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793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docx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海南昌江核电工程项目经理部

文件名称:

施工组织总设计(第9册)

98-12.MX汽轮机厂房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

文件类别:

技术文件存盘号:

98-12

编码

协作单位编号

内部编号

1

预备

版次

状态

编制/修改

审核

质保核查

批准

批准日期

修改说明

 

受控

状态

 

分发

单位

 

版权声明:

此文件知识产权属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1编制原因

为了保证MX厂房结构安全施工及施工过程文明施工外观形象,特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措施。

2工程概况

2.1MX汽机厂房包括汽机房(1~11/A~B轴)、除氧间(1~11/B~C轴)、凝结水精处理车间(5~11)/C~D轴)及A排披屋(2~11/Aa~A轴)四部分。

2.2±0米以上外墙包括4部分,汽机房(1~11/A~B轴)屋顶标高为30.4~34.4m,除氧间(1~11/B~C轴)屋面标高为+27.55m、凝结水精处理车间(5~11)/C~D轴)屋面标高为+16.85m及A排披屋(2~11/Aa~A轴)屋面标高+8.13m。

2.3该措施仅限于MX脚手架的施工。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施工前编制技术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编制材料计划。

3.2材料准备

准备好验收合格的材料:

φ48钢管、钢板、跳板、扣件、高强拉杆、槽钢、安全网、锥体连接件

3.3人员准备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需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劳动力组织与责任如下:

技术员1名,负责编制施工措施及施工的技术管理,提制材料计划及加工计划,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安全员1名,负责跟踪检查,对脚手架搭设过程进行控制,把好安全关;

工长3名,负责生产安排,劳动力调配;

架子工30名,负责脚手架搭设;

3.4场地准备

现场车辆行驶道路畅通无阻,有充分的材料堆放场地等。

4脚手架搭设总体部署

4.1脚手架形式:

内墙柱采用双排柱施工脚手架,外墙脚手架采用形式有三种:

悬挑脚手架、落地双排脚手架、三角挂架。

4.2MX厂房施工顺序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0米以下挡土墙施工→汽机房主体及除氧间±0米以上混凝土结构→主体围护墙结构凝结水精处理车间混凝土→A排披屋混凝土

4.3外墙脚手架阶段划分

第一施工阶段:

±0米以下挡墙施工采用落地双排脚手架,现在已基本搭设完毕,搭设标高为:

-9.6m~0.5m。

第二施工阶段:

±0米以上脚手架施工分两个阶段(即第二施工阶段和第三施工阶段),第二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汽机房主体阶段,采用悬挑脚手架,搭设标高为:

-0.5m~+8.3m;

第三施工阶段:

汽机房主厂房与附属厂房同时施工阶段。

搭设标高为:

+8.3m~33.4m;

4.4各施工阶段脚手架的相互关系及负责施工范围

4.4.1第一阶段脚手架负责±0米以下挡墙及±0米楼板结构施工、外墙防水、砖墙砌筑,待防水保护砖墙砌筑完后拆除脚手架。

(防水从下往上正常施工,脚手架所占部位卷材作甩项,等保护砖墙砌完后将脚手架拆除,再将甩项卷材及砖墙施工完)。

4.4.2第二施工阶段悬挑脚手架主要负责±0米板至+8.3m之间结构施工,脚手架以固定在±0米板上的槽钢作为支撑,与±0米以下挡墙施工脚手架完全分开,互不影响。

在+8.3m层板施工前脚手架继续往上升,以完成+8.3m以上的周边框架柱施工,待+8.3m层楼板施工完将超过+8.3m标高以的脚手架拆除,以搭设第三施工阶段的脚手架,此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分片搭拆;施工附属厂房时,将施工主厂房在附属厂房高度范围内-0.5m~+8.3m的悬挑脚手架拆除,对主厂房在附属厂房高度以上部分的悬挑脚手架进行加固,在附属厂房外围搭设落地双排脚手架以完成附属附厂房的施工。

4.4.3第三施工阶段脚手架负责主厂房+8.3m以上框架结构施工,脚手架以固定在+8.3m板上的槽钢作为支撑,与±0~8.3m米之间脚手架完全分开,互不影响。

待+18.84m凝结水厂房屋面需封顶时,拆除凝结水精区域+8.3m~33.4m脚手架(此时主厂房杠架柱已基本施工完),然后在已施工完的+18.84m凝结水厂房屋面上搭设操作脚手架,以完成围攻护结构施工。

其它区域脚手架待围攻护结构施工完从上往下逐层拆除。

4.5通道口留设:

在11轴上4/A~6/A轴之间及C轴上1-1a轴之间各留设进出口通道。

5脚手架搭设

5.1内墙脚手架搭设

所有厂房内柱施工,均搭设落地双向双排脚手架,并将整个一层柱的脚手架形成一个整体,双排脚手架内侧立杆距柱外边750mm宽,所有立杆的间距不能大于15001800mm,并在底部200mm高度处应设置横向和纵向扫地杆,步距不大于18001500mm,支撑跳板的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800。

脚手板的铺设:

在脚手架的最上面一层满铺脚手板,在单根柱的四周在高度方向每隔2米铺一层500mm宽的脚手板,并设一道护栏。

脚手板铺设时,采用对接形式,脚手板端头与钢管用铁丝绑牢,不得有探头板。

5.2外墙脚手架搭设

根据工程特点,外墙脚手架搭设分为两种:

落地双排脚手架、悬挑脚手架。

5.2.1落地双排脚手架

第一阶段施工±0米以下挡土墙采用双排脚手架,现场已基本搭设完毕。

第三阶段凝结水处理车间、A排披屋外墙施工采用落地双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宽度1m~1.2m,双排脚手架搭设时,脚手架内侧立杆距墙外边0.75m,所有立杆的间距不能大于1.8m,并在底部200mm高度处应设置横向和纵向扫地杆,步距不大于1.8m,支撑跳板的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8m。

脚手架外侧满打剪刀撑,并每隔10m左右设置一道斜撑,斜撑与地基的角度不大于60度。

5.2.2悬挑脚手架

为了保证主体施工的连续,在±0米层搭设悬挑脚手架未拆除前,同时在+8.3m搭设悬挑脚手架,+8.3m悬挑脚手架搭设一半时,拆除该悬挑脚手架下±0米层悬挑脚手架。

3.6米[14a槽钢的布置:

±0米及+8.3m板上在A轴、C轴、1轴、11轴外侧按1.5m间距布置,槽钢与框架柱的距离最少为400mm,然后在两柱之间按不小于1500mm的间距排列(详见附图一),在厂房转角框架柱处,在柱的两侧面各预埋一块100*200的预埋件,将槽钢与埋件焊牢,详见下图。

悬挑脚手架的具体做法是:

在-0.05米、+8.3米板或梁四周预埋2排φ20圆钢高180宽80的吊环,第一排埋入位置距板边100mm,第二排与第一排的间距为1800~2000mm,沿板边的间距为1.5m,沿板边纵向在每两预埋的圆环钢筋上固定一根3.6m长的[14a号槽钢,槽钢在板或梁上的固定方法是,穿过钢筋环,利用木楔子固定槽钢或者将槽钢与吊环焊接来固定槽钢,槽钢伸出外墙1.2m,每个悬挑槽钢上设一道直径大于15mm钢丝蝇索,钢丝蝇在上+8.3m层层梁上固定,具体见附图。

在悬挑脚手架上用Φ48×3.5搭设双排架手架,脚手架内排立杆布置在板上,距板边200mm,外排立杆布置在悬挑槽钢端头,脚手架宽度为1400mm,立杆间距不大于1.5m,步距不大于1.8m,支撑跳板的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8m,每层脚手架上满铺跳板。

脚手架外侧满打风撑,风撑斜杆与地基的角度不大于60度。

在0米板处C轴上10~11轴之间、1a~1轴之间、1a轴上B~C轴之间、B轴上1a~1轴之间剪力墙高度到+8.3m,以上部位在±0~+8.3m施工脚手架采用三角挂架,+8.3m以上结构施工采用悬挑脚手架。

6安全保证措施

6.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本公司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正确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及其它各种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6.2所有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6.3槽钢与预埋板上的钢筋环或预埋钢板焊牢或用楔子顶牢。

6.4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严禁上下层同时作业。

6.5.该脚手架搭设高度比较高,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带,以防跌落伤人。

6.6.脚手架拆除应从一边开始,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拆除的构件应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递下,严禁抛掷。

6.7.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并挂验收牌后方可使用。

7悬挑脚手架安全计算书

1.脚手架参数

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8米,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5米,立杆的横距为1.8米,立杆的步距为1.8米;内排架设置在板内;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100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连墙件布置取两步两跨,竖向间距3米,水平间距3米,采用螺栓连接。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kN/m2):

3.000;脚手架用途:

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

2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浙江省海盐县秦山,查荷载规范基本风压为0.450,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0.74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45;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kN/m2):

0.1394;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5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

0.14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自重标准值(kN/m2):

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

6层;脚手板类别:

木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

栏杆、木脚手板挡板。

5.水平悬挑支撑梁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4a号槽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2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2米。

与楼板连接的高强螺栓直径(mm):

17;楼板混凝土标号:

C30;

6.拉绳与支杆参数

支撑数量为:

1;

钢丝绳安全系数为:

4.5;钢丝绳与墙距离为(m):

1.2m;悬挑水平钢梁采用钢丝绳与建筑物拉结。

一、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5×0.8/(2+1)=0.093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8/(2+1)=0.8kN/m;

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8+1.2×0.093=0.158kN/m;

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8=1.12kN/m;

图1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158×1.52+0.10×1.12×1.52=0.28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0.158×1.52-0.117×1.12×1.52=-0.33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8×106,0.33×106)/5080=64.961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64.961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8+0.093=0.13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Q=0.8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V=0.677×0.132×15004/(100×2.06×105×121900)+0.990×0.8×15004/(100×2.06×105×121900)=1.776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1.776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500/150mm与10mm,满足要求!

二、小横杆的计算:

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58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5×0.8×1.5/(2+1)=0.140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8×1.5/(2+1)=1.200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58+0.14)+1.4×1.2=1.917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1.2×0.038×0.82/8=0.004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1.917×0.8/3=0.511kN.m;

最大弯矩M=Mqmax+Mpmax=0.515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515×106/5080=101.362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101.362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8×8004/(384×2.06×105×121900)=0.008mm;

大横杆传递荷载P=p1+p2+Q=0.058+0.14+1.2=1.398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pmax=1397.6×800×(3×8002-4×8002/9)/(72×2.06×105

×121900)=1.011mm;

最大挠度和V=Vqmax+Vpmax=0.008+1.011=1.02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1.02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800/150=5.333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2/2=0.058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8×0.8/2=0.015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0.35×0.8×1.5/2=0.21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8×1.5/2=1.8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0.058+0.015+0.21)+1.4×1.8=2.86kN;

R<12.8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四、脚手架立杆荷载的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为0.1394

NG1=[0.1394+(1.50×2/2)×0.038/1.50]×8.00=1.422;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0.35×6×1.5×(0.8+0.3)/2=1.732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

NG3=0.14×6×1.5/2=0.63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0.005×1.5×8=0.06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3.845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3×0.8×1.5×2/2=3.6kN;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o--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Wo=0.45kN/m2;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Uz=0.74;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值为0.645;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0.7×0.45×0.74×0.645=0.15kN/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1.2×3.845+1.4×3.6=9.654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1.2NG+0.85×1.4NQ=1.2×3.845+0.85×1.4×3.6=8.898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为

Mw=0.85×1.4WkLah2/10=0.850×1.4×0.15×1.5×

1.52/10=0.06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9.654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k=1.155;当验算杆件长细比时,取块1.0;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μ=1.5;

计算长度,由公式lo=k×μ×h确定:

l0=2.599m;

长细比Lo/i=164;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

φ=0.262;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89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5.08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σ=9654/(0.262×489)=75.351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75.351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8.898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μ=1.5;

计算长度,由公式l0=kuh确定:

l0=2.599m;

长细比:

L0/i=164;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φ=0.262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89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5.08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σ=8897.88/(0.262×489)+60384.118/5080=81.337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81.337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六、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Nlw+N0

风荷载标准值Wk=0.15kN/m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9m2;

按《规范》5.4.1条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0=5.000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

Nlw=1.4×Wk×Aw=1.894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l=Nlw+N0=6.894kN;

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Nf=φ·A·[f]

其中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l0/i=75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φ=0.861,l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

又:

A=4.89cm2;[f]=205N/mm2;

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Nf=0.861×4.89×10-4×205×103=86.311kN;

Nl=6.894

连墙件采用普通螺栓连接,普通螺栓计算参见《施工计算手册》钢结构部分。

连墙件普通螺栓连接示意图

七、悬挑梁的受力计算:

悬挑脚手架的水平钢梁按照带悬臂的连续梁计算。

悬臂部分受脚手架荷载N的作用,里端B为与楼板的锚固点,A为墙支点。

本方案中,脚手架排距为800mm,内排脚手架距离墙体750mm,支拉斜杆的支点距离墙体为750mm,

水平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563.7cm4,截面抵抗矩W=80.5cm3,截面积A=18.51cm2。

受脚手架集中荷载N=1.2×3.845+1.4×3.6=9.654kN;

水平钢梁自重荷载q=1.2×18.51×0.0001×78.5=0.174kN/m;

悬挑脚手架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剪力图(kN)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变形图(mm)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弯矩图(kN.m)

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

R[1]=17.302kN;

R[2]=-7.5kN;

R[3]=13.604kN;

R[4]=-3.47kN。

最大弯矩Mmax=7.289kN.m;

最大应力σ=M/1.05W+N/A=7.289×106/(1.05×80500)+

0×103/1851=86.24N/mm2;

水平支撑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86.24N/mm2小于水平支撑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15N/mm2,满足要求!

八、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水平钢梁采用14a号槽钢,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φb--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φb=570×9.5×58×235/(1200×140×235)=1.87

由于φb大于0.6,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