

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

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l2岁,年增长为6.6厘米。

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ll岁,年增长为5.9厘米。

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5.5千克。

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ll岁,年增重为4.4千克。

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的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期均出现了提前的趋势。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

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

  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

第一,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

因此,小学生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特别是手部运动。

由于小学生的腕骨尚未完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

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逐步完善。

儿童到了6—7岁时,脑重约l280克,已接近成人脑重的90%,以后增长缓慢,9岁时约1350克,到了l2岁达到约l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和兴趣密切相关。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3.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更加丰富、深刻。

低年级的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4.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

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

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增长。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第2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小学生思维和言语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牛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过程中发生质变;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小学生思维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这一过程中,集中体现过渡特征的有两点:

一是思维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二是思维结构的初步形成和不断完善。

小学生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这从小学生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

  

(2)小学生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思维培养的最有效途径是培养思维品质。

因为思维品质既是个体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又反映了思维的智力品质的个别差异。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要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2.小学牛言语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言语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言语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不能熟练运用语言逐步向熟练运用语言过渡。

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发展上。

小学牛言语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发展不均衡、出现转折期、存在潜伏期和城乡差异明显。

  

(2)小学生言语的培养

  小学生言语的培养,应根据其不均衡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互相促进;根据其存在转折期的特点,优化教学条件,促进其转折期提前实现;根据其存在潜伏期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量的积累,促进质的变化;根据城乡差异,教学中应注意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尽量弥补农村儿童的环境差异。

小学生言语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①加强口语训练。

②提高书面言语表达能力。

③促进内部言语发展。

二、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总趋势是记忆的质和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记忆的质的发展表现在记忆的目的性(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记忆的方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等方面,体现出记忆的目的性和理解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特点,但发展中会出现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