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18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脚手架施工方案

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为了确保凤凰大厦工程的施工安全,给操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外脚手架搭设使用的安全管理,同时在本工程的脚手架搭拆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规范规定的要求,达到稳固、美观。

本方案作为凤凰大厦脚手架工程搭拆施工的指导和安排。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二章内容;

4、《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85);

5、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概要说明

本工程四层向下为落地架,四层以上采用14#工字钢挑架,落地架与挑架搭设参数一致。

落地架搭设双排架,内立杆距结构外墙皮400mm,与主体结构连接点的间距,按二步三跨布置,每根连墙杆控制脚手架的面积不超过40m2,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壁厚3.5mm。

四、管理目标      

1、安全目标:

本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安全事故为“零”。

2、质量目标: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的要求,搭设规范、稳固、连接牢固、拉结到位、外型美观。

验收一次合格。

3、文明施工目标: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达到“省级文明工地”的验收标准。

五、搭设措施

1、组织措施:

项目部成立悬挑架搭设安全领导小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一人,成员三人。

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项目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黄新强,负责脚手架搭设所需资源的配备,协调和技术交底参加验收。

副组长:

项目部安全科长高杰,负责脚手架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进行过程监督,按规范标准组织验收。

成员:

项目部安全员何夏晨,负责脚手架搭设的指导,安全教育、过程控制、参加验收。

成员:

项目部安全员魏金龙,负责脚手架搭设过程的控制,对参加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监督、安全检查、过程控制、参加验收。

成员:

架子工洪年青,负责执行架子搭设方案,执行技术、安全交底、人员组织、全过程控制、参加验收指导。

2、安全措施:

①、搭设前,对参加搭设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向他们讲明安全操作事项和安全要求及工艺要求,并履行双方签字形式。

②、参加搭设的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戴系挂好安全带,操作前,先检查脚手板的铺设是否平整,有无探头板的出现。

③、在搭设区域,认真做好围护工作,并派人进行看守,非作业人员杜绝进入作业区内。

④、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架人员必须进行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上架作业。

⑤、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要求,不得超载,不可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设备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⑥、当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必须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作业。

雨雪后上架作业必须有防滑措施和扫除架上的积雪。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凤凰大厦

建设单位

陕西凤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广厦建设集团西安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陕西省古都工程监理公司

建设性质

高层商住楼

建设地点

西安市北关十字西南角

开竣工日期

2005.6.8——2007.1.28

楼号

建筑面积(m2)

层数

标准层(非标准层)

层高(m)

建筑总高度(m)

建筑总面积(m2)

A段

 

23

2.9

78.4

34444

B段

 

15

2.9

58.9

A、B段

 

1-3

4.8

14.4

结构类型

A段

框剪结构

B段

框剪结构

本工程地处西安市莲湖区,按西安市有关规定和省级文明工地要求,施工道路全部采用硬化路面,施工时尽量采取措施减少扰民。

尽可能的减少噪音和粉尘扬灰。

本建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但受市区车流量多的影响),环境在闹市区,建筑造型美观大方。

凤凰大厦位于北门十字路口,东靠迎宾大道,西南方向靠邻北关小区,北靠自强西路,建筑结构为框剪,地上分别为15层和23层,为了确保外墙脚手架牢固、稳定、安全美观,脚手架材料选用φ48×3.5钢管,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搭设。

扣件(十字扣件、回转扣件、对接扣件)和14#工字钢挑架材料,所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外架挂绿色全封闭式安全网,护手扶杆和挡脚板并刷上安全警色色标,西南方向由于靠邻居民小区较近,在14层外架上挑出≥300水平网,以防建筑物坠落抛向小区内,挑架每4层为一挑,外墙脚手架每搭设一次必须高出操作层1.2mm以上,并设二道安全栏杆。

第二章 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本工程主体高度78.4m,结合建筑物结构形式,根据GJG130-2002规范,四层以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四层以上采用工字钢钢管扣件悬挑架,采用预埋工字钢,并用钢丝绳与墙板拉结。

搭设要求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2002年版)执行。

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式全封闭脚手架,里立杆离墙面30㎝.脚手架立杆横距1.05米,纵距1.5米,步距1.8米。

脚手架竹笆板要求四步一隔离、两步一满铺;施工层步步满铺,密目安全网挂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在脚手架外侧每隔9米设置一排上下连续的剪刀撑。

扣件同杆件连接时紧固力在45—55N·M范围,不得低于45N·M或高于60N·M。

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脚手架是施工临时结构,它要求受施工过程中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

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坍塌。

并不超过结构的容许强度、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

2、脚手架的材质

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距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竹脚手片宜采用由毛竹制作的竹串片板或竹笆板。

用18#铁丝四角绑扎牢固。

4)、连墙杆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5)、脚手板采用0.2×2.8的竹串片脚手板及1.5×1.0的毛竹片。

6)、挡脚板采用18㎜厚多层板制成18CM以上统一高度,并漆上安全色标。

7)、安全网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密目式安全网。

8)、钢丝绳采用ф12的标准钢丝绳。

3、受荷情况

采用由φ48×3.5钢管、扣件搭设的落地脚手架,悬挑工字钢、斜杆、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是主要受力杆件。

剪刀撑和连墙杆是保证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杆件,并具有加强脚手架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

其中连墙杆还承受风荷载。

扣件是脚手架组成整体的连接件和传力件。

第三章 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要求

1、脚手架基础要求:

落地搭设的高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脚手架的自重及其上的施工荷载均由脚手架基础传至地基。

因此,要使脚手架保持稳定牢固和安全,必须首先要有一个牢固的脚手架基础,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必须夯实平整,在立杆纵向挖沟槽30×10cm,沟槽内铺碎石垫层,夯实平整,在碎石垫层上长铺砼预制块(或现浇砼),其上面铺断面5×20cm的长木板(或12—16#槽钢),在脚手架外侧设排水沟,以利于排水。

2、脚手架立杆要求:

1)脚手架的步距为1.8M,跨距为1.5M,内外立杆间距为1.05M。

2)脚手架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里外立杆应错开不小于50CM,且不在同一步距内。

3)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4)立柱顶部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纵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紧在横向水平杆上。

2)纵向水平杆在操作层的间距不宜大于400mm。

3)纵向水平杆常用对接扣件连接。

纵向水平杆一般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大于6m。

上下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不小于50CM,同一步内外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也应错开,并不在同一跨内。

5、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1)横向水平杆两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mm。

小横杆伸出外立杆连接点外30-50CM,离外墙面10CM。

6、毛竹片及竹夹板铺设要求:

1)脚手架每隔4步,应在里立杆与墙面之间设通长安全竹笆片支承在两根钢管上,用18#铁丝同钢管捆牢,每块竹笆片绑点不小于4点。

2)竹架板主筋应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为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自顶层操作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7、踢脚板设置要求:

1)外立杆里侧0.6M、1.2M高各设一道防护栏杆和18CM高踢脚板,每块踢脚板上打六个洞,用16#铁丝绑扎牢固。

踢脚板色标采用黑、黄色。

一黑一黄间距15CM为一道。

8、剪刀撑搭设要求:

1)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在脚手架外侧每隔9M(水平距离)左右用斜杆搭成剪刀撑,自下而上连续设置。

2)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一60度之间。

斜杆用旋转扣件和立杆或横向水平杆扣牢。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

7

6

5

3)24m以下的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4)剪刀撑斜杆的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搭接要求跟以上构造要求同。

5)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  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6)横向支撑的斜杆应在1—2步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字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7)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斜支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8)剪刀撑示意图(见附图)

1、门洞构造要求:

1)洞口处增设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优先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洞口两侧增设的横向支撑应伸出增设的斜杆端部;增设的短斜杆端部应增设一个安全扣件。

2、“之”字形斜道搭设要求:

1)斜道宜附着在外脚手架或建筑物上,但斜道杆件要独立设置,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m,坡度宜采用1:

3(高:

长),拐弯处宜设置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2)斜道两侧子台外围均必须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3)斜道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上增设纵向支承斜杆,斜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

4)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应用三角木填顺。

5)人行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采用20—30mm。

3、连墙件拉接点设置要求:

1)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必须采用刚性连接(钢管一端同主体结构预埋铁板焊接,另一端用扣件同立杆牢固)不允许采用一顶一拉的柔性连接,连接杆框架梁、柱中预埋件连接时,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15N/MM2才能使用。

2)连墙件应采用规定均匀布置,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并采用刚性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3)连墙件垂直间距、水平间距一般不应大于4.5m,连墙件必须从底步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4)当脚手架下部不能设连墙件时可采用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脚手架高度

竖向间距(h)

水平间距

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

双排

≤50m

3h

3La

≤40

>50m

2h

3La

≤27

单排

≤24m

3h

3La

≤40

注:

h      步距;

La      纵距。

5)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并垂直于墙面设置,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

6)按照常规的做法连墙件二端分别用一个扣件与立杆和墙体连接,按照规范(5.4.l)公式进行多次试算,一个扣件所传递轴向力设计值均大于表5.1.7所列一个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KN,决定采用2个扣件扣紧,做法:

做法1、在建筑物上预埋钢板,在预埋钢板上焊上一短钢管,通过两只旋转扣件与连墙件连接;这样,连墙件所能传递的轴向力设计值可达2×8=16KN;

做法2、在剪力墙上按脚手架拉接点预埋PVC管,管径75mm,待剪力墙混凝土达到75%强度时模板拆除后,采用两只扣件将内、外两根立杆用钢管连接,连接杆从内立杆延伸至剪力墙内外用扣件与20CM短钢管扣牢。

第四章 荷载取值与组合

M——弯距设计值;

MGK——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距;

M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距;

MW——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距;

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距;

N——轴向力设计值;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p——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书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NG1K——脚手架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ωo——基本风压;

wk——风荷载标准值;

立杆按纵距1.5米,横距1.05米,水平杆步距1.8米计算。

施工荷载按3KN/㎡考虑,(计算中按最不利因素考虑),根据JGJ130-2001及相关规范计算。

一.1.水平纵横杆计算。

(跨度取最大值)

MGK=1/8ql2=0.35KN.m.

MQK=1/8ql2=0.759KN.m

M=(1.2MGK+1.4∑MQK)×0.5=0.5525KN.m

查表w=5.08cm3

抗拉强度σ=M/W=10.88

2.水平杆跨中挠度

ω=0.052×ql4/100EI=209.2×1504/(100×2.06×105×4.59×12.19×4.89)

 =0.917

ω=0.917<(ω)==10mm

3.扣件抗滑力计算。

R=2.09KN<RC=8KN

结论:

满足要求。

二.立杆计算

1.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横水平杆、剪刀撑和扣件),查表规范表5-7用插入法计算得:

GK1=【(0.1146-(0.1146-0.1078)÷(1.2-0.9)×(1.05-0.9))】×40.2=4.47KN

2.查表5-14得

GK2=【0.3484-(0.3484-0.3459)÷(1.2-0.9)×(1.05-0.9)】÷2=0.1736KN

3.竹笆板按2步设一层计共十一层单位荷重按0.1KN/㎡计。

GK3-1=(12×0.9×1.5×0.1)÷2=0.81KN

拉杆、挡脚板(挡脚板按6层计)查表5-15

GK3-2=0.1998×0.95×1.5×6+2×24×1.5×0.0384+2×2×24×0.0132=5.732 KN

安全网

GK3-3=40.2×1.5×0.0753=4.54 KN

GK3=11.082KN          GK1+GK2+GK3=16.54 KN

4.施工荷载

NQK=0.9×3×1.5÷2=2.025 KN

荷载组合:

N=1.2NGK+1.4NQK=1.2×16.54+1.4×2.025=22.683 KN

l0=Ruh=1.155×1.5×1.8=3.1185

I=1.58

λ=3.1185/1.58=1.974

Ø=0.995-(0.995-0.992)÷(3-2)×(2.647-2)=0.993

N/(øA)=2268.3÷(0.993×4.89)=467.1

立杆稳定性计算:

HS=【øAf-(1.2NG2K+1.4∑NQK)】/1.2qk

=(0.993×4.89×205-22.683)÷1.2÷12.48=64.95

(H)=Hs/(1+0.001Hs)=60.99M

结论:

满足要求。

3.连接件计算(不考虑风荷载)

NC=N0=5KN

扣件抗滑力=8KN

钢管抗弯强度为205×489=100.245KN

结论:

满足要求

三、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底座验算N=22.683KN

N/Ad=22.683÷0.65÷0.2=174.48KN>fg=Rc×fgk=1.0×135=135KN/㎡

需在底部做刚性基础

b≦b0+2H0tgα

H0≧(b-b0)/2tgα=(1.8-0.2)/2×0.67=1.194m

原设计室外灰土回填原厚度为3.4M,宽度为1.8M。

则N/Ad=22.683/1.5×1.8/2=156.80KN/㎡

结论:

能满足要求。

四、立杆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1、无风载时,立杆最大垂直为14.0llKN,立杆步距1.8m。

立杆计算长度,根据第5.3.3条规定:

I0=1.155×1.5×180=312cm

则细长比λ=312/1.58=197.5

查附录Cψ=0.185

立杆轴向压应力ƒ=14011/(0.185×489)=154.88N/㎜2<205N/㎜2。

安全

2、在风荷载作用下,外立杆稳定性计算建筑物最大高度按100m计,最后一组挑架假设从100-10×1.8=82m开始搭设,此情况立杆垂直力最大,相应风载也大。

基本风载0.55KN/m2,高度变化系数(B类)1.964。

查表A-3,敞开式脚手架的挡风面积为18×1.5×0.089=0.2403mm2。

密目网的挡风系数取0.5,则有脚手架外立杆里侧满挂密目网后,脚手架综合面积为:

(18×1.5-0.2403)×0.5+0.2403=1.47015㎡

其综合范表4.2.4,背靠开洞墙,满挂密目网的脚手架风载体型系数为1.3,则脚手架所承受风载标准值为

0.7×0.55×1.964×(1.3×0.5445)=0.5352KN/㎡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外立杆弯距(据公式5.3.4)Mw=0.85×1.4×0.5352×1.5×1.82/10=0.3095KN·m

组成风载后外立杆压弯应力

f=11202.8/(0.185×489)+0.3095×106/(5.08×103)=184.77N/m㎡﹤205N/㎜2,安全

(八)七步悬挑式脚手架荷载计算

一、搭设参数

   立杆纵距L=1.5m,横距b=1.05m,步距高H=1.8m,内立杆离墙b1=0.4,铺设竹笆脚手板4层,施工荷载Qk=2KN/M2,并三层同时施工,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点竖向间距H1=3.6m,水平距离L1=4.5m,挑架高度H=7步12.6M。

二、荷载计算

A、         立杆 2×7×1.8×3.84=96.8kg

B、         小横杆79×1.4×3.84=37.63kg

C、         大横杆4×70×1.5×3.84=161.28kg

D、         栏杆2×1.5×3.84=11.55kg

E、         14#工字钢1.4×16.9=23.66kg

F、         剪刀撑2×1.5×1.414×3.84=16.33kg

G、         扣件88×1.35=118.8kg

H、         操作层竹笆片一层1.5×1×2.1×7=22.05kg

I、          安全网1.5×1.8×7=18.9kg

J、         施工荷载Qk=200kg/M2三层同时施工   200×1.5×1.05×3=945kg

∑Q=1452kg

P1=P2=∑Q/2=1452/2=726kg

三、按14#工字钢核算强度

lx=496.4cm4   Wx=56.8cm3   [б]=2050kg/cm2 Y=70cm   

E=2.06×106kg/cm2   

MA=Mmax=40p1+130p2=40×726+130×726=123420kg.cm

б=MA/Wx=123420÷56.8=2172.88kg/cm2>[б]

故强度是不安全的。

需设置14#钢丝绳斜拉索承担荷载P2,则工字钢仅承担荷载P1。

б1=MA1/Wx=40p1/56.8=523kg/cm2 <[б]

可得强度是安全的。

四、按14#槽钢挠度核算

允许挠度[f]=L/400=1300÷400=3.25mm

由荷载产生挠度:

f=f1+f2

p1产生挠度:

f1=p1L3/3Elx=(743.25×403/3×2.05×106×496.4)×10=0.15581mm

p2产生挠度:

f1=p2L3/3Elx=(743.25×1303/3×2.05×106×496.4)×10=5.349mm

总挠度f=f1+f2=0.15581+5.349=5.5mm>3.25mm

故挠度不安全

五、增加斜拉索后,斜拉索承受P2荷载,14#工字钢挠度仅由P1产生f1=0.15581mm,而允许挠度[f]=3.25mm

挠度安全系数K=3.25/0.15581=20.8是安全的

核算斜拉索抗拉强度:

tga=130/450=0.2889所以a=16.11°

斜拉索的轴向力

N1=P2/cos16.11°=743.25/0.9607=7736.4N

б=N1/φA=7763.4/72.49=107.1N/mm2

钢丝绳的允许拉力S=aR/K=0.85×1010/7=122.6N/mm2

即б=107.1N/mm2

故斜拉索是安全的。

第五章 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杆件搭设顺序如下:

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抛撑)——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1)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2)搭设立柱时,外径不同的钢管严禁混用,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构造要求。

(3)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5)封闭行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 直角扣件与内、外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