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83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docx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5

和谐小康家庭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两口之家。

我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我和妻子结婚多年来,孝敬父母。

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许多人问我:

“为什么我的家庭如此融洽?

”我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们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的原则。

这样才能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两人相敬相爱,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双方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助。

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崇尚科学,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

如:

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等可降解的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

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还在在阳台上养了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严格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服务中心

张志强

2013年12月15日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

社区干部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

我们是再婚家庭,15年前大儿子随丈夫小儿子随妻子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这个再婚四口之家和睦平等,父子同心,母慈子孝;夫妻遇事主动商量配合,互相关心扶助、理解沟通。

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相互理解支持构建温馨家园

我们结婚15年了,在15个春秋里,我们相敬相爱,互相理解和支持,不仅有美满的家庭,事业上也取得了进步,最欣慰的是15年里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从未拌过嘴红过脸。

丈夫是一名驾驶员,常年辛勤奔波在公路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个月有多半时间在车上度过,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爬完一坡又一坡,转了一弯又一弯把来来去去的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作为妻子,不但在生活上要多关心他,给他减少思想负担,最重要的就是关注他的休息情况,让它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有充沛的精力来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

每当楼梯上响起脚步声,我就会不自觉地到门边去瞧瞧,他的安全归来是全家人最大的期盼,在他回到家之前我会把菜泡好,把饭菜做好,把洗澡水烧好,让他感觉到家的温暖。

他知道,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每天忙于琐碎事务没有节假日、更没有上下班之分,常常当别人家吃好饭时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刚回到家里,张三家、李四家在闹矛盾,居民的生活安定团结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协调好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前脚出门爱人二话没说就在后面跟上,“等等我,我去给你做伴”成了他的口头禅。

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得到顺利有序开展,也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社区工作复杂而繁重,更需要知识水平不断地提升。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这个微薄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有一次我无意在话语中流露出要开展好工作对知识的需求,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自费参加了大专函授学习。

有时候他还开玩笑说“虽然我要送两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有些力不从心,但苦中有乐,再辛苦也值得”。

相互信任构建和谐家庭

有人说:

“找了后妈成后爹,找了后爹成后妈”。

在我的家庭里,不管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对孩子们来讲“一视同仁”,平时我们注重关注他们的感受,锻炼他们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生活上不溺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们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心,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关心和包容,得到的是他们的“信任”,父母的一举一动是孩子的榜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愿望,虽然他们没有优异的成绩和独有的特长,但他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带着大小儿子上街购物,他俩都特别特别需要一双鞋,因钱不够我犯难了,小儿子看出了我的心事,他说:

“妈我以后再卖,没适合的鞋子,先给哥哥卖”。

大儿子说:

“怎么了?

特意来卖鞋子,你不卖那我也不卖了”,其实小儿子的鞋子因漏水前几天下雨的时候把脚泡难了,儿子的举动让我感觉到我在向“成功母亲”迈进。

朋友和邻里时常会翘起大拇指说“孩子们生活得这麽融洽,你可费了不少功夫,真不容易”,大孩子有心事或者有什么需要的时候,我就是他的倾诉对象,而我的儿子有心理话却常常与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沟通,也许这就是大人给孩子的“信任感”。

在这清贫的家庭里彼此在信任中建立起了友好的感情。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有矛盾或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夫妻一同在家的时候,我们分工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的情况、商量生活的事情。

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主动做好家务,照顾好孩子。

即使我们工作再忙,生活再累也从来没有忘记孝敬父母,孝敬公婆,节假日带老人一同旅游,电话这头的一句问候,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享受老年的快乐,祖孙三代生活在简洁而幸福的普通家庭里,真是一片“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景象。

  我们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活动,深知自己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小家庭,也仅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邻里、社会都给了我们诸多好评。

我们一家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学业上的进步,在我们家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和谐家庭事迹材料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三口之家。

妈妈在南阳法庭。

爸爸是个体户。

一、志同道合和谐维家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

同志与爱人都在农村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环境,经过各自的努力,同时也为夫妻恩爱奠定了基础。

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使他们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

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二、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同志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她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者,她除注重自身建设外,坚持正常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

多年来,因为工作突出,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家庭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他们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走自己的路,坚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尊老教子,关爱社会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父亲是参加工作的老干部,父母的教导与影响对她的成长很有帮助,她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

她的成长也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

他们总结了几点体会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对孩子即要严要求,又要交朋友,要学会倾听,关注她的感受,锻炼她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要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四是教她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夫妻多年来一直邻里关系,邻居家如果有事情,两口子都能够主动的去帮忙。

他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自己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面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尽我们所能。

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家庭地位的提高,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谐的代表,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很多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人,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这个元素的完全覆盖,是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让我们共同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吧!

广丰村

文明和谐家庭评选材料

——朱学明家先进事迹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和众多家庭一样,朱学明家也洋溢着幸福,虽然他经历了丧妻之痛,但这并不影响他家庭的和谐幸福,因为现在的妻子通情达理,夫妻互敬互爱。

一个由户主夫妇、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组成的五口之家在男主人朱学明的带领下,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朱学明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

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

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孝子。

作为丈夫,他更是模范。

前妻8年前患上尿毒症,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弃治疗,但他却说:

“妻子为我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她病了,我不能放下她不管,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治好她的病”。

抛开亲友的劝说,他毅然为前妻换了肾。

在他的悉心照顾下,他的前妻快乐地在这世间多停留了8年。

现在他在后妻安慰下,逐渐从失去前妻的痛苦中走出,一个幸福之家又重现在人民眼前。

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子女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他时刻提醒两个儿子要节俭,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在他的精心栽培下,现在大儿子已成为一名医生,小儿子,

二、学习进取,勤劳致富

1982年高中刚毕业后,朱学明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回到家里,他不甘就此消沉,凭借自己年轻、有干劲,决心用满腔热忱干一番事业。

经过多番努力,他在水源乡圩镇附近兴办了全县第一家木材加工联邦椅厂。

因经营得当,联邦椅厂每年获利几十万元,年均上交国家税收三四万元,朱学明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曾被评为“全县纳税先进户”,也连续三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90年代后期,朱学明发觉果业是一种很好的产业,当地气候环境很适宜发展果树种植。

家具厂是消耗大量木材的产业,果业不但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带来丰盈的经济收入。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关闭联邦椅厂,转向果树种植。

他用多年积累的资金在竹园头村火烧坑等地种植脐橙300多亩,2万多株,并提出农户用劳力入股的方式,吸引了当地两户有劳动力却无资金的贫困户在果园管理。

由于经营管理得当,果园给他带来颇丰的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被列为“全乡示范果园”让其他农民来参观,让农民亲身感受种果致富的成果。

1999年,朱学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他更是怀着一颗报恩、感恩的心投入到事业中。

富裕了的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

2008年5月,水源组建起了第一个由108名果农入股参与的果业合作社——三木果业合作社。

合作社党支部于2008年9月10日成立,朱学明担起了支部书记一职。

他决心要把三木果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以实现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

因此,他在工作之余,不忘学习,还亲自带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革命根据地瑞金考查、学习。

支部成立不到2年的时间,党员就从成立时的5名增加到现在8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6人申请入党。

党员已经成为三木果业合作社的中坚力量,而朱学明同志无疑是支部的带头人。

在果品销售方面,他带头闯市场,带领支部党员积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主攻山东济南、上海、哈尔滨、湖北黄岗等城市,去年合作社联系购销果品达3000万斤,为果农增加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三、爱国守法,热心公益

朱学明全家能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具有“自强、勤劳、合作、向上”的精神。

且热心公益事业,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发动支部党员及合作社社员,组织修建通村水泥路、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为汶川及玉树地震捐款等公益活动。

用朱学明自己的一句话说:

致富不能忘本、致富更要思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十年间,朱学明全家为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捐助的资金已多达十几万元。

和谐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在xx市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民组有这样一个家庭,1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们传为话。

 

  一走进xx、李xx的家,就会看到:

院内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

xx的82岁母亲杨善秀老人正坐在沙发上,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

  每当客人、邻居和老人谈起她的儿媳李xx时,老人特别满足地说:

“结婚就在一起住,15年,我这儿媳没的挑。

这15年里洗洗涮涮都是她的事,亲闺女也比不上她。

有好吃的他们就吃一顿,然后留下来我多吃几顿。

”李xx,今年38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

她依托科技脱贫致富,用贤惠体贴关爱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帮助困难乡亲,终于赢得了家和、民富、万事兴,树立起新时期农村青年妇女的新形象。

  

  1993年,李xx嫁到了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村村民老李家,当时面对她的是这样的状况:

3万多元的债务,上有公婆、下有小姑子和5个哥哥……邻居们在背地里议论:

“老李家里里外外一大堆操心事,老的老,小的小,苦日子在后头呢,过不了多久,新媳妇就得分家另过。

”然而,善良、正直与不服输的个性使李xx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并知难而进。

她要与全家同甘共苦,共谋富路,让日子一天天过得好起来,创建出一个文明富裕的家庭。

  

  老李家原有两亩葡萄田,李xx利用自家的这一条件,把脱贫致富的目光选定在发展葡萄种植业上。

她通过到外地学习取经,到市场考察行情,意识到要使种植葡萄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更新品种,选择产量高、口味好、适合市场需求的葡萄。

她的想法开始曾遭到婆婆和家人的坚决反对,他们满足于老品种带来的既得微薄经济收入,生怕李xx搞新品种砸了锅。

在李xx的一再说服下,家人最后同意留出三分地做实验田。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向娘家借了4000元钱,买来了新品种葡萄苗,一头扎进实验田里,精心栽培,细心管理,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她还在葡萄档间种上百合花等矮棵作物,当年便收回4000元的投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新品种结出的葡萄果粒大、颜色正、味道好,一上市便供不应求。

葡萄给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但还清了3万多元的债务,而且还建了5间房子,整套的家用电器也搬回了家。

日子越过越红火,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在家庭美德方面,15年如一日,李xx精心伺候着老人,从不嫌脏,毫无怨言,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当谈起家庭和睦的原因时,李xx觉得这是父母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传统,而尊老爱幼的言传身教又影响了下一代子女。

  俗话说:

家和万事兴。

1994年的春天,xx、李xx的女儿李xx出世了,看着活泼可爱的女儿,xx、李xx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他们商量着响应国家号召,只要一个孩子,于是在婆婆的支持下他们很快领区了《独生子女光荣证》。

婆婆杨善秀每天照看孩子忙忙碌碌,儿子儿媳心里非常感动,这更增加了这个大家庭的亲情。

从此以后,这个大家庭里又多了一份天伦之乐。

现如今的李xx是个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六年级学生,担任六年级中队的中队长。

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

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

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从一年级至今学习成绩均能保持在班级的前五名。

几年来,李xx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自一年级以来,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三好生”的称号,还几次获学校“优秀班干部”的称号。

此外,她还多次在校级的征文、演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在成绩面前,她从不骄傲,仍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

  15年里,在xx、李xx的记忆中,全家人始终都互相关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遇到事情就坐下来共同商量。

这样幸福和睦的家庭不仅让全家人感到温暖,同时也带动了全村108户家庭争创文明家庭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