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8008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典设电缆设计道则.doc

国家电网公司电缆敷设典型设计

技术导则

(修订版)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

二○○六年九月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技术原则

第1章技术原则概述

1.1技术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401-2002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JB/T10181.1~10181.5电缆载流量计算

1.2设计范围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的设计范围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城(农)网新建、扩建等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包括电缆设施与电气设施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排水、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等。

1.3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分直埋、排管、电缆沟、电缆隧道、桥梁(桥架)等敷设方式。

1.4设计深度

按DL/T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国家电网公司66kV及以下输配电工程典型设计指导性意见》的有关要求达到扩大初步设计深度。

1.5假定条件

按照城市(农村)道路规划要求,具有符合相关规程要求的电缆敷设通道。

第2章敷设方案技术条件

2.1电缆敷设方式分类

说明:

□表示方案分类号,A:

直埋敷设,B:

排管敷设,C:

电缆沟敷设,D:

隧道敷设,E:

桥梁(桥架)敷设,F:

电缆工作井;1、2···n表示子方案号

2.1.1电缆直埋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直埋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1。

表2-1电缆直埋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项目名称

A-1

A-2

A-3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1、2、3、4、5、6根

2、3、4根

2、3、4根

3.电缆截面(mm2)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排列

水平排列

水平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地温:

-20~35℃

地温:

-20~35℃

地温:

-20~35℃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直埋土中

沟底宽:

0.4~1.4m

电缆埋深:

≥0.7~1m

埋设预制槽盒中

沟底宽:

0.6~1m

电缆埋深:

≥0.7~1m

埋设砖砌槽中

沟底宽:

0.8~1.2m

电缆埋深:

≥0.7~1m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洛阳电力设计院

长春电力设计院

长沙电力设计院

注电缆穿越农田时的最小埋深为1m。

2.1.2电缆排管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排管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2。

表2-2电缆排管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项目名称

B-1

B-2

B-3

B-4

B-5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1×3孔(φ150mm)

2×3孔(φ150mm)

3×3孔(φ150mm)

1×4孔(φ150mm)

2×4孔(φ150mm)

3×4孔(φ150mm)

4×4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1×6孔(φ150mm)

2×6孔(φ150mm)

3×6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1×8孔(φ150mm)

2×8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1×10孔(φ150mm)

2×10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3.电缆截面(mm2)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行×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35℃

35℃

35℃

35℃

35℃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高强度管,

管顶深:

≥0.7m

高强度管

管顶深:

≥0.7m

高强度管

管顶深:

≥0.7m

高强度管

管顶深:

≥0.7m

高强度管

管顶深:

≥0.7m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长沙电力设计院

方案分类

项目名称

B-6

B-7

B-8

B-9

B-10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1×3孔(φ150mm)

2×3孔(φ150mm)

3×3孔(φ150mm)

1×4孔(φ150mm)

2×4孔(φ150mm)

3×4孔(φ150mm)

4×4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1×6孔(φ150mm)

2×6孔(φ150mm)

3×6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1×8孔(φ150mm)

2×8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1×10孔(φ150mm)

2×10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3.电缆截面(mm2)

1×400~1×8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行×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35℃

35℃

35℃

35℃

35℃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混凝土包封

管顶深:

≥0.7m

混凝土包封

管顶深:

≥0.7m

混凝土包封

管顶深:

≥0.7m

混凝土包封

管顶深:

≥0.7m

混凝土包封

管顶深:

≥0.7m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南京电力设计院

方案分类

项目名称

B-11

B-12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35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4-21

4-21

3.电缆截面(mm2)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35℃

35℃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非开挖拉管,专用电缆保护管

机械顶管,镀锌钢管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杭州电力设计院

西安电力设计院

2.1.3电缆沟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沟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3。

表2-3电缆沟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项目名称

C-1

C-2

C-3

C-4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支架层数:

2~6

支架长度:

250、350、500mm电缆根数:

4~24根

支架层数:

2~6

支架长度:

250、350、500mm电缆根数:

8~24根

支架层数:

3~6

支架长度:

250、350、500mm电缆根数:

6~24根

支架层数:

3~6

支架长度:

250、350、500mm电缆根数:

12~24根

3.电缆截面(mm2)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25~35℃

25~35℃

25~35℃

25~35℃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可开启,单侧支架

沟顶深:

0m

净深:

0.8~1.8m

净宽:

0.7~1.1m

可开启,双侧支架

沟顶深:

0m

净深:

0.8~1.8m

净宽:

1.0~1.7m

不可开启,单侧支架

沟顶深:

≥0.3m

净深:

1.5~1.8m

净宽:

0.7~1.1m

不可开启,双侧支架

沟顶深:

0.3m

净深:

1.5~1.8m

净宽:

1.0~1.7m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南京电力设计院

2.1.4电缆隧道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隧道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4。

表2-4电缆隧道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项目名称

方案分类

D-1

D-2

1.电压等级

10~110kV

10~110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支架层数:

6

支架长度:

500mm

≥16根

支架层数:

6

支架长度:

500mm

≥16根

3.电缆截面(mm2)

1×400~1×800

3×70~3×400

1×400~1×800

3×70~3×400

4.电缆排列方式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其余水平排列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其余水平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环境温度40℃

环境温度40℃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明开沟道,矩形2.0m×2.1m(双侧支架)

浅埋暗挖沟道,

马蹄形2.0m×2.3m(双侧支架)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北京电力设计院

项目名称

方案分类

D—3

D—4

D—5

1.电压等级

10~110kV

10~110kV

10~110kV

2. 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支架层数:

6

支架长度:

500mm

≥16根

支架层数:

6

支架长度:

500mm

≥16根

支架层数:

4、5

支架:

弧形支架

≥16根

3. 电缆截面(mm2)

1×400~1×800

3×70~3×400

1×400~1×800

3×70~3×400

1×400~1×800

3×70~3×400

4. 电缆排列方式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其余水平排列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其余水平排列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其余水平排列

5. 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环境温度40℃

环境温度40℃

环境温度40℃

6. 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明开沟道,矩形1.5m×2.1m(单侧支架)

浅埋暗挖沟道,马蹄形1.5m×2.1m(单侧支架)

预制水泥管,内径2~2.7m(双侧支架)

7. 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北京电力设计院

2.1.5桥梁(桥架)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桥梁(桥架)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5。

表2-5桥梁(桥架)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项目名称

E-1

E-2

E-3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层数:

1、2

电缆根数:

4~12根

支架层数:

2、3

电缆根数:

8~12根

支架层数:

1、2、3

电缆根数:

4~9根

3.电缆截面(mm2)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35℃

35℃

35℃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顶部悬挂,

净宽:

0.5~1.1m

保护管或槽

专用电缆桥

保护管

侧壁悬挂

保护管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洛阳电力设计院

杭州电力设计院

西安电力设计院

2.1.6电缆工作井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工作井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6。

表2-6电缆工作井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项目名称

G-1

G-2

G-3

G-4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根数≤24

根数≤24

根数≤24

根数≤24

3.电缆截面(mm2)

3×70~3×400

3×70~3×400

3×70~3×400

3×70~3×40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排列

水平排列

水平排列

水平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况

25~35℃

25~35℃

25~35℃

25~35℃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直线井

沟顶深:

≥0.3m净深:

≥1.9m

净宽:

1.6,2,2.5m

长度:

4(10kV),6(35kV及以下),8,10m

转角井

沟顶深:

≥0.3m

净深:

≥1.9m

净宽:

1.6,2,2.5m

长度:

6(35kV及以下),8,10,12m

T型井

沟顶深:

≥0.3m净深:

≥1.9m

净宽:

1.6,2,2.5m

长度:

6(35kV及以下),8,10,12m

十字井

沟顶深:

≥0.3m

净深:

≥1.9m

净宽:

1.6,2,2.5m

长度:

6(35kV及以下),8,10,12m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

≤10Ω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

≤10Ω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

≤10Ω

单芯:

交叉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

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

≤10Ω

设计单位

上海电力设计院

-32-

第3章电气部分

3.1电缆路径选择

电缆工程投资较大,工程隐蔽,建成后要运行几十年,如果路径选择不当,将会给电缆运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甚至会增加电缆故障次数。

在城市(农村)电网中,确定电缆线路路径通常应符合以下三个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

(2)安全运行原则;

(3)经济合理原则。

3.2环境条件选择

本典型设计采用的环境条件如下:

海拔高度:

<1000m;

最高环境温度:

+40℃;

最低环境温度:

—40℃;

日照强度:

0.1W/cm2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雷电日:

40日/年;

最大风速:

35m/s;

地震裂度:

7级。

第4章结构部分

4.1电缆敷设一般规定

4.1.1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类别

3芯

单芯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66kV

15D

20D

≤35kV

10D

12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0.4kV

10D

10D

自容式充油电缆

20D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4.1.2不同敷设方式的电缆根数宜按表4-2。

表4-2不同敷设方式的电缆根数

敷设方式

电缆根数

直埋

6根及以下

排管

21根及以下

电缆沟

24根及以下

电缆隧道

16根及以上

桥梁(桥架)

12根及以下

4.2.直埋敷设方式

4.2.1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及规模: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子模块:

A1:

直埋于土中;

沟底宽:

0.4~1.4m;

电缆埋深:

≥0.7m~1m;

电缆根数:

1~6根。

A2:

埋设于预制槽盒中;

沟底宽:

0.6~1m;

电缆埋深:

≥0.7~1m;

电缆根数:

2~4根。

A3:

埋设于砖砌槽中;

沟底宽:

0.8~1.2m;

电缆埋深:

≥0.7~1m;

电缆根数:

2~4根。

4.2.2电缆直埋敷设方式要求: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内,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石。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

(3)沿电缆全长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警示带。

(4)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4.2.3直埋敷设电缆的接头要求:

(1)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2)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且不小于0.5m的净距。

(3)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呈水平状。

在路口处、管线交叉处不应放置接头。

(4)对重要回路的电缆接头,宜在其两侧约1000mm开始的局部段,按留有备用量方式敷设电缆。

(5)接头应配备保护盒,以承受机械力。

4.3电缆排管敷设方式

4.3.1排管敷设方式及规模

排管敷设方式及规模共分12种子模块,简述如下:

B1:

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3孔(φ150mm),2×3孔(φ150mm),3×3孔(φ150mm)。

B2:

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4孔(φ150mm),2×4孔(φ150mm),3×4孔(φ150mm),4×4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3:

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6孔(φ150mm),2×6孔(φ150mm),3×6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4:

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8孔(φ150mm),2×8孔(φ150mm);采用φ175m减一孔。

B5:

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1×10孔(φ150mm);

2×10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6:

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3孔(φ150mm),2×3孔(φ150mm),3×3孔(φ150mm)。

B7:

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4孔(φ150mm),2×4孔(φ150mm),3×4孔(φ150mm),4×4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8:

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6孔(φ150mm),2×6孔(φ150mm),3×6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9:

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8孔(φ150mm),2×8孔(φ150mm)。

B10:

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

≥0.5m;

1×10孔(φ150mm),2×10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11:

高强度管(非开挖拉管);4~21根(φ150mm)。

B12:

镀锌无缝钢管(顶管);4~21根(φ150mm)。

4.3.2排管敷设技术要求

(1)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要有适当数量的预留孔。

(2)供敷设单芯电缆用的排管管材,应选用非磁性并符合环保要求的管材。

电缆保护管宜选用C-PVC管、红泥塑料管、碳素螺纹管、海泡石管、维纶水泥管、玻璃钢管、镀锌钢管、涂塑钢管等。

(3)缆芯工作温度相差大的电缆,宜分别配置于适当间距的不同排管组。

(4)排管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7m。

(5)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

(6)管路纵向连接处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

(7)管孔端口应有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

(8)排管管径按下列规定选择:

单孔敷设单根电缆用的管径宜符合下式要求:

D≥1.5d

式中d——电缆外径,mm;

D——管子内径,mm。

4.4电缆沟敷设方式

4.4.1电缆沟敷设方式及规模:

电缆沟敷设方式分为以下四种子模块:

C1可开启,单侧支架;

沟顶深:

0m;

净深:

0.8~1.8m;

净宽:

0.7~1.1m。

C2可开启,双侧支架;

沟顶深:

0m;

净深:

0.8~1.8m;

净宽:

1.0~1.7m。

C3不可开启,单侧支架;

沟顶深:

≥0.3m;

净深:

1.5~1.8m;

净宽:

0.7~1.1m;

C4不可开启,双侧支架;

沟顶深:

≥0.3m;

净深:

1.5~1.8m;

净宽:

1.0~1.7m。

4.4.2电缆沟敷设技术要求

4.4.2.1电缆沟断面选择应按远景规划敷设电缆根数确定。

4.4.2.2电缆沟应能实现排水畅通,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3%;

(2)沿排水方向适当距离宜设集水井及泄水系统,必要时实施机械排水。

4.4.2.3电缆沟的高度小于1.5m,宜选用砖混结构。

高度大于1.5m,宜选用混凝土结构。

4.5电缆隧道敷设

4.5.1电缆隧道敷设方式及规模

电缆隧道敷设方式分为以下七种子模块:

D1明开沟道,矩形2.0m×2.1m(双侧支架);

D2明开沟道,2.6m×2.4m(双侧支架);

D3浅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